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74章 真是一群单纯可爱的小姑娘

岳凌一路南下,所用名号与路引,皆为柳湘莲。

而真正的柳湘莲在沧州被岳凌救下性命之后,便结束了四海为家的日子,真正被岳凌折服,开始为岳凌办差。

虽然他出身不好,是四王八公家子弟,而且还为康王府办过差事,但有一身忠肝赤胆,侠义心肠,还是让岳凌刮目相看。

曾几何时他名动京城,号为年轻一辈无敌手,在康王府试剑,政治立场并不足,更多的是真想与岳凌比试比试。

武勇稍逊岳凌,但多年的漂泊生活练就了一身不错的身法,在沧州贩卖人口一案中,也是他最先察觉出线索,而后飞檐走壁,只身躲避了许久的官兵追捕。

即便如此,若不是运气好些,被岳凌撞到,他也险些遇害。

从那以后,他也想通了,在这个世道上,没有靠山仅凭一腔热血是伸张不了正义。

大丈夫一世,就算没立不朽之功,也该有自己心中的抱负,他便揣着这样的信念同龙兴镖局的少东家赵颢一起加入了岳凌麾下。

开辟盐田时期,便是由他充当护卫,与林如海所遣师爷一同往滨海之地做事。

如今,随着岳凌南下,他也一路得命南下,前来支援双屿岛上的赵颢。

两人皆在岳凌手下做事,是第一批幕僚臣属,关系自然相近,在这等凶险之地相遇,倒是让赵颢安心了不少。

坐定奉茶,赵颢才问起了他的来意。

“今日岛上的动静,难道就是你做的?”

江湖习气的柳湘莲也不客气,端过水饮尽答道:“正是。”

“侯爷一直让我们看着丞相府的动静,前几日见到有人出府,一路相随便能猜到是上岛来了。”

“侯爷让我们在岛上闹出些动静来,相信你的应变能力,如今看来,侯爷倒是没错付于人。”

赵颢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侯爷安排的后手,顿时舒出一口气,道:“幸不辱命。”

“那你今日还涉险来到府,是还有什么差事,可需我协助?”

柳湘莲将剑鞘往怀中收了收,眼神中显出了几分锐利,“不必,你的身份若是暴露,之前所谋皆要落空。”

“我入府来,便是要做一出全套的戏码。那人被抓了舌头,总是个隐患,我潜入牢中将他杀了再走,当属将此事了结了。”

赵颢皱了皱眉,“若是刀剑伤口,仵作一验尸,岂不是更有破绽?”

柳湘莲点头,“放心,我带了毒药,中毒而死,更像是细作所为。”

见他考虑的如此周全,赵颢才放下心来。

柳湘莲又叮嘱道:“今日你事已成,待离岛之后,去镇海卫寻侯爷,侯爷在卫所屯兵。”

说罢,柳湘莲也缓足了力气,便又跳窗欲走。

赵颢忙相送道:“好,我知道了,你多小心。”

……

苏州府,

府衙门前一整条街道被城中百姓堵了个水泄不通,直到有官兵出动,才堪堪将秩序维护起来,街上才有了一条空隙过车。

原因无他,今日便是对苏州百姓犯下滔天罪状的几人,押解入京之日。

一架架囚车摇摇晃晃的走出正门,民情便愈发汹涌了,无数烂菜叶,臭鸭蛋伴着叫骂声,似雨点一般砸向了囚车上噼啪作响。

甚至连幼童都费力的捡起路面的小石子,扔向路中央。

官兵不得已将长枪横过来,格挡住暴动的百姓。

囚车之上,参知政事钱仕渊,苏杭织造局监督甄应嘉,侍中孙逸才,徐家徐耀祖,各个如丧考妣,衣衫褴褛,双眼涣散无神,已经与死了无异。

钱仕渊作为挑起当堂翻供之人,罪加一等,家产已经被尽数抄没了,家眷子嗣也获罪流放三千里。

甄家原本想凭借宫中的关系,曾为天家家臣的身份,逃避此次的追查,但也未能如愿。远在金陵的甄府,家财已经被尽数抄没,甄家家主甄应翰被一并连坐,同样登上了入京的官船。

金陵第一世家的甄家,多次接驾先帝南巡,甄府如同行在,受尽恩宠,如今却落得了一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不过,隆祐帝终究是一个念及旧情的皇帝,抄没家财之后,除了甄应嘉和甄应翰革职查办以外,其余人并未捉拿问罪,女眷也并未落得个入教坊司的下场。

其中后辈甄宝玉也被网开一面,在甄家被抄之后,不知去向。

锦衣卫从甄家总共抄没出了各类财物折合银子两百万两,比起预想的还是少了些,但目前前线吃紧,重心已经不在甄家的账目上了,所得钱粮皆被运抵了前线卫所。

最蹊跷的徐家,如今已近乎痴症的徐耀祖,嘴角流涎,神志不清。

想要反咬天家一口的谋算也并未达成,反倒成了隆祐帝决心肃清江浙官场的推手。

远离朝堂,又为商贾之家,对于政治的敏感度还是差了许多,从没想过隆祐帝的执政方式和先帝完全不同。

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是他们应得的。

笼罩在苏州城上空数月之久的乌云终于消散,曦光洒在地上,百姓们即使愤慨,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在人群中,一个纤细的身影并不显眼。

即使身着法衣,手持着法器,与周遭人不同,也未有人留意到她。

妙玉远远的观望着这一切,心底是说不出来的滋味。

父亲的夙愿已了,官府门前的榜上,张贴了对前任知府朱怀凛于狱中冤死一案的详情。

沉冤得雪,家仇得报,妙玉没有预想的那种激动心情,却像是被抽离了灵魂一样,浑身无力。

口中默默唱诵着经文,妙玉心中念道:“如果父亲有在天之灵,见到如今的景象,也能够安息了。”

为了父亲的冤情,妙玉也付出了许多。

不愿意入世的她,却只身下山,游走于富户之间,深入内宅探听消息。

甚至打破了她的底线,不惜双手染血,入房行窃,不择手段的要达到目的。

便是做了这么多,最终还是绕不过那一个人。

妙玉心里清楚,若不是他如同天神下凡一般降临,自己做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劳无功了。

对于安京侯来说,一个行省的官员或许都不算什么,对她来说,就如同大山横亘在眼前,连天空都很难看见。

慢慢舒出口气,妙玉从人群中挤了出来,往枫桥驿的方向走去。

扪心自问,妙玉是不知如何报答岳凌的,而在沧浪园的那一次,她太过激动而做出了逾礼之事,眼下想想也是有些后悔。

当初的自己有些太过冒犯了,如今她期待着与岳凌再见面,却又不敢相见。

说来缘分也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眼下她阴差阳错的住进了岳凌下榻之所。

她是真没打听过岳凌住在哪里,每日只在山上不见外人,哪里会知道这些消息。

妙玉更没想过,那老妪竟然是林家的,她还要主持林黛玉母亲的祭奠仪式。

想想妙玉就觉得有些为难,紧了紧衣服,她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了。

如今她养活自己和师父都不容易,更谈不上报答侯爷的恩情了。

就算如自己最初所想,给侯爷做牛做马,可侯爷房里一个个丫鬟如同争芳斗艳一般,多她一个不多,少她一个不少。

最痛苦的就是自己想要将最宝贵的东西与人,当做报答恩情,可人家却会嫌弃。

“妙玉师傅回来啦,经文抄的怎么样了?”

一入门,便有一个丫鬟热络的与她打着招呼,妙玉依稀记得,这个丫鬟不是侯爷的丫鬟,似是房中薛家的丫鬟。

她也不知为何,薛家未出阁的姑娘就这样光明正大的同安京侯住在一起,据她所知安京侯还是没有婚配的,实在摸不清楚她们的关系。

但能同安京侯住在一处,关系肯定匪浅,妙玉还是客气的还礼道:“差不多了,才出去买了宣纸,将这些都用尽就足够了。不知姑娘在此处在等什么?”

莺儿俏脸一红。

自从小丫鬟们那日一同读了报纸之后,便像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之后的每一期她们都是第一时间来追更。

就算不坐在一块儿品读,也是买入房中偷偷私藏,背着各自房里的姑娘学习品鉴。

没有嬷嬷来传授她们这些事,反倒激发了她们的求知欲,促成了学习的主动性。

虽然她们现在与文中描写的事情根本牵扯不上,但是将来一定是有应用的机会的,为了让自己别在侯爷面前像个生瓜蛋子一样,此事上她们都颇为用心。

尤其是莺儿。

她是最会吹嘘的那一个,若是不细细的学习,平日闲聊时都撑不起她的人设了。

莺儿当然不好意思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妙玉,当即打起了马虎眼道:“香菱出门买东西去了,听说今日街上有些乱,我有些担心,便在这里等等她。”

妙玉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这驿馆之中女孩子很多,而且每个人看起来都单纯可爱,对她亦是没有什么偏见。

就算是有意惩罚她的林黛玉,后来也没怎么刁难她,吃穿用度与房中的姑娘用的都一样。

妙玉也算承了这份情,用心的准备着林黛玉母亲的祭奠仪式。

只是她生性凉薄,很难与这些女孩子打成一片,也不知她们对什么感兴趣,能够多聊上几句。

要是能探听到有关侯爷更多的消息,妙玉心里也能满足许多。

在这里都待了好几日了,她竟然还没见到过安京侯。

妙玉刚要试着开口,却见莺儿高兴的跳起脚来,飞快的奔出门,扯着一个归来的小姑娘便偷偷耳语着。

离得远了妙玉也听不真,只是两人的行为鬼鬼祟祟的,实在让她摸不着头脑。

这房里不缺吃不缺穿,自由自在也没什么拘束,还需要做什么偷偷摸摸的事吗?

而莺儿迫不及待的接过香菱手中买回来的最新报纸,动作麻利的翻到背面,目光扫过,便右下角版面的标题写道:“一念破戒,佛祖可恕?”

快速的通读通读一遍,是描述了一个青灯古佛的祠堂,其中有个修行的女尼,遇见了一个富家公子来上香祈福,两人一见钟情的故事。

一个是修行中人,不能牵扯红尘,违背寺规。

另一个,公子情深义重,却不断借着求问经文的借口,来与女尼相会。

一日夜黑风高,女尼面对着对方目光灼灼的眼神,垂头道:“施主自重,你心有杂念,不该在此时就论佛法。时候不早,还是家去吧。”

公子却道:“杂念根深蒂固,非是一日两日了,还求师傅不吝口舌,为我解惑。”

女尼被言辞轻薄,羞怒要走,却是被那公子牢牢抱住的后背,挣脱不得。

女尼大怒,“这是佛寺,施主当是什么地方了,勾栏酒肆吗?”

公子不避不退,依旧死缠烂打道:“你知我心意,却并非避我不见,难道不也是有意?所谓佛法,求的都是来世的福祉,我却偏要今世的快活,师父你就成全我吧。”

女尼眼皮一跳,脸上泛红,闭眼深吸着气道:“施主,你已被业障迷了眼,静修佛法一定能有所获。”

“我不要佛法,我只要你!”

最终女尼还是执拗不过公子,在蒲团之上,宽衣解带……

在故事的结尾还有笔者题了句诗:红尘哪寻并蒂缘,既守禅心亦守情。

诗句莺儿读不出好还是不好,只是这香艳场景的描写,实在让她看得欲罢不能。

也不知这作者是有多丰富的经验,寥寥几句,就将那女尼的形象跃然纸上。

在佛祖面前行房事的羞愧之意,挤压已久的情愫终于释放的欢快之意,这种纠结与矛盾,是每一期必不可少的调味料,让人读着津津有味。

只是这女尼的相貌和身段的描写,总有种莫名的熟悉。

莺儿抬头一看,望着站在插屏之后,穿着海青衣的妙玉,愣了下神,嘴巴张了张道:“对上了,都对上了,怎么会这样?”

莺儿喃喃自语,香菱并没听清,疑惑问道:“莺儿,你刚说了什么?”

莺儿支支吾吾,指了指报纸上对衣着和外貌的描写,又指向了远处妙玉的方向道:“你说这文中的女尼写得是不是就是妙玉师父?”

香菱归来的路上,早将那文章读了,此刻也回过神来,将文章描绘的人物与现实存在的人物对齐了。

香菱也是愕然当场,道:“真有些相似,不会是哪个爱慕妙玉师傅的人写的吧?”

莺儿道:“哪是有些相似,简直是十分!”

两人收敛了脸色,挤出些笑脸,再从妙玉身边经过。

一心想与她们增进些感情的妙玉便随口问道:“方才你们在外面看了什么,我还看见莺儿姑娘指了我,难道是我今日的穿着有什么不对?”

若不是房中的小姑娘们都很对妙玉的胃口,纯洁无瑕,也没什么算计,便是妙玉再想获知岳凌的消息,也是没办法主动与她们套近乎的。

而就是她眼中单纯无害的小姑娘,此刻头却摇的和拨浪鼓一样,显然是在隐瞒着什么。

两人异口同声道:“没没没,师傅一定是看错了,我们没看什么。这会儿就不耽搁师傅了,我们先回去了。”

小姑娘一溜烟的跑走了,留下了茫然失措的妙玉。

方才转瞬之间,妙玉注意到她们手中拿着的好似是份报纸,不禁为此感叹道:“不愧是侯爷房中住着的丫鬟,竟然不爱女红,爱报纸,关心天下大事。要不,我明日也上街买一份?”

“倒是不知她们买的是什么报。”

妙玉苦恼的摇了摇头,她实在是不善于与人交际,才又没说几句,又让人家跑走了。

自己就连这群单纯可爱的小姑娘,都没办法攀交,更遑论之后面对侯爷的时候了。

实在是她自小就没怎么与人深交过,只有一个亦师亦友的邢岫烟能称得上有交情,而她也是个闷葫芦的性格,两人这方面是出奇的相像。

暗叹了口气,妙玉只好返回了自己房里。

……

东厢房,

聪慧的紫鹃读完了今日的报纸,愈发确信自己的猜测了。

这文章恐怕就是出自可卿姑娘,或者宝姑娘之手,其中的描写都是有迹可循的,今日写得便是外面新来的妙玉师傅。

念及此,紫鹃又不禁脸红,“她们怎得这么不知羞的,就这么赤裸裸的写出来,是怕人猜不出吗?”

按照紫鹃的理解,写这种文,肯定是为了赚银两,不然没必要走这种下三路的路数。

而薛家家大业大,估计也不差这百两千两的事,那最有可能的便是秦可卿了。

却也不知道秦可卿求财是要做什么,大家都是在房里住着的,吃喝穿用都是走府上的账目,也没有什么大开销呀。

紫鹃想不通,索性也就不为难自己,不再想了。

就在此时,正撞见林黛玉往房里走,紫鹃赶忙将报纸收到背后,藏了起来。

便是她动作再快,也没快过林黛玉的眼睛。

见她无措的模样,林黛玉被气得一笑,道:“紫鹃姐姐,你看报就看吧,也不算什么坏事,怎得还躲着我呢?”

紫鹃羞愧的垂下了头,支支吾吾的道:“原来是姑娘,我还以为是雪雁呢,她总在一旁捣乱,我便就习惯藏起来了。”

心底暗暗给雪雁说了声抱歉,紫鹃决定晚上多给雪雁加餐报答她。

林黛玉点了点头,这听起来确实像是雪雁会做的事,便不在意的走过了紫鹃身旁道:“她啊,就是被岳大哥娇惯坏了。以前我还罚一罚她,如今也懒得管了。紫鹃姐姐若是有精力,大可拉她一同读读报,习习字,也是一桩好事。”

“若是你们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紫鹃憋出了些许笑脸,点头道:“好,我记下了。”

林黛玉在外面葬了花,回来好生梳洗了遍,又百无聊赖的坐在了桌前,翻阅起了诗册。

每当岳凌不在身边的时候,林黛玉才意识到这每一日有多无趣。

往常,即便两人没什么话要聊,就只是默默的坐在一块,都不会让林黛玉感受到厌倦。

林黛玉向来机敏聪慧,可也不知这是什么原因,反正她从来没从第二个人身上体会到过,便是爹爹不例外。

思念无限蔓延,眼前的视线也逐渐模糊,林黛玉又发起了呆。

紫鹃悄悄的将报纸都收进自己的木柜里,便往房中燃起火炉,煮茶并取暖,陪伴在林黛玉身侧。

陪伴林黛玉多年的紫鹃,也能切身体会到,只要房中老爷不在了,姑娘与当年入贾府她第一眼见的那个多愁善感的姑娘无二,但只要老爷在,或是听闻了老爷的消息,性子便又跳脱起来。

就这种依赖的感觉,恐怕林老爷一己之力是无法将姑娘和老爷分开了。

房中安静了一会儿,有瑞珠来报信道:“林姑娘,芸管家找来了。”

林黛玉立即收拾了杂乱的心绪,起身由紫鹃为她穿起了鹤氅,向外面应道:“先引到倒座厅,我这就来。”

不多时,当林黛玉出现在倒座厅,其余房里的姑娘们也都来齐了。

外事没有什么好隐瞒房里人的,她们在这里也是替林黛玉压一压阵仗。

林黛玉一步步走过众人面前,上座之后,下方侍立的贾芸便拱手道:“据老爷从前方刚传回来的消息,情况有变,需要姑娘们换个住处避一避。”

众女一片哗然,还不知是怎么个情形,但都要她们出去避了,那肯定不会是有好事发生。

林黛玉轻咳了声,止住场上杂声,面色淡定的问向贾芸道:“芸哥儿,不妨说的更详细些。搬家事小,岳大哥他遇到了什么难事?”

贾芸连连摇头,安慰林黛玉不要担心,而后才道:“林姑娘,其中事情有些繁杂,一时片刻说不清楚。简单讲,侯爷要行瓮中捉鳖之计,减少损伤,然为防不测,还需姑娘们避过这个风头。”

“按照老爷的要求,尽快搬离此处,往玄墓山蟠香寺避祸。”

“玄墓山,蟠香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