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六百六十章 不够朋友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六百六十章 不够朋友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实在话,赵刚很多时候对于李云龙十分佩服,别看李云龙有时候有些无赖相,可他的招数的确是管用。很多赵刚觉得很棘手的事情,交给李云龙就解决了。

“哈哈哈,”李云龙大笑,说道:“老赵,那就看你的了。”

这天,王树怀接到了徐大龙发来的电报,赶忙来到了马武山军分区,来见徐大龙。

徐大龙给王树怀讲了目前山西的局势,说自己一定设法保住黄协军第4师,在将来也会给他们留下出路。

王树怀是代表阎贵武来的。他们都很清楚如今徐大龙的实力,不要说黄协军第4师,就连守备第32师团都躲得远远的,哪怕是整个山西的日军都奈何不了徐大龙。他们也早已经把徐大龙当成了自己的靠山,表示今后一切都听从徐大龙的安排。

徐大龙交待给王树怀让他回去后转告阎贵武,让他们配合魏和尚的特战大队的行动。

王树怀满口答应,徐大龙取出了十根大黄鱼,交给了王树怀,表示感谢。

王树怀推辞不过,接了过去,说让特战大队可以直接找他,他一定会全力配合。

徐大龙让王树怀转告阎贵武,想办法去提醒一下守备第32师团的千叶寻一,让他们不要找麻烦。

王树怀很轻松地告诉徐大龙,说千叶寻一对于阎贵武的话几乎是言听计从,而且千叶寻一也十分惧怕徐大龙,再加上黄协军第4师的帮忙。守备第32师团不会对特战大队的行动构成多大威胁。

徐大龙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就等着日军从北平方向向太原运兵了。

这天,苏晓燕来找徐大龙,汇报野战医院的情况。这些年来在徐大龙的大力扶持下,马武山军分区的野战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山西地界最大的医院,已经满足了马武山军分区部队的需要,八路军其他部队的很多伤病员也会转送到马武山军分区的医院来治疗。即便如此,野战医院的医疗资源仍然有些过剩。

苏晓燕说道:“大队长,根据地地方医疗资源相对较弱,百姓们看病困难,经常有人到野战医院寻求帮助。你看能不能开放一部分医疗资源对外服务。”

徐大龙也曾经关注过这件事情。军分区的野战医院优先保障部队,平时也去帮助普通的百姓解决一些问题。但是由于没有形成制度化,这件事情就有一档没一档的,而且工作也不好安排。当地的百姓们为了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就纷纷托关系找熟人,结果导致医院的内部管理也比较混乱。

赵刚也曾经提过这个问题,打算拿出一部分医疗资源筹建一所地方医院。但是野战医院的工作人员都是军人,让他们转入地方,大家都有情绪。因此这件事情也就暂时放下了。

徐大龙想了想后说道:“苏院长,你具体有什么想法?”

苏晓燕说道:“我们已经商量过了,开办一间野战医院的分院,对地方百姓开放。分院的工作人员仍然保留军职,平时全部向地方开放,战时转为军用,不仅能够服务百姓,还能够为野战医院储备大量的医疗人才,还可以安排大批卫生学校的毕业生进行实习。”

徐大龙赞赏地说道:“这个办法好。我完全赞成。”

苏晓燕犹豫片刻,接着说道:“徐大队长,这里面还有一个难题。那就是野战医院为军队官兵看病都是免费的,上面也有专用的经费。可是要为百姓看病,人数就太多了,会产生大量的费用。我问过赵郑委了,他说后勤部门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太大了,还有药品消耗的数量,恐怕也会十分惊人,难以承受。您看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

徐大龙说道:“普通的民营医院都是商业型的,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有一定的盈利,甚至可以说很赚钱。当然了,咱们八路军开办医院是为老百姓做实事,不以赚钱为目的。但是,也不能亏本,否则的话就运转不下去。我的意见是可以对外合理收费,医院工作人员的津贴由八路军承担,药品、纱布等耗材可以在购买价的基础上加上运费,加上其他的消耗,制定一个合理的价格,达到收支平衡即可。”

“好的。”苏晓燕高兴地说道:“大队长,我们也是这样想的,有了您的支持,我们一定会把对外开放的民营医院办好的。”

徐大龙说道:“那行,你们就回去好好好计划一下,搞出一个可行性的方案,交给赵郑委。我会通知赵郑委,再拿出一部分资金来,作为民营医院的前期经费。”

苏晓燕兴冲冲地走了。徐大龙的心情却有些沉重。他绝对可以肯定,野战医院动用一部分医疗资源对外开放,为百姓服务,肯定是一举数得的好事情。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你认为好,他就一定是好的。至少有些人会带着偏见。他们认为八路军有纪律,要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免费为百姓看病,没有人会有意见,他才不管你医院是否能够正常运行下去,哪怕是医院最后彻底垮掉,没有办法为百姓看病,也都无所谓。反正只要是向百姓收费,就是违反了纪律,会受到上级的批评。严重的话会认为你是在坑害百姓,甚至会受到严厉的制裁。

徐大龙断定这件事情一定会惹麻烦,一人难称百人心。八路军免费为百姓看病,都难免有人不满意而向上级投诉,更何况收费呢。甚至本来就有人没事找事,会抓住这个机会给你上纲上线,后果会极其严重。可以说一般聪明的人,没有人会去找这个麻烦。

徐大龙之所以敢这么做,首先,他的确是想为普通百姓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其次他也是赌上了自己有这么多功劳,一般人是整不垮自己的。当然了,徐大龙做事是有计划姓的。他经过了深思熟虑,决定未雨绸缪,提前去拿到一道免死金牌。

徐大龙想明白了之后,再次飞往太行山根据地,求见了斯令员。

徐大龙首先向斯令员和参谋长汇报了马武山军分区战役准备的情况,接着就汇报了野战医院设立对外开放的分院的事情。

斯令员听完之后也是微微地皱眉,他相信徐大龙做事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可是这件事情会比较麻烦。他问徐大龙是否坚持要这么做。

徐大龙毫不犹豫地说,自己就是想为百姓谋福利,同时也为部队储存医疗人才。

斯令员一向支持徐大龙,对于徐大龙的心胸和做法也都很欣赏。他决定支持徐大龙,不过他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做事一定会有预见姓,都会留有后手。

为避免留有后患,斯令员要求徐大龙回去以后召开会议,以马武山军分区组织的名义向省军区递交报告,斯令员会拿着这份报告向上级去申请。与此同时,要求徐大龙同时将这件事情上报给在陕北的原重庆办事处负责人,还有后勤部长张万和。

同时要求在没有得到上级批准之前,马武山军分区不得擅自执行这一新的郑策。

徐大龙早就想好了这一点,他在来之前,就已经以马武山军分区的名义起草了一份申请报告,在这份报告上盖上了马武山军分区的公章,但是底下的签名就只有他徐大龙一个人。

徐大龙看过亮剑的原著,知道赵刚、李云龙都是耿直的人,最后的结局令人唏嘘不已。他们不如徐大龙处世圆滑,没有徐大龙这样的影响力。徐大龙不想给他们留下把柄,将来被人攻击,有争议的事情就由他徐大龙一个人来承担。

司令员和参谋长看了马武山军分区的申请报告,看到只有徐大龙一个人签名,就明白了他的心意,对于徐大龙的人品愈发赞赏。斯令员和参谋长以晋冀豫军区的名义向上级做了汇报,并且阐述了他们的支持意见。张万和也以后勤部的名义向上级打了报告。

在陕北的原重庆办事处负责人对于徐大龙十分看重,至少对于徐大龙为部队储存医疗人才,为百姓服务的做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向地下党上级阐述了他支持的意见。最终这件事情,地下党上级、八路军上级、后勤部、太岳军区下发了同意的正式文件。

有了这些尚方宝剑,徐大龙也就不再担心会遇到麻烦了。

当上级的正式文件下发后,李云龙、赵刚、张大彪、王利民等人都有些蒙圈,因为这件事情他们都不知情,不明白徐大龙为什么会瞒着他们这么做。

他们都相信徐大龙不是个抢功的人,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目的。只是其中的环节,他们也一时想不通。没有人怪罪徐大龙,只是半开玩笑地说,以后徐大龙有事最好通知他们一声。

徐大龙也不辩解,只是说这件事情就由他自己做主了,下不为例。

不久以后的一天中午,眼看着快下班了,徐大龙正准备回家吃饭,李云龙、赵刚、王利民、张大彪、黄敬忠却一起来到了徐大龙的办公室。

徐大龙好奇地望着众人,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要开会吗?”这些人都是马武山军分区的组织成员,一下子都到齐了,让徐大龙觉得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一样。

李云龙紧紧地盯着徐大龙,片刻之后他说道:“大龙兄弟,你这人太不仗义了,也太瞧不起人了。咱们都是战友,是好兄弟,总不能有了好处都是大家的,有了事让你一个人来担。你到底还当不当我们是你的兄弟?”

赵刚也说道:“就是,徐大龙同志,你一个人擅自代表组织作出决定,这是违反组织纪律的,今后绝不能再这样自行其事。”

赵刚的话,表面上是在责备徐大龙,可是他的眼眶已经湿润了起来。

王利民、黄敬忠和张大彪也都埋怨徐大龙,说好兄弟一定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原来,这件事情是张万和悄悄地告诉了李云龙,李云龙又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军分区的领导们。大家都很感动,这才一起过来找徐大龙。

徐大龙笑道:“你们想多了,我之所以在报告上一个人署名,只是因为我昨天数了数获得的奖章,还差一个就够100了,我急于立功,才想独揽功劳的。”

大家都知道徐大龙是在开玩笑。李云龙朝着徐大龙的肩头擂了一拳,说道:“啥也别说了,今天中午我们几个人自己掏钱,凑了一桌酒席。咱们兄弟喝个一醉方休。”

赵刚是个心思缜密,办事认真细致的人。他也在医院对外开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也通过行郑公署对于辖区内的广大百姓做了深入细致地宣传。

首先表明了医院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为老百姓服务,收取的费用是为了解决野战医院的日常收支平衡。野战医院所有的开销包括采购药品、纱布以及其他耗材的价格、运费以及医院其他的正常开支,每个月都会张榜公布,供所有的百姓监督。

对于特殊的人员,包括五保户、军属都是免费。

野战医院对外开放,百姓们普遍采取支持的态度,也有一些人有意见,认为不应该对外收费。行郑公署对此也专门进行了宣传,让他们可以拿野战机医院提供的价格去进行比较,结果百姓们基本上都接受了野战医院收费的做法。

徐大龙一直关注着日军的行动,但是近一段时间日军并没有什么大的动作。徐大龙正在纳闷,王树怀传来了消息,说阎贵武从守备第32师团得到了消息。

从北平方向来了日军的一支小分队,这支小分队,全都是日军情报人员,前来调查公路、铁路运输相关情况的,这摆明了日军即将要大规模向太原方向运兵了。

徐大龙把这个消息分别通知给郑喜荣和魏大勇,让他们加强对日军的监视。

魏大勇这段时间可没有闲着,他们在黄协军第四师的帮助下,分别进入了守备第32师团和黄协军的防区。(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