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人间最得意 > 第四百一十章 有那么些人(中)

朝青秋说道:“重病下猛药,这句话不是你们说的?”

张圣很认真的摇头,“不是,是一个道教修士讲的,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针对凡人的生老病死,自然很有道理,可咱们不是普通人,用这句话就不对了。”

朝青秋看着张圣,平静道:“所以世道一直都不好。”

张圣知道同朝青秋讲这些话一定是没有什么结果的,所以他主动转移话题说道:“那个年轻人,你如此明显的帮他,或许是适得其反,现在有很多人都想杀他,修行本就不易,你这般行事,让他举步维艰。”

朝青秋平静道:“人人都怕有另外一个朝青秋横空出世,所以都忍不住了。”

张圣点点头,“剑士积弱已经整整六千年,偏偏出了一个你,让咱们都不太开心。要是再出一个你,恐怕真没有任何一个人受得了。”

朝青秋问道:“你也不开心?”

张圣自嘲道:“都是人,不管如何,总不会想看着头顶站着一个人,何况我们都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

朝青秋沉默了很久,说道:“我一直在等你们来杀我。”

“代价太大了,没有人愿意尝试。”

张圣微笑道:“至少在不得不出手之前,是没有人愿意的。”

朝青秋神情平静,“我曾见过天外的风景,我对人间已经倦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朝青秋的语气里有些倦意,看惯了世间一切,无法在其中找到乐趣,自然便会倦,尤其是他又看过天外的光景。

朝青秋会不会十分想要离去,谁也说不清。

张圣问道:“天外的风景是怎样的?”

他虽然是沧海,但是距离最后的那个境界,还有很长的路,不如朝青秋走的快,也不如朝青秋胆气足。

朝青秋看着他,“你想知道,为何不自己去看看,这旁人口中的事物,终究不如自己看的来的清楚。”

张圣笑着点头,他也想去看,但境界不高,哪里有资格去看?

“如果说沧海便是人间至强,那人间之上的那些人都是沧海之上,你跨过人间之后,见了那些人,便都是境界比你更高的,不会失落?”

实际上在所有人追寻长生的时候,同样会有这个想法,圣人们高高在上惯了,怎么能够习惯一下滚落云端的生活,倘若天外的那些人,都是沧海之上的境界,那么当他们来到天外之后,难不成不会有失落感,就好像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王朝帝王,忽然有一日便落到了世俗最底层,那种落差感,只怕会把人逼疯。

张圣又自嘲笑道:“可谁又能抗拒长生的诱惑?”

张圣笑道:“我之前读的那些东西,想来都很有意思,有的前辈说读书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的前辈说,读书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实际上呢,他们最开始或许是这么觉得的,但是到了后面,一个个都盯着长生,资质和眼界低一些的,便看着沧海,什么读书人,读个屁书哦。”

这些粗鄙之言,在张圣嘴里,倒是一旦都不让人觉得粗鄙。

“要是有一日,天底下的读书人都无法修行,全部都回到读书人身上来,不看长生,不羡沧海,那个光景无疑便是极好的。”

朝青秋说道:“那到时候就算是江湖武夫也能提着刀放在你们这些读书人脖子上,然后问你们讲的学问是不是狗屁学问,你们怎么选,是为了那什么学问不管不顾,还是为了性命,便顺着那人?”

张圣肯定是想过这种事情的,只是他并没有给出答案。

朝青秋说道:“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情。”

张圣叹了口气,只是觉得无奈。

“朝青秋,你想离开人间了?”

朝青秋之前说了那么多,其实还不如他一问。

这里的离开,便有两种选择。

朝青秋看着张圣,没有开口。

即便是沧海,即便是他朝青秋这个世间无敌之人,也不会把内心真正的想法说出来,那样太危险。

张圣站起身,摇摇头。

然后一言不发的转身。

朝青秋看着他,平静道:“记得我的事情。”

是的,依着朝青秋这个脾气,自然是不会随随便便找人叙旧的,他出现在某处,都会有特定的含义,他来见谁,也是如此。

张圣叹了口气,说道:“这件事很难。”

朝青秋说道:“可你能办到。”

这是很笃定的说法,完全不让张圣反驳。

他还想说些什么,朝青秋的身形却是已经消散了。

张圣生平第一次觉得朝青秋实在是太过无赖。

只是也没有办法,他走出这个地方,想了想,路过一颗老槐树,撕下一块树皮,用手作笔,在上面写了些话,然后随手丢出去。

落到远处的河里。

顺着河水,树皮沿着河道离去。

不知走了几千里,不知道过了多久。

到了一座书院的门前。

书院门口有一条河,有个读书人从书院走出来,来到河边,准备洗把脸,却是在河里看到了那块树皮。

没有看其他东西,只看到最后的张无墨三个字。

便震惊得说不出来。

他拿着树皮,一路不管不顾的小跑到某间房前敲门。

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是没有人去拦他,因为这个人是书院里的重要人物,除去院长之外,没有人能够对他做些什么。

里面很快传来一道声音,“何事?”

读书人的声音颤抖,很是激动,“圣人法旨!”

圣人们说的话是法旨,写的东西也是法旨,不是所有人都会听,但至少可以讲,儒教门下弟子都不敢公然相抗。

里面那人声音一如既往平静,“哪一位的?”

读书人神情激动,压低声音说道:“张圣!”

这世间有十二位圣人,儒教有四位,但这四位圣人,也都有亲近的书院,不是每一个圣人的法旨都会发到他们这里来,可这么多年来了,他们别的圣人法旨到底还是收到过,可唯独这位张圣的一次也无。

并不是张圣与他们关系太差,反倒是张圣与他们最为亲近。

因为这位圣人,在尚未离开书院之前,便是一直在此处修行,读书。

很多人不知道张无墨出于何处,但是他们不会忘记的。

这本来就是一件极为光耀的事情。

“说了什么?”

这是那人说的第三句话。

读书人开口,“不知道。”

门被人推开,有个一身青色长袍的中年男人站在门后,看着他。

读书人把树皮递上来。

他接过来之后,皱了眉头。

……

……

同张圣的法旨落到某座书院的时候,学宫里也收到了一张纸。

这一张不是圣人法旨,只是某位读书人写的东西。

那个读书人却偏偏是天底下最有学问的读书人,也是学宫的掌教。

他在纸上写了几句话,大概说的是,你们要做什么,我也知道,但我不同意,也不太高兴。

措辞简单,甚至比那些帮人代写书信的先生还要简单。

实际上这张纸便是苏夜在某个帮人代写书信的先生那里借来的,写完之后,苏夜吹了吹墨,然后拿给旁边的那位先生看了看,“觉得如何?”

那个年近七旬,头发花白的老儒生看着这张纸上的内容,试探问道:“这是苏先生写给家里孩子的?”

因为措辞简单,老先生便以为苏夜这是写给家里孩子的,毕竟孩子要是不大,太过考究的言语,对方也听不懂,反倒是这些简单的东西,才更好。

苏夜皱眉道:“一群老头子,都是读过书的,这样不太好?”

老儒生想了想,苦笑道:“既然是一群老先生,想来苏先生这封信太过直白,真的不太好。”

苏夜问道:“那如何?”

老儒生说道:“委婉一些。”

苏夜皱眉道:“我平日里也总是委婉,但是便总是有些人不以为意,这一次直白一点,会不会有不同的效果?”

老儒生问道:“是苏先生在当家?”

苏夜点头,“算是吧,只是家太大了,有些人不听话,总是没有什么办法,老先生有没有什么高招?”

老儒生摇头道:“我这把老骨头,这辈子都没有看过多大的家业,怎么又敢说苏先生家里的事情。”

老儒生顿了顿,“只是有些废话,不知道苏先生愿不愿意听。”

苏夜点点头,“但说无妨。”

老儒生笑道:“即便是一家人,但心不同,便有很多问题,很多事情,说不得,打不得,骂不得,既是因为有血脉关系,也是自己为人不好,若是遇见他们做错了什么,便一定要处理,打得多了,威严便出来了。”

苏夜笑了笑,没有搭话。

老儒生轻声道:“不一定说的对,苏先生听过便算了。”

苏夜看着他,轻声道:“要不是此处距离我那个家太远,真想请老先生去讲讲道理。”

老儒生眼睛一亮,随即笑道:“可有千里之遥?”

苏夜摇头,此处叫做榆黄国,距离那座京口山,当真还是有万里之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