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44章 黛目前犯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44章 黛目前犯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老爷,少爷那边都准备好了。”

亭内,一仆从来到徐耀祖身边,低声传着话。

为了达到凭此雅会一举成名的目的,当下是来到了最要紧的时刻。

徐耀祖望向对侧端坐着的安京侯,微微颔首,回道:“再嘱咐一声,切不可出了纰漏,倘若赢得安京侯的青睐,往后几年徐家都有一步登天之势。叫他一会上台前,留心一下。”

“是。”

诗会夺诗魁,限两炷香的时间,以秋为题赋诗一首。

成诗之后,先统一将所作之诗交给考教官团队来进行初审。

脱颖而出的诗词便能呈入亭中,供几位上位者来评审,此时或是说出评语,或是提问作诗者些问题,最终综合排出个一二三等。

由于亭中除饱学之士,便是地位崇高之人,如此也极有说服力。

只是从考教官开始,就都已经被徐家打点好了。

连亭上的几位,也知道徐耀祖办这雅会多年,最终是为了什么。

也都默许,给徐家子弟一个出名的机会。

钱仕渊见一旁林黛玉停了笔,便问道:“林姑娘可是写好了?”

林黛玉落下了挽着的袖口,微微点头,“是做好了。”

钱仕渊笑着道:“那好,待一会儿参赛者的诗词都送来,将林姑娘的诗词与之一同评鉴。”

林黛玉颔首之间,诗词便被一旁的侍从收了去。

再抬头望向东北向远处,林黛玉微不可查的撇了下嘴。

薛宝钗亦是才女,看林黛玉写了诗,她也有些技痒,只是碍于眼下的场合,不适合她来做。

适时,甄应嘉客气问道:“如此盛会之下,侯爷若是能够留下笔墨,也是一桩美谈啊。”

男子和女子的诗词,一般立意不同。

像是男子能写出女子幽怨气质的诗或许有之,但女子吟出男子的豪迈,还是太难了。

薛宝钗通诗词一道,所作的也仅仅是以闺阁之情为主,这遭若是作诗定是要被人看出端倪了。

林黛玉打着圆场道:“侯爷不善此道,就不在此处献丑了。”

薛宝钗打着折扇,配合着微微点头。

甄应嘉叹道:“是在下孟浪了,敬侯爷一杯。”

……

亭外,岳凌饮茶静静等着,却是沈瑛转过头来,又来招惹。

见岳凌手上没笔,纸上无墨,沈瑛戏谑道:“见你素日猖狂,今日诗会如此雅事,竟连一个字也憋不出来,看来那对子多半也是碰巧见过的而已。”

岳凌等得是贾芸,等得是京营的精锐,听这沈瑛回过神来扰他的清闲,不由得抬起头来,看向了他的大作。

“秋来风紧日头黄,果落枝头满院香。

雀鸟争食叽叽叫,俺家仓廪谷盈仓。

庄户忙忙收割罢,雇工喝酒闹嚷嚷。

夜里披裘寻乐子,管他明日事几桩。”

读完之后,岳凌不禁笑道:“你这诗,有一种‘一个蚊子哼哼哼,两个苍蝇嗡嗡嗡’的美感。”

沈瑛叫道:“你说得什么鬼话?你那也叫诗?”

岳凌摊手道:“你也就这个水准。”

沈逸书偏过头来,喝道:“别在此处添乱了。”

沈瑛顿时收住了叫骂的心思,转而道:“徐大哥才是真的天骄,等一会儿瞧他的大作如何闪瞎你的眼睛,让你知道自己的渺小,竟敢藐视江南学子。”

岳凌撇撇嘴,“江南人杰地灵,不是说没有才俊,我只是单单藐视你们罢了。”

迫于沈逸书的怒气,沈瑛也不再斗嘴,冷哼一声便就转了回去。

妙玉在一旁听得捂嘴笑了笑,问道:“你当真不作一首诗?”

岳凌反问道:“我倒想问你呢,眼下没什么事,你为何不作?”

妙玉的心思完全不在作诗上,又晃动了下身子,与岳凌贴得更近了些,便于听清岳凌的话,也便于她不可言说的小心思。

“不作了,只等着一会儿能帮到侯爷一些。”

岳凌微微点头,便也不再提及此事。

忽得,人群中爆发起了喝彩声,岳凌循声望去,见是方才有过一面之缘的徐家公子徐浪从人群中起身,正被人往亭内引着。

沈瑛又转过来道:“看见了吗?徐大哥的诗词已经被亭内的大人物们看中了,诗魁势在必得,之后必能夺得安京侯的青睐。”

岳凌接过妙玉斟好的茶水,轻啜了口,淡淡道:“安京侯可不会青睐这种人。”

沈瑛皱眉道:“你凭什么这么说?你和安京侯很熟不成?”

岳凌摆摆手,“几个照面而已,也不算熟。”

沈瑛冷哼道:“那你还在此处大言不惭,日后定有你哭的时候。”

岳凌颔首,“这句话,我也送还给你。”

……

“窈窕沧波寺,玲珑水上扉。

绿窗云竹净,朱户露花晞。

鱼逸晴偏跃,鸥闲昼不飞。

东邻精舍近,无虑戴星归。”

“徐公子的大作,堪为精妙,竟是描绘了沧浪亭,句中虽然无秋,但以‘云竹净’、‘露花晞’写出了秋日之感,绝妙,绝妙。”

左相安景钟家中子弟,安倍抚掌叫绝道。

徐浪身长七尺有余,中等身材,面上也颇为斯文清秀,但却多了不少傲气,立于亭内与各方大人物行礼。

“见过安京侯,见过钱大人……”

见儿子这幅模样,徐耀祖脸上也是有光,开口道:“诸位不必因在下是操办者就偏心,雅会还是以文采最佳者为头名,否则诗册传扬出去,也是叫天下人耻笑江南无才俊。”

安倍颔首道:“徐家主太过自谦了,此诗堪为头名,诸位意下如何?”

施夫子苍声应着,“徐家后辈这首诗,的确不错,两炷香不到的时间,能拟成如此佳作,也当得起才思敏捷。眼下还有一些诗篇未曾看完,待全都看完后再定也不迟。”

听得此言,徐耀祖面上也多了几分淡定。

他最怕的就是搞不定这些名士,名士有名声在外,也不理世俗之事,不求钱财,和商贾最不是一路人了。

买一篇好诗,就是给他们评鉴的,经他们之口,将荣誉按在他的儿子身上。

而当下施夫子的话,已然是成功了一半。

父子相视一笑,皆是胸有成竹。

“嗯,这篇不错。”

施夫子身旁的上清派宗师司马道长捋着颚下的山羊胡,连声赞叹道:“这篇当属佳篇。”

施夫子顿时来了兴趣,能被牛鼻子老道称赞的诗句,定然非属凡类,他脾气比自己还古怪,少有能看入眼的。

“哦,给老夫也看一看。”

司马道长抬手递了过去,“你也来评判下,是不是堪为诗魁。”

听得此言,便立即吸引了亭中众人的目光。

尤其是徐家父子,最为紧张。

两炷香之内,竟然有人的诗词能够达到他们早先就准备好的水平?

妙手偶得,若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写出比他们预先准备的诗词还要高上一筹的诗词,真难想这等人物是如何大才了。

可是今日入园,也未听闻有多么超绝的才俊来到此处参会。

而且若是真有大才,早该在考教官那,就排除在外了。

一时之间,让徐家父子都陷入了疑惑。

徐耀祖虽然面上捏了把汗,但毕竟名士只有两位,而其余的还有六位,就算不算上安京侯,他们还有五个人,优势在我。

便是最后投票选出诗魁,那也非他儿子徐浪莫属。

薛宝钗望着那诗篇,字数颇多,一眼便分辨出了是林黛玉所写,不由得面上生出笑意来,偏头看向林黛玉。

而林黛玉的心思完全不在亭内,对于她能一诗力压群雄的事,她丝毫不怀疑自己的能力。

林黛玉微微仰着头,望向亭外的东北向,一副气鼓鼓的模样。

薛宝钗心底浅笑,微微摇了摇头。

接过佳作,施夫子便迫不及待的读了起来,“秋窗风雨夕?竟还是乐府诗,难得,难得。”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拟《春江花月夜》之格,成《秋窗风雨夕》,韵律朗朗上口,一十五个秋字,全然写出了秋日肃杀颓败之景,好诗好诗。”

施夫子拍案叫绝,再展开下面的署名见写了“林如海之女于沧浪亭上作”,由此笑道:“原来是林小女的手笔,难怪用了这么多闺阁之词,才情真堪一绝。”

林黛玉福礼感谢赞词。

徐耀祖闻声一怔,再看向林黛玉,未成想这雅会竟有这等变数。

亭内看着是有八个人,可若是安京侯拍定哪个是第一,谁敢反对?

可若是让林如海之女将这头名抢去了,这些年的辛苦劳苦都是为了什么?成人之美?

徐耀祖面色立即暗淡了下来,徐浪也是急得额头冒汗,就在众人传阅之际,忙找补道:“学生斗胆一句,这诗词虽然韵律精妙,只是描绘的太不符合当下之景。”

“雅会原本是一等一的盛会,若是选了如此颓意之诗,这……”

司马道长开口道:“老道一路入城,见得百姓疾苦,民生之艰,苏州今年遇此大灾,还要操办如此盛会铺张,是令老道我也没料到之事。”

指着案上他一口未动的佳肴,司马道长继续贬斥道:“真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林家丫头这首诗,必是沿路见过了这凄苦场景,才拟出一个女子见悲无力的形象来,审阅事实,有何不应景的?”

“只一味歌颂盛世,才是浮华。”

这一席话便惹得众人不悦了。

钱仕渊皱眉道:“司马道长此言差矣,此会每三年举办,旧规已有上百年了,从未荒废,早在盛会还未筹办之时,便有路途遥远之学子,赶路来参加了,怎能不办?”

“而且今日也是借此迎安京侯,怎算得上铺张?”

有了钱仕渊的话,众人也纷纷点头。

徐家父子也松了口气。

施夫子连连给老道使着眼色,司马道长才收起了方才的凌厉,问向薛宝钗道:“安京侯认为这两首词哪一篇可为第一?”

明眼人皆能看出这两篇的差距,不说林黛玉所写的乐府诗难度多大,就论前一首,是不是徐浪所作,都有待商榷。

薛宝钗也看出了这场会,只不过是徐家的一场戏而已,顿时心生了些厌恶。

薛家丰字号作为如今屈指可数的商业巨擘,也知晓苏州徐家的根脚,也曾有些合作,眼下薛宝钗是要好好考虑之后的选择了。

折扇遮面,薛宝钗与林黛玉低声道:“你自己拿主意吧。”

林黛玉冰雪聪明,薛宝钗看出的端倪,她同样看得到。

林黛玉事事争先,今日更是有不能落了下乘的理由,点点头,起身便道:“既然如此,不如就再由各位出一道题,现场再拟一篇加赛,如何?”

事情完全偏离了徐家父子原定的计划,两人相互对视,竟没想到一个好办法。

徐家作为织造大户和织造局的关系最为亲密,甄家甄应嘉起身道:“林姑娘是与侯爷受邀前来,当不属于这雅会参会之人,这诗魁的名号,需得是参会的才子才行。不过,林姑娘才思敏捷,我也钦佩,不如就将诗册的首页上顶替诗魁之作,印林姑娘的佳作如何?”

说到底还是轻视林黛玉的女儿身,世事如此。只是林黛玉在房中被岳凌保护的太好了,根本没受过委屈,这遭听了刁难,眼眶就有些印红了。

身边的并不是岳凌,而是薛宝钗,一时间也无法站出来为林黛玉站台。

林黛玉便就委身坐了下来,偏开了头。

“林姑娘,抱歉了。雅会参会的条件也写的明确,规矩如此。你与贾家是为亲戚,甄家亦是贾家多世旧交,日后还望能来甄家做客。”

林黛玉置之不理,甄应嘉便向薛宝钗再敬了一回酒,来表达歉意。

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自是徐家父子狂喜,有甄应嘉这个为宫中做事的人站台,诗魁之位已然是了定数。

而且安京侯并未表达出多少不满来,看来也可以将其忽略不计了。

然而,下一刻,突然远处传来了一股骚动。

众人循声望去,就见从入园处过石桥的地方,传来了哄闹声。

徐耀祖眉头一皱,唤身边人问道:“去问问,怎么回事?”

不多时,便见得仆从匆匆来报,“家主,不好了,来了一伙兵丁,好似是安京侯的随行侍卫。”

“什么?”

徐耀祖一愣,“不过是个诗魁,怎得还派兵来争,这……这要不是还是让林姑娘来做吧。”

……

沧浪亭的地形,非常雅致,可是按照兵家来看待,这四周环水没有通路,亭上的人好似瓮中之鳖。

披甲持戈,打着旌旗的京营精锐入内,迅速环着岸边包围了起来。

朴刀明晃晃的出鞘,书生们根本不敢过问是生了何事,尽皆躲避到椅子下,惶恐的望着远处。

雅会秩序的维持者,那一伙披着黑衣的护卫,眼看着来的是兵,也缩了脑袋,避在了一旁大树下乘凉。

霎时间,京营精锐再抢舟涉水,行了百余人,来到湖中心的孤岛上。

而湖面上的船只,此时皆被清场。

这般阵仗,将亭下的人吓得不轻,惶恐的张望着。

亭内众人也是大吃一惊,满面疑惑的望着薛宝钗问道:“安京侯,您这是?”

两女子都未有回应,只是满心欢喜的望着东北向,众人也遵循二女的目光望去,却见这伙官兵的统领,携着一个管家装束的人来到了东北向最靠外的一张席面旁,躬身拱手。

“参见安京侯!”

“老爷,京营官兵已到,孙逸才也已带到。”

岳凌大笑一声,起身一把扯掉身上法衣,展露出二品飞鱼服,是为巡抚之职的官袍,在午后的辉光下,更是绚烂夺目。

扭头转过来的沈瑛,见得这一场面,顿时大惊失色,跌落到地上,“你,你,你,你是安京侯?”

沈逸书也愣了神,柳家二郎柳湘莲摇身一变成了大昌安京侯,一时他也难以接受现状。

可官袍在身怎会有假,谁的脑袋那么多,胆敢伪造官袍?

再想起儿子之前的冒犯,沈逸书立即伏地,携着儿子一同叩拜道:“安京侯大人大量,莫与我等小民计较,您看在英莲的面子上,能不能宽恕我等的罪过?”

岳凌置之不理,与看路边的野狗无异,向一旁的妙玉道:“妙玉,随我入亭,见一见你的杀父仇人。”

妙玉眸光闪动,再转为坚毅,毅然起身,跟在了岳凌的身后。

一行人缓慢来到亭上,每路过一处席面,便有人跪下叩首,为安京侯请安。

亭上之人见得此番景象,当先那人英武非凡,星目剑眉,鼻若悬胆,一身宽大的飞鱼服,都遮掩不住的横练身板,当知晓这才是真正的安京侯。

而眼下亭内的冒牌货,众人都来不及细究了。

一步步迈上石阶,众人的心都随之提了起来。

原来安京侯的压迫感是如此之大,不是从女子身上待得太久了,所以有一身异香。

岳凌龙行虎步的来到亭内,环视周遭,与林黛玉相视一眼后,便见其眸中泛红,忍不住皱起了眉。

“岳大哥。”

林黛玉揉了揉眼睛起身,眉眼盈盈的望着她心目中的大英雄,只是余光瞥见了一个碍事的人,不忍又嘟了嘟嘴。

见林黛玉不喜,岳凌上前几步问道:“这是怎得了?难道还受了什么委屈不成?”

薛宝钗终于能说话了,缓出了一口气,道:“雅会比赛诗魁,明明是林妹妹的诗词更好,他们却不欲将诗魁的名号给林妹妹,只因林妹妹是个女儿身。”

林黛玉捂住薛宝钗的嘴,道:“这事没那么紧要,岳大哥还是先做正事吧。”

听得林黛玉咬了“正事”两个字,钱仕渊一下慌了神,忙起身行礼。

如今的这个安京侯才是真的,岂不是之前的所有判断皆有误?

钱仕渊已经不敢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斗大的汗珠落了下来。

按照常理,钱仕渊官职三品,便是岳凌也奈何他不得。

在高品大员的位置上,上下不是属官,统归皇帝所管,但是如今面对安京侯的威压,他亦是有些慌乱。

“江浙行省参知政事钱仕渊,拜见安京侯。方才此女所说之事,还未有定论,只是苏杭织造局监督甄应嘉的一家之见。”

祸水东引,甄应嘉不由得在心底暗骂一句。

如今安京侯带着兵来的,定然不是个好相与的,甄应嘉当面也只得先认怂,“见过安京侯,我只是鉴于雅会的规矩给个建议,诗魁要亭内八人共同推举,我一家之见做不得数。”

岳凌微微颔首,环视周遭,沉声道:“林如海之女夺得此次诗魁,反对者可以起身。”

听闻此言,方才站立的钱仕渊和甄应嘉都结结实实的坐了回去。

方才立于场中的徐浪,此刻见得安京侯就是门前那个对对子的人,自己还找过他的麻烦,也忙抱头蹲去了一旁,唯恐被岳凌认出来。

“所以,此次雅会诗魁定为林如海之女,可还有异议?”

林黛玉破涕为笑,道:“岳大哥莫要再提此事了,我本是靠本领挣得诗魁的,如今更像是迫于岳大哥的威慑了。”

适时,施夫子开口道:“林家丫头的诗词,当为第一,只是方才有人搅局,来不及表态罢了。便是投票,老夫也是要选林家丫头的。”

岳凌轻轻颔首,替林黛玉表达谢意。

而林黛玉安安稳稳的坐了回去,目光扫视着岳大哥身后的女尼,“嘶,好漂亮的女师父。哼,不过没用,岳大哥对我才是最好的。”

岳凌负手而立,再扫过亭内众人,朗声开口,第一句便将众人震了胆寒。

“本侯这月余在苏州见得太多乱象。奉陛下之命,本侯是来整饬,所有作奸犯科者,本侯绝不姑息。”

“在苏州月余?”

众人面面相觑,尽皆愕然。

岳凌一挥手,身后两位近卫将孙逸才抬了上来,更是让众人面色大变,如纸般色彩。

“孙逸才?”

孙逸才气色不错,只是在这等场合下,也紧张得厉害,上亭之后,便跪伏在岳凌的脚边,叩首道:“下官叩见安京侯。”

岳凌淡淡道:“可还记得你说过的话?”

“下官不敢忘。”

“那就将你所知道的事,一五一十的说出来吧。”

孙逸才轻吐一口气,道:“下官知晓。”

而后抬起头,孙逸才望着这些曾经的同僚,在他们惊恐万分的目光下,惨然一笑,道:“起初是杭州改稻为桑大赚了一笔银子,苏州官府也有些眼热,尤其本地的大户徐家。”

“织造局亦是监管苏州,杭州两地,桑田越多,能给朝中的供奉越多,所以二者一拍即合。”

甄应嘉和徐耀祖面色惊变,怒而起身,异口同声道:“孙逸才,你当知道你在说什么!”

岳凌冷言一望,便有近卫上前,将两人重新按进了座椅里。

“继续说!”

孙逸才点点头,“但改稻为桑,不可避免的要缺少粮食。但前一年的粮食已经支援给了扬州,所以苏州仓廪不足,前任知府朱怀凛不欲改田。”

“或许是织造局在陛下面前夸口,或许是赵相曾上书过改稻为桑的好处,这些下官都不得而知,只是今年目标的进项比去年更多,是不争的事实。”

“遂苏州改稻为桑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然而第一重阻碍便是朱知府。”

“赵相和钱参知派下官来到苏州,明为视察工作,实际是改了苏州的账目,将一部分没拨的公款,划归到了朱知府的账目上,再有徐家银庄的配合,坐实了这桩冤案。”

妙玉在一旁听得微微抽泣,岳凌欲要安慰一句,但见得林黛玉目光炯炯,终是没开口。

孙逸才继续讲述着,“朱知府死后,改稻为桑畅通无阻,只是苏州连年丰年,田价太高,均价都超过五十石一亩。一亩田超过五十两银子,第一年肯定是赚不到钱的,所以由徐耀祖提出,甄应嘉同意,执行了毁堤淹田的昏招。”

“毁田低价并购灾民土地,再改为桑田,将灾民用作廉价的短工,是他们二人的谋划。”

“但是又出现了漕帮来搅局,导致一时之间未能收购淹田。遂二人又拟一法,火龙烧仓,烧掉漕帮的粮食,然而去时,漕帮的粮仓已经被烧过,之后便奈何不得了。”

“后来官府赈灾也不积极,只是在和漕帮拉锯,看漕帮究竟能运来多少粮食。粮食有数,耗尽之后,还是要有很多人卖田,他们打得便是这个主意。”

岳凌微微点头,再望向场间众人,冷声道:“你们,可还有什么争辩的?”

钱仕渊当即起身,道:“侯爷,你不能听他的一面之词!”

甄应嘉也起身反驳道:“侯爷,他本是罪臣之身,他的话只是攀咬想要拉我们下水,好减轻自己的罪名。”

其中地位最低的徐耀祖,也忍不住道:“侯爷,我便是再大胆,也不能干出这等枉为人伦之事,还望大人明察。”

“你们当我没查吗?”

岳凌让出一步,显露出妙玉的身影来。

“她便是朱知府的遗女,终日养在蟠香寺,所以你们不得而知,朱知府能往京城送去饿殍图,真以为不会留下别的线索?”

众人神色大变,一脸惶恐的望向妙玉。

妙玉清冷的容颜,此刻更是冷若冰霜,恨不得当场将一旁近卫的佩刀抽出来,将几人抹杀掉。

只是她一个弱女子做不出这等事来,还得凭借岳凌。

妙玉抿了抿嘴唇,泪光闪闪的望向岳凌,委身福礼道:“还望侯爷为小女做主。”

岳凌微微颔首,声音又冷了几分,扫视场间众人,“我早在一月之前就抵达了苏州,你们当我这一个月是白待的?实话说,漕帮赈灾之事,便是由我授意去做的。本侯若是想栽赃,一个火龙烧仓,就能让你们所有人的官袍都扒掉,抄家!”

特意的走来甄应嘉面前,岳凌冷眼望着,怒道:“其中有你最为可恶。毁堤淹田之后,再用织造局的名头买田。织造局在外,就是皇家的颜面,你打着陛下的幌子来兼并田亩,是想让陛下失于民心?”

“狼子野心,不杀之,不能心快!”

岳凌抽出佩剑,剑锋指在甄应嘉的肩头。

甄应嘉今日才见得了大名鼎鼎安京侯的风头,面上如丧考妣,呆愣愣的坐了回去,再不敢说什么了。

“今日费这一番口舌,本侯只是看你们有没有悔改之意,看来也没有,那就也没什么好说的。”

“来人,将他们尽数羁押,关入大牢,日夜看守,不得人探望。待本侯修书一封,去往京城请天子剑,回来便斩尽你们这些国贼禄鬼!”

近卫立即出列,在岳凌的示意下将堂上有牵扯的几人尽数押了下去。

上一刻还是身居高位的大人物,眼下却被士兵押着如同罪囚,这一幕是将亭外众人惊得尽皆说不出话来了。

闲杂人等皆被清退,施夫子和司马道长也同时起身,向岳凌拱手。

“我们二人,来此就是想来见一见侯爷的风采,今日一见果然不凡,侯爷赤诚肝胆,是为国士无双。”

施夫子说罢,司马道长也道:“盛名之下无虚士,有安京侯为百姓做主,是百姓之福。”

两人互相搀扶着,就往亭外走。

亭内,就只剩了三个女子和岳凌在场。

见到心心念念的岳凌,久别重逢的悸动,让林黛玉有些无法自持了。

方才更有岳凌为她出头,是每时每刻都在护着她的岳大哥,她内心感动不已。

从席后绕了出来,曾经在皇后那打的无数腹稿,此刻都好似抛到了脑后,林黛玉只想扑进岳凌怀里,倚靠着,依靠着。

可才迈出几步,林黛玉就瞪大了眼睛,愣在了原地。

距离岳凌更近的妙玉,冲在了前面,踮起脚尖,便在岳凌的脸颊上亲了一口,而后便匆匆跑走了……

岳凌的眸光也聚焦在林黛玉身上,当下同样猝不及防,来不及闪躲,等脸颊挂上了一抹湿润,才回过神来,转头望向妙玉落荒而逃的背影。

“岳大哥!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