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晋末长剑 > 第一百五十二章 登高

晋末长剑 第一百五十二章 登高

作者:孤独麦客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开平五年(331)的正月不期而至。

正旦朝贺大典庄严肃穆,天下诸州、四方诸部皆有使者入京,献上各色贡品,恭贺大梁天子万寿无疆。

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一切都在蒸蒸日上,这便是煌煌正朝的气象。

正月十五,芒山登高之会,群贤毕至。

此时有荆州军报传来:巨鹿郡王邵慎在宜都城下击败晋军,斩首千余级,夷陵豪族绝望之下,杀太守以降。

比之前的保证晚了半个月,但还算不错巴东、建平、宜都都是地域横跨大江两岸的郡,但巧合的是,郡治都在江北。拿下之后,甚至可以委派太守了。

另外,成国大军也已经开到了巴东。

他们的水师顺流而下,先至南浦。母丘率两千余人在此坚守,成兵放下一部分人,招降不果后恼羞成怒,开始围攻。

不过他们的主力还是去了鱼复。

邵慎的使者穿梭于三郡山间,招抚各路蛮夷酋长、洞主,并极力劝说他们出兵出粮,增援巴东。

邵勋看完之后,较为满意,在登高之会上当众宣布。

一时间,恭贺之声震天动地,几让人怀疑是不是吵醒了脚下的新魂旧鬼。

登高之会的重头戏当然是为襄阳公主邵选马了,这是一件没人会说出来,且还要装作不知道,但却心知肚明的事情一一邵初封弘农公主,后改封襄阳公主。

二公主一一没人会傻到当众称她三公主一一生母是庾皇后,放在民间便是嫡女,身份之贵重自然不必多言。

各路年轻俊彦一边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边拿出最好的状态,诗书礼易乃至骑马射箭,非要与其他人分个高下,竞争异常激烈。

襄阳公主为人安静甚至有几分羞涩,自小学习不辍,知书达理。这样的人生经历,将她养成了十足的「颜控」,喜欢俊美少年,能力、家世如何都不太看重了。

到了最后,她竟然挑选了一名普阳武学的武学生。

此人名叫方纶,平阳人,几乎没有任何家世,与邵同岁。

今年是他在普阳武学的最后一年,因学习刻苦、本事出众而被授予队主之职,就等银枪左营班师后作为补充兵军官入伍一一十八九岁的武学生,如果不出众,显然也没资格来到芒山。

消息传出去后,洛阳公卿子弟一片哗然。

武学生们虽然同样嫉妒此子能娶邵师的女儿,但这时候却一致对外了。更有那脑袋灵光的,已经开始琢磨如何以同窗的身份结交方纶,提高自己在禁军中的前景。

当然,他们还不够聪明。真正的明眼人都知道,方纶不会去银枪左营了。天子女婿怎么可能还去当队主呢?去的是谁的脸?

方纶或许最终会回到银枪左营,替天子掌控禁军,但肯定不是现在。

但不管他去哪里,作为开平五年正月的头号谈资,方纶注定会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因为他太有话题性了一一难道有人竟能凭借一张脸,就一步登天吗?

登高之会结束后,邵勋返回洛阳。临行之前,遣使再至平城,责问代公何日能来洛阳?

******

与洛阳相比,正月的武昌气氛有些不安。

巴东、建平、宜都三郡失陷,消息传回来后,幕府士气肉眼可见地下跌。

水师大概是武昌上下最后的心理防线了,因为在陆师大败,损兵上千之后,

他们冲到江陵附近,逮住了两艘梁国水师的巡逻船,击沉一艘,俘虏一艘,算是稍稍挽回了一点士气。

但陆上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坐视梁人将三郡江北之地尽皆收取。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似乎一切都很明了了·——

「但老夫不能这么做啊!」都督府中,诸葛恢对次子诸葛(shu)叹道:「朝堂诸公看不到王师战力不济,他们只会觉得又丧师失地了。」

「所以父亲还要派兵北上?」诸葛问道。

「正是。」诸葛恢点了点头,道:「派些蛮兵北上掳掠一番,即便失手了也不打紧。荆州世兵刚刚扩充,这会确实也不能用。,

诸葛会意。

父亲是真不想打了,但没办法,于是只能应付一番。若朝廷不满,依照现在的情形,也只是小败而已,不可能从重治罪,大不了免官而已。

这真的是坏事吗?至少诸葛不觉得。

事实上,他对父亲这一辈人还坚持为司马氏「殉葬」十分不解。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要拼命顽抗,有何意义呢?

当然他也清楚,有些事不是那么简单的。如果一个人单纯只考虑趋利避害,

那也挺可怕的,总之他很无奈,但也不会公然反对父亲的每一步选择。

「阿爷!」门外响起了清脆的声音。

诸葛恢父子寻声望去,却见二女儿诸葛文豹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拉着妹妹文熊的手走了过来。

妻子孔氏正在院中指挥仆婢洒扫,时不时回过头来看一眼丈夫,眼神中满是关切。

诸葛恢父子对视一眼,齐齐收起脸上的忧色,露出些许笑容。

「阿爷,今天吃肉糜。」文豹尚未开口,五岁的文熊就大声了起来。

父子二人皆笑。

诸葛恢起身走了过去,一把抱起小女儿,道:「喜欢吃肉糜吗?」

「喜欢。」诸葛文熊认真地点了点头,然后指了指外面的梯子,道:「阿爷和二兄要登高吃肉糜。」

诸葛恢哈哈大笑,道:「阿爷贵为四州都督,如何能行如此孟浪之事?不妥,

诸葛从二妹手中接过一青瓷双耳壶。壶身尚温,里面是去年腊月里做的椒柏酒,正旦饮之,乃汉时旧俗。如今已所余不多,正合今日饮毕。

「就在书房用饭吧。」诸葛恢放下小女儿,吩咐道。

诸葛文豹应了一声,仔细检查了下铜炉里的熏香,看到快燃尽了,又吩咐婢女取一些新的过来。

「当年这些事可都是大姐做的,而今轮到二妹当家了。」诸葛笑道。

诸葛文豹抿嘴笑了笑,然后又有些惆怅道:「不知大姐如今在做什么?」

「想她了?」诸葛将案几上的杂物清理干净,放下两个酒碗,先给父亲斟了半碗酒,随口问道。

「嗯。」诸葛文豹说道:「我与大姐从未分离过这么久,甚是想念。」

诸葛给自己也倒了半碗酒,然后坐了下来,叹道:「大姐在建邺,应无大碍。三弟却在平阳,处境怕是要艰难许多。」

「三兄不是刚请人送信回来了么?」诸葛文豹奇道。

提到这封信,诸葛恢、诸葛父子的脸色又沉了下来。

不过诸葛恢到底久经风浪,很快转过了这个话题,看着二女儿,打趣道:「文豹开过年来十四岁了。羊太仆有佳儿,欲聘汝为妇,如何?」

诸葛文豹脸一红,道:「我要陪着爷娘。」

诸葛故作不悦。

「还要陪着二兄。」诸葛文豹又道。

诸葛「转怒为喜」,笑道:「不枉兄长给你带回那么多奇珍。战端一启,

不知何日才能平息,别人想买都买不到了。以后便是作为嫁妆,都绰绰有余了。」

诸葛文豹终于败下阵来,红着脸出去了。

诸葛文熊追着她跑了出去,不过跑到一半,又折回来,腻在兄长诸葛身边。

诸葛将妹妹抱在腿上,对诸葛恢说道:「阿爷,与羊氏联姻是好事,不过却未必着落在羊炜家。北地还有羊家呢一一」

诸葛恢伸手拦住了儿子的话头,说道:「太急了,先等等。」

诸葛会意。

诸葛氏这两代与羊氏、邓氏积极联姻,将二女儿嫁到羊家也没什么,但现在却做不得。

三子诸葛衡去了平阳,娶邓氏女后,一直住在邓家,平日里深居简出,除了充当联络人的角色外,几乎不与旁人来往,以免被人知晓。

他毕竟是大普朝的都督,要注意影响的。

「方才你提到货殖之事」

诸葛恢说道:「与北边的先停了,待战事结束之后再说。这段时日,你就在家中读书,将来总要出任的。这个家不能只靠为父和你大兄,你也得分担起来。」

「是。」诸葛低头受教。

「过完正月,你去趟长沙。」诸葛恢又道:「为父年后要对宁州动兵。此战主要还是靠招抚,人首领多遣子侄至长沙货殖,想办法接触一下。」

「阿爷真打算听王衍的?」诸葛有些惊讶。

「总要挽回些颜面的。」诸葛恢叹道:「不然朝中故旧想帮我都做不到。」

诸葛无言以对,然后忍不住问道:「若梁人趁机南下怎么办?」

「有水师在,他们过不来。况为父也不会遣大军南下,此战剿抚并用,主要靠抚。」诸葛恢说完,顿了顿,又看着窗外悠远的天空,道:「若真如此,那便是天意。天要亡晋。」

诸葛点了点头,暗道大普朝的车骑将军都这样了,灭亡乃迟早之事。

旋又问道:「阿爷,你觉得梁人能守住巴东吗?若不能江运资粮,光靠陆路转输,十车粮食能到一二车就不错了,全是艰险的山道。」

诸葛恢不答,饮了一口酒后,说道:「为父拿不回巴东,成贼也是痴心妄想。鱼复那等险地,当年罗宪凭两千人就坚守半年,成贼凭什么拿下?母丘宗旷此人,我素知之,乃精于算计、利欲薰心之辈。他既投了梁国,想必已想清楚了,断然不会投降,况梁人还遣了援军,这就更难打了。巴东在手,入蜀便没那么难了..」

从荆州入蜀难在什么地方?难在三峡。

三峡在哪里?巴东身后。

只要守住巴东,从长江入蜀便再无险关,可谓一片坦途,前提是你能打得过对面的水军。

诸葛恢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悲观失望的。

事情都是一步步发展而来的。

在他看来,新建的梁国水师还不是蜀人的对手,他们暂时无法溯流而上,直捣蜀地。但成贼水师也强不到哪去,说不定哪天就被梁人击败了。

李成搞不好比大晋还先灭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