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92章 这样不好,宝姑娘自持些

署衙大堂上人头攒动,几乎囊括了江浙之地所有的显赫名门。

即便是少数未曾与双屿岛上有牵扯的人家,也想要第一时间得知安京侯接下来的动向,而不远千百里来到苏州。

时人皆知,安京侯武能定国,守得住北蛮南下,而文治也有沧州的斐然政绩。

在沧州,安京侯就靠着商业以及向各界名流统筹规划,才铸造了一个新的城池。

眼下,百政具废,旧时赵德庸主政时,一切明里暗里的规矩都已作废,最容易被政策波及的他们,更是不敢马虎了。

堂上噤若寒蝉,许久未能见到安京侯真容,却也无人抱怨,皆是默默站在堂中等候着。

适时,堂后门洞开,两列披甲士兵鱼贯而入,分列在了大堂左右两侧。

一身着御赐飞鱼服,腰扣簪金腰带,悬宝剑的男子,阔步走了进来。

身姿伟岸,气势凌人,英俊的五官之下,是一幅冷峻的脸庞。

众人伏低行礼,双手作揖,拜道:“见过安京侯。”

岳凌一抖衣袍,坐在长案之后,跟随着岳凌脚步的苏州知府苏墨筠抱书入侧案记录,提笔沾墨,只待着岳凌开口。

岳凌抬手虚扶,道:“诸位不必多礼,今日寻诸位前来,当是有要事相商。前不久,苏州府才历经动荡,诸位或是皆有事想与本侯澄清。今日本侯在此处说明,大可不必,诸位只需全力配合本侯接下来的计划即可。”

堂下之人尽皆松了一大口气,有人不禁开口道:“还望侯爷点拨一二。”

岳凌颔首道:“要事只有两件,其一,本侯在剿灭双屿岛时,是完好无损的接手了贼寇汪顺所造将军府,故其府中账目,往来书信,皆有留存。”

“诸位心知肚明,有些事若不摆在明面来说,便就无足轻重,可若是真以律法来论处,诸位可都是读书人,该知道是什么后果。”

岳凌冷目环视,方才放松的人,身子又不自觉的紧绷起来,更有甚者还有额头冒出细汗的。

趁热打铁,岳凌微笑道:“本侯并不是个嗜杀之人,而诸位避开赋税做赚钱的买卖,也顶多是富了自家的口袋,未必有多伤天害理。”

“沉案积案一桩桩考证,是苏知府的事,本侯并无闲暇,所以今日本侯立下规矩,但凡认为自己德行有亏的,上缴半数家财以充多年漏缺税赋,否则便可去与苏知府争论。”

“半数?”

堂上众人震惊不已,皆是瞪大了眼睛,以为是自己听错了,还与身边人确认着。

岳凌微微摇头,堂上手持兵戈的士兵,以长兵杵地,金铁交击之声,迅速让堂上众人的是非议论停了下来。

“本侯所言半数,并非你家中现银半数,而是算上全部财产的半数,而且本侯只收现银,银票、粮食、布匹、田契、古董字画,一概不取,诸位将其都变现成了现银,再交入苏州府库登录在册。”

“可听得明白?”

堂上众人一时间都难以接受,一句话让他们上缴半数家财,十万,甚至几十万两白银,他们哪里接受得了。

而且,这其中还要折换成白银,势必造成白银兑换短缺,无数商货更要折算其价值,里外算起来还不知要亏损多少。

岳凌只收白银的理由,众人当然想不到,只以为是在刁难。

但其实,岳凌是有他自己的考虑。

因为新政继续下去,白银的重要性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之后赋税都要转换成白银收取,那官府所掌控的白银总量,便要能足够支持各地的流通所需,而不是让这些白银全部躺在富户的家中吃灰。

先聚拢了江浙的白银,是岳凌的第一步。

适时,堂下与人不禁问道:“侯爷,在下斗胆问一句。这里的各位家中都有生意,若是被侯爷收取了大量的白银,我们的生意也都做不下去了,且不论家中妻儿老小如何生活,只是那些依靠我们吃饭的贫户,也都没了饭吃呀。”

岳凌点点头,“这位乡绅倒是个善人,还惦念着家中父老的吃穿,不知是从何处而来?”

那人拱手作答道:“草民松江崔氏。”

岳凌满意的望了他一眼,继续道:“此人之言,应当是诸位的疑问关键。本侯并不是要将诸位斩尽杀绝,而是供给了一条生路。”

“诸位在当地,都是有头有面的人物,若是都家毁人亡,想必造成的影响也不低。所以本侯的第二件事,便是为此设下的。”

岳凌调动着众人的思绪,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岳凌浅啜了口茶水,沉声道:“其二,本侯欲在苏州府,杭州府,宁波府,温州府设立市舶司衙门。”

“所谓市舶司,是用来管理与外邦行商的衙门。诸位可在市舶司登记入册,注册之后,可向海外行商,由官府定期组织船队启航,为诸位的商船保驾护航。”

“而其中赋税,粗货十五取二,细软十取二,价格如何定,在海外由你们自己做主,如何?”

岳凌放出了开海的信号,而且非但是让他们孤身前往,探索大海,还有官船保驾护航,收入也能有保障,赋税取的还并不多,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岳凌一开口,便知道其中有多大的利润。

没等有人开口提问,岳凌继续劝导道:“而且,诸位若是能从海外带回粮食,赋税还可从四成中,免去一成。”

一旦开海,当世顶尖的华夏手工业势必要飞速发展。

这就不可避免的让许多耕地转为桑田,众多百姓从农耕转为手工作坊做工,这是时代的进程。

转变之后有好有坏,最大的威胁就是国内的粮食产量不足,应对天灾的能力就更差了。

若是能够将海贸带回来的粮食用以补充,才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一问题。

而堂上的人眼中大多只有利益,当听闻安京侯给了如此大的让步和便利之后,各个都是摩拳擦掌的想要参与进来。

只是上缴半数家财之后,还能有多少钱财用于打造商队,对于他们而言又是个难事了。

这种利润颇丰的行当,只有走在前列,才能够赚得比别人要多。

有人试探着开口问道:“侯爷,您让我们上缴了家财,还是只收取现银,又让我们去海外行商,这实在是有些难办了。”

岳凌笑道:“不必忧愁,若是缺少了钱财,可向官府借银,利息只取二分,待走商归来交付,若是不能交付,便只能以家财来抵账,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谈论间都很是动心。

起初安京侯让他们各自交上半数家财的时候,他们的确心中很是不平,可迫于安京侯的威压,他们也都束手无策,而今日安京侯不仅仅是来算旧账的,还真的为他们提供了生路,便无人胆敢驳斥了。

“侯爷所图,乃是稳定江山社稷,我们只是一介凡夫,若是能在其中帮上侯爷,那是再好不过了。”

“今日侯爷告知了我等太多消息,一时间的确难下决断,还望侯爷宽限两日,两日之后,有意者便就自发往市舶司去了。”

岳凌笑笑道:“好,不过,本侯提醒一句,如今官府船只并不多,能护送的船只也有限,所以第一批出海的名额也有限,自然是先到先得了。”

又有人追问道:“侯爷,出海第一站我们是去哪里?”

“吕宋岛。”

……

沧浪园,西厢房,

薛宝钗对镜梳妆,正打算出去薛家的丰字号铺面去看一看。

前不久刚在岳凌那里取了经,也该去外面亲眼瞧瞧,一切工作有没有在有序进行。

还没等出门,莺儿却是拿着一封书信走了进来。

“姑娘,有二姑娘的书信。”

莺儿口中的二姑娘,便只有薛宝钗的妹妹,薛宝琴了。

薛宝钗编着辫子的动作一滞,用绸带简单束紧后,便先走了出来。

她早就想弄清楚,岳凌和薛宝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让岳凌对薛宝琴赞不绝口,连她都沾得了几分光。

也在隐隐担忧,以宝琴的聪慧天资,怕是要慢慢取代她在侯爷心里的地位了。

当莺儿将书信呈上来的时候,薛宝钗迫不及待的展开一看,眉头却又蹙得几分高。

在书信中,薛宝钗果然得到了她想要得知的答案。

薛宝琴将双屿岛上所发生的事,原原本本的叙述了一回,只是没提岳凌最后点拨她的话,以及她当时遇到的窘境。

最终薛宝琴还在书信中说道:“侯爷接下来肯定是要开海的,这就免不了与洋夷打交道,我如今粗通几门外邦话,却也不足够。”

“为了将来能帮上侯爷的忙,我便打定主意,要刻苦学习外邦的习俗、语言了,姐姐以为如何?”

“与姐姐讲心里话,我倒是羡慕你能留在安京侯身边,那一定很有趣吧,不过,我也很喜欢蓝天大海,靠在安京侯胸膛,也有同样的感觉。”

薛宝钗攥着信纸的手指逐渐用力,使得信纸都褶皱了许多。

“这妮子,究竟和侯爷都做了什么,什么叫靠在侯爷的胸膛里?怎么不把这话讲清楚。”

“她也算是见过世面的姑娘了,怎得一见侯爷,就好似沉沦进去了?这丫头,可还有婚约在身呢。”

回想起自己与岳凌的初见,薛宝钗眸眼逐渐瞪大,暗暗道:“一定是侯爷与她说了什么,很可能就是她并不喜欢的婚约。如果说侯爷会鼓励我更有勇气些,难道不会与她说顺应本心?”

薛宝钗深深叹了口气道:“倒真没见过妹妹还要与姐姐争宠的。”

为此,薛宝钗真是烦躁不已,她十分了解薛宝琴的秉性,天真烂漫,敢爱敢恨,而且对于事事都有着她的一份憧憬,一但入了她的心扉,什么事都不再能拿的出去了。

正在薛宝钗失神之时,却是眼前浮现出了岳凌的容貌。

这似梦境的景象,让薛宝钗有些不知所措。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因为我心中所想,所以才平白生出了这么个人影?”

薛宝钗遍读史籍,曾了解过有关登州海市的故事。

在蓬莱海滨,海上总会浮现出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曰‘海市’。

人传言是‘蛟蜃之气所为’。

又有人说,是心所及也,才会有此景象可观。

是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在眼前凭空出现,但当你追随着它,想要靠近时,却发现它只会将你引进深海,而永远不及。

薛宝钗目光变得有些发痴,柔媚的望着岳凌的面庞,而后靠近了几步,手指攀上了他的脸颊,内心正是腹诽不已,“凭什么宝琴见侯爷的第一面,就能有这般亲密之举,侯爷见我的第一次,可是将我吓得不轻,实在令人心中难平。”

等到薛宝钗真正用手靠近了那脸颊,却是真实且有温度的触感传回了指尖。

霎时间,薛宝钗杏眼圆瞪,手上一滞,都忘了收回。

岳凌上下打量着衣带不紧,一身轻薄衣物的薛宝钗,微微讶异道:“你这是怎么了?”

翻过手背,贴上了薛宝钗的额头,果然热得厉害,连带双靥已是绯红一片,灿若朝霞。

“嗯?病了?”

薛宝钗张了张嘴,此刻她只感觉是半梦半醒,虽然触感很真实,可这场景也太过不真实了。

“侯爷怎么在我房里,不是去衙门了吗?这肯定是梦境了。”

薛宝钗双手摊开,一把搂在岳凌腰间,脸颊靠在那结实的胸膛中,深深吸了几口气,“原来是这种感觉呀。”

适时,外出斟水归来的香菱,掀起了门帘,见到里面的场景,惊得都打翻了茶盏,瓷片崩碎一地,一下就将薛宝钗拉回了现实。

曾在门后偷偷见过薛宝钗小动作的香菱,此刻捂着脸道:“姑娘,姑娘你终于要做这种事了?我,我不知道,是我来的不是时候,我先出去了!”

薛宝钗眨了眨眼,再仰头看向身前,映入眼帘的是岳凌尴尬的笑脸。

“宝姑娘?先松手,这样的确不太好,我来找你是有事要托付。今日我与众多富户商讨开海事宜,这篇有关开海政策的文章还得由我们刊物发出去告知全城百姓……”

“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