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多了一个选项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七百一十五章 多了一个选项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来自气候清爽干燥的北方的特战队员们十分难受,好在他们一个个身体强壮,临出发之前,又注射了各种疫苗,这才不至于因为患病而导致非战斗减员。

在雨林中还存在着各种危险,最主要就是各种毒蛇。它们隐藏在草丛里、树干树枝间,很难发现,一不小心就会被它们咬伤。

众人不得不一边走,一边用树枝进行敲打,将那些毒蛇赶走。徐大龙从来不放过任何能够提高特战队员们技战术水平的机会,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之下,他也不断地给队员们讲解,在热带雨林中野战生存所需的各种知识。

李秋林和队员们对于徐大龙的各种牛叉早已经习以为常,可是陈先生和陈秘书都感到好奇。他们不明白,徐大龙一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为何对于热带雨林如此了解,甚至很多跟动植物相关的知识,就连他们这些在南方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都没有听说过。

这不得不令他们感慨,真是不明白徐大龙小小的年纪,哪里来的如此渊博的知识。

一连几天,特战队都在深山密林里穿行。

这天,他们登上了一处山坡,就看到前方出现了一处硕大的盆地。这里相对平坦,甚至在远处还能够看到有村庄。

徐大龙仔细地查阅了地图,确定了大致的方位。在前方有一段大约20公里的地段,都是平原地带。有一部份村镇只有一条公路穿行期间。这里人烟相对稠密,特战队要想穿越过去,很难避免被人发现。最好的办法就是夜间行军,争取利用一夜的时间穿过这片平原地带。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夜间行军本身就很困难,再加上陈先生年纪大了,陈秘书的体质相对较弱,要想利用一夜的时间走完这30公里,难度很大。虽然如此,徐大龙还是决定现在就地宿营,等到天黑之后再穿过这片平原地带。

为了了解地形,李秋林派了一个班长带着两名特战队员到前方去探路。

在行军途中,徐大龙等人对于陈先生和陈秘书尽可能地进行照顾。此刻特战队员们用雨衣搭起了一个小小的窝棚,徐大龙陪着陈先生坐在里面聊天。

徐大龙很喜欢听陈先生传奇的故事,陈先生的阅历十分丰富,他的一生堪称传奇。徐大龙听得津津有味,也从中学到不少东西。

随着陈先生的讲述,徐大龙感觉到陈先生如今的财务状况不是很好。这也难怪,随着战争的爆发,陈先生拥有的产业大部分都在日军的控制之下,陈先生又不愿意投靠日寇,因此这些产业基本上都被日本人接收了。以前他还是有一定的积蓄的,可是为了支援抗战,已经将绝大部分都捐了出来,目前已经入不敷出,濒临破产。

陈先生当然不甘心就这么落败下去,但是他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打赢这场战争,赶跑日寇,然后再重整旗鼓。

徐大龙对于战后东南亚的形势是十分清楚的,告诉陈先生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战后包括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印尼等,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动荡,然后才进入经济恢复期,接着就会进入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陈先生如果再做传统的产业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最好的办法是掌控石油等战略资源,这些陈先生等人都是很清楚的,但是他对于自己染指石油产业没有信心,因为东南亚原有的石油产业他并没有涉足,就算是战后他也很难插手。

徐大龙决定帮助陈先生一把,他取出了一张东南亚的地图,分别在马来西亚、印尼和菲律宾,标注了三个位置,这三个地方地下蕴藏着大量石油资源,而且地层浅,容易开采。

陈先生听完之后,感到十分震惊。尽管通过他对徐大龙的了解,知道他说话从来都是言而有信,既然他说这三处地方存在着大量石油,那就一定有,不过他仍然想知道,徐大龙究竟是如何得到如此准确的消息的。

他问道:“徐先生,这些地方你都去过?你是如何得知这些重要情况的?”

徐大龙当然不能说自己是个穿越者,他说道:“这些情况是我从缴获的一份日军文件当中得知的,日军在战前就已经在东南亚地区进行勘探,他们的科技水平还是很高的。这些情况应该是准确的。”

陈秘书在旁边,也好奇地问道:“徐先生,我听你说过,岛国人是为了掠夺战争资源才侵占东南亚的,他们既然现在已经占领了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而且你所说的三个地方也都控制在日军的手中,为什么他们不组织人力进行开采呢?”

陈秘书的疑虑陈先生也考虑过,他也用疑问的目光望着徐大龙。

徐大龙说道:“并非日军不想开采这些资源,而是他们现在根本顾不上。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日军早已经做好了南进计划,他们当然希望在占领东南亚之后,大量掠夺这里的战略资源。然而战争的进程超过了他们的预料,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比他们预料的要强大得多。

如今他们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跟同盟军、同盟国军作战上面,资源消耗得非常快,就连掠夺现有的资源他们的力量都不足,那么开采石油这样的周期较长的事情,他们现在根本无暇顾及。”

“原来是这样啊。”陈先生点了点头,他觉得徐大龙说的有道理。目前日军的情况的确如此,在强大的同盟军的打击下,他们疲于应付,根本无力从事长期开发的工作。

陈先生经商的经验十分丰富,他如今掌握了这三处油田的准确消息,自然就有办法将其掌控在手中。他现在就已经做好了打算,一旦战争结束,他立刻就成立一家石油公司,然后分别和这三处油田所在国的官方搞好关系,抢先买下这里的土地,然后再进行开发。

以他的经验可以断定,自己只要掌握了这三处油田,哪怕是其中一处,他的事业很快就能重新回到原先的巅峰状态,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陈先生高兴地说道:“徐先生,你把如此重要的消息提供给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你才好。”

徐大龙说道:“这是应该的。陈先生为抗战事业做出了如此多的贡献,理应获得丰厚的回报。”

陈先生通过跟徐大龙的交谈,对于徐大龙身上的商业天赋也给予了高度肯定。徐大龙一边打仗一边搞建设,生意也是做得风生水起。

陈先生感觉到徐大龙可比自己当年同样年纪的时候,要厉害得多。

他郑重地说道:“徐先生,假如战后你想退出军界,我想邀请你跟我一起合作,为战后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徐大龙听完后,心里真的动了一下。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正常的情况下,他为地下党做了这么多贡献,建国以后,肯定也会受到重用的。可是以地下党方面严格的纪律,楚韵儿的事情他就没有办法交代。将来这一定是会是一个天大的麻烦。因此他也考虑过脱离军界,换个地方重新生活。

可是那样也很困难。华夏成立之后,受到了西方世界的打压,如果徐大龙离开华夏,到西方世界去生活,在当时的郑治背景下,那无异于是背叛,这可就辜负了徐大龙这么多年来为地下党付出的一番心血。

如果有了陈先生的邀请,那就不同了。陈先生对地下党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徐大龙退出军界,去跟陈先生合作,不仅不会受到指责,还能够在国外继续帮助地下党方面,地下党方面一定乐得看到这样的结果。

此刻徐大龙真的有些心动,他半开玩笑地说道:“陈先生,您说这话我可就当真了,如果战后我真的来投奔你,你可不要嫌弃。”

陈先生笑道:“徐先生说的哪里话?像你这样的人才,陈某是求之不得,你的学识和人品也都是上上之选。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咱们就结为忘年交。在我有生之年,你就是我最好的朋友。”

徐大龙听完了这话,心里不仅感动,而且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陈先生是何等人物,能够如此看重自己,这可真是莫大的荣幸。

当然,对于未来出路的事情,徐大龙还没有想好,也并不担心。有了陈先生的邀请,无疑又多了一重保障。

徐大龙现在也只是在脑海中闪现了一下这种想法。毕竟这还不是目前自己要考虑的事情。

众人白天在密林中休息,晚上采取行动。

傍晚时分,李秋林派出去的侦察员回来了。他们首先向李秋林做了汇报,然后一起来见徐大龙。

侦察员说道:“大队长,从这里向前大约20公里的范围内,没有发现由日伪人员在活动。再往前走就是阿多河,河对岸是一条公路。在公路边上日伪军用竹篾建起了一道一丈多高的竹篱笆,竹篱笆的长度一眼望不到头,具体有多长目前还不清楚。在竹篱笆相距六七百米地方,都有一座炮楼,公路上还经常有巡逻车出现

为了避免暴露目标,他们并没有向当地的村民打听情况,只是将看到的情况回来进行汇报。

徐大龙认为侦察员的做法是对的。他们只是路过这里,没有必要去找当地的村民了解更多的情况。他们毕竟是陌生人,一旦这些当地人中有日伪人员,会引起怀疑的。

陈秘书听完侦察员的话,十分诧异地说道:“这是怎么回事?上一次咱们经过的时候,还没有这一道篱笆墙,怎么现在有了呢。”

徐大龙轻蔑地笑道:“真想不到,小鬼子把在华夏江南清乡的那一套搬到这里来了。”

所谓的“清乡”,就是在华夏的江南,日军和汪伪政权,为了肃清新四军和其他的抗日武装,他们事先画出一片区域,然后调集重兵对这一区域进行围攻和封锁,然后在区域内清缴抗日武装。这种方法极大地限制了新四军和其他抗日武装的活动,而且也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经过清乡的区域,日伪方面建立了大量的基层郑权,使得他们的统治得到了巩固。而用于封锁清乡区域的,就是采用竹篾扎成的篱笆墙,相比起挖壕沟、架铁丝网来说,在江南竹子多的是,成本相对较低,可以说行之有效。

想不到日寇竟然把那一套也搬到了马来西亚,看起来马来西亚的乡村山野之间也是不平静的,有大量的抗日武装在活动,因此日寇也采用了这种办法,来逐片强化治安。

江南新四军对付敌人的这一套是很有办法的。他们经常会在夜间动员大批民众,将篱笆墙拆掉,然后一把火将其焚毁。日伪的这种封锁手段基本上就成了笑话。

不过如今在马来西亚这里情况就有所不同,因为这里潮湿多雨,篱笆墙上的竹篾都是潮湿的,要想引燃十分困难。不仅如此,在这里的游击队的实力也没有新四军那么强大,也无法动员那么多民众。看起来这种封锁应该是比较有效的。

陈先生也微微皱起了眉头,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要想穿越封锁线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他正想征询一下徐大龙的意见,却看到徐大龙、李秋林,包括那些特战队员们,表情都十分轻松,似乎根本就没有把这种封锁当一回事。

果然,李秋林轻松地笑道:“陈先生,您不必为这件事情担忧。小鬼子耍这些手段,对于咱们的特战队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不过让他们白白多死一些人而已。”

李秋林的话没有错,日寇果然为了这道篱笆墙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当天晚上,徐大龙等人出发了。他们是根据事先的侦查,到封锁墙之前,没有发现日伪人员,因此这一段路途他们的行动十分迅速。(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