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书籍1339182 > 第二十六章:江安河大捷,黄义明一举占成都

第二十六章:江安河大捷,黄义明一举占成都

刘惠恕

且说黄义明率军攻占眉山城后,又根据荒山老人赵志侠的建议,在伏虎岗虎跳峡设伏,全歼了争天王袁韬的精锐部队虎卫营,一举攻占了彭山城。后论功行赏,委任赵志侠为眉山城长,另委任前明生员蓝正色为彭山城长。当这一切工作完成后,黄义明率大军在彭山城歇息两日后,拔营继向成都挺进。

一日,大军挺进至成都近郊江安河附近的双流,前方谍报忽报争天王袁韬已率领十万大军渡江安河,背水结阵,欲与我军决死一战。黄义明急令大军停止前进,在附近山岗降龙岗上立营结寨,并与众将协商破敌之法。讨论意见是:

敌军人数众多,以逸待劳,背河结阵,此为其长。但敌军散乱、无纪律,凶残,与民为敌,屡败而无士气,此为其短。吾军劳师远征,兵力少,且后继乏粮,此为我短。吾军屡胜,士气高涨,且士兵及川野之人皆知吾军为正义之师,系为建蜀土大同邦而战,深得民众拥护,此为我长。敌我军势对比,敌军利于久战,以坐老吾师,而我军利于速战,以争取主动。

黄义明最后道:敌军背河为阵,兵力虽多,但不能充分开展。我军数量虽少,但相对于敌军已渡河展开的前锋部队而言,人数并非劣势。只要能骄敌之兵,诱其与我军尽早展开决战,挫其前锋部队,敌军必败。众将皆同意黄义明的意见。最后决定出战方略是:初战示弱,并派在眉山、彭山初战时已降我军的敌将单国安,率二百名降卒伪降争天王袁韬,待两军决战时,里应外合以败敌军。众将一齐叫好。

次日晨炊后,黄义军率军在降龙岗前列阵擂鼓叫战,争天王袁韬则率已渡河的士兵列队擂鼓应战。敌帅袁韬身披金甲,手持长斧,威风凛凛,亲自出阵挑战。黄义明军中,则由副帅计子善手持双力,先行出战。但见二人在阵前,一人手挥巨斧,上下飞舞,似翻江倒海;一人手舞双刀,左劈右砍,似雷鸣电闪。二人战作一团,初时不分胜负,但十余回合以后,计子善已不是对手。黄义明命令俞伯海、罗秀兰夫妻替下计子善再战。而夫妇二人,一人持枪,似蛟龙出海,一人持矛,似猛虎出洞,但见枪与矛围着袁韬身子上下猛捅,而袁韬的一柄长斧上下翻滾,使得滴水不漏。双方二十回战罢,俞伯海、罗秀兰夫妻逐渐力怯。黄义明又命令第五军何秀芳,副将吕娟娟接替出战,二女将一人持长鞭,一人持三节棍朝着袁韬上下挥舞。袁韬笑道:黄义明军中无人了,竟派女子出战。敌阵掠阵副将武大定怕袁韬久战乏力,欲接替袁韬出战,袁韜正战得兴起,坚决不退。但见二位女将一人持长鞭,一人持三节棍朝着袁韬上下挥舞,只是近不得袁韬斧边。双方又战至二十回合,二位女子似显乏力,黄义明鸣金收兵,袁韬则命令士兵擂鼓冲锋,却被黄义明军乱箭射回。时天色晚,袁韬军中副帅武大定鸣金收兵,要袁韬明日再战,袁韬笑道:黄义明军中皆如此草包将领,看我明日杀得他片甲不留。

入夜,黄义明军营一角突然火起,袁韬举目遥望,但见一行约二百人队伍众朝袁韬军营方向逃来,后面则有一大队人马来追赶,高叫:莫跑了反贼!袁韬见状,急令副帅武大定率一支人马接援。黄义明追兵见袁韬接援军队出动,便停止追击回营。

武大定将黄义明军中逃兵接入帐内,袁韬一见,竟是自己军中旧将单国安,便细问原因。袁韬答道:吾等皆是大王眉山守将郑爱娥与彭山守将占子豪弃城而逃时,来不及逃脱的大王旧部,为活命无奈从贼。今日阵前见大王神威,一人连败黄义明五将,心存敬仰,决心弃暗投明。是以率旧部烧毁黄贼山寨粮草,重新归顺大王。无奈事泄被黄贼发现,派兵追击,甚谢大王派兵救援得以不死,天恩难忘。言毕伏身磕头,向袁韬与武大定致谢。

袁韬听罢大喜,说道:尔等不忘旧主,弃暗投明,合当重赏,快快请起!又问起黄义明军中情况。单国安回答道:今日一战,黄义明军中已胆寒,人人思归。大王明日但出主力与之决战,必能全歼黄军。袁韬听罢大喜,说道:尔等今日尽早安歇,待明一战破敌,再摆酒庆功。

且说明日晨起炊后,袁韬军仍背河设阵、擂鼓挑战。黄义明军仍于山角布阵。然后派出使者向袁韬说词道:大王昨日胜之不武,我军之败实因大王背河为阵,我军背山为阵,战地狭小,我军阵形无法展开而致败。大王若敢将军队撤江安河北为阵,让出开阔战地,我军将发起冲锋,与贵军决战,必杀得贵军片中不留。不知大王有无此胆量与我军决战否?

袁韬听罢大笑道:有何不敢!我现拥十万大军,投一根鞭子即可将江安河淹没,还怕与尔等三万草军决战?随即下令退军以让出河南战场。袁军副帅武大定劝道:我军背水为阵,有险可守,士兵逃无可逃,必一心向战。今退兵河北,怕的是军心动摇。袁韬笑道:无妨!俗言兵不厌诈,我军先让出河南战场,待敌军涉河时,我军待其半渡而击之,必全歼黄师。遂下令撤军。

不意袁韬撤军令方下、前军兵动时,单国安即率其二百降兵在阵后高叫:袁军败矣!袁军败矣!带头朝后逃跑。袁韬的军队原皆由乌合之众、不良盜匪组成,毫无纪律。后军不知道袁韬撤军的原因,只见前面军形一退,也以为是打了败仗,跟着一起逃跑。而黄文明的军队见袁韬的军队一动,便擂鼓下令全军冲锋。此时第三军主将丰向南、副将鲍好古冲向前去死缠住袁韬恶战,袁韬武功虽高,但丰向南、鲍好古二将却是黄义明在彭祖洞亲授的十位高徒中的两位,缠斗一久,袁韬便感不支。此时袁韬军中的郑爱娥、占子豪二将各自持兵器前来救主,却被第五军主将何秀芳、吕娟娟敌住,何秀芳、吕娟娟亦是黄义明在彭祖洞中亲自授艺的十位高徒中的两位,武功高强,双方战久,郑爱娥、占子豪各自被斩于马下。此时袁韬本人,也被丰向南、鲍好古二将斩于马下。袁韬军中将士见主将已死,更无心恋战,便一齐向后奔跑。而先此带头逃跑的降将单国安,此时却率领二百名降兵转过身来,从侧翼阻击袁韬的逃兵。袁韬军的阵形,顿时大乱,袁韬的十万大军,一时间可谓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溃千里。溃兵们人踏人,人挤人,掉于河中淹死、跌倒之后被同伴踏死者比比皆是,伏尸遍野。黄义明的追兵在后面高叫道:放下兵器,坐地不死。袁韬的逃兵们便成片成片地坐于地上,等待受降。

此时袁军副帅武大定见败局已不可挽,便率领万余残兵弃成都城不守,直接逃往剑阁自己的原有山寨,在剑门关上布防据守。黄义明则率大军从容渡过江安河,进入成都城区。本着穷寇勿迫的原则,黄义明未再下令追击姚黄贼残兵,而是着手安定成都城秩序。

2023年9月22日审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