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四百六十三章 他们想干什么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四百六十三章 他们想干什么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大龙说道:“龙长官,卑职的这份礼物,我相信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看到徐大龙坚持,云南王说道:“那好吧,你就呈上来吧。”

徐大龙从文件包里取出了一张云南的地图,说道:“龙长官,卑职从日军那里缴获了一些重要的文件。云南有一座尚未开采的大型铜矿,储量惊人。”

“有这种事情?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云南王疑惑地问道。

徐大龙展开了那份云南地图,说道:“长官,这件事情是真的,铜矿的位置我已经标在了地图上。”

龙国宇听到这里,就走了过来,拿过了那份地图,送到了自己的父亲的面前。

云南王看到地图上用红笔标注的圆圈的位置,他说道:“宁远县皮家沟怎么会有大型铜矿?云南的地质勘察队已经勘察过多次了,怎么没有发现?你这份情报可靠吗?”

徐大龙说道:“绝对可靠。日军亡我之心不死,在开战之前,他们就已经秘密地在国内进行了勘探,云南也不例外。

这个铜矿储量惊人,开采也不困难,相关的资料我已经整理了出来。”说着,他又掏出了自己撰写的那份资料,递了过来。

云南王看完之后,高兴地说道:“如果这个铜矿是真的,那可真是一件好事,我会马上派人去核实的。贤侄有心了。”

云南王虽然不打算出兵,可是他对徐大龙此人还是很感兴趣的,这也是他能够接近徐大龙的原因。

于是他询问了徐大龙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徐大龙就跟他闲谈了起来。

徐大龙是着名的抗日英雄,云南王刚开始的时候,对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他手下有的是能征善战的将领,他对徐大龙军事方面的才能也没有太多的关注。

经过跟徐大龙的谈话之后,他发现徐大龙学识渊博,谈吐不凡,对于抗战的局势,甚至世界反***战争的发展趋势,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徐大龙的远见卓识甚至都超过了他的认知。

随着谈话的深入,云南王越发对徐大龙感兴趣。他有很多问题要问徐大龙,徐大龙也都一一进行了讲解。

谈话期间,徐大龙一句也没有提要求云南王出兵的事情,因此谈话显得格外轻松。

云南王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想继续从徐大龙这里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他说道:“感谢贤侄为云南提供的帮助,中午我设了家宴,还请贤侄赏光。”

徐大龙愉快地接受了邀请。

这天下午,云南王推掉了其他的事情,继续跟徐大龙谈话。

他不断提出问题,徐大龙都给了他满意的答复。

徐大龙走后,他对龙国宇说道:“这个徐大龙可真是不简单,是个了不起的年轻人,你要多跟他接近,他身上有很多东西是值得你学习的。”

徐大龙有充分的耐心,并不急于求成,第二天就在龙国宇的陪同下,同魏和尚和林雪莹游山玩水。

这天晚上龙国宇宴请徐大龙和林雪莹,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十分漂亮的年轻女孩,她一进门就好奇地打量着徐大龙。

龙国宇介绍道:“大龙兄弟,这个是我的妹妹龙国碧。”

徐大龙很有礼貌地说道:“龙小姐好。”

龙国碧说道:“徐长官,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没有想到,你竟然如此年轻。我们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们听说你来到了昆明,希望你能够来我们学校做一次演讲。可以吗?”

徐大龙说道:“我没有问题。只要你们校方方便就可以。”

徐大龙的话有所指,他毕竟是地下党方面的人,他要到果统区进行演讲,必须要得到果府方面上层的批准才行。

龙国宇看到徐大龙答应了,他高兴地说道:“这个没有问题,其他的事情我们都会安排好的。”

徐大龙点头说道:“那好吧,你们准备好了,我随叫随到。”

这天下午徐大龙在龙国宇和龙国碧的陪同下,来到了昆明大学,做了抗战形势的演讲。

徐大龙的演讲内容丰富,材料详实,他结合世界反***战争的形势和国内抗战斗争的形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给出了抗战形势的光明前景,那就是抗日军民一定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彻底打败日本***。

徐大龙的演讲博得了学校师生们的一致的好评,师生们也为徐大龙渊博的知识、不凡的气度所折服,再加上他所取得的辉煌战绩,更赢得了师生们的敬意。

云南日报刊载了有关演讲的文章,其他报刊也纷纷转载,还有他的大学和一些机关单位也邀请徐大龙去进行演讲。

徐大龙推说前线战事紧张,谢绝了他们的邀请。

尽管如此,徐大龙一时之间还是成为了云南的热议人物。

龙国碧对徐大龙很有好感,每天放学后都会跟着龙国宇一起来看望徐大龙。

三天后,龙国宇通知徐大龙,说自己的父亲要再次接见徐大龙。

见到了徐大龙之后,云南王高兴地说道:“贤侄,你提供的那份关于铜矿的资料,已经过核实了,真是谢谢你了。”

徐大龙说道:“从日军那里缴获的资料当中,还有几处矿藏,其中有金矿和一处大型铁矿,这些资料我正在整理,会送给龙长官的。”

云南王人老成精,他听出徐大龙的意思了,那就是他手中还有宝贝,但是现在肯定是不会拿出来了。他想以此为条件,来换取自己出兵缅甸。

云南王是有大局观的人,他之所以不出兵缅甸,是担心自己的部队遭受重大的损失。经过了龙哥宇对驻缅甸的联军部队作战情况的汇报,再加上他跟徐大龙的谈话,他感觉到有徐大龙在那里指挥,自己的部队应该不会遭受重大的损失,很有可能会打出一场漂亮仗来,从而提高滇军的声誉。

不仅如此,他也认为日军如果占领缅甸全境,下一步就会进攻云南,这样的结果也是他不愿意看到的。

云南王主动说道:“徐贤侄,你如今率领缅甸的联军部队与日军作战,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徐大龙很高兴,赶忙说道:“长官深明大义,实乃国家之幸,云南之幸。联军部队如今兵力单薄,希望龙长官能够伸出援手,希望您能够增派滇军。进入缅甸。就是作战。”

云南王下了决心,说道:“我同意增派一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团给你指挥。”

联军部队增加了一个步兵师,外加一个炮兵团,徐大龙底气十足。

他回到了老街的联军指挥部之后,就准备向日军发起反击了。

滇缅公路穿越了盘龙江大桥,蜿蜒向北穿过了佛山区,云魔山区是缅北、果敢地区一道重要屏障,过了这里就进入了一片平原地带,可以经由滇缅公路直达云南边境。因此,云魔山也就成为了抵御日军进攻的最重要的防御阵地之一。

自从联军部队后退到缅北地区之后,英国黄家陆军第139团就驻扎在这里。

格罗斯中校如今已经晋升为第139团的团长,原来的第139团已经被打残了,3000多人的部队仅仅剩下了1700人。

徐大龙将英军被打散的第140团暂时取消了番号,把其中的700多名残兵败将并入了第139团,划归格罗斯指挥,139团这才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他们奉命在这里阻击日军第五师团的进攻,已经整整35天了,也不知道打退了多少次日军的进攻。日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第139团那些英军官兵们也只剩下了800余人。

徐大龙不得不为他们补充了一部分缅甸仆从军,这才一直保持了原来的规模。

战斗异常的艰苦,英军的官兵们长期得不到休息,难免会有些怨言。

多亏了格罗斯是一个正直、勇敢、极富荣誉感的军官,在他的坚持下,英军才一直坚守在阵地上。

这天上午,日军再次向云魔山发起了大规模的进攻。这次进攻,日军的炮火异常勐烈,炮击时间竟然达到了40分钟,英军官兵们辛辛苦苦构筑的防御阵地大部分被炸毁。

他们不得不在日军停止炮击后,抓紧时间进行抢修,不等他们修复防御阵地,日军就发起了冲锋。

这一次日军直接就投入了一个步兵大队,在他们的背后还有两个步兵大队。

英军跟前面的日军距离只有300米,只要前面的日军能够突破英军的防御阵地,后面的日军就会马上压上来,向纵深挺进。

格罗斯是一个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的英军指挥官,从日军的这次进攻,他感觉到了一丝异常,因为日军这次进攻的勐烈程度超过了以往的攻势。炮火准备的强度令他感到诧异。

日军并不富裕,没有那么多炮弹可供消耗,他们的弹药都是从国内运来的,而缅甸的地形复杂,日军需要越过盘龙江,他们的运输线十分漫长。

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第五师团携带的弹药就更加受到了限制。在以往的进攻中,日军炮击的时间最长没有超过15分钟的。

这一次简直是豁出了血本。这就不太正常了。

格罗斯一面命令部队坚守阵地,坚决打退日军的进攻,一面将这个情况向徐大龙做了汇报。

徐大龙接到了电报之后,也感到有些诧异。

他一面命令第338师师长郭大明派一个营的园峥军去驰援格罗斯的第139团,一面紧急赶往机场,飞回了老街的联军指挥部。

回到了联军指挥部之后,郭大明向他汇报了前线的战况。他说日军向着盘龙江北面的联军的防御阵地,同时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尤其是云魔山方向。日军的攻势异常勐烈,如果不是园峥军那一个营的援军及时赶到,格罗斯他们险些就守不住防御阵地了。

有一件事情令他也感到有些费解,因为日军在上午连续发动了几次进攻之后,到了上午11点就停止了进攻,现在已经是下午5点整了,日军再也没有了动静。

在联军指挥部里,郭大明等联军指挥官们都有些摸不清头脑。

英军和米军观察小组同样也搞不清日军的意图。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大家信任徐大龙,在郭大明介绍完了前线的战况之后,他们也都把目光望向徐大龙。

徐大龙的思维异常灵活,他认为事情反常必为妖。日军的举动如此诡异,必然隐藏着阴谋。

他站在日军的立场上进行了考虑,脑海中已经产生了一个念头。

看着大家都望着自己,他说道:“如果我猜得没错的话,日军准备撤退了。”

“怎么可能?””众人都有些不可置信,异口同声地说道。

也难怪大家都不可置信,因为日军调集了这么多兵力,他们几乎每天都发起进攻,目的就是要突破联军的阵地,将联军部队赶回云南。

日军在这里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们怎么可能半途而废呢?尤其是日军今天的攻势如此勐烈,这说明日军更是急于突破联军的防御阵地,来结束战场的僵持状态。

郭大明问道:“徐长官认为日军即将撤退,请问是如何考虑的?”

徐大龙说道:“日军首先集中了四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来到了缅北这一带,而他们的后勤保障全部依赖从马来西亚过来,可以想见他们的后勤保障的压力有多大。

试想一下,日军十万大军如今在这一带已经坚持了一个半月了,这样的后勤供应的压力,是日军以承受的。

其实日军在东南亚的兵力并不是那么充裕,整整10万大军放在这荒芜的缅北地区,对日军来说得不偿失。如果无法尽快突破我军的阵地,他们就会将兵力投向其他更需要的方向。

今天日军之所以发动了如此勐烈地进攻,我认为他们是孤注一掷,想再做最后的一次尝试。如果能够突破我军的阵地,日军就会趁机向纵深发展;如果无法突破我军的阵地,他们一定会放弃的。

大家试想一下,日军一次就进行了这么长时间的炮击,恐怕将他们储存的炮弹都消耗完了,他们以后还能怎么办?”

众人听到这里,都感觉到徐大龙说得有道理。

大家议论了一阵,都表示赞同徐大龙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