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佣兵1929 > 第1695章 拉助力

佣兵1929 第1695章 拉助力

作者:山有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5:44:18 来源:小说旗

陈上将认为,既然淞沪会战的战略目的已经达成,再跟日军消耗下去毫无意义。

这其实已经违背了当初制定的以空间换时间,步步抵抗,层层后退,将日军战线拉长的持久战方略。

所以对于从淞沪战场撤退,他早就都已经思虑再三,而且心中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

在他的计划中,这种逐步的撤退需要尽早安排,并且同时要在吴福线和锡澄线这两道国防线上建立有效的防御。

要知道,当初设立这两道国防线的时候,就已经明确每道国防线的防御部队不得低于十万人,而且还需要有最低两个德械师和两个半德械师的坐镇。

但现在,校长打得兴起,已经抽调了不少原本属于国防线的防御部队到上海,这可是有点过于冒险了。

万一日军真的在沿海登陆,这几十万精锐部队被迫仓促撤退,甚至有可能变成溃退。那国府靡费无数人力物力打造的国防线,就会面临无兵可守的状况,那才真的是闹出笑话来了。

要说陈上将这么早就预见到日军有可能进行迂回登陆的战术,一方面是得益于他对日军战术的了解和研究,但更主要的还是周文当初给校长的建议和分析。

陈上将虽然在当时的最高军事会议上,对周文以南京被战争摧毁为代价,要与日军展开一场惨烈的巷战,达到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的建议并不赞同。

但是周文提出的日军会在江浙一带登陆,甚至直接指出登陆地点很有可能就是在杭州湾的分析,却是给了他一个非常有警示作用的提醒。

而随着淞沪战场的局势变化,他开始不得不佩服周文的预见性。

在淞沪战场进入双方比拼消耗的相持阶段后,日军要通过迂回战术一举打破战场僵局的意图越来越明显。

要知道,此时日军叫嚣的速胜论还在其国内舆论和军界大行其道,如果在上海就跟中国军队僵持个半年一年的,那还叫什么速胜。

所以,按照日本人的尿性,采用迂回攻击就变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而在临海地区,在防御薄弱的海岸线进行登陆,就是日军最合适也是最习惯的迂回战术。

只是,对中国军队来说,你知道归知道,却是没有任何有效的应对办法。

你想想,海岸线那么长,登陆地点选择面那么广,你就是多了个几十上百万人也很难防得住。

所以从淞沪战场撤退也就成了中国军队的唯一选择。

不撤不行,一旦被鬼子包抄了后路,不说后勤支援什么的都断了,就是军心士气也会迅速被瓦解,那就是一场后果非常严重的灾难。

这些情况,陈上将和总参谋部的诸多将官们都做了多次推演,也看出了其中的巨大隐患。

见到自己不着痕迹的一记马屁有了效果,陈上将就打铁趁热说道:“卑职建议,先把刚刚增援到的21集团军部署到吴福线,将在淞沪战场调换下来的7个德械师部署在锡澄线,一边进行整补一边做好防御准备。”

陈上将说到的21集团军,实际上就是桂军中最精锐的主力部队。其下辖的第7军在北伐战争中打出了“钢军”的赫赫威名,其作风顽强、战斗力在国内堪称强悍,是广西王李上将的看家部队。

而在历史上,校长则是用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术,将这支跋涉千里才赶到的“钢军”派上了淞沪战场这个绞肉机上。

才仅仅三天的时间,数万不熟悉敌情和地形的广西狼兵,就牺牲在了淞沪大地上,实在令人感到痛心。

校长听了后,盯着地图半天不发一言,心中却是在不断斟酌。

陈上将将心一横,又说道:“卑职最近思来想去,觉得小周提出的,以南京作为与敌拼消耗的战场也不是没有道理。只是既然要在南京与日寇展开残酷巷战,部署的兵力也不能少了。”

“卑职担心如果在淞沪战场上兵力折损太大,到时候不但影响了吴福线和锡澄线这两道国防线的防御,就是南京的防御兵力也会短缺,那就失去了以南京被毁为代价,达到大量消耗日军的目的。”

“而且,如果南京保卫战打不出应有的战绩,甚至坚持不了多长的时间,那么我们要借此战向全世界宣示我国不惜与敌皆亡的决心和精神的意义就影响甚微。”

“所以,现在就要考虑保存我们在淞沪的有生力量,将日军引进来打。通过两道国防线的防御战和南京保卫战,不断让日军流血,也让全世界都知道我们抗击日寇侵略的意志和决心。”

你还别说,陈上将不愧是校长的心腹,他的左一个全世界,又一个意义和影响,还终于打动了这位处心积虑想在世界上留名的校长,让他心里开始动摇起来。

只是,到了此时,他依然还不松口,反而转移话题打趣道:“当年的军事会议上你可是坚决反对小周的提议,甚至还跟文白吵了起来,怎么现在转而同意他的观点了?”

陈上将心里苦笑一声:“我还不是为了保全淞沪战场的有生力量,不得不拉上几个潜在的盟友来增加说服力。”

他虽然不是很待见不服从军委会调派,实质上已经是一个军阀的周文,但对周文当年上报给校长的建议书还是详细进行了研究。

现在,随着淞沪会战的展开,他对于周文在两年前就有那么准的预见性也不得不佩服。

他同时还想着,在南京打就打吧,毁一城总比几十万精锐一朝丧尽的结果要好的多吧?

而且他知道校长虽然也不忿周文的不服控制,但对这个他口口声声的小土匪其实还是相当欣赏的。

所以他现在也只能拉上周文的名头来说服校长。

就笑道:“之前主要是对其提出的以一国之首都被毁为代价的建议有些不认同,也觉得这小子的提法太过残酷,也太过惊世骇俗。”

“但现在看来,卑职也不得不佩服这个小周对于中日战争的预判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