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9章 乃天授也!(4.8k)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9章 乃天授也!(4.8k)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午后。

老将军带着自己几名亲卫回到了斜谷大营,一路沉默。

他的脸色很不好看。

熟悉这位老将军的人都知道,他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他这一生不论跟谁都合得来,不论是谁都喜欢他,所以极少有人见他如此臭着脸。

赵统亦然,当他第一眼看见自己这位老父亲,心中忐忑已到了极点。

“阿父,究竟怎么了?咱们那位陛下难道真的是来打猎游玩的?竟如此儿戏吗?”

“别问,拿酒来!”入了帅帐,赵云自顾自走着,气得胡子都发抖,耳朵都通红。

赵统急了:“阿父,军中食医与金疮医都吩咐过,您万不可饮酒,会让您伤痛发作的!”

事实上,他这老父亲自打他记事起就不怎么喝酒,只有在大喜或大恸之日才偶饮一二盅。

而且,如今可是在军中,向来是禁饮酒的。

于是他不明白,那位陛下究竟做了什么,惹得他父亲生如此闷气。

难道那位陛下身上有亡国之象?

赵云见赵统不听吩咐,于是也懒得吩咐,大步流星走出帅帐。

过了一会,他抱两个大瓮回来。

“你们都出去,帅帐五十步内不许有任何人靠近,违令者,斩!”

赵云声色低沉,似怒虎伏地,如熊罴张牙,让帐中人生不出一丝违抗的想法。

帐中人很快清空。

帐外人很快清空。

过了很久,副帅邓芝听到消息后赶了过来。

“混壹,赵老将军怎么了?”

赵统面有急色:“监军,我也不知道啊,也不敢进去,军医说了他不能饮酒,而且军中也不宜饮酒,您监领三军,赶紧进去劝劝他吧!”

邓芝闻言,向帅纛急趋而去。

掀帘而入,第一眼便见地上一个头大的酒瓮在地上滚着,而那位须发华白的老将军正抱着又一个头大的酒瓮猛猛往嘴里灌酒。

脸色通红,眼睛迷离,须发糟乱,坐姿散漫。

已然是喝得烂醉。

邓芝蹙眉驻足了两息,其后大步急趋到老将军身边,一把抢过那老将军手中酒瓮。

“赵老将军,到底发生何事?混壹不是说您去巡营,为何一回来就如此纵饮?”

邓芝没有什么责备之意,满脸都是对这位老将军的担忧。

赵云恍惚抬起头,伸手将邓芝招呼到身边,附在邓芝耳边:“陛下到赤岸了。”

“什么?!”

“当真?!”

邓芝大惊着问完两句话,之后立时想起什么,大步急趋到帐门口掀开一角门帘。

看到赵统等人仍在五十步开外,这才又返了回来。

“赵老将军方才不是巡营,是去见陛下了?”

“嗯。”赵云点点头,“陛下过几日要来此处劳军督战。”

“这不是胡闹嘛!难道是丞相让陛下来的?!

“不可能,丞相明知道我们是疑兵,不可能让陛下如此弄险,这是陛下自己的意思?!”

邓芝尽最大可能压低了自己的声音,可惊骇溢于言表。

他总算明白老将军为何一个人喝闷酒了。

这不是纯捣乱嘛!

赵云冷不丁从邓芝手中一把抢过酒瓮,又是猛灌一口。

邓芝赶忙上去又一把抢回来,面露忧色:

“老将军!

“您现在可是大军的主心骨,擎天柱!

“万一喝伤了身,这里的几万人怎么办!

“这样,我去赤岸找陛下,您老等我消息!”

言罢,邓芝抓起酒瓮也像赵云一般猛猛地往嘴里灌一口酒。

结果酒未入喉,他便神色一滞,整张脸瞬间黑得同茄子一般颜色。

这哪里是酒!

分明是醋!

老将军看着邓芝滑稽的样子,顿时张大了嘴无声大笑。

邓芝看着这位老将军大笑的样子一阵惊疑。

艰难地将这口醋咽下,他这才嗅出,原来帐中早就略有醋味,只不过他着实心急,未曾留意。

许久之后,那位一直盯着邓芝无声大笑的老将军终于止住笑意,之后似是面有难色,欲说还休。

“陛下…”

“陛下……”

“陛下怎么了?”

邓芝此时仍以为老将军以醋代酒是表达对天子的不满。

而老将军则是再次伸手将邓芝招呼到身边,附在邓芝耳边:

“陛下…”

“……”

“……”

“……”

“乃天授也!”

抑声言罢,老将军再次张大了嘴无声大笑起来,笑得整个身子七歪八扭,笑得华白的须胡乱颤,笑得似乎眼睛里有了光,只留邓芝一人瞪大了眼,错愕得忘了呼吸。

入夜。

上邽。

汉营。

一座小帐内。

几名小卒趴在床褥上,或轻或重都受了伤。

另外几名小卒在给他们上药。

有一人裸着上身站着,另外一个走路一瘸一拐的浓须大汉一边给他上药,一边念叨起来:

“瞧你这龟儿这几棍子挨得,这几日仗不用打,活不用干,早晓得俺也去偷束麻,挨丞相一顿打,就不用被魏狗捅这枪了。”

裸身的年轻小卒沉默片刻,道:

“什长,下次钻地道,你让我第一个钻。”

“就你?嘿,算了吧,你这小身板能干啥,别到时候把兄弟们给害喽。”

那石豪刚欲反驳,突然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帐来。

“胡烈,你在胡说些什么!”丞相说着便走了进来。

“你也要擅拿老百姓东西?”

那叫胡烈的什长见丞相突然出现,吓得手上药膏差点掉在地上,赶忙解释道:

“丞相,俺不是这个意思!”

丞相鼻子缓出一气,习惯性往这名叫胡烈的什长身上扫去。

只见他大腿上的绷带整条都被血染得发黑,前后却又渗出一大圈鲜红的血迹。

显然就是被长枪捅了个贯穿。

“那你是什么意思?”丞相声音柔和了下来。

那浓须大汉一时说不出话。

丞相叹了一气:“以后擅拿百姓东西这种话,便是说也不能说。”

那浓须大汉用力地点头,随即嘴皮子上下微动,似乎又想说些什么。

欲言又止好半天后终于还是开了口:

“丞相,俺其实…俺其实是羡慕这龟…这石豪。

“被丞相打了一顿军棍,丞相还时不时来看他,又给他上药。”

这浓须大汉说到这有些扭捏,道:

“其实俺是在想…俺这腿,估计着是要不了了,将来大概不能给丞相打仗了。

“俺就…俺就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等到丞相给俺也上回药,好让俺回去给俺婆娘和娃儿说道说道。

“以俺婆娘那张嘴,她一知道,那俺整个村就都知道了,嘿嘿……”

这浓须大汉说到这,忽然有些不好意思地嘿嘿笑了两声。

丞相一怔,深深地看了胡烈好一阵,其后才把手中簿册递给随行的僚属,亲自去旁边要取绷带。

那满脸浓须的大汉赶忙一瘸一拐地蹦到了丞相身边要抢过那把绷带:“丞相不用,俺就瞎说说!”

丞相不松手,目光在营帐中四处寻了寻,却没发现药,问道:

“药呢?”

那大汉道:“丞相,没有药。”

丞相脸色一沉,看向僚属:“你去把负责这片营屯药物的人叫来。”

那浓须大汉赶忙扬声止住:

“丞相,跟管药的没关系!

“俺是觉得俺这腿即使上了药也没用了,那么大一窟窿,肯定瘸了,还不如把药留给其他伤势轻一些的人。

“他们伤还能好,就还能继续跟丞相一起打魏狗!”

说到魏狗两字,这浓须大汉神色语气都变得激烈起来。

丞相听到这点点头,不知在想些什么,随即又环顾这营帐一圈。

本该有十人的营帐,此时只剩下了七人,这剩下的七人也都负了或轻或重的伤,伤得最轻的,确实是那个受了五军棍的石豪。

石豪目光与丞相撞上:“丞相,下次我去钻地道,我不怕痛!也不怕死!”

“好,好。”丞相对着他欣慰地连连点头,肯定了他的勇气,随即又环顾营帐中的士兵们一圈,勉力振声道:

“你们都很好。

“我们大汉能够有你们这群图国忘死的战士,何其有幸。

“若是军中人人皆能像你们这般,何愁伪魏不亡,大汉不兴!”

“丞相!”

“丞相!”

小营中的几名战士全部站直了身板,前所未有的激动,只恨自己文化不够,听完就只记得激动,记不得丞相到底说什么了。

不然传回乡梓,一定能让同乡父老们高看他们几眼吧?!

丞相还是叫人拿来了药,亲自给那满脸浓须的胡烈上了药。

等他离开那顶营帐许久,胡烈大腿上那个触目惊心的血肉窟窿还在他心里久久不去。

“丞相。”那名一直紧跟在丞相身后的府僚忽然发声。

丞相继续巡视着营地,没有停下脚步:“怎么了?”

“仆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

丞相不应声,继续往前走了十几步,最终停了下来,却见他脸上的疲惫与无奈愈发的深: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可是军中除了我,还有谁愿意花时间来做这些小事呢?

“除了我,又还有谁能让这些战士愿意为了大汉效死呢?”

言罢,丞相继续向前走去。

那名僚属看着丞相疲惫发虚的步态,无可奈何地默默叹了一气。

夜半。

丞相仍在伏案批注文书,检查各营文书究竟有无错漏疏忽,检查负责各项事务的主官是真去做了事,还是只在文书上虚应故事。

他总能看出来。

魏延披盔戴甲大步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扬声急躁道:

“丞相,依我看,这座上邽短时间内根本打不下来!

“你之前说挖地道能行,可又被那郭淮破解!

“继续迁延下去,于战事不利!

“万一魏军上陇,那就完了!”

丞相将一卷简牍批好放到一边,抬头看向魏延:“文长的想法是什么?”

魏延大步走到丞相身边,铠甲当啷作响:

“丞相,我也知道这郭淮粮草肯定支撑不了太久,城内人心也乱,否则那上邽李氏也不会起义响应,以至满门屠尽。

“可咱们就是打不下啊!

“依我看,不如让我移师一万,去街亭跟马谡、张休他们一起断陇!

“只要魏军无法上陇,那这座上邽拿下只是时间问题!”

丞相思索许久,语重心长道:

“文长,不是我不想移师,而是无法移师。

“兵法云,十而围之,如今我们只有两万多人马,方阵甚薄。

“加之我们连攻一月未能拿下,已有兵疲师老之势。

“一旦移师,以郭淮之能,必定出城相攻。

“今敌有必死之志,而我无必胜之心,他们一旦出城相攻,我们有败无胜啊。”

兵少,是掣肘汉军采取激进军事行动的最大因素。

对于在数量上不能实现围城的围城军队,阵线会拉长,战阵会拉薄,被困之敌很容易破围。

而原本气势如虹的汉军,随着相持日久,此时已是强弩之末。

丞相能看出来,能与丞相拒兵这么久的郭淮也能看出来。

这位大汉的丞相确实没想到,郭淮居然有如此之能,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便是如此了。

魏延一下无法辩驳丞相之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他怎么可能不懂。

“丞相,我就说了吧,我是信不过那马谡!

“先帝识人之明,天下罕有其比,他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堪大用,而丞相却将最重要的断陇之任交付于他,我为此不平!”

丞相缓缓道:

“文长,我知你心中不平,我也不为幼常辩解,但除了幼常,我着实不知该安排何人,你可知军中谁还有领万军之能?”

魏延一下对不上来。

除了他以外,大汉所有能独当一面统领万军的人,全部在夷陵那场大火中故去了。

至于后面为丞相所用,后世所称的王平,却是个不识字的山地少民,此时还没有展露出他的才能。

丞相继续道:“我去街亭看过,那座小城虽有些破败,但花上几日便能修复。

“来歙当年以两千人固守此城,挡住了隗嚣数万人马半年进攻。

“而魏军自雒阳奔袭两千里,上陇之后必定疲惫不堪。

“幼常人马多于来歙,而魏军人马疲于隗嚣,纵使幼常之才远逊来歙,再守两个月不成问题。”

魏延默然,许久之后扶刀离去,算是赞同丞相的说法。

走到帐门处,魏延又转过身来。

却见跽坐在席上的丞相又已在批注文书。

不知是不是眼睛花了,他夸张地弓着背,整个脑袋距几案只有两拳距离,手上运笔不停。

“丞相,你早些休息吧。

“实在不行,你还是把杨仪那狗东西叫回来吧。”

魏延跟杨仪是政敌,经常一言不合就拔刀架在杨仪脖子上,搞得杨仪难堪得痛哭流涕,时不时劝丞相杀了魏延。

丞相似乎是没有听到魏延说什么,片刻后突然猛地起身向魏延走来,神色激动道:“文长,我想到一个办法,必然可以破城!”

魏延一愣。

不为所谓的破城之法。

而是他几乎都忘记这位丞相也会激动了。

“什么?”魏延嘴上问着,腹诽不已。

上次挖地道的时候你也说一定可以破城来着,害我挖了两天地道,腰都要断了。

“我们把地道挖薄一些,最后将支撑地道的梁柱烧毁,则城墙必塌无疑!”

魏延再次一愣:“这能行吗?”

“必然可行!”丞相声色激动。

这其实怪不得魏延见识少。

各种攻城之法及攻城器械,历朝历代都被朝廷严格管控,不许在人间流通。

一旦天下一统,这些知识与技术便会直接销声匿迹,以至彻底失传。

朱元璋打张士诚的时候,配重投石车能把虎据苏州的张士诚砸得七荤八素,最后献城而降。

但到了朱棣时期,燕军对付城池的最大绝招,变成了开挖河堤这种笨办法,就好像那配重投石车从不曾出现过一样。

似乎是被丞相的激动感染,魏延表情也振奋了些:“行!那延再信丞相一回!”

再次劝丞相早些休息之后,魏延走出大帐,结果刚好撞见老好人费祎急匆匆跑进帐来,看也不看他一眼,更别提打招呼。

于是魏延在门外远远的站定不动,想听听到底怎么了,却听见向来悠然的费祎气喘吁吁,慌张至极。

“丞相,不好了!

“裨将王平来人说幼常弃了街亭城,领着大军上了南山!

“贼军五六万已至街亭,而幼常驻军之地虽有水源,却距营寨甚远,无险可守,今汲道已为贼所绝!”

魏延整个人如遭雷击。

他三两步猛猛冲进营帐,只见丞相整个人愣在那里,脸色惨白得一丝血色也无。

片刻后,丞相爆发出了魏延从来未曾见过的愤怒,他在原地仓皇地左右转圈,咬牙切齿狠命攥拳以至于浑身发抖,眼珠瞪得似乎马上要从眼眶里爆出。

“马谡误我!”

“马谡误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