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唐遗民 > 第12章 军制设想

大唐遗民 第12章 军制设想

作者:落爷孤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2:22: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训练的效果是显著的,三段连击也没有任何问题,所有的女兵都能连续开弩二十次,毕竟开弩只需要三十斤的力量。

这些女兵的身体太过虚弱,如果能让她们吃饱穿暖,然后稍加训练之后,连续开弩百次不是问题。

最让云默忧心忡忡的还是第一排的枪盾女兵,大半人高的塔盾有二十八斤,加上她们手中的长枪,这些身体虚弱的女兵根本没有办法拿着如此沉重的武器装备行军。

第一排枪盾兵是为了防止敌军骑兵冲锋的,可这些虚弱的女兵根本不适合使用塔盾和长枪,云默在不得已之下,只能选择放弃安排在第一排防止骑兵冲锋的枪盾兵。

五十个弩兵,根本无法应付几百敌军骑兵的冲击,可大唐安西军就残存这点老弱妇孺,云默也毫无办法,人手成了云默最大的困扰。

一旦让敌人的骑兵冲进弩兵阵里,对于身体虚弱的女弩兵来说,那就是灭顶之灾。为了弥补兵力和体力上的不足,云默不得不另外想办法。

西域多芒硝和硫磺,盐碱地的芒硝漫山遍野都是,采集十分方便。高纯度芒硝全年均可采制,但以秋冬季为佳,因气温低易结晶,在西域没有这个限制,因为西域的晚上气温足够芒硝结晶了。

提取高纯度芒硝的方法也简单,取天然产之不纯芒硝,俗称土硝,加水溶解,放置,使杂质沉淀,过滤,滤液加热浓缩,放冷后即析出结晶,取出晒干,就可获得高纯度芒硝。

葡萄沟二十公里之外,就有一座硫磺沟,顾名思义,这条沟内盛产硫磺。

有芒硝和硫磺,那火药也就成了云默唯一的选择,那五十女弩兵由陈老伯这个长老继续训练,张英带着人去采集芒硝和硫磺,云默带着三十多人去炼铁作坊。

张英他们以前炼出来的那些生铁,现在派上大用场了,云默要用这些生铁做震天雷的壳子。

在现代,制作这样的球形铁壳子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可要在基础工业几乎为零的葡萄沟制作那球形的生铁壳子,真的很难,差不多是难于上青天。

“规矩是死的,人的活的”,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能制作和使用工具。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句话就是云默现在真实的写照,此时的云默就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首先,找来一个大葫芦,去掉前面小球的那部分,只保留大葫芦下面的大球部分,然后在把剩下的对半分开,接着在用这两半葫芦制作沙模。

以上工序,没有任何的难度,下面的工序稍微有点难度,但也没有打造一把刀剑的难度高。

用沙模浇注出两个半球生铁壳子,然后检查是否有沙眼,如果有沙眼就需要淬火敲打,最后就是用高温的生铁水把两个半球壳子粘合在一起,震天雷的生铁壳子就完成了。

这就是分解的艺术,一个看着很难的事情,在被逐一分解之后,就会在你的能力范围之类,当你生活之中遇见难题的时候,不如试着分解下,说不定你就能解决其中的几个小步骤,做比较深的数学难题,其实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火药最标准的配方,对于云默这个穿越者来说,更不是什么问题,拿出手机百度一下即可,硝硫炭的比例是75:15:10。

每天的生活依然是吃糠咽菜,但所有人在云默的带领下都行动了起来,看着那一袋一袋熬制出来的上好青盐,大家觉得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又是整整的三天,云默终于做出了一百二十多个震天雷,每个震天雷三斤四两,装药一斤四两,威力和后世一颗木柄手榴弹差不多。

这么重的震天雷如果用手扔,这些虚弱的女兵扔不出十米远,其实这个问题也好解决,在震天雷上栓一根一米长的绳子,拿着绳子旋转几圈之后扔出,就可以轻易把三斤多的震天雷扔出三十四米远。(可绑砖头测试,但危险,勿试。)

万事齐备,可以出去换粮食了,因为是第一次用青盐换粮食,为了保险起见,云默只携带了三百斤青盐,一辆马车可轻松拉走,另外两辆马车上装了八十颗震天雷和几千支箭。

这几日因为有肉吃,大家的体力有所恢复,但所有人还是那么瘦弱不堪,拉力三十斤的仿制弩(又叫神威弩),这些女子最多能连续开弩二十次。

就她们这群体力极差,又是仓促训练的女子战队,如果遇见百骑敌人,就算她们有神威弩,也会被百骑敌人杀得片甲不留,好在云默造出了几十枚震天雷,这才让云默有了出去用青盐换粮食的底气。

出发前,云默对五十多名女兵进行了最终的考核,四名比较出众的四名女子担任小旗,她们是“赵梅、钱兰、孙竹、李菊”四个识字的青年女子。

每小旗共十二人,相当于后世一个班,云默这个首领就是总旗,陈老伯担任副总旗。

云默使用的军队编制与唐军的编制差别不大,因为张英这个部落本来就是大唐安西军残余的老弱妇孺,他们对大唐军制也十分熟悉,什么职位该干什么事儿,这些老弱妇孺全都明白,根本用不着云默去教。

再者,这些人对大唐有感情,他们在大唐灭亡之后,还能打着大唐的旗号坚守西域一百多年,如果云默使用什么现代军制,根本就得不到他们的认同。

对,云默就是为了得到这群老弱妇孺的认同,延续了大唐的军制,但云默并不打算一成不变,因为大唐军制也有不太合理的地方。

虽然云默手中只有五十个虚弱的女兵,但此时的云默,已经在正规化在组建属于自己的军队。一支军队开创之初最好不要沾染流寇的气息,李自成就是前车之鉴。

在考核的那天,云默就拟定了一个没有颁布的新军制。

“12人为一小旗;3小旗为一总旗,共40人;3小旗为一队,共140人;3队为一营,共500人;3营为一团,共2000人;3团为一卫,共6800人。(卫指挥使为武实职最高级别,武实职只指长期留守在军中的官职,相当于现在的旅长。)

2卫为一师,共1万5千人,2师为一军,共3万6千人,军帅也为武勋职。(师帅和军帅都是武勋职,武勋职就是平时留在京城,战时才领军。)

这新军制是云默在吸取了唐末军阀割据的教训后,自己拟定给自己看的,今后他就将按照这样规划来组建自己的军队。

唐朝的节度使权力实在太大了,军政都管,而且手下精兵数万,这绝对是给军阀割据创造条件。

……

(唐代每一卫领40-60府,每府置折冲都尉为长,左右果毅都尉各二人为副。每军府辖4~6团,团200人(也称营),团设校尉。

每团辖2旅,旅100人,旅设旅帅。每旅辖2队,队50人,队设队正。每队分为5火,火10人,火置火长。府兵总称为卫士,善弓马者为越骑,余为步兵、排矛手、步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