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崩坏神话 > 第四百四十二章

崩坏神话 第四百四十二章

作者:雷动天下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30 01:17:2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説悟空等人回到北俱芦洲,无生告辞而去,杨戬也算与山河社稷图了结了一段因果,便回灌江口的真君庙去。

但悟空却邀请杨戬一同回到花果山,大宴几天,吃饱了酒水,才放他离去,几人的关系,倒也更加密切,这是为将来计。

牛魔王打了个酒嗝,骂道:“在那海上,鱼腥味都快把老牛我熏死了,总算能喝酒吃肉了,真是爽快!”

蛟魔王却叹道:“可惜我那根基都毁于一旦了,要不是还剩下一个龙鲸,我就成孤家寡人了。”

悟空拍了拍蛟魔王的肩膀,道:“二哥放心,咱们兄弟一心,迟早再建起大好基业来。”

这几天来,齐天道人已经彻底成长了,与悟空的法力一般无二,太乙金仙第三重天人境。

这齐天道人生得却是一副好面皮,风度翩翩,剑眉虎目,鼻直口方,打扮成道人模样,还真如得道高人。

悟空得了大机缘,以后就算这个肉身真被如来给打死了,但却还有齐天道人这么一个肉身可用,两者本就是同源,齐天道人,即是悟空。不过,这齐天道人却承载了悟空的大多戾气,虽然生得阳刚正直,但却略微阴沉,这倒是悟空没想到的。或许,这与“斩三尸”有关,齐天道人承载的莫非是恶尸?不过以悟空而今境界,是肯定斩不出三尸来的。

牛魔王兄弟三人喝酒吃肉,谈天説地,按下不表,却説齐天道人到了南蟾部洲来。

当其时,是大汉王朝,经楚汉争霸,项羽败北,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而得天下。

而今的人间帝王乃是汉明帝刘庄,正值永平十年,南蟾部洲还是以道门为主,虽然已有了零散的佛家寺庙,但香火却并不鼎盛,只有靠近西牛贺洲的那几个城市比较崇尚佛教。

这日,汉明帝于寝宫当中批下最后一份奏折,只觉得无比疲累,倒头就睡下了。

汉明帝梦中瞅见一尊金人飞行于皇宫殿庭当中,这金人凛凛生威,金光夺目,只当是天降异象,翌日醒来,在朝堂之上,问于众位臣子。

“诸位爱卿,朕于昨晚就寝时候,有金人入梦,飞行我皇宫殿庭之中。你们其中也有能人异士,可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汉明帝高坐龙椅上方,头戴平天冠,轻声问道。

太史傅毅走上前来,双手作揖道:“陛下!西方有大圣人,其名曰佛,修金身,陛下恐怕梦到的就是西方圣人了。”

骠骑将军刘苍却説道:“胡説八道,我大汉王朝受三清道祖保佑,哪里又有什么西方圣人?”

傅毅不紧不慢地説道:“刘苍将军有所不知,这天下何其之大?却分为四大部洲,曰南蟾部洲、曰东胜神洲、曰北俱芦洲、曰西牛贺洲,大汉王朝地处南蟾部洲,而那西方圣人,正是在西牛贺洲啊!”

刘苍冷声道:“一派胡言!我大汉王朝,向来只信奉道门。哪里有什么西方圣人?”

汉明帝刘庄却淡淡笑道:“诸位爱卿不要争吵,既傅太史都这么説了,那便遣人往西域走上一遭,请来那西方圣人,看看如何?”

刘苍本是刘庄的亲兄弟,听他如此説话了,心中却极不乐意,昨晚已有一得道高人找上门来,説佛教欲东侵南蟾部洲,传扬他们的道统,这佛教中人用心险恶,万万不可能让他们的道统进入汉王朝来。这得道高人正是齐天道人了,刘苍一心要匡扶大汉王朝,又见了齐天道人的厉害手段后,自然是不得不信了。

毕竟齐天道人思量那刘庄乃是人间帝王,国运在身,不好接近,还是从他身边的人来劝説,务必要将佛教道统阻挡在南蟾部洲之外。这佛教极为厉害,一旦让其站稳脚跟,那传扬得就相当快了,道门讲究无为,神仙们逍遥自在,懒管凡间之事,美其名曰:顺应天道。

佛教高手之后更是频频在南蟾部洲的百姓面前施展神通,便使得道统彻底传扬开来,到了后世,竟然隐隐压下道门一头。

齐天道人对刘苍叹道:“嗟夫!人身难得,光阴易迁,罔测修短,安逃业报?不自及早省悟,惟只甘分待终,若临歧一念有差,立堕三涂恶趣,则动经尘劫,无有出期。当此之时,虽悔何及?故老释以性命学开方便之门,教人修种,以逃生死。释氏以空寂为宗,若顿悟圆通,则直超彼岸;如有习漏未尽,则尚徇于有生。”

这一句话便是彻底否定了西方释门,而刘苍崇尚道教,便深以为然。

佛法与当今的儒、道有极大冲突,因佛教的兴起,后世的儒学家不得不把“内学”放在第一位,曲解了孔圣人的意思,使得儒家的内圣外王变成了摒弃外王,使得整个东土社会懒政消极,到了之后更是发展得让人瞠目结舌,竟然不用缴纳税赋,以致于后世许多不愿接受税赋徭役的百姓都去剃度出家,更有让人捶胸顿足的政策,凡犯过罪之人,只要皈依了佛门,便可不受惩罚!后世的王朝政权都因为佛教而受到大大冲击,所以,后世有了三武灭佛,三位武宗皇帝在位时候对佛教动了三次刀,但奈何那时候的佛教已经根深蒂固,难以彻底铲除了。

悟空跳出天道,纵观四海,倒也并非认为佛法本就有害,而只是单纯对东土的王朝来説,有莫大危害!

当政者笃信佛教的,哪个有好下场?它传入东土,使得整个东土的科技毁灭,空谈误国。后世更是有梁武帝、宋徽宗、李煜、唐顺宗等人参禅误国,以致杀身之祸。从而造成后世东土王朝逐渐衰弱,儒家学术追求“内学”,沽名钓誉之辈越来越多,使得儒家学术完全成了“流毒”!当然,这是后话,表过不题。

傅毅早就得了佛家高人指点,立刻拜道:“陛下圣明!”

“中郎将蔡愔何在?”刘庄问道。

刘庄此人雄才大略,在他治理之下,东汉王朝蒸蒸日上,有金人入梦,此乃祥瑞,帝王们最看重的就是这祥瑞,这代表着上苍的奖励和认可。而且,刘庄又是圣明的帝王,做事雷厉风行,乾坤独断,他既认定一件事情,便是难以改变的。天降祥瑞,这对他来説可是流芳百世的事情,就连商纣王这种昏君见了祥瑞都会高兴,更何况是刘庄这明君了?

中郎将蔡愔走上前来,道:“陛下,臣在!”

刘庄道:“蔡愔领旨!”

蔡愔跪侯圣旨。

刘庄道:“朕遣你领使者往那傅太史所説的西牛贺洲走上一遭,看看是否真有大圣人。”

蔡愔道:“若是没有呢?”

刘庄看了傅毅一眼,淡淡道:“若是没有,那朕便当傅毅欺君!”

众人也朝傅毅看去,却见太史大人气定神闲,显然一点也不担忧。

蔡愔又问道:“若是有呢?”

刘庄就道:“若是真有,那你便请了西方的大圣人来我东土走一遭,传扬他们的道统,彰显仁德。”

刘庄自命天子,是极信天命之人,有金人入梦,那就是一种暗示。

刘苍在下首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没有办法,知道四哥刘庄一下定了决心,就很难改变,于是,也只能缄口不提。

散朝过后,刘苍急急跑回府邸,求教齐天道人有什么办法。

话説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傅毅得西方高人指点,言明刘庄所梦乃是西方大圣人的金身,明帝深以为然,认为此乃祥瑞,遂派遣蔡愔领一干使者,欲往西牛贺洲,求佛问道。

只是其弟刘苍闷闷不乐,盖因齐天道人已与他陈述佛门传入东土的利害,但难以逆转兄长的意思,只能回到府邸来,寻齐天道人解惑。

齐天道人似乎早已料到了这个结局,帝王之道,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一个梦,就可以拿来大做文章,刘庄夜梦金人,若让佛教道统真正传入东土,佛教自然会为了他而歌功颂德,由此,刘庄得以名传千古了。古往今来,帝王不知何其多也,不是名流千古,就是遗臭万年的。

刘苍拱手道:“齐天仙长,我家兄长不纳我谏,还是决意要派出使者往西域求佛问道。”

齐天道人双眉略微皱起,问道:“使团什么时候出发?”

刘苍道:“今日下了圣旨,我兄长一向雷厉风行,大概就在这几日便会整装而发。”

齐天道人沉吟片刻,道:“若真是这样,便也只能用些神仙手段来解决了。放心,我会尽力不让那佛门道统传入东土的。”

这具肉身没有什么法宝,只有通臂猿猴的本命神通,和他的一根精金铁棍,袁洪的法宝,都在中古大战当中被打爆了,齐天道人又不好拿悟空手里的打神鞭和太岁鞭,毕竟悟空的那些法宝已经显露出来过了,只能将就着将袁洪的这根精金铁棍打成了一杆点钢枪,重量在千斤上下,用着倒也还算趁手。

而今佛教要传入东土,或许是得了道门认可的,毕竟,要展开西游不可能太唐突了,需要一段时间的铺垫,齐天道人明知道如此,但却偏要这么做,这也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免得再落入西游的圈套里。如果佛教不能传入东土,那么,他的命运便可以改变了,如来后面的布局也就全部没用了。

其实,佛教在传入东土的时候也有过道门高手与佛门高僧交锋,但是却以道门败北告终,汉明帝大喜,遂建立白马寺让一众僧侣居住,传扬道统。

刘苍早被齐天道人説得五体投地,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政权统治的确越加巩固了,但是,他却也成了后世的千古罪人,他将东土多元化的文明都扼杀在了萌芽里,若非汉武帝独尊儒术,仍旧百家争鸣,佛教纵然入了东土,也不可能掀起如此大的波澜,使得儒家变成了流毒,让后世之人提到就忍不住想破口大骂。纵汉武雄才伟略,但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是对东土文化的一种严重损害。

“还请齐天仙长出手相助,苍感激不尽!”刘苍拜道。

“我自然会出手的,此事关乎我东土道门颜面,若让番邦道理传入东土,置我等颜面于何地耶?”齐天道人伸出收来,将刘苍从地上扶了起来。

刘苍咬牙切齿道:“那傅毅食君之禄,却又引进番邦教派,来为祸中原,当真该杀!”

齐天道人却道:“你们是凡人,很容易就被仙家中人蒙蔽了双眼。傅毅此举,该是有佛门高人指点的,将军宽心便是,贫道自当讨回道理来的。”

齐天道人却也有些发愁,他手中没有趁手法宝,虽有地煞七十二变防身,但遇到那些法宝奇多的佛门高手,还是极为吃亏的,君不见昔年弥勒佛座下的一个小沙弥都能让悟空在西游路上连连吃瘪吗?自然,那也与弥勒佛纵容和指点有关。

“对了……去灌江口请杨戬来。杨戬乃是阐教圣人的门下,对于三清自然是极力拥护,这佛门要想传入东土,他肯定会百般阻扰的。”齐天道人心中暗自思忖,他手里没什么法宝,而悟空本尊却又不好露面,实在是让人发愁,但杨戬却不同了,他法力高强,法宝也多,威名早已远扬,由他来出面阻止佛教东侵,实在是再好不过。

只不过,杨戬的身份极为敏感,是玉帝外甥,不知道他愿不愿意出面了。

仔细説来,杨戬玉帝的关系极不和睦,这玉帝乃是上古时期大善人张百忍历经劫难,转世而成的,曾在元始天尊座下当过童子,但或许也正是因为受元始天尊掣肘,让他渐渐就生出了逆反心理,逐渐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然后对抗三清,甚至不惜联合佛教。

齐天道人遂辞了刘苍,驾云望灌江口来寻二郎真君杨戬。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齐天道人这边赶路,按下不表,却説西天的动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