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10章 翁婿查案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0章 翁婿查案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夕阳西下,

扬州的古街上人来人往,喧嚣热闹。

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徐徐燃起了灯火照亮,与辉光共同点缀着横亘在城中的河道,放出绚烂夺目的光彩。

临近夜市,哪怕是冬季,也是扬州城愈发热闹的时候。

倏忽之间,马蹄声由远及近,官道上两道身影匆匆掠过。

在得知问题可能出现在鲍家时,林如海和岳凌第一时间便敲定了主意,先往鲍家走一趟。

一面赶路,林如海一面与岳凌阐述着鲍家的近况。

“扬州一直以来,有八大总商,而如今却要慢慢成了六大总商了。”

“这其中愈发鼎盛的鲍家,一直以来都是个义商,少有作奸犯科之举,家风清正,每次捐输倒也积极。”

“譬如前一年,解苏州之急时,也正是由他家来操持此事。”

“你也曾因双屿岛之案,牵扯过几个盐商,其中并不包含他家。”

“不过,因为被你惩治的两家盐商家业有失,财力每况愈下,已经将一部分贩盐之地交到了鲍家手上,他家销量有增倒也是有因可循。”

“一会儿,我们先礼后兵,先让他自查。盐商势力盘根错节,鲍家又隐隐约约有被推上商会之主的趋势,此事实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大意。”

久历官场的林如海,向来以成熟稳健而著称,他不希望卷起太大的风浪,不像岳凌一般,一路砍杀过去自是情有可原。

也着实如他所说,两淮盐商动摇,那是半个大昌的百姓,吃盐都要受到影响。

稳定,是为官的第一要义。

岳凌微微颔首道:“先去会一会这鲍家家主,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吧。”

两人不告而访,疾行奔往鲍家园林,本也是不想给鲍家家主准备的时间,即便盐院中有他收买的眼线,也还是比不过他们这两匹快马的。

林如海和岳凌还特意选了人流并不多的府衙大路,穿过城中心,往南城去盐商的园林。

可等路过府衙大门时,却见外面是里三圈,外三圈的围满了人,黑压压连成一片,根本无法顺利通行。

岳凌眉头微皱,按理说这时辰,已经到了府衙的下衙时辰,却是还有这么多人堵在大门前看热闹,实在异常。

也不由得因此多想了几分。

林如海同样皱眉望着,临近打听了之后才知道,是有人来府衙越级上告,正在衙堂前领五十下鞭笞之刑。

岳凌牵马挤过人群,望着堂前有个妇人,正被麻绳绑在长条桌上,口中塞了棉絮,身上的粗布麻衣被抽得破破烂烂,红肿的伤痕肉眼可见,便不禁皱紧了眉头。

林如海见之,暗叹口气,摇头道:“此为律法规矩,见这农妇应当是自乡下来,不去县衙报案,来府衙,为免扰乱刑罚案件,都要先领五十鞭。”

“《洗冤录》也不少有故意越级扰乱刑罚的案件。”

岳凌低声道:“她若来县衙报官,必然知道这个规矩,但还是愿意受刑,且这刑罚也不轻,一个女子皮开肉绽只为求公道,想来也是必有冤情了。”

“实在不该打这么重。”

岳凌前进一步,欲要阻拦行刑的衙役,却是又被林如海拉住了手臂,劝解道:“你怜贫惜弱,与玉儿真是一个模子刻成的。”

“只是这府衙也是按规矩办事,倘若你以巡抚身份,以势压人,枉顾律法,必然要招致祸患。”

“且我盐务和府衙,乃是泾渭分明,互不相干,你又是卸任巡抚,要归京之身,更不该干预府衙办差。”

“别忘了,我们是为什么事出来的。”

岳凌心下一沉,此情此景未尝不会是有人故意作秀,拦截二人行动的嫌疑。

在为官之道这方面,林如海的确比自己成熟,稳重得多,岳凌便听从他的建议,再与身边人打听,到底这妇人是有什么冤情。

“二位官爷,方才草民也是听了个一知半解,似是这农妇的孩子在四月入扬州来乡试,后来便不知所踪了。”

“这农妇是衡阳人,因为人出了县衙,县衙也找不到人,便就一直拖着不办。这临近年节,肯定是想孩子了,才告到这府衙来。”

岳凌轻叹口气,暗暗记下道:“倒也是个可怜人。”

“官爷一看就是个好官,天底下比这可怜的人,还多着呢……”

……

扬州南城,鲍家园林,

正堂上,八幅镂刻《盐法图》的云母屏风,隔绝出两方天地。

正中央的一条酸枝木茶案上,镶着两淮盐场的全景银丝嵌画,雕工精湛绝伦,可堪比《清明上河图》之景。

廊柱之间,飞檐斗拱,穹顶悬的盐晶吊灯,是为这盐商巨擘的独特家私。

再善良的盐商,其生活都极为奢靡,是外人无法预想。

此刻,鲍家家主鲍志道却正是怒不可遏,在堂上撒着火气。

折起门下竹条,一下下的抽在儿子鲍麟身上。

“你个不肖子孙,今日我不让你吃了这个教训,我便不是你爹!”

鲍麟跪在堂前,一动不动,任由竹条如同雨点一样落在自己身上,衣服渐渐被道道红条所拱起。

闻讯赶来的妇人,一进门便扑在了儿子身上,哭道:“老爷别打,别打了,要打死他,不如先打死我,让我们娘俩黄泉路上也有个伴。”

擦拭着儿子眼角的泪珠,妇人哽咽不止,“傻孩子,你爹打你,你为何不躲,也不走?”

鲍麟偏开头,不去看可怜的母亲,疼痛传遍全身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我做了错事,应当受罚。”

此言一出,并没让鲍志道好受,反而让他盛怒更加了几分。

“知错犯错,罪加一等!你先滚开,不然我连你一块打了!”

妇人上前跪地哭诉,周围仆人也赶忙拉开劝架,才让鲍麟得以逃脱,将破碎的衣物往身上提了提,想要快步离开大堂。

“站住!”

鲍志道呼喝了一声,重重靠在椅背上后,长长吁着气,垂头怒视着倒地不起的妇人道:“今日他铸下大错,追根溯源便是被你惯坏了?岂不闻,我盐商的规矩?嫡子不成器,如何担得起这么大的家业?”

妇人擦拭着眼泪,小声解释道:“麟儿还小,怎能不犯错?老爷年轻时,也没少犯了这些错。”

鲍志道挑了挑眉头,怒气还是未消,“罚他去祖地驻足半年思过,年节也不得归来,谁也不准去探望他!”

鲍麟行礼道:“谢爹爹,孩儿知错了。”

“滚,快滚吧!日日为祖宗清扫坟墓,忏悔去吧!”

鲍麟拖着疼痛的身躯,正往外面走着,迎面便撞见两个气度不凡的人,阔步迈过了门槛。

这雷厉风行的气势,将他惊得不轻。

毕竟这是鲍家的宅邸,怎会有人不经通报,便能直入到堂前来。

他自然而然的屈身躲了一旁行礼,两人倒是根本没留意他的存在,径直奔向他的父亲了。

鲍志道本是垂头饮茶,欲要捱下这口火气,当再抬起头来,瞧见来人,竟然是巡盐御史林如海,身子整个从座椅上弹起,一脚踢开匍匐在地的妇人,走下白玉石阶来。

“大……大人,今日是什么风将您吹来了?还望您恕我失迎之罪。”

鲍志道当头便拜,心神也是一震。

马上入夜,盐院御史到盐商家里,恐怕不会是来吃晚膳的。

“客气了鲍家主,你我二人相识也是有一二十年了,本官一直以为我们二人乃是知根知底,今日略有疑惑,才来府上一问。”

“对了,这位便是你一直想要求见的安京侯,岳凌。”

鲍志道立即抬起头来,一照面没想到竟是个和自己儿子年龄相差不多的男子,心中微微讶然,但还是当头再拜道:“草民见过安京侯。”

岳凌嘴角微扬,道:“哪有如此豪奢的草民,这园林,比我安京侯府可大得多了。”

这找茬的语气不禁让鲍志道额头生汗,讪讪道:“惭愧,惭愧。”

岳凌与林如海坦然上座,饶有兴致的端起琉璃茶盏,在手中转动一圈,眼也不抬的随口问道:“不知鲍家主因为何事发了这么大的火,虎毒尚且不食子,竟是与儿子这般大动肝火。”

听话音,方才在自己在堂上大发雷霆,已经是被赶来的二人听了个正着,鲍志道便也知无法隐瞒,叹了口气,徐徐道:“都是我这个不成器的犬子,让两位大人看笑话了。”

余光瞥见鲍麟还倚在门栏上,鲍志道挑眉怒道:“还不去祖地领罚,还等明日再启程吗?”

鲍麟忙唯唯诺诺的离了去。

鲍志道扭过头来,苦笑道:“家丑实在难以启齿,犬子前些日子随船送盐,在当地邂逅了个女子,两人干柴烈火便行了狎妓之事。”

“可今早人家双亲找上门来了,说是良家女子被他淫玩了,为平息事端,只好破财免灾。”

岳凌微微皱眉,“淫乱良家,可是要入刑的。”

鲍志道一脸苦涩,“侯爷说的是,我这便将犬子押送去衙门,交给崔大人明断。”

盐商在扬州,有钱有势,即便是告官也很大概率不会有牢狱之灾,更何况鲍家这等数一数二的盐商。

而且那女子的父母,不先去告官,而是直接寻来了鲍家,定然也是想谋一份财。

岳凌便也不愿再管这烂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沾上也是惹得一身骚。

久未开口的林如海,放下茶盏,直言不讳的开口道:“鲍家主,近年来鲍家的生意愈发红火了,账目你可过目过?”

听得前半句,鲍志道面上还有喜色,后半句便如一桶冰水浇在了他头顶。

“大人的意思是,账目有错?”

这临近课考,盐税上出了问题,关乎了林如海的乌纱帽,也关乎了盐商的身家性命。

鲍志道心尖一颤,立即唤人道:“来人,速速去将今年的账目都取过来,所有能敲算盘的都在来这堂上当堂核验!”

岳凌起身,一抬手道:“慢着,鲍家主,本侯有一事需要先行核查。”

鲍志道躬身作揖道:“侯爷请说。”

岳凌微微颔首,“先查一查今年鲍家多来了几个伙计,走了几个伙计,尤其是管账目的人,去查个明细出来。”

林如海在旁暗暗点头。

岳凌又回首与林如海道:“账目上的事,兄……岳……林大人比我了解的更清楚,愚……婿,不是,我就先去盐库探查一圈了。”

林如海眉头立即微挑,面上从欣赏转变成不悦,“去吧,断案你是内行,去好好查一查。”

鲍志道心底则是更加七上八下了,连忙让人前来引路,“侯爷请。”

岳凌抖了抖衣袍,摇头道:“鲍家主在堂上陪同林大人即可,本侯向来独来独往。”

闻言,林如海倒希望岳凌在林府上也是如此便好了。

轻轻揉着眉心,就听鲍志道凑来了面前,为他斟茶,十分谨慎的问道:“还望大人能够明示,鲍家究竟哪里出了差错,我们也好自查不是?”

即便盐税之事与他的乌纱帽息息相关,但林如海此时,依旧是一副古井无波的面孔。

浅啜了口碧螺春,林如海瓮声开口,“鲍家主经营有方,近乎合并两家总商,一家坐大两淮,今岁淡季出盐竟较丰水期还增五成。本官翻阅历年盐课黄册,这般奇景倒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明褒实贬的一句,让鲍志道倍感压力。

“这……合并两家总商,的确让鲍家上下手忙脚乱,但这淡季出盐一事,我还真没仔细纠其原因,大人您放心,等他们核验了账目,一定给您一个说法。”

林如海微微颔首,施加压力道:“本官记得,鲍老太爷曾在户部任职,元庆十三年的盐税案,盐商一家的下场如何,你应当知晓吧?”

鲍志道咽下一口口水,垂头道:“伪造盐引案,主犯凌迟,九族流三千里……”

“不过,大人放心,我鲍家绝不会行此作奸犯科之事。”

林如海又是不置可否,“以鲍家主的为人,本官倒也不愿相信有这回事,但还是先查一查吧。”

不过盏茶功夫,大堂上迅速摆满了长条案,从库房中取来了堆积如山的账目,被分派到各张条案上。

场间算盘噼啪作响,鲍志道的额头布满了细汗,时不时便提起袖袍擦拭。

就算没做亏心事,有这等场面在,盐院御史,安京侯亲临调查,任谁也无法淡定。

此刻,鲍志道更是担心安京侯那头,有不懂事的下人会冒犯了。

一炷香的功夫过去,账目也只核算了一成,倒是对鲍家伙计的统计先出来了。

新旧花名册一对比,便能知晓走了谁,来了谁,倒也便捷。

将人名誊抄在纸上后,便呈交到林如海面前。

林如海微皱眉头取来一观,手指着头前第一个名字便问道:“嗯?这柳生不是鲍家的老伙计了吗?向来不是他打理着鲍家的账目,与盐院核对,怎么出了鲍家呢?”

鲍志道轻松一笑,解惑道:“柳老的确为鲍家鞍前马后,只是年纪过大了,欲享天伦,不愿在府中受我等赡养,便放他归家去了。”

就在此刻,堂上忽得跑来一人,惊道:“家主,不好了,盐库里发现了死尸!”

“死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