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愧是徐大龙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愧是徐大龙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四军分区的官兵们看到特战队员们首先用精准的枪法压制敌人的火力,然后用九二式步兵炮直接摧毁敌人的火力点,随后特战队员们交替掩护,不断地向前攻击前进。

第四军分区的部队也学着特战队员的样子,他们的枪法虽然不够精准,但是人多势众,看到敌人射击就朝着那里一顿乱枪。

王承柱也指挥着炮兵们,配合着第四军分区的部队,不断地摧毁敌人的火力点,就这样不断地向城中推进。

两个半小时后,彻底歼灭了残余的日军。

这一次作战,第四军分区的部队虽然伤亡了一部分官兵,可是也增长了战斗经验,再加上他们获得了大批的武器装备,整个军分区的战斗力直接就上了一个台阶。

打完了这一仗之后,徐大龙等人要离开了。

陈万才、乔山等人很希望能够再跟着马武山游击队多学一些东西,可是人家有任务在身,必须要走了,他们也只能依依不舍地送别了徐大龙等人。

魏和尚率领着特战第一中队化装成日军,作为先头部队来到了云梦山下的马甸镇,和山东鲁西北工委的联络员接上了头,在了解了当地的情况之后,于当天夜间拿下了马甸镇。

不久以后,徐大龙率领着主力部队也赶了过来。

当地的地下党负责人也过来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当地游击队的队长。

鲁西北地区由于离根据地较远,地下党方面在这里的势力还没有渗透进来,虽然成立了鲁西北工作委员会,实际上只有一个六个人的空架子,他们在当地拉起的一支游击队也只有35个人。

尽管如此,徐大龙对于鲁西北工委和地方游击队,还是给予了应有的尊重。

他向他们传达了上级的指示,成立鲁西北军分区,临时由徐大龙担任司令员兼郑治委员,统一管理鲁西北地区的挡郑军全面事务。

临清县城是最靠近云梦山的一座县城,里面驻扎着日军的一个宪兵队和伪治安军一个营的兵力。

徐大龙等人利用夜间向县城发起了攻击,很快就歼灭了县城里面的全部日伪军。

歼灭了县城里的日伪军之后,工委和游击队的人担任向导,马武山游击队迅速向全县广大的乡村展开攻势,捣毁了日伪的地方基层组织。

不久以后,鲁西北行郑公署在县城里正式宣布成立,并且成立了县郑府,正式建立了临清县大队。

趁着日军还没有调兵遣将前来进攻,游击队不断开创新的根据地。

徐大龙组织部队配合鲁西北行郑公署,广泛地发动群众,建立基层民主郑权,招收了大批的新战士入伍,县大队的规模很快就发展到了500人,并且成立了鲁西北军分区补充团,开始训练新兵,为扩大抗日武装做准备。

由于这一带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大股的地下党抗日武装,再加上徐大龙等人并没有暴露全部的主力部队,因此日伪军并没有摸清这里的虚实,很快从临近的贵农县城里出动了两个步兵中队,再加上被歼灭的那一个营的伪军同一个团的其他两个营的伪军,前往临清县城,来镇压这里抗日武装。

孙德胜早已经派出了骑兵小队密切监视日军的动向,看到日伪军出动之后,立刻向徐大龙做了汇报。

徐大龙马上集中主力部队设置了埋伏圈,经过了一个半小时的激战,全歼了这部分日伪军。

连续两场大胜过后,地下党抗日武装在鲁西北地区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小股的日伪军以及伪政权的工作人员纷纷逃离。

鲁西北行政公署在游击队官兵的配合下,将势力迅速向广大的乡村扩展,不久以后,大约两个县的就开始建立了起来,在贵农县城也成立了鲁东北下辖的第二个县郑府。

安卓苹果均可。】

为了迅速扩大鲁西北军分区的武装力量,徐大龙对军分区的部队进行了扩编,军分区下辖两个补充团,直接就招收了五千名新兵,并抓紧时间训练。

鲁西北军分区的活动,引起了日伪方面的高度重视。驻扎在鲁西北首府洛城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17旅团,由于他们并没有真正掌握地下党抗日武装的真正实力,不免有些轻敌,他们出动了一个步兵大队以及治安军的一个团,向鲁西北军分区的根据地发起了进攻。

徐大龙等人仍然采取伏击的战术,由于这一带的地形相对的平坦,没有办法埋伏在公路两边,只能采取远距离攻击的方式。

战斗打响之后,魏和尚就率领着两个特战中队冲上了公路,将日军和尾随他们的伪军隔开,孙德胜指挥着四个骑兵中队与日军纠缠,徐大龙则率领其余的部队以及新兵补充团,向被包围的伪军发起了勐烈进攻。

这一带的伪治安军没有打过大仗,缺乏战斗经验,根本就不是马武山游击队的对手,在勐烈的炮火打击下,伪治安军迅速崩溃,时间不长,就被全部歼灭了。

新兵们训练的时间很短,刚开始的时候都十分害怕,可是看到这么快就打垮了伪军,新兵们的士气也都高涨了起来,跟着游击队的主力部队朝着被包围的日军发起了攻击。

日军的大队长也没有料到敌军的战斗力竟然如此强悍,看到形势不对,他就想率领部队突围,抢占有利地形进行防御。

可是他们被四个中队的马武山游击队的骑兵紧紧地缠住,寸步难行。

不久以后,徐大龙就率领着马武山游击队的主力以及补充团的新兵们,将日军的这一个步兵大队也包围了起来。

徐大龙等人长途行军到达了这里,所携带的弹药有限,但是为了不给部队造成重大的伤亡,提高新兵们的士气,徐大龙仍然消耗了大量的弹药,以勐烈的炮火打击日军的有生力量,等到日军只剩下一小部分残余的时候,才指挥部队向日军发起了总攻,最终彻底歼灭了这股日军。

经过了这一阶段的作战,徐大龙等人歼灭了日军两个步兵大队、伪治安军的两个团、再加上当地的日伪地方武装,总计歼敌1万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

为了尽快扩大军分区的武装力量,徐大龙对部队进行了整编。

在仍然保持骑兵大队、特战大队的基础上,成立了军分区第一团和第二团,仍然保留了两个补充团,把从马武山带来的骑兵大队编为骑兵团。

鲁西北军分区的正规军迅速扩展到了9000人,与此同时,下辖的两个县大队分别都达到了800人。

趁日伪军还没有向根据地再次发动大举进攻,鲁东北军分区抓紧时间搞好内部建设,训练新兵,准备应付日伪军的大举进攻。

鲁西北军分区迅速崛起,日军当然不能坐视不理。独立混成第17旅团集结了三个步兵大队,在伪治安军两个团的配合下,再次扑向了抗日根据地。

鲁西北军分区刚刚成立,虽然主力部队有9000人,再加上县大队以及民兵,武装力量的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万人。可是由于部队迅速扩大,缺乏训练和磨合,实际上战斗力反而下降了。如果与日军正面作战,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能否打退日军的这一次进攻,关系到鲁西北根据地军民的生死存亡,一时之间面临着压力。

徐大龙密切关视着敌情的变化,不久以后,他就发现日伪军的战役部署出现了重大的纰漏。日军还是低估了鲁西北军分区部队的战斗力,他们制定的战役计划胃口太大了,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打垮游击队的主力,而是准备一举全歼。

因此,他们并没有把兵力集中到一起,为了防止抗日武装分散逃走,他们把三个步兵大队兵分三路,就连伪治安军的两个团也分开行动。这就给徐大龙各个歼灭敌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柿子捡软的捏,徐大龙制定了新的战役部署。鲁西北军分区放弃了贵农县城,把军分区的指挥机关、行郑公署都集中到了临清县城里面,并且将军分区的第二团和两个补充团都放进了县城里面,引诱日伪向临清县城进攻。

骑兵部队、特战大队、炮兵团以及第一团的主力,利用夜间,突然出现在伪军一个团的面前,迅速歼灭了伪军的这个团,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又包围了伪军的第二个团,迅速将其歼灭。

日军也不是傻子,得知伪治安军的两个团被歼灭之后,他们也开始将部队进行靠拢,全力以赴攻击临清县城。

徐大龙当然不能让敌军如愿以偿,他派孙德胜指挥着骑兵大队的四个中队,去攻击一路日军。

他率领主力部队去攻击其他日军,结果日军只有一个步兵大队按时赶到了临清县城。

徐大龙集中主力部队包围了日军的这个步兵大队,经过了三个半小时的激战,全歼了日军的这个步兵大队。

旅团长终于意识到了危险,命令剩余的两个步兵大队原路返回。

孙德胜立刻指挥着所有的骑兵部队对日军展开了追击,最终拦截了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将其全部歼灭。

前来围攻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日军,最终只有旅团长率领着一个步兵大队的残兵败将,逃回了洛城。

鲁西北军分区取得了这次大捷,歼灭了日军的两个步兵大队和伪军的两个团,缴获了大批的武器弹药,并且使参战的新兵部队得到了锻炼。

日伪军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再次发起大举进攻,趁这个机会,徐大龙指挥着部队迅速展开攻势,又连续攻下了两座县城,将鲁西北抗日根据地扩展到了包括四个县城在内的广大区域。

为了加强根据地和部队的建设,鲁西北军区转入了休整,准备迎接日军的大举进攻。

鲁西北军分区进行了新的一轮扩编,扩编后军分区下辖直属队、军分区第一第二第三团、骑兵团、炮兵团、特战大队以及补充第一第二团,主力部队总人数15000余人。

成立了四个县大队,每个县大队都达到了800人。

完成了部队的扩编之后,徐大龙就向太岳军区司令员汇报了这一阶段的工作。

收到了徐大龙发来的电报之后,司令员感慨地说道:“徐大龙就是徐大龙,短短的时间,鲁西北地区就搞出了这么大的局面。”

参谋长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了,徐大龙如今已经不是咱们太岳军区的人了。不知道上级为什么会这么安排?”

司令员笑道:“你不用担心。这件事情我已经跟师长汇报过了,师长已经答应了,徐大龙只是临时借调,将来还是要回到咱们太岳军区的。”

“真的吗?这可真是太好了。”参谋长高兴地说道。

张万和也一直在关心着徐大龙,他知道徐大龙这次带的人不多,又是去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困难一定很多。

他主动给徐大龙发了电报,说已经筹集了5万大洋,准备派人给徐大龙送过去。

徐大龙给张万和回电报,表示了感谢,并说他有办法解决经济上的困难。

张万和感慨地说道:“大龙兄弟就是好样的,从来不向上级伸手。”

李云龙和赵刚、张大彪等人也都一直在关注着徐大龙的情况,最令他们感到难过的,也是徐大龙将来可能无法再回马武山根据地。

他们多次向司令员建议,让他去找师长,务必要把徐大龙弄回来。

这天,司令员给李云龙、赵刚回了电报,说徐大龙将来还会回到太岳军区。

李云龙等人十分高兴,马上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马武山军分区的各级领导。

马武山根据地可以说是徐大龙一手创建的,这里的抗日军民跟他都有很深的感情。听说徐大龙调走了,大家心里都很难过。

当听到这个好消息之后,大家也都十分高兴,最高兴的就是楚韵儿了。

自从徐大龙走后,她也没有心情再留在马武山根据地,于是就返回了二战区长官部。不过,她也一直在关心着徐大龙的动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