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五百六十二章 怎么训练出来的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五百六十二章 怎么训练出来的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轰炸机的机组人员在执行完轰炸任务之后,就给鲍伯发出了电报。

此时在中条山的机场上已经有32架轰炸机整装待发,其中就包括中条山指挥部下属的六架轰炸机。

在袭击日军机场的飞行员发来电报之后,鲍伯率先驾驶着轰炸机飞向了天空,其他轰炸机也陆续腾空而起,跟随鲍伯飞向襄阳方向。

在襄阳的机场上,日军派来了大批工兵,正在紧急抢修机场的跑道。日军机场指挥官心里忐忑不安,担心敌人的空军趁着日军的战斗机无法起飞,再次前来轰炸。如果那样的话,机场必然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当他听见高空中传来的大机群飞行时的轰鸣声,他的脸色苍白,呆若木鸡,叹了一声:“完了,全完了。”一辟谷就坐在了椅子上。

他身边的几名日军军官不由分说,上前架起他就跑向了防空洞。

没有了日军空军战斗机的威胁,鲍伯等人从容地对日军的机场实施了轰炸。为了防备日军地面的防空火炮,他们将轰炸机拉升到了几乎最高的限度,此时已经超过了日军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的打击范围。

日军机场十分庞大,轰炸机随随便便地将航空炸弹扔下来,就能够给日军的机场进行破坏。32架轰炸机扔完了航空炸弹,扬长而去。

日军的机场指挥官听到空袭警报解除的声音之后,从防空洞钻了出来。

当他看到机场上一片狼藉,到处是飞机的残骸,已经看不到完好的建筑物了,他胸口一疼,吐出了一口鲜雪,往后一仰就摔在了地上。

在完成轰炸任务之后,鲍伯就给赵刚发去了电报。

赵刚接到电报之后就转发给了徐大龙。徐大龙就把这个好消息转发给李凤鸣和第16军、第74军。

李凤鸣和第74军、第16军的长官们听到这个期盼已久的好消息,顿时都欢呼了起来。

第16军和第74军早就想对日军第43旅团动手了,只是他们担心襄阳方面日军的援军,尤其是担心遭到日军空军的轰炸才一直隐忍到现在。

如今来自日军空军的威胁暂时解除了,日军地面部队的援军,徐大龙也负责进行阻击,他们就再也没有任何顾虑了,就一起向日军第43旅团发动了攻击。

在襄阳城的外围,特战队的侦察兵们看到襄阳城里出来了大批日伪军,就给徐大龙发了电报。

此时的徐大龙正带着特战大队和两个团的果军在鸡冠山构筑了防御阵地。

鸡冠山是因为山顶的形状类似于公鸡的鸡冠。这里的山势不是很高,也不够陡峭,还有大量的植被,并不是一个打阻击的好地形,可是这里是阻击日军援军唯一可以选择的地方了。

徐大龙带着队伍在山上构筑了防御阵地,还派人下到了山坡上,将距离山顶150米左右的乔木以及灌木,全部砍掉了,这样就在防御阵地的前面,出现了一片开阔地,日军想要攻上来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下午两点,从襄阳城里出来的日军援军赶了过来。前来增援的日军包括日军第22师团第44旅团、师团直属队、襄阳日军铁路守备队以及黄协军的两个团,约两万五千余人。日伪军赶到山下,稍事准备,就开始向山上的守军发起了进攻。

为鼓舞士气,徐大龙走遍了果军两个团所有的连上单位的防御阵地。每到一处,如果正赶上日伪军发起进攻,他就亲自拿着狙击步枪参加战斗。

果军的官兵们对于徐大龙都十分尊重,看到他冒着风险,和普通的官兵们一起战斗,更增添了对他的敬意。

日军兵力众多,攻势十分猛烈,给果军防御部队增添了很大压力。在形势紧张的时刻,两个团的果军不仅把预备队都投入了战斗,还将后勤人员也组织起来参加作战。

徐大龙来到了一个团的指挥所,团长正在向他汇报情况,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

团长接过电话,对方有些焦急地说道:“团座,日军集中兵力进攻六号阵地,我军伤亡惨重,守在那里的一营三连剩下的人已经不足三分之一了,营长手里也已经没有了预备队,请团座派兵前去增援。”

团长苦笑着说道:“都跟我要援军,我哪里还有啊?现在就剩下我一个人一条枪了,要不我自己上去增援吧?”

徐大龙看到情况危急,二话不说就带着手下的一个班的特战队员急匆匆地赶到了六号阵地。

此时的六号阵地上果军的官兵们只剩下40余人了,眼看着山坡上攻上来的日军足足有数百人之多,官兵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绝望的神情。

正在这时,徐大龙赶到了,他和手下的特战队员们进入了阵地,在两百米开外就朝着日军开火了。

徐大龙和特战队员们人手一支狙击步枪,步枪上还都带着瞄准镜,200米的距离对于他们来说就跟眼前没有什么区别,特战队员们弹无虚发,日军的指挥官和机枪手们纷纷被击毙。

打掉了这些目标之后,他们又开始朝着冲在前面的日军士兵射击,瞬间数十名日军士兵就被击毙。

如此巨大的伤亡令日军胆战心惊,失去了指挥的士兵们乱作一团,直接就退了下去。

守在阵地上的果军官兵们看到了这一出精彩的表演,对特战队的战斗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临出发之前,团长曾经陪同徐大龙检阅过部队,因此果军官兵们都认识徐大龙。看到徐大龙亲自来支援他们,三连的官兵们都感到十分振奋。三连的官兵们对徐大龙保证,他们一定会坚守阵地,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放弃。

连长希望徐大龙能给他们留下两个游击队的特战队员,有他们在,对于瓦解敌人的攻势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徐大龙同意了连长的请求,就给他留下了三名特战队员,专门负责狙击敌人的军官和机枪手。

有了这一次的体验之后,他干脆就派人通知魏和尚,让他给果军每一个连都派几名狙击手过去,协助他们进行坚守。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特战队员们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减轻了部队的压力,还歼灭了大量的日伪军。

果军的两个团长也在视察阵地,来鼓舞士气。

他们发现自从从自己的部队增加了特战队的几名狙击手之后,战场上的情况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很多时候日军在150米以外就被打得直接退了下去。就算是日军强行冲了上来,指挥官和机枪手不断地被击毙,他们指挥不灵,无法发挥火力优势,日军的战斗力大大下降,结果几乎没有日军能够冲到距离守军阵地50米的范围之内,就全部被打退了。

在亲眼目睹了特战队的战斗力之后,他们都很羡慕徐大龙手下有这样厉害的部队。尽管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也承认一个连的战斗力,恐怕还比不上人家一个班。他们都十分感慨,不知道这样的兵是怎么训练出来的。

虽然在战场上不停走动,徐大龙仍然没有忽视全局,一直都在注意山下日军的情况。

当看到日军在山下聚集得越来越多的时候,给鲍伯发去了电报。

不久以后,大批的轰炸机飞了过来,对山下的日伪军展开了猛烈地轰炸。

日伪军伤亡惨重,对山上守军进攻的强度也大大减弱下来。

徐大龙现在心里绝对有底数,他十分自信,就凭着特战大队和两个团的果军就能够在这里再坚守三天。

第16军和第74军的官兵们和一般的果军部队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于打顺风仗。他们用四个师的部队,再加上军直属的炮兵团,攻打日军一个步兵旅团,不担心日军的援军和空军的威胁,这样的仗打起来十分舒服。既然有便宜可占,他们也都不惜雪本,向日军发起攻击,都希望能够在消灭日军第43旅团的战斗中建功立业。

日军的战斗力虽然强悍,可是面对着超过自己六倍的果军,在没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他们还是十分吃力。

不仅如此,他们面对的果军十分顽强,攻势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日军伤亡惨重,不得不一再地收缩阵地。

经过了28个小时的连续作战,日军第43旅团伤亡已经超过了大半,残余的部队被压缩到了不足十平方公里的狭小范围。

第16军和第74军正打得顺利,他们之间也就没有那么多矛盾了。他们不停地向日军发起攻击,都已经忽视了徐大龙给他们划定的分界线,争先恐后地将日军包围了起来。

由于日军被包围在狭小的范围之内,是发挥空军威力的大好时机。徐大龙就给鲍伯发去了电报,要求他对被包围的日军第16军和第74军的部队实施轰炸。

果军以前在跟日军作战的时候,由于日军有空中优势,每次打仗他们都要冒着遭受日军空军轰炸的风险,仗打得十分憋屈。当他们看到自己的轰炸机对敌军的阵地猛烈轰炸的时候,一个个都扬眉吐气,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

为了尽快消灭敌人,经过徐大龙的批准,把从马武山根据地运来的剩余的十枚723kg重的航空炸弹,也都扔了下去。

这样的炸弹威力实在是太大了,一枚炸弹爆炸之后,方圆上千米的范围内基本上无人可以幸免。一枚巨型炸弹就落在了日军第43旅团指挥部的附近,结果导致旅团长以及旅团指挥部高级军官全部阵亡,指挥系统也全部被摧毁,进一步削弱了日军的战斗力。

第16军和第74军原本只是想赶走日军第43旅团,看到日军被打成这个惨样,已经有了吃掉这股日军的想法。

第九战区也希望打出一个能够吃掉日军一个旅团的大胜仗,分别给第74军和第16军发了电报,告诉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吃掉这股日军,所有的消耗,战后长官部都会为他们如数补充,让他们放心大胆地打,不要有任何顾虑。

第16军和第74军眼看着胜利在望,士气更加旺盛,为了争夺歼灭日军第4 3旅团的首功,两个军的部队争先恐后地向日军发起了猛烈地进攻。

日军伤亡惨重,十分疲惫,他们的辎重又被轰炸机炸毁,很快就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他们不得不再一次收缩兵力,催促援军赶紧赶到。

日军不断后退,更加刺激了果军的官兵们,他们疯了一般地向日军猛烈地进攻。

从战斗打响时起算,经过了40个小时的时间,彻底歼灭了日军第43旅团。

日军华中方面军特高课长等人实在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为了狙杀徐大龙来到了第43旅团,结果被人家包围在这里,糊里糊涂地就断送了自己的小命。

日军的援军无法攻破守军的防御阵地,当他们得知43旅团已经全军覆灭的时候,就撤回了襄阳城。

战役胜利结束了,歼灭了日军一个野战步兵旅团,可以称之为一场大捷。大后方报刊杂志进行了广泛地宣传报道,包括重庆在内,很多城市还举行了庆祝胜利的游行活动,第九战区参战的部队全都上了报纸,名声大震。

第九战区长官部、第74军、第16军打了一场大胜仗,受到了抗日军民热烈地推崇,他们脸上有光,都十分满足。两个军的部队由于在作战中互相配合,还密切了相互之间的关系,为此,两个军的将领们还互相请客,这样的结果令第九战区也感到十分欣慰。

第九战区之间的交通线打通了,大别山北麓的第74军、第72军的后勤补给也都完全恢复了。

经过徐大龙的协调,第九战区也为中条山所属的部队恢复了补给,可谓是皆大欢喜。

徐大龙却没有那么高兴,甚至还有点小小的不痛快。他这次出来打仗主要是为了钱,为了取得胜利,马武山军分区可是出了很多钱。不算别的,单单飞行大队消耗的弹药、油料以及给飞行员们的奖金、补贴,都是一笔巨大的数目。仗虽然打完了,徐大龙该拿的钱还没有拿到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