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亮剑之独立大队 >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我借来的

亮剑之独立大队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是我借来的

作者:爱唐朝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3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平安县城。

徐大龙等人走后,郑喜荣和几名战士护送着苏晓燕和黄婉秋,来到了平安县城。

黄婉秋的父母黄进贤夫妻二人,还有赵小满,按照徐大龙的要求在平安县城开设了一家杂货铺,主要的任务就是在这里站稳脚跟,然后跟王新民取得联系。

自从黄婉秋跟着徐大龙等人参加了八路军以后,黄进贤夫妇就很久没有见到自己的女儿了,他们也听说过徐大龙他们的游击队跟鬼子打过仗,心里很是替黄婉秋担心。

此刻他们见到黄婉秋好端端地站在自己的面前,而且看上去很精神,好像还胖了一点,感到很高兴。

黄进贤满脸喜悦,女人直接就抹开了眼泪,夫妇二人围着黄婉秋,问长问短,倾诉离别之苦。

赵小满向郑喜荣打听徐大龙和游击队的事情,听郑喜荣讲述游击队的光辉战绩,羡慕不已,希望郑喜荣能够帮忙请求徐大龙,让他也回游击队,去跟着大家一起打仗。

苏晓燕看到他们聊得热闹,她的心里却十分焦急,期盼着他们赶紧说完,然后谈关于王新民的事情。

郑喜荣等人这次进城主要就是护送苏晓燕来见王新民的,他跟赵小满聊了一会游击队的事情,然后就问起了王新民的情况。

苏晓燕急切地问道:“王新民,他现在到底怎么样了?”

赵小满说道:“苏小姐,你就放心吧,王大夫好好的,日本人早已经取消了对他的监视,我已经按照大龙哥的要求,跟他接上了头,有时候他也会从这里买点东西,他也非常想念你,总是在打听你的情况呢。”

苏晓燕问道:“我什么时候能够见到他?”

赵小满说道:“晚上吧。等他下班的时候,我在街上等他,通知他过来就是了。”

王新民每天到诊所上班,下班以后就回家看看书,日子过得倒也平静。他一天中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看苏晓燕写给他的信,信的内容,他已经倒背如流了。

可是每看一遍,心里都充满了温暖,尤其是看到苏晓燕留给自己的那缕秀发,眼前就会浮现出跟苏晓燕重逢时的美好画面。

这天下班后,王新民走在街头,时不时的有人跟他打招呼,都是那些街边摊或者店铺里的商户,王新民经常要采购一些生活物品,因此大家也都熟悉他。

“王大夫。”

这次叫他的人是赵小满,王新民正想找他打听苏晓燕的事情,就朝着他走了过去。

赵小满大声说道:“王大夫,我们的铺子里来了你喜欢吃的腊肠,我特地给你留了一些,要不要去看看?”

随后他小声说道:“苏小姐来看你了。”

“真的吗?”

王新民浑身一颤,心中充满了狂喜,他努力抑制住自己的激动,说道:“好啊,我正有些嘴馋了,就去你那里买一些。”

不久以后,王新民跟着赵小满就来到了杂货铺,赵小满指了指后院,让王新民进去,他留在外面担任警戒。

王新民掀开了门帘,看见了后院守在院子里的游击队员,游击队员指了指苏晓燕所在的房间。

王新民推开了房门,看到了正在跟郑喜荣谈话的苏晓燕。

“晓燕。”

“新民。”

见到朝思暮想的恋人,二人都十分惊喜。

郑喜荣知道他们有悄悄话要说,就自觉地退了出去。

苏晓燕和王新民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良久之后,二人的情绪才渐渐地平复了下来。王新民期盼地说道:“晓燕,在敌占区的日子我早已经厌烦了,咱们一起去大后方吧。”

苏晓燕整理了一下有些纷乱的秀发,说道:“新民,我正想跟你说这件事情呢。我如今在游击队里过得很好,很喜欢那里的人,他们都是爱国的志士,坚强,勇敢,不怕牺牲,救国救民,所做的事情都很有意义。我想参加八路军,希望你能够帮助八路军做些抗日的事情。”

王新民非常爱慕苏晓燕,一向都听从她的意见,他对徐大龙等人也有好感,听到苏晓燕这么说,他说道:“我都听你的,我早就说过,你到哪里,我就去哪里,一生一世,永不分离。

你既然要参加八路军,我也参加,这次我就跟你一起走。”

苏晓燕摇了摇头,说道:“新民,我也盼着你能够跟我一起回游击队,可是徐大队长交给你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恐怕你还要在这里停留一段时间。”

王新民光顾着兴奋了,苏晓燕的话等于是给他泼了一瓢冷水,他有些失望地说道:“徐大龙交代我的事情,现在也没有什么进展,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结束。”

苏晓燕看到他情绪低落了下来,主动伸手握住了他的手,温柔地说道:“新民,我也期盼着跟你一起长相厮守,可是咱们参加了八路军,就得守八路军的规矩,上级交代的任务是一定要完成的。

这样吧,你就耐心在这里等着,我有空了,再来看你。”

王新民很高兴,可是有些替苏晓燕担心,他说道:“还是不要了。这里毕竟是敌占区,实在是不安全。你就安心留在游击队里,等我完成了任务,咱们天天在一起。”

说到这里,王新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他说道:“今天上午,我听到一个消息,可能跟你们的游击队有关。”

苏晓燕站了起来,说道:“我去叫郑队长过来,你把情况跟他说一下。”

郑喜荣被叫了过来,他问道:“王大夫,你听到了什么情况?”

王新民说道:“昨天下午,有两个日本军官来看望清水老师,我当时也没有在意,今天上午其中的一个人又来了,跟他一起来的,是另外一个日本军官,他在跟清水老师谈话的时候,我听到了几句。这个日本军官是什么骑兵联队的,是从太原过来的,好像是一个大队长。当时清水老师问他,来这里来干什么?他说是专门对付八路军的骑兵的,后面的话我没有听清楚,也不知道这个情况有用没用。”

郑喜荣听完之后,心里暗暗吃惊,他本能地感觉到,这些日军的骑兵就是针对马武山游击队来的。

在前面的战斗中,日伪军吃够了马武山游击队骑兵的苦头,有可能这些日军的骑兵就是专门调过来对付游击队的骑兵的。

假如真的是这样,那也就是说,日军可能马上要再次大举进攻马武山根据地。

郑喜荣有些坐不住了,他说道:“王大夫,你提供的这个情报十分重要,事情十分紧急,我们必须马上出城返回根据地,向大队长报告。”

郑喜荣给苏晓燕、黄婉秋每人五分钟时间进行告别,然后带着她们赶在城门关闭之前,离开了平安县城。

出城之后,他们找到了在城外看管战马的游击队员,朝着马武山根据地快马奔驰。

旅部。

马武山游击队的一名电台报务员,在电台旁边值班。看到电台上红灯闪烁,他虽然已经学了一些报务技术,但是仍然没有把握能够完整地抄收电报。

于是他就敲响了隔壁的房门。

林雪莹赶忙穿好了衣服,过来接收了电报。电报是郑喜荣从马武山根据地发来的,是李坤带来的电台报务员帮助发的。徐大龙临行之前,李坤已经交给了他一本晋绥军的密码本,如今就在李雪莹的手上。

她抄收完了电报,然后翻译了出来,看到电报上的内容,就让值班的游击队员去叫徐大龙。

徐大龙看完了电报,脸色凝重。

☆☆☆☆☆☆

徐大龙知道日军第一军有一个骑兵联队,就驻扎在太原。他让林雪莹跟他们的军统太原工作组发电报,让他们帮忙,尽快调查日军骑兵联队调动的情况。

然后徐大龙又给马武山根据地的王承柱等人发去了电报,让他们提高警惕,防备日军偷袭。

明天早晨徐大龙原本是要跟着旅长一起前往总部的,可是如其来的情况,徐大龙坐不住了,他必须要马上返回马武山根据地。

徐大龙来到了旅部的值班室,跟值班员说明了情况,让他天亮后转告旅长,自己带领着游击队的骑兵连夜出发,返回马武山根据地。

天亮了,旅长接到了到了值班员的报告,说徐大龙已经连夜离开了根据地。

旅长虽然感到有些遗憾,可是军情如火,他也表示理解,就把这个情况向总部做了汇报。

总部首长知道徐大龙护送的物资已经来到了根据地,想不到,这次又见不到了。

他遗憾地说道:“我真想见见徐大龙这个小家伙,小鬼子偏偏又来捣乱,看来只能再等下一次了。”

参谋长笑道:“常言道,好事多磨,下一次徐大龙在来的时候,或许还能够给咱们带来更大的惊喜呢。”

师长说道:“日伪军很有可能再次大举进攻游击队的根据地,敌情很严重。应该通过在太原的地下党组织为徐大龙他们提供情报。”

参谋长说道:“我这就给太原地下党发电报,让他们配合徐大龙他们的反扫荡的工作。”

李云龙、赵刚和张大彪原本还等着徐大龙去了总部以后,到独立团喝酒,听说他已经返回了马武山根据地,也感到有些遗憾。

如今他们又有了一部电台,就给徐大龙发去了电报,说如果游击队有什么需要,随时向团里通报。

临高城。

日军守备第32师团屡遭重创,师团长千叶寻一知道自己没法向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交代,见到他一定会受到一顿臭骂,可是,他仍然硬着头皮,主动去了太原,向筱冢义男当面请罪。

遭到了一顿训斥之后,他发誓要对马武山游击队展开报复,请求司令官阁下派出骑兵部队,协助第32师团来对付马武山游击队的骑兵。

千叶寻一是筱冢义男的老部下了,筱冢义男对他十分了解,也十分信任,尽管他训斥了千叶寻一,但是仍然大力地为他提供帮助,他给驻扎在太原的骑兵联队下达了命令,让他们抽调一个骑兵大队配合千叶寻一,对马武山根据地进行扫荡。

不仅如此,他还抽调了一部分兵力,补充到了守备第32师团,他要求千叶寻一这次务必歼灭马武山游击队。

从太原城出发的日军骑兵部队前往莞城县城,平安县城是必经之地。日军的骑兵大队长去探望了在平安县城的王新民的老师清水一夫,王新民因此才得到了相关的情报。

千叶寻一回到了临高城之后,立刻召开了作战会议。

守备第32师团下面没有旅团编制,直属第81、82、83三个步兵联队。

第83联队在上次围剿游击队的作战中全军覆没,在晋绥军攻打战俘营时,第81和82联队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失。

如今可以抽调的兵力只有三个完整的步兵大队,千叶寻一也豁出去了,把这三个步兵大队全部调动了出来,并且把给第32师团补充的1000名士兵也充实到了这三个步兵大队当中,再加上师团的直属部队,第32师团这次参战的日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五千二百余人,这还不包括前来增援的日军一个骑兵大队,还有重新整编的伪军第七旅。

伪军第七旅的旅长是个老江湖了,上次围剿馒头峰的作战中,井上太郎的日军第83联队全军覆没,他的第七旅也只保住了一千余人,按说他应该受到严厉的惩罚,可是这家伙心眼很多,他主动参加了保卫战俘营的那场战斗,然后主动求见了千叶寻一,把战败的责任都推到了井上太郎等人的身上,还主动为千叶寻一继续攻打马武山游击队献计献策。

千叶寻一虽然对伪军旅长十分恼火,可是如今对马武山游击队最熟悉的就是这个家伙了,千叶寻一也只能压着怒火,为了让他继续为日军卖命,又给他补充了武器弹药和兵员,此时的第七旅基本上恢复到了以前的实力。

至此,日军这次参加扫荡马武山根据地的总兵力到了11000余人。

不仅如此,根据伪军第七旅旅长的建议,马武山根据地周围各个县城的日伪军,也对这次扫荡行动进行配合。

一时间,马武山根据地周围战云密布,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态势。

徐大龙等人昼夜行军,很快就赶回了马武山根据地。

根据八路军、晋绥军以及军统方面提供的情报,徐大龙基本上掌握了,敌军计划扫荡马武山根据地的相关情况。

徐大龙召开了作战会议,将掌握的敌情向大家进行了通报。

当听到日伪军这次动用了上万的人马来扫荡根据地,众人都感到了很大的压力。

徐大龙却一脸轻松地笑道:“小鬼子们还真看得起咱们。既然他们愿意来做客,咱们就摆下宴席,好好地招待招待他们。”

徐大龙是游击队的主心骨,经过了前面一系列的战斗,孙德胜、王承柱和游击队的骨干们都对他充分地信任,看到徐大龙如此的轻松,众人心头的压力也减轻了许多,会场上压抑的气氛一扫而空。

孙德胜说道:“麒麟峰易守难攻,咱们也有的是武器、弹药、粮食,小鬼子来多少,咱也不怕他。

不过,鬼子们这次可是来了一个骑兵大队,咱们再想采取上次对付鬼子和伪军的战术,恐怕就行不通了。要首先对付鬼子的骑兵才行。”

根据军统太原工作组提供的情报,日军这次出动的骑兵部队是日军第一军直属骑兵联队第一大队,大队长干诚七郎,编制为两个骑兵中队,一个联勤中队,总兵力428人,有战马365匹,驮马132匹,92式步兵炮一门,迫击炮六门,92式重机枪两挺,歪把子机枪八挺,骑兵们装备着马枪和马刀。

这支部队参加过绥远地区几乎所有大的战役,士兵们都是老兵,有着极强的战斗力。

马武山游击队原本对付日军最大的优势就是骑兵部队,日军的这个骑兵大队就是对马武山游击队最大的威胁,要想战胜日伪军的扫荡,歼灭日军的骑兵大队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徐大龙决心首先打击日军的骑兵部队,他说道:“咱们现在先讨论其他的问题,关于如何对付鬼子的骑兵大队,大家都动脑筋想一想,明天上午开会的时候,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干诚七郎少佐今年30岁,从一个士官做起,经过了大小数十场战斗,逐渐成长为一个骑兵大队长。他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为人低调,踏实。

他接受了这次作战任务之后,找来了很多曾经跟游击队的骑兵作战过的日伪军,进行调查研究,基本上掌握了马武山游击队骑兵作战的特点。

他发现游击队的骑兵在作战时主要发挥的是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他们从来不跟日伪军正面作战,总是采用偷袭或者伏击的战术。

干诚七郎虽然瞧不起游击队的骑兵,认为他们没有武士精神,但是也认为这些游击队的骑兵战术十分有效,十分难以对付。

经过认真地思索,他决定采用主力集中行动,避免被游击队各个击破,同时在主力行动的时候,在周围放出大量的警戒哨,一旦发现游击队的骑兵,就集中主力进行追逐,缠住游击队的骑兵,跟他们拼消耗。

他相信,这绝对是战胜游击队骑兵的一个最佳战术。

说实在话,徐大龙这次真的很头疼。日军这次来了整整一个骑兵大队,游击队的骑兵无论兵力、火力都不占优势。

如果单单从骑兵的训练程度上来说,游击队的骑兵还略逊一筹,这一带都是敌占区,在交战的过程中,一旦被日军的骑兵缠上,游击队的骑兵就很难摆脱他们。

到时候,日伪军的步兵配合进行拦截,游击队的骑兵很可能会被日军消灭。

徐大龙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对付他们的办法,他希望通过大家群策群力,积极出主意,想办法,找到一个能够对付日军骑兵部队的办法。

大战在即,情报工作至关重要,日伪军即将大规模进攻麒麟峰根据地,莞城县城是日伪军的必经之地,这里也是刺探日伪军情报的最佳地点。

徐大龙决定派郑喜荣亲自进城,侦察日伪军相关情报。

电台报务员的培训至少要三个月的时间,游击队本身的电台报务员如今仍然是指望不上,为了能够及时传递情报,徐大龙决定请李坤帮忙。

这天晚饭后,徐大龙来找李坤,他说道:“李长官,日伪军即将大举进犯,莞城县城是他们的必经之地。我们在那里有一个情报站,如今手里也有电台,但是缺乏报务人员,能不能派你们的报务员去我们的情报站,以便及时地传递情报。”

说实在话,日伪军即将大规模进攻麒麟峰抗日根据地的消息,二战区长官部已经通知了李坤,为了安全起见,建议他马上撤离。

李坤是一条好汉,不会临阵脱逃,而且他对徐大龙也十分信任,因此坚持留下来参加这次反扫荡作战。

他说道:“没问题,我这就把人叫过来,你直接给他交代就行了。”

李坤叫来了他带来的晋绥军的电台报务员,徐大龙也叫来了林雪莹,让他们两人事先沟通,以便于进行电台联络。

晋绥军的电台报务员就请林雪莹去了他的房间,进行商量。

李坤刚刚来到根据地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林雪莹,而且能够看得出来,她对徐大龙有好感。

看到她走后,李坤打趣地说道:“大龙兄弟,你可真有本事,从哪里找来了这么一位漂亮的报务员?”

徐大龙叹了一口气,说道:“可不是我找来的,是借来的,迟早还是要离开的。”

李坤好奇地问道:“从哪里借来的?我看她的神态举止,不像是你们八路军的人。”

徐大龙还真的佩服李坤的眼光毒辣,林雪莹接受的是果军部队的训练,他们的队列动作采用的是德式步兵操典,八路军所采用的是从酥军步兵操典改进而来的。如果细心的话,能够从他们的举止中看出他们之间的差异。

徐大龙不方便透露林雪莹是军统方面的人,他笑道:“是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借来的。”

李坤看到他不愿意说,也就不再追问,跟他探讨起了关于反扫荡的相关事情。

第二天上午,徐大龙邀请李坤参加了游击队的战前讨论会。

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讨论如何对付日军的骑兵部队,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很多的办法,但是都不够完善。

徐大龙一边听,一边把众人的意见都记了下来,他要综合进行考虑,找出一个最佳的方案。

李坤对于游击队的这种战前诸葛亮会议很感兴趣,晋绥军里没有这种优秀的制度,做任何的决定,都是长官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做出的。

李坤觉得这种办法更好,决定回去以后向参谋长提出建议,今后在晋绥军的部队里也要推广这种制度。

正如徐大龙等人所预料的,莞城县城是日军进山扫荡的重要基地,大批的日伪军正在向莞城县城集结。

这一次,守备第32师团师团长千叶寻一亲自率领师团部驻进了莞城县城,在县城里设立了这次扫荡的临时指挥部。

郑喜荣等人通过电台不断地把日伪军相关的情报,通报给了徐大龙等人。

这天中午,林雪莹给徐大龙送来了关于日军骑兵大队相关的情报,看完以后,他不由得眼前一亮。

徐大龙高兴地说道:“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孙德胜好奇地问道:“大队长,你想到了什么好主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