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财之道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二百六十五章 生财之道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官兵们一边唱一边走,越走越带劲。他们特意加重了脚步,几千人迈着同样的步伐,整齐划一的脚步声听上去令人十分震撼。

看到独立旅的官兵们走近了,王小虎等人就喊起了口号:“欢迎独立旅凯旋归来!”

群众也跟着一起高呼,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

等到独立旅的官兵们走到了众人的跟前,欢迎的人群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徐大龙满面笑容,迎上前去,跟赵刚、王利民,黄敬忠等人亲切握手,祝贺他们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独立旅的官兵们以前在黄协军的时候,百姓们投向他们的就只有白眼,如此热烈的欢迎场面,他们从来没有经历过。

看到人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独立旅的官兵们都感到十分光荣,庆幸自己摘掉了汉奸的帽子,成为了光荣的抗日军人。

回到城里之后,王小虎负责安排独立旅的官兵们去休息。赵刚、王利民、黄敬忠、高志勇等人来到了会议室,向徐大龙汇报此次作战的经过。

独立旅这次外出作战收获颇丰,他们打掉了一列日军的军列,歼灭了押车的日军,包括打阻击时歼灭的日军,总计歼敌二百余人,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

至于获得的物资,那就十分可观了。货运列车上有很多的铜、铝等工业原料,还有大批的鬼子军装和被服,仅仅鬼子的翻毛皮鞋就缴获了两万多双。还有大批的其他各种物资,价值暂时还无法统计,少说也值几十万大洋。

独立旅这次露脸了。王利民、高志勇和黄敬忠等人都很兴奋,赵刚也感到十分高兴。

徐大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说要向上级为独立旅请功,并且要召开一次总结大会,庆祝独立旅取得的胜利。

正在这时,有人进来报告说孙德胜、魏和尚、王炮等人也回来了。

徐大龙让众人在会议室里等自己,然后就走了出去。

赵刚知道徐大龙去干什么。他一定是要交代孙德胜等人,不要把他们暗中去帮助独立旅的事情说出去,这样会减少独立旅的官兵们的成就感。

果然徐大龙见到了孙德胜等人,就是要提醒他们这件事情的。

孙德胜见到徐大龙,兴奋地说道:“大队长,我们这次出去,不仅暗中保护了独立旅,而且还去干掉了鬼子的铁路守备队的一个大队八百多人,缴获了他们全部的武器装备和物资。”

徐大龙笑道:“干得好!不过这件事情就不要张扬出去了,你们的功劳我心里记下了,回头请你们喝酒。我的意思你们明白吗?”

孙德胜等人这次出去之前,徐大龙就已经给他们交代过了,这是锻炼独立旅的一次好机会,一定要让独立旅打胜仗、立战功,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地成长起来。他们三人打胜仗打得太多了,就不要在意自己的这点功劳,反正大队长心里清楚就行了。

于是三人笑着,点头答应了。

安排好独立旅休整的事情之后,赵刚和王小虎一起清点缴获的武器、弹药和物资。

孙德胜、魏和尚和王炮过来向赵刚报告了喜讯。说他们缴获了整整一个日军守备大队的全部装备和物资,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赵刚这才深切地体会到马武山游击队的厉害。

马武山游击队的指战员们都有着积极主动的求战精神,作战时善于动脑筋,这一点和李云龙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战术的灵活多变上来说,徐大龙比李云龙更胜一筹,但是在培养和调动部下的主动性方面,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徐大龙和赵刚十分重视独立旅这次取得的战果,二人联名向旅长发电报做了汇报,请求旅长对独立旅进行嘉奖,以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作战精神。

旅长对独立旅的成长也感到十分高兴,他十分配合,特地为此事专门发了一份通报,表扬了独立旅全体的官兵。

有了这一次良好的开端,徐大龙尽可能地安排独立旅单独出去执行作战任务。

在刚开始的时候,以打小仗为主,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建立起独立旅的信心,加快独立旅的成长进步。

这天,王树怀送来了上一个阶段煤炭销售的收入,他先去找了王小虎,然后两人一起去见了赵刚。

赵刚现在对于挣钱解决马武山根据地经费紧张的问题,十分感兴趣。他毕竟是在北平上过大学,见过世面,希望能够在马武山根据地多开办一些工厂。

赵刚详细地向王树怀了解了敌占区紧俏物资的情况。他在考虑根据地里能够生产哪些产品,可以销售到敌占区去,来为根据地增加收入。

王树怀说,除了武器、弹药之外,最赚钱的就是药品,尤其是消炎药。

假如马武山游击队能够搞到药品,他可以帮助游击队在敌占区的地下市场进行销售,可以卖出很好的价钱。

听到这里,赵刚不由得感到十分遗憾。

马武山根据地只生产党参、甘草这些常用的药材,这些东西不是紧俏药品,卖不上价来。比如说消炎药等物品,马武山游击队和独立旅自己都不够用,还需要从日伪军那里去抢劫,不可能拿出去换钱了。

赵刚原本还想在根据地建设一家肥皂厂,听完了王树怀的介绍之后,也感到很泄气。这些东西本身就不是什么紧俏物资,如今这战乱年代,普通的百姓也舍不得花钱去买香皂和肥皂,因此投资建设肥皂厂意义不大。

赵刚感到有些泄气,他让王树怀在自己的办公室等着,他要去见徐大龙,看看他有什么事情需要跟王树怀交代的。

赵刚见到徐大龙后,就谈到了自己关于开办工厂的一些想法,问徐大龙有没有什么主意?如果有的话,正好王树怀来了,可以让王树怀帮助采购一批设备。

至于开办工厂的人选,他可以通过他原先的同学去招募一些人来。

听到赵刚的想法之后,尤其是提到药品的事情,徐大龙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主意。

这个主意如果实施了,可比出去抢劫容易得多了,赚钱也来得快,而且还能够为地下党抗日武装解决大问题。

想到这里,徐大龙有些兴奋了起来。

他让人去叫来了苏晓燕,询问她关于制药方面的相关知识。

苏晓燕学习的是外科,对于药剂学也是一知半解。不过她说,假如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她在太原城里就有很多的同学,可以动员他们来马武山根据地。

说到这里,苏晓燕有些疑惑地说道:“如今消炎的药物主要是磺安类的药物,咱们这里没有那样的原材料,也没有相关的资料,恐怕很难生产吧。”

徐大龙有些得意地说道:“磺安类的药物算什么?我偶然得到了一种新型药物的配方,不仅能够起到普通的消炎作用,还能够有效地预防败血症等病症,可以说是消炎药中的特效药,可以挽救无数伤员的生命。这种药物一旦问世,一支针剂的价格可以卖到一根大黄鱼。”

听到这里,苏晓燕和赵刚都满脸不可置信地望着徐大龙。

如果说徐大龙有着极高的战术素养、能打仗,这个他们二人绝对相信。可是要说徐大龙够研制出至今世上还没有出现过的消炎类的特效药,他们真的不敢相信。

赵刚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你说的这种新的特效药,也是你那个师傅教你的吗?有这么好的药物,为什么没有早开发出来呢?”

苏晓燕不好意思当面质疑徐大龙,但是她的目光明显地透露出了怀疑的意味。

徐大龙郑重地说道:“你们不必怀疑,在重大的事情上你们什么时候见过我开玩笑?”

苏晓燕虽然不是药剂学专业出身的,她毕竟是医生,医药方面的知识也了解过很多。

她问道:“大队长,你能不能跟我说说,这种消炎药的基本的原理?”

徐大龙口中所说的消炎药,就是最重要的消炎类药物清梅素,清梅素在刚刚发明之后被称为盘尼西林,在二战期间挽救过无数伤员的生命。由于疗效显着,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在发明出来的好多年内,价格仍然居高不下,在地下市场上已经炒到了一根大黄鱼一支针剂。即使是这样,也是一针难求。

徐大龙就详细地给赵刚和苏晓燕进行了科普。

赵刚和苏晓燕一样,听到徐大龙说得如此专业,再加上他们平时对徐大龙信任,基本上相信了徐大龙所说的,这种新型的特效药是真的。

苏晓燕激动地说道:“大队长,如果真的能够发明出这样的药物,那可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你真是太有本事了。”

说完,以崇拜的目光望着徐大龙。

赵刚对徐大龙一直以来都很佩服,没有想到徐大龙竟然还有这样的才能。

他感慨地说道:“大队长,你总说自己没有读过多少书,文化程度低,可是你的学识居然超过了普通的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甚至超过了我们大学里的教授,真不知道你是从哪里学来的这么多的知识。如果这些也都是跟你那位老师学的,那我猜想他一定是一位隐世的高人,是一位大学者,隐姓埋名去了你们村子的。”

徐大龙的师傅是他自己编出来的,为了掩盖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徐大龙只好接着往下编。

他说道:“赵郑委,我以前只知道我师傅有学问,可是真的不知道他的来历。照你这么一说,他以前还真的有可能是一位知名的学者,因为某种原因才隐姓埋名到了我们村子里的。”

对于徐大龙的解释,赵刚和苏晓燕深信不疑。

赵刚有些遗憾地说道:“可惜了,您的师傅早已经仙逝,否则的话,我真想当面向他请教。”

对于徐大龙所说的开发新的消炎特效药的事情,赵刚和苏晓燕都很积极。他们说要动员自己的同学前来马武山游击队,参加这种新型消炎药的研制。赵刚说,现在他就去找王树怀,让他帮助采购相应的医疗设备。说完他就告辞离开了。

苏晓燕却没有走,说有事情还要单独向徐大龙请教。

赵刚离开之后,苏晓燕有些期盼地说道:“大队长,王新民在平安县城已经这么久了,您说的那件事情有什么眉目了没有?他什么时候能够来咱们马武山根据地呢?”

苏晓燕和王新民这一对恋人,长期分居两地,思念之情的强烈可想而知。尤其是王新民,如今身处敌占区,苏晓燕很为他担心。

这些感受令苏晓燕牵肠挂肚,十分难受。她期盼着王新民能够尽快来到马武山根据地,两人朝夕相处,双宿双飞。

徐大龙有些歉意地说道:“事情有了一点点眉目,但是至今还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说到这里,徐大龙也有些怀疑,孙某人的那批财宝和武器是否真的存在了。如果根本没有这件事情,把王新民留在平安县城,对于这一对恋人来说,的确是有些太残忍了。

他想了想后,说道:“晓燕,我会抓紧调查这件事情。如果半年之内再无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让王新民来咱们根据地,和你一起工作。”

有了恋人回归的期限,就有了期盼,苏晓燕心里踏实了许多。

她感激地说道:“谢谢大队长了,能不能将这个好消息托人告诉新民呢?“”

徐大龙摇摇头说道:“暂时还是不要告诉他吧。否则的话,他的心里不踏实,情绪上难免会受到波动,这样容易使他暴露,从而导致危险的。

关于王新民的安全,你也不必担心,我会派人暗中保护他的。”

“那好吧,谢谢大队长了。”苏晓燕无奈地说道。

太原城。

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对徐大龙恨之入骨,自从他出现之后,给第一军造成了重大的麻烦。

他很想集结重兵去消灭马武山游击队,可是他们受到了果军的部队、晋绥军的部队以及地下党抗日武装的牵制,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抽调出大量的兵力来。

不仅如此,由于太原机场和虞城机场总是遭到破坏,日军在晋中和晋西北一带失去了空军的支援,战斗力大打折扣。

筱冢义男认为,要想削弱马武山游击队的实力,最简单、快捷、有效的办法就是派轰炸机去轰炸马武山游击队的根据地。

于是,他就找来了第二航空队的司令官,跟他商量在太原城重建机场的事情。

太原机场连续三次被破坏,第二航空队损失惨重,航空队的司令官如今对于陆军方面能否保证机场的安全已经完全失去了信心,对于筱冢义男的要求,他直接就拒绝了。

日军第二航空队虽然是配属第一军作战的,筱冢义男有指挥权,可是他们毕竟属于空军的系统,关于航空队的人事任命没有决定权,因此第二航空队并不完全买筱冢义男的账。

筱冢义男也不能逼迫他们,否则,人家跟他翻脸了,他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

筱冢义男耐着性子说道:“这一次太原机场的修建,我会采取更加安全的措施,把敌军破坏机场的所有的办法都考虑进去,一定会保证机场的安全的。对于你们航空队的损失,我会提供给你们一大笔经费来进行弥补的。”

说到这里,筱冢义男就让副官拿来了早已经准备好的礼物,交给了第二航空队的司令官。

第二航空队司令官别看长得五大三粗,满脸横肉,但是这家伙却附庸风雅,写得一笔好书法,而且喜欢收藏古玩。

筱冢义男为他准备的礼物是一方宋朝的端砚,以及其他几件古玩,这些礼物令第二航空队的司令官很满意,于是答应了筱冢义男,再修建太原机场。

这一次日军把能够想到的游击队可能发动袭击的办法,都考虑到了。为了防止游击队再次挖地道进行破坏,日军在机场的周围以及在机场里面埋设了很多的大缸,还专门找来了一批盲人,利用他们耳朵的敏锐,随时倾听地下传来的动静。

为了防止游击队强攻,筱冢义男干脆抽调了一个守备旅团,将他们的营房修建在机场的周围。

他就不相信了,游击队还有办法能够炸毁太原机场。

二战区长官部和中条山指挥部一直都在关注着日军太原机场建设的情况,情报部门将日军重建太原机场的情况向他们进行汇报,于是他们又来找徐大龙,请他帮忙再次摧毁日军的机场。

说实在话,徐大龙最担心的也是日军的空军。如今马武山根据地不惧怕日军的地面进攻,可是一旦遭遇了敌军空军的轰炸,不要说人口相对稠密的莞城县城和阴平县城,就算是乡村遭遇了敌机的轰炸,所造成的人员损失和物资的破坏,也是难以承受的。

因此徐大龙交给周明德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监视日军机场修建的情况。

徐大龙已经得到了相关的情报,他答应了二战区长官部和中条山指挥部,将再次摧毁敌军的机场。

根据各方面传来的情报,徐大龙也知道,以前的那些袭击日军机场的办法都行不通了。

他反复地考虑,发现还真的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可是日军的机场必须要摧毁,徐大龙只能再想办法。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人计短,众人识长。徐大龙一时没有思路,于是就发动群众一起想办法。

一连几天,众人都开动脑筋琢磨这件事情,然而也都想不出什么可行的计划来。

赵刚提议,再到太原城走一趟,到了现场再看看能够有什么线索,或许能够启发灵感,想出办法来。

对于太原机场,徐大龙不知道看了多少遍了,闭上眼睛都能够在脑海中展现出整个机场的区域图。他清楚自己以前所想的办法,这回日军一定都会有相应防范措施,以往的办法根本不可能再使用了。

正在这时,林雪莹送来了二战区长官部的电报。电报是参谋长发来的,说他们已经接到了晋绥军情报站的通报,日军的机场正在抓紧时间施工,这次据说日军会派来一种新型的轰炸机,油箱的容量大、航程远,长官部所在地汾东县城也都在日军的作战半径之内。

如今那里是山西抗日武装中心所在地,人口稠密,一旦遭遇轰炸,后果不堪设想。二战区长官部要求徐大龙赶紧想办法,打掉日军的机场。

徐大龙对林雪莹说道:“你给二战区长官部回电报,就说我正在想办法,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让他们那边也想想办法,有了好的计划之后,双方可以互相交流。”

林雪莹回去发电报了。不久以后,她又回来了,说道:“大队长,给二战区长官部的电报已经发过去了。刚刚又接收到了来自总部的电报。”

总部的电报和二战区长官部的电报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二战区长官部通知了王代表他们,让他们通知总部催促徐大龙,赶紧想办法。

不等徐大龙给总部回电报,值班员又送过来一封电报,看到上面的抬头就知道是中条山指挥部发来的。

林雪莹马上进行了翻译,付将军说,中条山果军部队正准备趁着日军无法获得空军支援的时候,向日军发动一次反击作战,希望徐大龙务必要在战役发起之前,摧毁日军的太原机场。

也许是为了催促徐大龙,付将军在电报中说,考虑到执行这次任务的艰巨性,中条山指挥部已经拿出了5万法币派人送往马武山根据地,而且承诺,这一次他们已经向上级申请了专项经费,如果徐大龙能够按时打掉日军的机场,还能够获得5万大洋的奖励。

5万大洋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再外加5万法币,就是看在钱的份儿上,徐大龙也要去打这一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