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抗战:从零开始缔造奉系帝国! > 第247章 战争的胜负依赖于后勤支持!

之后,顾少春返回到江白的指挥部,向阁下汇报了谈判的情况。江白听后微微一笑,小鬼子的坚持并未让他感到意外。

他安排顾少春进行的这场“表演”,旨在国际上展示江白对不冻岛主权的坚定立场。

尽管江白目前尚缺强大的海军力量,江白深知,只要生产资料争议持续,就有充分的理由备战。他相信,随着江白海军力量的壮大,收复不冻岛的机会终将到来。

随着那一刻的逼近,小鬼子的灭亡几乎成为必然。

与此同时,江白在江白的领导下正在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而在地球的另一端,欧周的战场上战火依旧未息。到了190032年,这场冲突已进入第三年。

在这种环境下,众多军事策略家们普遍认为,决定战争胜败的不再是战场上的直接对抗,而是各朝的综合国力竞争。首个崩溃的王朝将输掉整个战争。

尽管高层领导仍在努力寻求战略突破,实际上任何一方仅能获得短暂的战术优势,未能对整个战局产生根本性转变。

这种胶着状态使战争演变成了一场长期的耗竭战。在这种情况下,凭借其众多盟友和强大实力的协越朝显然拥有更大的战争持续能力。

尤其是江白训练出的第三批百万大军加入战场之后,这一新兵力使赢朝和铁塔人能够连续取得战场上的胜利。

如果熊朝没有因内部的战乱而提前退出战争,冲突很可能已经提前结束。

在东线战事暂告一段落后,焊丝朝的军队全部转移到了西线。

在那里,错综复杂且坚不可摧的战壕下,联军的每次推进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有时,经过一个月的激战,牺牲了数十万士兵,前线却只前进了区区十几公里。

这使得众多高级指挥官无法抑制愤怒,他们声称:“我们所通过的每一寸生产资料,都几乎是用士兵的血肉铺就的!”

尽管联军损失惨重,但随着来自南雅的援军的加入,战局仍旧对他们有利。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猛朝海军承运锁的不断加强,焊丝朝的战争生产能力已经几近完全瘫痪。

国内民众在战争的摧残下怨声载道,极度不满。

虽然焊丝朝表面上仍保有战斗力,但实际上已接近崩溃的边缘。

与此同时,以赢朝为首的联军正在策划一场新的大规模会战,目标是在年内结束这场血腥的战争。

这种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经历了两年的持续战斗,无论赢朝还是铁塔朝,都已精疲力尽。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反战情绪的日益高涨,若战争不尽快结束,他们很可能沦为战败朝。

经过深入的讨论,军事策略家江白准确预测,若无意外,这场长期战争可能在接下来的一到两个月内结束。

在这种背景下,江白迅速召集了江白的高级将领开会。

江白缓缓地说道:“根据我的分析,战争很可能即将结束。

因此,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在即将到来的战后重组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他继续强调:“如果一切按照我们的预期进行,江白度将迎来新的飞跃。

这不仅将彻底改变国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还将帮助我们清偿战争债务。”

听到江白的预测,会议室内的高级将领们一片哗然。

他们未曾料到战争有望在短期内结束。

一位将领站起身来,表达了他的担忧:“但阁下,从目前战场的状况来看,我怀疑战争是否能这么快结束。

虽然焊丝朝现在处于劣势,但他们在前线还有将近一百万的兵力。

如果没有重大突破,打破他们坚固的防线几乎不可能。”

他的观点得到了其他将领的共鸣,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在焊丝朝经历重大改革后,其国力迅速提升。

尽管面临严格的战略物资承运锁,他们的基本战斗供应仍然充足,维持战争似乎并非难事。

长期的战斗使得双方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在关键防守点,即使是150毫米的重炮也难以穿透。

仅依靠步兵进攻,无论牺牲多少,收获往往微小。

江白听完将领们的分析后,缓缓开口说道:“作为军事指挥官,你们自然是聚焦于战场上的对抗。”

“然而,真正决定战争胜败的,往往是王朝的内部经济状况。”

“常言道,战争的胜负依赖于后勤支持。”

“目前,焊丝国内部已陷入困境。”

“尽管他们的经济曾因改革而获得了推动,” “但现在,他们已渐失人心。”

“按现状来看,若继续坚持当前策略,焊丝朝迟早将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是焊丝的领导者,我会趁现在还有战力,寻求和平。”

“这至少可以保留焊丝朝的核心实力。”

听到江白的分析后,在场的所有人都顿时领悟了重点。

确实,国内若爆发暴动,对于本已岌岌可危的焊丝经济体来说,无疑是一击致命。

在最坏的情况下,正权甚至有可能被直接颠覆。

以熊朝朝为例,虽然他们的工业力量曾让整个欧地为之颤栗,但在内部叛乱的破坏下,他们的核心工业区域几乎被夷为平地。

起义军甚至公开宣称要把双方拉回到石器时代,然后以贵族的礼仪来决一死战。

江白严肃地对在场的人说道:“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我计划近期内成立一个专门的资源转移机构。”

“一旦焊丝宣布投降,该机构将迅速采购焊丝朝的工业设备和技术。”

“对于那些顶尖工程师和专家,我们应当不惜一切代价吸引他们。”

“无论是金钱还是地位,我们都应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

“包括大学里的顶尖学者,只要他们愿意来到江白定居,我们必须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待遇。”

此言一出,所有在场的将领都表示赞同,清楚地认识到了战后的重要机会。

一年前,他们可能对这些大动作感到困惑乃至不悦,但通过在军事学院的系统培训,他们逐渐理解了一个道理:科技和知识是实力的根本。

掌握了关键技术,王朝的快速崛起和军队的实力大幅增强就指日可待。

江白转而对段鹏说:“在这次行动中,你们的军事情报局必须全力支持资源转移部,确保技术人员的安全。”

“同时,也要抓住机会,获取汉四朝掌握的尖端技术。

一旦我们掌握这些技术,我们的工业技术将实现质的飞跃,前进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段鹏肯定地点了点头,回应说:“放心,阁下,我完全理解这事的紧迫性。

接下来,我将搁置所有其他事务,全力以赴投入这一项目。”

作为一名曾在焊丝留学的人士,段鹏深知焊丝在技术领域的先进水平。

获取这些尖端技术将极大地加速江白的发展进程,显著缩减与西洋强朝的技术差距。

江白接着向顾少春指示道:“也需要开始筹备谈判团队了。

战争一旦结束,作为胜利者,我们要在和平谈判中争取尽可能多的利益。”

“虽然我们暂时无法取得焊丝的海外资源,但其他形式的利益也必须努力争取。”

这番话振奋了在场所有高级将领的热情,尤其是顾少春。

按照江白的设想,如果能够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顾少春作为谈判代表的角色,将会是他正名的大好机会。

江白又转向海军的沈鸿烈说:“海军也需要准备接收大量战舰。”

“一旦焊丝投降,他们的海军舰艇将被我们接管,这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沈鸿烈激动地答道:“阁下,请您放心!经过一年的系统培训,我们的海军学院已经培养出了近万名学员。”

他们虽然经验尚浅,但接管这些战舰对他们来说绝对是易如反掌的事。

沈鸿烈坚信,一旦成功接收这些舰艇,将大幅提升江白海军的实力,实现前所未有的增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