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王业不偏安 > 第50章 松汤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50章 松汤

作者:狗脚朕.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戌时。

上禄。

破败的官寺中,灯火摇曳。

几个火盆时不时噼啪作响,空气弥漫着一股炭火特有的气味。

部分没有防务的北伐重臣与相府幕僚各自处理军务庶务。

忽然,一名小将兴冲冲跑入官寺正堂。

几名性急的臣僚见是姜维来报,立时站出身来。

“怎么样?”曾任关羽主簿,被孙吴俘虏后因思念昭烈而诈死归汉的廖化第一个出言相问。

姜维神采飞扬:

“果如丞相所料!

“魏逆遣数千部曲从他们大营东面出奔下辩,沿山路北归!”

“哦?!”费祎也登时一喜。

“如此说来,魏逆果然是粮草不继,准备沿陈仓道下陇山了?!”

廖化等人一时俱喜。

丞相今日下午便有此则预案,言张郃粮草或许不继,可能会派小股部曲夜遁天水固守,之后再举余部大军沿陈仓道回关中就食。

可惜日里出兵不易,而可供北行的山道又颇多,无法派人事先埋伏,只能派姜维领几十斥候往下辩北山潜伏观望。

否则的话,若能成功伏击这一支人马,陇右几乎就是唾手可得。

但无论如何,张郃大军下陇已成定居,几万人马一撤,大汉克复陇右的希望就在眼前。

丞相走到姜维跟前笑问:

“伯约,可探出他们分遣多少人马北返?”

“随行斥候说有五六千!”姜维神色有些惊奇地看着丞相,继续道:

“丞相,北蹿的魏逆今夜连火把都没打,只借着微弱月光夜行。

“隔着三五里之遥,维真是什么也未曾看见,是斥候们发现了魏寇踪迹。

“这是为何?

“何以他们能看见?

“难不成是汉中五斗米教的奇门遁甲或符水之术?”

按照姜维活了二十年的常识,夜里莫说是数里之遥,便是月光大好时也未必能看清三五里外的动静。

而月光微弱之时,视线甚至只有几十乃至十几步,再远便是一团混沌与黑暗。

可事实摆在眼前,一群并不起眼的斥候,竟能在月光微弱的夜里观察到三五里外未点火把的人群。

姜维只能想到传说中五斗米教的奇门遁甲与符水之术。

否则何以能有如此奇效?

费祎听着姜维的话大笑不止,随即返身到几案上端来一碗泛着油光的汤水递给姜维。

“这便是伯约说的符水了。”

看着费祎碗中带些绿意的汤水,姜维一下愕然。

廖化、杨戏等人看着略显稚嫩的姜维脸上那错愕之色,一时皆如费祎般大笑。

“诸位,这不是松汤吗?”姜维仍旧不解。

汉军精锐部曲与中层军官每日餐食都会有这么一碗小绿水。

以松针熬煮,又苦又涩,有时候还会混些松油。

他本就一心事功,对衣食钱帛等身外之物没有什么欲望与要求,又归义日短,只以为大汉向来如此,对此根本不曾在意。

丞相笑了笑:“伯约有所不知,此乃先秦古法,松针松油煮水,可使人明目夜视。”

姜维再次一愣。

陇右便是古秦之地,松树更是随处可见,他却从来没听说过还有这种先秦古法,这位丞相如何知道?

众皆就座。

吴懿、王平二将很快被丞相亲随从城外大寨请来官寺。

比他们晚些到来的,还有那名唤作魏兴的天使。

“子远、子均,据斥候来报,曹魏果然分遣了五六千人,趁着夜色沿山路北返。”

吴懿、王平二将闻得此言,顿时神色激奋。

“丞相,接下来怎么做?!”王平振声相问。

丞相沉吟片刻,道:

“上邽城外的土山与地道,短时间无法摧毁填埋。

“以张郃郭淮二人之能,从我们后几日挖的那些地道应能看出,我们想烧毁支撑地道的梁柱破城,所以必不会重返上邽。

“天水郡治冀县土质松软湿润,又有渭水从城下经过,地下水系充沛,无法掘地攻城。

“又以冀县户口积粮多于其他各县,所以我以为,这支北返的魏军回冀县固守可能性最大。

“上邽城小,数千人可守。

“冀县城大,非一两万人不可坚守。

“张郃却只派五千人北返,必是想撤祁山之围,命守其粮道的万余魏军共守冀县。”

王平闻言至此,又见丞相把他与吴国舅一同叫来,如何还不明白丞相是何意思?

当即出身请战:

“丞相,祁山距此二百余里!

“彼处魏寇收到张郃消息,至少也是明日下午!

“且不说下午拔军不易,便是收到消息即刻拔军,也至少后日下午方到西县!

“臣请领一军沿山路轻军夜行,明夜便至西县,休息半夜,后日清晨必能出于其后!

“丞相可再遣一使者报与祁山魏使君,请魏使君与我前后夹击,则彼处魏寇必败无疑!”

凉州刺史魏延不在,吴国舅就是丞相手底下第一大将,自然要随丞相并统大众。

可丞相又只叫他二将至此。

其意不言自明。

他王平就是那支奇兵!

倘魏寇固寨自守,他率五千人为奇兵出于其后,只能是羊入虎口。

可若魏寇拔寨撤军,那他五千精锐出于其后,魏寇就要心惊胆战了!

更别提,魏寇既然退军,就必然已知曹真败亡!

若是一军突然出于其后,岂不以为大汉神兵天降?!

“好!”丞相脸上笑意愈浓,对这位在马谡败逃时表现最为亮眼的魏国降人越发满意。

虽不识字,却仍能如此迅速领会他的意图,岂非良将?

丞相又看向吴国舅:

“子远,子均此番山路夜行,又须出于敌后,非精锐不可担此重任。

“可否请你拨两千部曲,暂与子均一用?”

王平部曲在马谡之败后就只剩一千余人,丞相虽把直属于自己的两千精锐分给王平差遣任用,但三千人未必能十拿九稳。

吴懿似有犹豫。

不是犹豫要不要分兵,而是犹豫要不要主动请命,把王平顶下来。

任谁都能看出来此策几乎必成。

不论谁担领此任,只要能成功率军出于敌后,与魏延前后合击,则破敌必矣,而其功又大矣。

虽然王平此前表现亮眼,颇得汉军诸将青眼相看,但这种看似危险实则唾手可得的天大功劳就在眼前,任谁都要犹豫一下的。

“丞相有命,自无不可!”片刻后,这位吴国舅终于还是毅然拱手。

魏延不在,他就是丞相手底下唯一的柱石之将。

前面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更大的功劳在等他。

“好!”丞相欣然下令。

“子均,着你即刻点齐人马,带上五日干粮往西县进发!日休夜行,尽量避开贼人耳目!”

王平领命而走。

吴懿命亲兵跟上。

费祎看着王平大步离去的背影,开始有些激动:

“若子均能与文长击溃祁山道上的万余魏寇,则冀县就只有兵马不到一万!

“冀县城大,贼寇兵力不足左支右绌,丞相再率大军挥师北进,则冀县或许半月可下!”

冀县一旦成功夺下,而陛下又能成功断陇,那么陇右其余诸县基本就是传檄而定了。

“丞相……”那名叫作魏兴的天使忽然出言。

其人今夜一直有些懵,不知道为何自己会出现在此处,但现在他有些明白过来了。

“丞相把俺叫来此处,是想让俺去给那位魏使君传信,让魏使君与刚才那位…子均将军合围魏寇是吧?”

丞相脸上笑意一收,走到其人身前肃容以对:

“天使能穿越魏寇重重阻拦来到此处,非但胆勇世所罕有,急智也是亮生平仅见。

“如今凉州刺史守于祁山,祁山魏寇人少,不能围山,传达使命按理说并不如何艰难。

“但如今消息着实重要,亮在众多使臣中挑来选去,一时竟想不到还有谁比天使更兼具忠义智勇,所以这使命,非天使不可!”

那天使被丞相这么一说,整个人简直头皮发麻,顿生一种飘零半生终于得遇明主之感:“丞相言重了,俺魏兴必不辱使命!”

事实上真不是丞相瞎夸。

这魏兴从陈仓道来到此处,一路真的是各种见机行事,过关斩将。

毕竟,虽穿魏军衣甲,手持魏国符节旌旗,但魏军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时常会抓他过来一番盘问。

然而其人被盘问之时非但不慌,反而直接从腰间掏出鞭子对着那些盘问他的魏人就是一顿抽打,嘴里骂骂咧咧误了使命让他们全部杀头。

非但如此,在成功了几次后,其人似乎还对这种鞭打形成了某种奇怪的路径依赖。

昨日到了上禄曹营之后,他先把那木匣与旌旗符节藏了起来,然后又去偷听魏军巡营骑官的口令,最后便骑着马在曹营中巡起了营。

见到有违军令法度的,瞅准时机冲上去举鞭就是抽人一顿,大骂其人疏于职守云云。

一直到观察出了何处守备最为松懈,他才去取回木匣与符节旌旗,装成使节,大摇大摆地前往汉寨。

总而言之,某种程度上,这实在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待得其人与另一熟识陇右地形的使者领命离去,丞相才又叫来几名使者,以密信形式让他们往祁山而去。

国舅吴懿这时候才问道:

“丞相,张郃如今兵分两路。

“我们难道也要兵分两路吗?”

丞相抚须沉吟片刻:

“张郃之所以引兵下陇,只因曹真败亡授首,不知陛下虚实。

“然而陛下在关中可用之兵不过两万,我们若不增援,陛下势必要撤回斜谷,魏军陇右的粮道便又被张郃打通了。

“如此,陛下派去袭夺街亭的人马将陷入死地。”

如今陇右大军与关中大军使命不通,这位大汉丞相对汉家天子有没有派人袭夺街亭事实上也吃不准。

但张郃既然打算退走,则说明张郃或是想到了这种可能性,或是已经收到了街亭失守的消息。

吴懿脸色犹疑:

“可是丞相,若是分兵增援陛下,要分多少兵?

“分得少了,无以败张郃。

“分得多了,无以克陇右。”

再次犹豫两息后,吴懿终于还是沉声直言:

“丞相,以懿浅见,张郃既要下陇,不如举大军衔尾而追,最后与陛下于关中共击张郃。

“待张郃大败溃走之后,再重入陇右,则陇右必克无疑!”

北伐兵锋顿于上邽,使得吴懿魏延诸将都认为,分兵对于兵微将寡的大汉来说并非良策。

不如合兵一处,逐个击破。

丞相却仍是摇头,道:

“我陇右大军之所以要增援陛下,不过是因为张郃人多势众。

“若是张郃的人马,在下到关中前便再去一半呢?

“若是张郃本就捉襟见肘的粮草,在下到关中前就变得更少呢?”

吴懿、费祎等人闻言皆是一震。

“丞相的意思是说,我们可以趁张郃拔寨下陇山的时机,与他打上一场硬仗?”吴懿心中疑虑更甚。

“可兵法有云,归师勿遏,穷寇勿迫。

“彼今粮断,已有归意。

“而二百里陈仓道全都是狭窄地形,若是迫之,逼出贼寇死志,恐于我大军不利。”

士气实在是一种玄学。

如今曹魏大部分人马士气确实很是低落,可张郃必然还有几千精锐可以动用。

若是真被逼到陈仓道那种摆不开阵形的死路上,这些精锐顶在最前,很难说会不会因为心生死志而对汉军多造杀伤。

与其如此,不如放其到关中平原之上,再与陛下两万大军两面夹击,以堂堂之阵击破之。

平原上有生路,就会有人逃亡。

溃卒造成的混乱,才是战场上所有将帅最头疼的事情。

丞相却仍是摇头,道:

“张郃举军下陇已是必然之势。

“然而其所领战卒四五万,加上辅卒、民夫,七八万众不止。

“上禄山道与陈仓道同样狭窄,又有我大军以兵势在此逼之。

“如此形势,张郃拔营岂能那么简单?

“非三五日不可,非将大军分成多部不可。

“以我看来,最有可能的布置,便是一部精锐在前,一部粮草辎重与民夫辅卒在中,最后张郃亲领一部精锐压阵撤离在后。”

“丞相意思是说,待他们前部与中部人马离开之后,我们再趁机袭他们后部?”吴懿终于恍然。

“非也。”丞相再次否定。

堂中众人皆是一愣。

吴懿一时愕然,终于是想不到这位丞相究竟在想什么了。

丞相难得再次一笑:

“我大汉数千精锐饮松汤一年有余,夜里目盲之症远轻于魏寇。

“何须以我精锐之师去击张郃所统精锐?”

费祎此时终于反应过来:

“丞相意思是说,再派我大汉精锐走山路夜路。

“趁着魏军晨昏目盲之际,袭其中路民夫辅卒与粮草辎重?”

由于绝大多人夜里目盲,夜袭这种奇策险策极少为将帅所考虑。

只能是少数常年肉食的精锐中的精锐才能执行,一般能组织出二三百人就极为罕见。

而这种人才往往又需要负责夜里侦查与守寨,很少派去冒险。

丞相用兵又向来求稳,怎么舍得用精锐去袭营犯险?

于是一时间众人竟是都下意识忘记了,他们居然还有几千可以执行夜袭险策的特种精锐!

但若果真如丞相所料,张郃果真兵分三部而退,那么趁着凌晨光线昏暗,人们最为困乏之际去袭张郃中部民夫辅卒,未必不能成就奇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