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12章 入朝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2章 入朝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清早,

宣武门下,

岳凌着一身绯红官袍,袖袍宽大,下摆及第。衣襟右衽,胸前是一副云雁图。

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

只胸前这一块补子图案,便将这城门下大臣们的等级区分清楚了。

适时,正有胸前白鹇图的官员,上前与岳凌行礼道:“岳大人,几日不相逢该下官称呼您为大人。”

岳凌循声望去,原来是王子腾。没想到他行伍出身竟是个文官官职,那多半也是靠祖上的功绩荫补了一个官职。

岳凌想了想,强忍着笑意。

一个行伍出身的,蒙荫在文官当中,真是负面叠满了,也难怪王子腾他着急往上走,怕是他日日都被文官折磨的不好受。

岳凌客气道:“王大人好。”

王子腾连忙摆手,“哪还当得起岳大人一声大人了。前几日让岳大人见笑了,府里后辈实在没眼力,您莫要记挂于心。”

岳凌也是笑笑,“言重了,你我行伍出身,如何记挂的住这等小事,你若不说我都忘了。”

王子腾讪讪笑着,又低声与岳凌道:“连日上朝,朝堂上多有对大人的弹劾声,但都被太子殿下压了下来。大人今日来上早朝,估量一会儿也要去应卯,大人还是小心为妙。”

“这些文人……”王子腾叹了口气,“哎,一言难尽。”

岳凌拍了拍王子腾的肩头,颔首道:“好,我会留意的,多谢了。”

从城门内走出两队宦官,百官便渐渐往上朝时自己的位次列队。

岳凌也随着走时,身旁走来一人,“是岳同佥吧?在下佥枢密院事卢渊。”

根据大昌枢密院的建制,一品枢密使多空缺,下为二品枢密副使掌实职,之后便是三品佥枢密院事,而后才是岳凌四品同佥枢密院事,共同辅佐上官处理政事。

见是自己的上官当面,岳凌客气作揖,道:“见过卢大人。”

卢渊颔首还礼,道:“即将上朝,随我来站位吧。”

“是。”

……

再一次过了宣武门,来到太和殿,此时大殿中的景象就好很多了。外门已被修缮好,皇宫中也不见狼藉的模样,似乎前一场宫变,早就湮没在了时间里。

不多时,秦王从殿后走出,身后戴权捧着一个岳凌有些眼熟的锦盒,置在殿中的大条案上。

百官见之,不知秦王又搞的什么戏目,便也都垂头不言,只当未曾看见。

戴权归位,于秦王身边又抖了抖拂尘,尖声道:“上朝。”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见俯首的大臣们,今日来的齐全,未有人告假,而且还在其中发现了岳凌的身影,秦王忍住笑意,应道:“众爱卿平身。”

待百官起身之后,秦王率先开口道:“今日,殿议朝事之前,孤要先说一件事。”

扫了遍下方群臣,秦王又道:“条案上的这一方锦盒,诸位可留意看一眼。前不久,在康王府内室的暗格中,搜出了这锦盒。据康王府中内臣告知,是如今殿前的某些人与康王联络的书信,其中当然不乏有高品大员,勋贵重臣。”

闻言,殿前便已有人撑不住了。未曾想,过了半月,秦王又将旧账翻了出来。

才说了这一句,勋贵之中已有人跪下叩头了。

秦王见之,还是轻松的语气,道:“诶,石锐,孤没有要为难你的意思。不用跪,先起来吧。”

左右四王八公家的子弟,一脸鄙夷的将石锐从地上拉了起来。

秦王笑着道:“孤呢,其实还未看那锦盒里的信笺。诸位仔细辨认,也能发现这锦盒并未开封。孤以为,这应当是康王留下待他登基成功之后,要挟某些大臣的把柄,如今却也成了某些大臣与孤的把柄。”

“当然,如今朝中内忧外患,孤早就言明不欲大兴牢狱之灾,株连之法,自也不能食言。”

“戴总管,你来吧。”

“奴婢遵命。”

只见戴权上前,抱起那一方锦盒,缓步走出大殿,投入宫门外的大鼎中,令人点火烧之。

望着外面冒出滚滚黑烟,不少人的心也随之落地,脸色渐渐舒缓。

瞧着百官神色各异,秦王以为好笑,又道:“好了,今日就当是将前事了结,诸位以后都不必再为此事担忧。在其位谋其政,为社稷,为百姓,多做些善事,也不算枉食君禄,辜负孤的一片心意。”

百官又叩拜道:“殿下圣明。”

……

岳凌第一次早朝,比想象的顺利多了。

本以为会是各方争斗的骂战,口水能喷到人脸上那种。又或者,秦王抛出一条政事,下面便有群臣反驳。

最终压轴曲目,言官科道登台,扯开嗓子发言,弹劾这个官员最近作风不检点多娶了几门小妾,弹劾那个官员的儿子不成器在赌坊赌钱,家风太差。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能写进他们弹劾的奏章里。

反正在他们眼中,和圣人之言有背的,那便得弹劾。而维持朝堂清正廉洁,还真少不了这些人。

今日,心里早有准备的岳凌是什么也没看到,早朝比往常结束早得多。

正要随着大部队出皇宫,却又被一个小黄门拦了下来。

“岳大人,太子殿下寻大人去偏殿议事。”

岳凌点了点头,跟在小黄门身后,拐去了偏殿。

入殿,小黄门就退了出去,殿上只有秦王坐在案后,一脸洋洋自得。

岳凌向前拱手道:“殿下。”

见了岳凌,秦王再抑制不住上翘的嘴角,大笑出声,“哈哈哈,岳凌,你说孤的演技如何?”

“演技如何?”

岳凌不解其意。

秦王笑着蹲下腰,从案下又取出一方锦盒,与方才的锦盒一模一样。

岳凌一怔,“殿下,这是?”

秦王撇了撇嘴,“当然是真的书信了。”

“那烧的?”

秦王道:“烧的是孤遣人伪造的。兵者,诡道也,虚则实之,实则虚之。孤只说未曾打开,孤的确未曾打开,现在再打开来看看。”

秦王抽出案上玉匕首,将锦盒刺穿,撕开封沿,便从中随意扯出一封信。

“嗯,兵部侍郎,孤早有预料。”

“礼部,兵变与你礼部什么相干?”

“都察院,难怪今天御史言官这么消停。”

“……”

秦王眉头越皱越紧,脸色越来越难看,岳凌谏言道:“殿下方才还说了,不会大兴牢狱。”

秦王将信笺往案上一摔,冷哼道:“是了,孤自不会食言。当下留着他们,等度过难关之后,腾出手来,再寻个别的由头处置了。”

“岳凌,你来瞧瞧。最可恨的这辽东总督耿继文,也与康王送过信。前几日探子才来报,建州女真野心勃勃,重金贿赂野人女真与他一同进攻海西女真。待他一统关外,辽东腹地定然是他们下一个目标,当下辽东诸镇比蛮人那边还吃紧。”

“辽东失,则山海关危,女真便成了悬在我大昌朝头上的一柄剑,随时可以降下来刺一下。”

岳凌扫了遍书信,也意识到了情况的危机,便问道:“临阵换将,实在是不智之举。殿下如何打算?”

秦王叹了口气,“前不久孤才去信安抚了他,又令辽东诸镇历兵秣马。孤再调集兵员粮草陆路出山海关支前,海路往锦州港做中转。”

“对,还有昨日你给孤的奏疏。你说的的确有道理,不得不防。孤已经遣人往北蛮余部和海西女真取得联系,总得给他们些闹些乱子才行。”

岳凌点了点头,“还是待殿下筹划完备之后,再操起兵戈比较好。”

秦王又道:“近来也不是没有好事,你与孤建议的火炮已经在运送回京的路上了。火炮这种利器还是很难达成交易,更不用说成手的工匠了。不过,天助我大昌,正有一伙洋人在海上遭遇了风暴,漂流到天津卫海边的一处渔村。”

“当地渔民报官,那些洋人的船只损毁的严重,火炮沉水了不少,财物更是丢的一干二净。要想回到故乡,自然少不了我朝的支持,便以此为交易,先为我朝做事了。”

“其中佛朗机炮有十多门,红夷大炮有四门,皆是低价就售与了我们。工匠来了,短时间内还能再造些火铳装配军队。待他们入京后,孤再传信与你。”

一席话说完,秦王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殷太和对火器不甚重视,也不通其中路数,若让你去操练军队才是上上之选,但你当下的确不能挪出枢密院。”

半开玩笑,秦王又道:“多有几个你,孤就能省心了。”

岳凌也随着笑笑。

“好了,有事孤再传信于你。你今日在朝上露面,也得去枢密院走一走了。”

岳凌拱手道:“遵命。”

待岳凌退出后,夏守忠满面笑容的走了进来。

秦王才坐回到原位,见状,挑了挑眉头问道:“你这是遇到了什么喜事?难不成,你有儿子了?”

夏守忠的笑容一下僵住,讪讪道:“殿下说笑了,是我方才在门外听到一桩趣事。”

“哦?什么趣事?”

秦王心情正不好,将那些信又装回锦盒里,丢去一边了。

“殿下可还记得,前几日奴婢曾说宁国府上大婚的事?”

秦王颔首道:“记得,怎么了?”

夏守忠笑着道:“听说成亲那丫头直接逃婚了,将一个丫鬟嫁了过去,如今宁国府正满城的找呢。”

秦王听了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真有意思,你瞧瞧这个丫头都聪慧的不去宁国府沾染晦气,宁愿流落街头都不过门。宁国府上寻不到,那定是被京城里的谁家给收留了,也是个运气不错的。真是好笑,如果后面还有故事,记得与孤说,到底是谁家收留了。”

……

枢密院,作为两府,衙门在皇城内,太和殿以西,与东边的中书省遥相呼应,是唯二在宫中办差的衙门。

枢密院门前,还另有一道看守,待岳凌表明了身份,才被准许通行。

由差役引领着,一直到院内的正堂上,算得上一间抱厦,是岳凌的办公区域。

此刻房里还有两人,一位在早朝时见过,是佥枢密院事卢大人,论相貌就是一个典型的中年儒士,自带一股宽和之气。

而一边靠墙案后的人,与卢渊相比倒显得有些其貌不扬了。对岳凌的态度也十分蔑视,只抬眼看了眼,便就无动于衷,继续写着文书。

卢渊迎上前来,与岳凌介绍道:“这位便是另一位同佥枢密院事冯愈。”

迈出一步,卢渊又引着岳凌出了一处洞门,与抱厦相连的正堂,其中还有一人正处置政事。

“这位是枢密院副使,柴大人。”

岳凌随之行礼,“见过柴大人。”

枢密院副使柴朴停了笔,看向岳凌,和煦笑道:“殿下说,给我们枢密院送来一位能人,我们也等候许久了,终于将你盼来了。”

“不瞒你说,如今边关战事吃紧,事态愈发严峻,枢密院还是比较忙的。那兵部不过是新掌了个火器营,便就成日叫苦连天,我们不但管着天下兵马,而且京营也彻底划为枢密院治下,活便多了许多。潜逸(卢渊字)与岳同佥分些差事吧。”

“好。”

卢渊又将岳凌带回了抱厦内,指着靠窗一边的桌案道:“岳同佥,这便是你的座位。至于差事,如今要紧的是大同府附近的文书复核,以及京畿南门户紫荆关的布防,你和冯同佥共同负责。”

本着同僚一场,岳凌来到冯愈身边,道:“冯同佥,往后多多指教了。”

冯愈皮笑肉不笑的接口道:“指教?谈不上。我这四品官是科举之后,在地方外派了近十年,京官又做了三年才得来的,岳将军这擢升的速度,我倒是想向你请教呢。”

努了努嘴,冯愈又道:“办差的文书都在这,你取走吧。岳将军,我可提个醒,文书不比战场厮杀,统筹全局可是要细细考量的,但愿岳将军能读得懂文书。”

岳凌点了点头,果然这才是文官对待武官的态度,卢渊和柴朴都有些太温和了,让他有些无所适从。

相处那么容易,哪还有趣味?

第四日日万达成!四天了,给点小票票鼓励一下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