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十九章 遇上了大阪老乡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十九章 遇上了大阪老乡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政委赵刚曾经是北平燕京大学的学生,在抗日军政大学进行过深造,文武双全,精明干练。

李云龙向来跟政委都搞不好关系,他看到赵刚浓眉大眼,一表人才,又是个知识分子,认为他是个小白脸,是来给他添乱的,对他的态度十分冷淡。两人刚一见面,气氛就有些不太融洽。

孔杰倒是很有礼貌,赵刚对他的第一印象要比对李云龙好得多。有了孔杰打圆场,见面会气氛总算好了一些。

赵刚精明干练,既然寒暄不下去了,他就直接开始谈工作。他叫来了他救出的那个国军士兵,让他谈谈他的遭遇。

这个国军士兵曾经在少林寺学过功夫,人称魏和尚,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情报。

魏和尚在与日军作战时,被炮弹震昏俘虏,在战俘营里,他遇到了一伙鬼子,这些鬼子的武器装备跟普通的日军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个个身手了得。

他们拿那些战俘来做擒拿格斗的训练,两三名战俘都打不过这些鬼子当中的一个,说明这些人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

魏和尚武功高强,在与日军格斗的时候,干掉了日军的一个分队长,趁着混乱逃了出来。日伪军对他紧追不舍,就在他弹尽粮绝,筋疲力尽的时候,赵刚正好路过,把他救了下来。

李云龙、孔杰原本就认为那伙袭击独立团的日军,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特种部队,魏和尚提供的情报正好验证了他们的猜想。他们认为在日军当中,的确是存在着一支战斗力极强的特种部队。

他们讨论了一阵,决定把这个情况向上级汇报。

李云龙听说魏和尚徒手干掉了四个鬼子兵,根本就不相信。他亲自试验了一下他的武功,结果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

李云龙不仅不生气,反而称赞魏和尚的功夫,留下他当了自己的警卫员。

魏和尚觉得自己武功高强,动不动就跟人家比武,包括王小虎在内,团部的战士们没少受他的欺负。

李云龙带兵有他的独到之处,他并不反对部下互相较量,甚至打架。他认为打架能够培养士兵们的血性,因此如果有谁受了欺负,打架打不过人家,前来向他告状,他反而会看不起挨揍的人,说他们是窝囊废,鼓励他们自己去打回来。

王小虎在魏和尚那里受了气,十分郁闷。他就盼着徐大龙回来,好好收拾一下这个讨厌的魏和尚。

这天下午,王小虎和魏和尚因为一点小事,又发生了口角。魏和尚就挥舞拳头威胁王小虎,王小虎气愤地说道:“我没练过武,你在我这逞威风,算不了什么本事。等到我大龙哥回来,有本事你就去找他比划,包管打得你满地找牙。”

魏和尚在独立团现在还没有遇到对手,感到无趣。听说还有徐大龙这么一号人物,他心里痒痒,竟然和王小虎的心思一样,都盼着徐大龙赶紧回来。只要打服了徐大龙,他就是独立团第一高手。

赵刚上任以后,迅速地熟悉独立团的工作,当他看到特勤排编制的时候,感到十分疑惑。

于是,他就来找李云龙,问道:“团长,这个特勤排是怎么回事,咱们的部队里没这个编制啊。”

李云龙说道:“特勤排是我决定成立的,负责执行特殊勤务。”

赵刚担忧地说道:“咱们的部队里没有这样的编制,独立团专门成立特勤排,上级会不会认为咱们在搞特殊,恐怕会受到上级的处罚的。”

李云龙不屑地说道:“我说赵政委啊,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怎么不开窍呢?我问你,咱们师在国军正式的编制,只有两个旅、四个团,现在有多少部队?什么新一团、新二团、独立团、补充团,不都有了吗?

为了工作的需要,咱们独立团成立一个特勤排,难道就不行吗?”

赵刚虽然不满意李云龙的态度,不过,他觉得李云龙说得倒是有一定的道理,他也就不再计较这件事了。

赵刚因为这件事情,对于徐大龙开始感兴趣,特地向王小虎了解了徐大龙的情况,也有些想尽快见到徐大龙的想法。

独立团的团部,距离万家镇有八十多公里,走直线的话会途经日伪军的两个据点。这两个据点的存在,对于独立团长途奔袭万家镇,是个很大的障碍。

即使顺利地拿下了万家镇,在返回的路上,也容易遭到日伪军的拦截。因此,徐大龙等人首先要弄清楚这两个据点里面的情况。

他们首先来到了最近的一个据点,徐大龙骑着马,上了一个土坡,观察那个据点里的情况。

这个据点不大,里面只有一座三层高的炮楼,下面还有一个地堡。外面挖有壕沟,上面有吊桥。炮楼顶上有岗哨,外面也有人走动。

徐大龙说道:“前面的那个据点,里面都是伪军,咱们直接进去看看。”

郑喜荣和侦察班的两个战士,也都跟着观察,可是这里距离那个据点有点远,他们看不清楚。他们不明白徐大龙,为什么在这么远的距离上进行观察。

听到徐大龙的话,他们都感到十分吃惊,有些不相信徐大龙的眼睛,竟然能够看得这么远。

徐大龙说完之后,率先策马朝着那个伪军的据点奔去。

在炮楼上站岗的伪军哨兵,看到远处来了几匹马,他立刻就警觉了起来。他朝着下面喊道:“排长,有人来了,是骑兵。”

伪军排长知道几十公里以外,就有抗日军活动,他不敢大意,就来到了炮楼顶上,手搭凉棚进行观察。

不久以后,他看清楚了,那是一小队日军的骑兵,他紧张的神经就放松了下来。

骑兵来得很快,一会功夫就来到了壕沟外面。

为首的一名日军的军官,朝着炮楼上乌里哇啦地喊了一通,他说的是日语,因为他也不清楚,这个据点里是否有日军?

伪军的排长听不懂下面的日军说的什么,不过,他就更不怀疑下面的人的身份了。

他扯着嗓子喊道:“太君,这里没有太君,您说的什么,我们听不懂啊。”

鬼子军官似乎听懂了他的话,于是他用半生不熟的汉语说道:“你们的放下吊桥的干活,我的口渴了,要喝水的干活。”

伪军的排长听明白了,赶忙吩咐手下的人去放吊桥,并亲自下了炮楼前去迎接。

徐大龙留下两个人看管马匹,他带着郑喜荣拎着几个水壶走过了吊桥。

伪军排长很热情,点头哈腰地在前面为他们带路,进了炮楼之后,他就吩咐手下,给徐大龙的水壶里灌水。

徐大龙伪装日本人的劲头拿捏得很好,他虽然说话时语气和缓,可是他把日本人对伪军那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在不经意之间表现了出来。

徐大龙说他是从太原来的,是日本宪兵司令部特高课的,要从这里前往平安县城。

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特高课是日军的特务组织,他们的手段毒辣、恶名昭彰,一般的日军官兵都不愿意跟他们打交道,更何况是这些伪军呢。

徐大龙认为伪军们一定不愿意跟他沾边,因此他们更容易掩藏身份。

果然,伪军排长听说了日军中尉的身份之后,脸上微微变色,态度愈发恭敬了起来。

徐大龙跟他闲聊了几句,大致弄清楚了这里的兵力情况。不过,他还想了解这里的地形情况,因此他说要去平安县城,让伪军的排长陪着他到炮楼顶上,替他指路。

徐大龙来到了炮楼顶上,这里是平原地带,炮楼是这里的最高点,周围的地形情况一览无余。

徐大龙下了炮楼,见到了郑喜荣,郑喜荣晃了晃水壶,示意水已经打满了。于是,两人出了据点,翻身上马,打马离开了。

伪军排长站在吊桥的桥头,朝着徐大龙等人的背影敬礼。看到他们走远了,这才回到岗楼里面。

一名伪军的班长说道:“排长,这些日本人是什么来头?咱们要不要向上面汇报?”

伪军排长把眼一瞪,说道:“报什么报?你吃饱了撑的,那些日本人是太原来的特高课的人,你想招惹他们,是不是活得不耐烦了?”

伪军班长吓得伸了一下舌头,就不再吭气了。

徐大龙等人走了很远,直到看不见炮楼了,这才翻身下马,徐大龙掏出了一个笔记本,在上面记录刚才路过的据点里的情况。

郑喜荣和两名侦察班的战士,看到徐大龙不仅记录了据点里的人数、武器装备,还画了一副地形图。地形图画得十分标准,上面的标注也十分专业,就连炮楼的视野范围内的树林、河沟、水渠等都标注得十分清晰,甚至标注上了距离的具体数据。真不知道他在那么短的时间,是如何观察到的。

郑喜荣曾经到旅部参加过集训,他感到给他们讲课的旅部的作战参谋都赶不上徐大龙的水平,不由得对他十分佩服。

徐大龙他们继续走了二十多里路,又来到了一个据点。这个据点的规模较大,里面有两座炮楼,还有三排平房,据点前面同样有交通壕和吊桥,里面有日军在活动。

徐大龙等人大大方方地向着日军的据点走去,日军看到这些人是日军的骑兵,他们也没有怀疑,因为假如是抗日军的话,他们只有四个人,根本没有胆量到他们的据点里来。

郑喜荣和两名侦察班的战士,看到据点里面那么多鬼子,他们真的很紧张,他们害怕万一进去后露了馅,那肯定是十死无生。

徐大龙理解他们的心情,对他们说道:“待会儿到了吊桥边上,你们就不要进去了,我一个人去就行。”

很快徐大龙等人就来到了吊桥边上,徐大龙翻身下马,朝着已经走过来的站在吊桥边上的一名日军曹长说道:“我是太原宪兵司令部特高课的佐藤中尉,想向你们打听点事。”

日军放下了吊桥,徐大龙就走了进去。

郑喜荣等人牵着马,站在吊桥边上心里直打鼓,生怕会出什么问题。徐大龙进去了,他们希望他赶紧出来。他们此时的感觉已经不能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了,每一分每一秒,都令他们感到十分煎熬。

大约过了十分钟,徐大龙出来了,他的手里竟然还拎着两瓶酒,陪着他出来的,是一名日军的大尉,俩人边走还一边说说笑笑的。

徐大龙过了吊桥,上了马,向那名日军大尉挥手。日军大尉也面带笑容,挥手送行。

徐大龙十分轻松,郑喜荣等人身上却全是冷汗。马跑起来之后,风一吹,他们的身上冷嗖嗖的。

他们询问徐大龙龙进入了据点后的情形。

徐大龙笑道:“也没有什么。遇到了一个大阪的老乡,他很热情,这不还送了我两瓶清酒。”

“排长,您真是太了不起了。”现在,郑喜荣等人对徐大龙佩服得五体投地,说话也不再称呼徐排长,而是直呼排长,说话时也用上了敬语,既恭敬又亲近。

不久以后,徐大龙又下马标注地图,这一次他的收获更大了,不仅了解了这个据点里的日伪军的情况,还了解到了万家镇以及平安县城大致的情况。

从这里到万家镇途中再没有日伪军的据点了,徐大龙等人快马加鞭,到了下午2点,他们就已经来到了万家镇。

万家镇是一个不小的镇子,有黑压压的一大片建筑群,恐怕得有上千户人家。为了弄清楚这里伪军的驻防情况,徐大龙等人还是决定到镇子里面进行实地侦察。

日军为了控制伪军部队,经常会在伪军部队当中设置指导官,负责监视他们。徐大龙在刚才经过的那个据点,从日军的大尉那里得知这个伪军的骑兵营里,还有一个日军的指导官,也是大大阪的老乡。

于是他们就来到了镇子口,说要见日军的指导官渡边少尉,让站岗的伪军给他们带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