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七百三十八章 食盐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七百三十八章 食盐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李继明提出外出去解决食盐问题的时候,李秋林却阻止了他,说自己有办法解决。

李继明和游击队员们都感到很好奇,不明白在这深山之中如何解决食盐的问题?可是他们看到特战队员们脸上浮现出的轻松表情,就知道他们一定有办法。

在李继明和游击队员们好奇的目光注视下,特战队员们找来了很多稻草,然后点燃了这些稻草,稻草燃烧过后产生了大量的草木灰,特战队员们将草木灰收集起来,放入水中进行浸泡,然后又将这些浑浊的水搜集起来,加以过滤,然后放入大锅里进行熬制。

等水熬干之后,在锅底就形成了一些灰黑色的粉末。

李秋林用手指蘸上了一些粉末,放进嘴里尝了尝,脸上露出了微笑。

李继明也学着他的样子,用手指蘸了一些粉末,放进嘴里,果然尝到了如同食盐一般的咸味。

他好奇地向李秋林进行请教,李秋林有些骄傲地说道:“这都是徐大队长教给我们的。草木灰当中是可以熬制出食盐来的。这些盐叫钾盐,有些杂质,所以有些苦涩,不过还可以进行提纯。用活性炭加以过滤之后,就可以提取出质量极好的食盐。当然,这里的条件没有办法制出活性炭,但是可以用木炭来代替。最好的制造木炭的材料就是椰子壳,山里恰好就有,食盐的问题今后就可以轻松地解决了。”

李继明没有见过徐大龙,可是现在他已经感到对他很熟悉了。特战队员们提起徐大队长的时候,都是一脸崇拜的神情。此时他也产生了一种崇拜的感觉,由衷地赞道:“你们的徐大队长的知识真是太渊博了,太了不起了。”

李秋林对于徐大龙十分尊敬和崇拜,看到李继明对于徐大龙也如此崇敬,他十分高兴,由衷地说道:“你说得没错。徐大队长是我所见过的最了不起的人了。”

李继明充满期待地说道:“真盼着能够见一见你们的徐大队长,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了不起的人物。”

在特战队员们熬制食盐的时候,那些村民们也在一旁观看。他们学会了这个办法,也感到十分开心。这可解决了他们的大问题,今后再也用不着他们冒险到山外去采购食盐了。

粮食和食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特战队和游击队暂时可以安定下来了。李秋林和李继明就开始对游击队员们进行训练,等待山外的敌情发生变化之后再做打算。

徐大龙接到了李秋林发来的电报,得知他们那里暂时安全了,心中十分宽慰。他给李秋林回了电报,告诉他现阶段隐蔽待机,帮助游击队搞好内部建设,等待他这边闹出动静来,吸引日伪军的注意力之后,日伪军放松对李秋林他们的封锁之后,再走出山林,去打击日伪军,配合这边的行动。必要的时候,征求游击队的意见,带着他们到这边来跟自己汇合。

李秋林他们那边暂时没有问题了,徐大龙一颗心也放了下来,开始专心致志地帮助高西岭的游击队发展壮大。

徐大龙等人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对游击队进行整顿,强化了最基本的个人技能以及班排战术。训练安排的科目没有任何花架子,都是最实用的内容,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游击队的整体战斗力有了一定的提升。

接下来就是带着游击队出去打仗了。只要能够打胜仗,游击队的士气就会提升,影响也会扩大,游击队自身以及根据地的发展全都有了保障。

自从进入游击队的驻地之后,陈先生急着开展工作,徐大龙也希望能够了解马来西亚比较全面的情况,于是就安排陈秘书在游击队派出的向导以及特战队员的保护下,化装成普通的商人,前往吉隆坡去跟华人商会取得联系。

他们走后的第九天,终于传来了消息。陈秘书他们人没回来,消息是用电报发过来的,可以说都是好消息,其中一个是华人商会听说陈先生又回到了马来西亚,他们都感到精神振奋,已经派人离开了吉隆坡,前来跟陈先生取得联系。

另一个消息是在不久之前,马来西亚的日军的情况也有了变化。原本在马来西亚,日军的驻军人数就不多,只有第五师团一个师团。随着太平洋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日军不断从这里抽调兵力去菲律宾、印尼等地,第五师团的兵力逐渐减少。就在不久之前,日军又调走了一个步兵旅团,外加一个步兵联队,此时留在马来西亚的日军的正规军就只有第五师团的师团部、一个旅团部、两个步兵联队、工兵联队和一个辎重兵联队,总兵力只有1万人,另外还有大约1万人的宪兵,以及其他后勤人员。

这点兵力放在整个马来西亚可以说是捉襟见肘,因此日军现在已经开始收缩兵力,重点保护马来西亚的几个主要城市以及重要的港口。这就给游击队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过跟游击队长高西岭商量,徐大龙决定展开攻势,曹队长的第三中队作为预备队,其他各个中队以根据地为中心,向根据地周围的日伪军据点发起攻击。

高西岭的游击队的三个中队,在特战队员的配合下,连续向日伪军发起攻击。他们首先打下了三座日军据点,消灭了一百四十多名日伪军,然后分兵打击各村镇的日伪基层组织,铲除了一部份罪大恶级的马间,在这些村镇进行广泛的抗日宣传,发动群众,壮大游击队。

经过这一阶段的战斗,总共歼灭日伪军16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220余支,各种子弹9400余发,以及大批的各种物资。根据地扩大了九个村庄,新招收了80余名游击队员。

在此期间,徐大龙等人掌握着预备队,密切关注着周围日伪军的动向,随时准备打退敌人的反攻。

这天上午,游击队的侦察员传来了消息,说从墨南县开出来一股日伪军,目前已经进入了根据地西面的迈巴镇。

迈巴镇是根据地周边最大的一个镇子,日军驻军有半个步兵中队、伪军一个连。新来的日伪军有同属于一个中队的日军的另外半个中队,以及伪军一个营部、两个连的伪军。迈巴镇上的敌军兵力增加到了一个步兵中队、伪军一个营,总共600余人。

根据情报显示,日伪军正在镇子里筹措物资,随时准备向根据地发起进攻。

为了粉碎敌人的进攻,在高西岭的主持下,游击队召开了作战会议。

会议开始之后,高西岭首先介绍了敌情,之后就征求徐大龙的意见。

各中队的中队长们也都把目光投向了徐大龙,他们对徐大龙分尊敬和信任,也都想听听他的意见。

收拾这样规模的日伪军,对于徐大龙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不过对于游击队来说,敌人进攻的规模就比较大了。徐大龙远来是客,将来迟早是要走的,他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游击队发展壮大。想做到这一点,对于优秀指挥员的培养就愈发重要。

他决定先不发表意见,发挥在场的游击队的指挥员们的聪明才智,让他们首先制定出作战方案,然后自己再进行指导。

徐大龙说道:“高大队长,各位中队长,你们对于根据地的情况很熟悉,现在敌情已经清楚了,接下来的仗该怎么打,我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

各个中队的中队长们也都是从老游击队员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他们都打过很多仗,尽管规模没有这一次仗这么大,但是并不感到惊慌。

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每个人发表意见之后,都把目光投向了徐大龙,很显然,他们是希望得到徐大龙的认可。

高西岭的游击队能够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坚持战斗,而且还不断地发展壮大,游击队的中队长们一个个都很厉害。他们很快就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意见,提出要采取的战术是他们从前一贯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战术,那就是避其锋芒,游击队的主力撤入深山,利用熟悉的地形,带着日伪军在山里打转转,沿途对日伪军进行袭扰。

等到日伪军支撑不下去了,最终只能仓皇撤退,撤退的时候进行追击,吃掉其一部分。这一仗游击队就算打胜了。

徐大龙听完之后频频点头。游击队虽然目前有400个人,但是装备、训练都相对落后,面对着600多名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伪军,硬碰硬肯定是不行的。

在这种情况下,游击队所采取的避敌锋芒,在运动中,抓住战机、粉碎敌人进攻的战术是完全正确的。

其实这一套作战思想,徐大龙上一次已经灌输给他们的游击队,已经经过多次实践,游击队对这种战术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并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生存下来,还能不断地发展壮大。

高西岭总结了各个中队长提出的建议之后,征求徐大龙的意见。

徐大龙虽然还没有给予肯定的回答,可是大家从在发言的时候,徐大龙频频点头,脸上面带微笑,就感觉到他是认可的。

大家心里虽然感到高兴,可是都有些不满足。徐大龙的名声实在是太响亮了,如今有他本人在这里,还有两个班的特战队员,游击队员们希望能够有新的打法,让他们来学习。

如果徐大龙不参与这次战斗,如果游击队所采用的战术完全正确,徐大龙肯定是会大加赞扬的。(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