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六百零九章 四大灾害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六百零九章 四大灾害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日军没有想到,战斗竟然会打成这个样子。日军已经伤亡过半,部队十分疲惫,士气低落,弹药又严重不足,根本无力抵挡八路军的猛烈进攻。他们很快就被先遣支队和预备队的两个团的八路军冲得七零八落,陷入了八路军的包围当中。

日军还是十分顽强的,他们的部队虽然被分割成数块,然而仍然各自为战,拼死抵抗,战场上到处都发生着激烈地白刃格斗。

为了尽快歼灭敌军,就连徐大龙也直接投入了战斗。他手持着驳壳枪,一马当先,不断地把迎上来的日军士兵打倒在地。

特战队员们看到徐大龙冲在前面,全都急眼了,他们呐喊着向前猛冲,用身体挡住了徐大龙。

徐大龙无可奈何,就端起了狙击步枪,将战场上能够看到的日军官兵一个个击毙。

丁伟也知道这一仗关系到伏牛山军分区是否能够在这一带立足,他也亲自带着警卫连投入了战斗。

遇到了这样的战斗,李云龙和孔捷会手持大刀与敌军拼杀,丁伟却跟徐大龙差不多,懒得跟鬼子们拼刺刀,手持驳壳枪不断地对日军进行点名。

残酷的战斗持续了一个半小时,最终日军第44旅团被全部歼灭。

这一场大战尽管八路军同样伤亡惨重,先遣支队的牺牲人数就超过了100多人,伏牛山军分区的八路军官兵和县大队员们伤亡更是达到了4000余人,但是这样的牺牲仍然是值得的。

经过了这一仗,日军暂时没有能力继续向伏牛山根据地发动进攻,这也为伏牛山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从而为八路军在河南的中南部创建大规模的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歼灭了日军第44旅团之后,徐大龙和丁伟并没有让部队转入休整,他们连续向根据地周边的地区发动了猛烈地进攻,一口气又拿下了四座县城,摧毁了日伪的基层组织,使得伏牛山军分区创建的根据地扩大到了八个县的范围,为晋冀豫军区主力部队的进入建立了桥头堡。

由于连续打下了四座县城,徐大龙等人又缴获了一大笔日伪财物,丁伟知道自己利用了徐大龙他们,心里有些过意不去,在缴获来的大洋当中,他出了20万送给了徐大龙。

到此为止,先遣支队的任务已经完成。徐大龙、魏和尚等人辞别了丁伟和伏牛山军分区的领导们,踏上了返回马武山根据地的路途。

徐大龙等人刚刚离开了伏牛山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就亲自骑着快马追了上来。

见到了徐大龙,他拿出了斯令员发来的电报,交给了徐大龙。

电报的内容是,果军第26军正在跟南阳方向的日军主力作战,得知八路军成立了伏牛山军分区,并且吃掉了日军的第44旅团,希望八路军能够进攻南阳城,打通跟果军部队之间的联络。

电报之所以没有直接发给徐大龙,是因为斯令员认为徐大龙等人现在跟丁伟他们在一起,电报的内容也涉及到了伏牛山军分区,因此就把电报发给了丁伟。

参谋长过来是请徐大龙回去,一起商量如何执行上级的指示。

徐大龙早已经对这一带的战局了如指掌,说道:“我军不能去进攻南阳城。先不说南阳城的南面聚集了大量的日军,凭咱们现有的实力无法抗衡,就算是能够顺利地歼灭一部分日军,打通了跟果军第26军之间的联系,咱们八路军也就成为第26军的屏障,等于是给他们挡子弹。这样的事情绝不能干。

现在这种状况不是很好吗?由果军和八路军共同分担日军的压力,这才体现了真正的两军合作,共同抗战。”

徐大龙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太了解河南方向的果军了。河南方向的果军最高指挥官就是大名鼎鼎的汤南博,这家伙臭名昭著,向来对日军作战不积极,但是打起八路军来绝不手软。这家伙极其自私,不要说指望他们帮助八路军了,就是同样的果军部队,他向来也是见死不救。

这家伙十分残暴,他手下的部队纪律松散,行事作风比土匪还有过之而无不及。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把“水、旱、蝗、汤”并称为四大灾害。

徐大龙可以断定,汤南博向八路军求援,鼓动八路军去攻打南阳,就是包藏祸心。一旦八路军与日军主力作战,他手下的果军第26军一定会趁机撤离战场,把八路军的侧翼出卖给日军。这样专门坑爹的猪队友,他们的死活跟八路军完全没有关系。

参谋长之所以自己亲自跑了过来,是因为他跟丁伟商量过,还是希望徐大龙能够在这一带继续作战。

听到徐大龙的分析之后,参谋长认为很有道理,也就放弃了攻击南阳的想法。

他说道:“斯令员那里该如何回复?”

徐大龙说道:“这件事情你们伏牛山军分区就不要管了,我马上就给斯令员回电报,将这里的情况向他汇报。”说完他就带着先遣支队继续踏上了返回山西的路途。

斯令员接到了徐大龙发来的电报之后,认为有道理,他对参谋长说道:“还是徐大龙看得远,咱们差一点儿就上了汤南博那家伙的当。”

参谋长说道:“徐大龙就是徐大龙,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材。河南方向是咱们军区目前发展的主要方向,那里缺一个统御全局的指挥员,你看能不能把徐大龙留在那里?”

斯令员摇了摇头,说道:“那倒没有必要。徐大龙还是回到山西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谋长问道:“如何回复果军方面的请求?”

司令员说道:“这还不简单吗?伏牛山军分区刚刚打了一场大仗,歼灭了日军第44旅团,伤亡惨重,部队需要休整。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参谋长会心一笑,说道:“那好吧,我这就起草电报,就说伏牛山军分区大战过后,兵力的损失已经超过了八成,无力继续作战。请果军方面自行安排作战计划。”

徐大龙、魏和尚等人长途跋涉回到了马武山军分区,李云龙、赵刚等人为他们举办了接风宴。

在酒宴上众人聊了一会徐大龙他们去河南的情况,赵刚就关切地问道:“大队长,你们这一次去河南捞了多少好处?”

徐大龙说道:“光顾着打仗了,没有捞到多少油水,总共也就75万大洋。”

赵刚有些不满地说道:“有点儿太少了吧。你们可是去了1000多人,就带回来这么点收获,好像有些划不来啊。”

李云龙笑道:“老赵,你现在真他酿的就是个守财奴,满脑子里都是钱。他们到那里打了好几仗,干掉了鬼子的一个旅团,哪有功夫去缴获大洋。你差不多就算了。”

赵刚认真地说道:“话不能这么说。咱们的兵工厂正在扩建,卫生学校已经马上就要开学了。你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可知道这需要多少大洋?我每天早晨起来一看账本,脑袋就会大一圈。如果你不信的话,那我来指挥部队打仗,你来当这个后勤大管家。

李云龙笑道:“从独立团出来的时候,咱们就已经说好了,我只管作战,你管后勤。后勤的事儿让你头疼,那你活该,跟我有什么关系?”

赵刚说道:“老李,你就是不讲理。他们这次出去好歹也搞来了70多万大洋。最近一段时间你的收获可是太少了,出去打了好几仗,总共弄回来还不到30万大洋。真不知道你这个斯令员是怎么当的?”

李云龙无奈地说道:“咱们周边的小鬼子都被咱们打过好几遍了,他们太穷了,我就是想抢他们可也得有才行。”

赵刚不再理他,对徐大龙说道:“张部长给你们发电报了没有?”

徐大龙说道:“我没有收到他的电报。”

赵刚说道:“还好,这一次他没有伸手要钱。”

他的话音刚落,通信参谋就拿着一封电报过来了。

他朝着李云龙等人敬了个礼,说道:“司令员,郑委,张部长发来了电报,问大队长他们回来了没有?”

赵刚听完后,苦笑着摇头。

李云龙不满地说道:“张万和这个家伙简直是个周扒皮,比老赵还抠门儿。”

赵刚瞪了一眼李云龙,说道:“老李,你也太过分了,你说张万和就说张万和,干嘛又把我带上?”

李云龙说道:“大龙兄弟,这一次张万和要是再伸手要钱,就别搭理他,就说你们去了河南总共就弄了个10万8万的,这仨瓜俩枣的,我看到张万和还好意思开口。”

众人正在讨论徐大龙他们这次带回来的大洋如何使用的问题,通信参谋又来了。

他拿着电报对徐大龙说道:“大队长,这封电报是陕北那边发过来的,是发给你的。”

徐大龙有些疑惑,陕北那边他基本上没有什么交往,如果说有熟悉的人,那就是原来的重庆地下党办事处的负责人,或许这电报就是他发来的。

果不其然,这份电报还真是这位领导发过来的。

看完了电报的内容,徐大龙的脑袋也大了一圈。

重庆办事处的负责人这次给徐大龙发电报,也是来要钱的,说陕北方向从国外采购了一批物资,主要是医疗器械和通讯工具,需要20万米金,现在陕北那边十分困难,希望徐大龙能够想办法帮他们解决。

徐大龙把电报交给了李云龙和赵刚等人传阅,看完之后,众人全都傻眼了。

徐大龙他们这次一共带回来了75万大洋,虽然嘴上说不会给张万和,可是要上交,这也是必须的,最起码也得给张万和25万大洋。

剩下的50万按照米金的汇率,刚好够20万米金。陕北方向开口要钱,这无论如何也是没有办法拒绝的。也就是说徐大龙他们这一趟算是白跑了,一分钱也捞不到手里。

赵刚很郁闷,脸色十分难看。

他说道:“那怎么办?大队长,当初咱们可是说好了的,兵工厂扩建需要的资金全都由你来负责。现在一毛钱也没有了,你说怎么办?”

徐大龙仔细地考虑了一会,说道:“实在不行的话,我就到米国去一趟。”

李云龙对于米国基本上没有什么概念,不解地问道:“大龙兄弟,你跑那么远干什么?难道还能从他们那里抢钱吗?”

赵刚文化水平高,虽然他不清楚徐大龙如何能够赚到钱,但是他也知道,如今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就是米国了。他倒是明白一个道理,要想赚钱,就到钱多的地方去。

如果徐大龙真的有办法从那里搞来钱,比起去抢小鬼子的那要容易得多了。

赵刚说道:“大队长,你具体有什么想法?说来听听。”

徐大龙摇头说道:“在这里我也不好说,必须去了那里,根据当地的情况再做打算。这样吧,明天我就到太行山去一趟,当面向斯令员汇报。”

第二天上午,徐大龙来到了军区司令部,首先向参谋长汇报了这一趟河南之行的相关情况,又把原重庆办事处负责人要20万米金的事情也去做了汇报。

这位负责人原来就是斯令员的老首长,斯令员对他十分尊敬,能够替老首长办事,他十分高兴。

他问了一下徐大龙,20万米金是否有困难。

徐大龙说没有问题,他可以直接用大洋兑换出20万米金,交给首长。

斯令员十分欣慰,同时也为老首长能够如此看重徐大龙,而为他感到高兴。

徐大龙说自己想去一趟米国,替八路军赚一些外汇回来。

斯令员没有马上答复他,而是用审慎的目光望着他。

斯令员问道:“你对米国了解吗,你去过米国吗?”

在斯令员的印象当中,徐大龙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山村农民。如果说他在国内表现得如此出色,可以解释为他善于学习、头脑聪明。

可是徐大龙从来没有去过米国,对那里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去那里赚外汇,这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徐大龙早已经想好了,该如何向司令员解释。(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