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41章 此事须让林大人知晓!

出了后堂,来到抄手游廊之间,范鹏程一眼便见得负手而立的钱仕渊,遂上前问候:“参知大人。”

钱仕渊转过身来,问道:“如何?安京侯对吾等的安排可还满意?”

范鹏程犹豫了下,微微点头,“应当是满意的吧。安京侯身边有林如海之女陪伴,之前坊间的传言应当非虚,而且那些女孩子们已经留在堂上了。”

钱仕渊皱眉道:“本官也以为着实奇怪,林如海之女怎得陪在了安京侯身边?”

范鹏程斟酌一番道:“下官也一直以为林如海是个行事循规蹈矩的古板人物,眼下看好似也并不是这回事。”

钱仕渊颔首,“在江浙官场,他也算是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了,我们谁也不敢去招惹,也不好攀交。这遭看来,是之前太过小心了,林如海应当也是个深谙官场之道的人,未必不能和光同尘。”

范鹏程应道:“林如海之女,是个小有名气的才女,有传言四岁能读经文,五岁可吟诗词。此次诗会,下官也邀请了她来作诗,若是真有真才实学,在诗会上扬些名气,也算是我们对林如海示好了。”

钱仕渊颇为同意此言,点着头道:“让下面的人将一会儿诗会所生之事,所作之词编辑成册,不但要在苏州城周边贩卖,还要装订几本精美的,送到扬州巡盐御史衙门。”

“有关林如海之女和安京侯的内容,定然要记录详细,不可有所缺漏。既然有他女儿展露才华的机会,若不让他知晓,我等岂不是白做了?”

“当然若是有些事情不足为外人道,便就不记录的好,帮着修缮一二。”

范鹏程摆手叫好,“我竟忘记了这回事。我看林如海之女和安京侯关系十分亲昵,诗会向来是不许女子参加且吟诗的,既有林如海之女来吟诗,必然赚得满堂之人的目光。”

“而且,这遭我们开了先河,不但是给林如海颜面,也是给了安京侯颜面,实在是一石二鸟之举。”

“再将此事传回扬州,更能让林如海知悉,在安京侯身边,他爱女是如何受到优待,也是在林如海面前,给安京侯挣了面子。”

“两家都是秦王府的旧臣,想必最后是要结为姻亲的,我们在此助推一把,岂不是成人之美?”

“安京侯日后亦会对我等投桃报李。”

钱仕渊沉吟片刻,颔首道:“说的不错,速速安排人去做吧。”

……

临近晌午,沧浪亭外的人聚集的越发多了。

正门之外,人头攒动,其中有请柬者是在少数,大多数还是来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解开门前的这三道题目,获得进园的许可。

沧浪雅集,是整个江南最大的文人集会,若是在其中能与一些大人物攀交上,日后都是受益匪浅,如此时人趋之若鹜,门前人多如过江之鲫。

但从清早至今,还未有能解开第一道题目的,普通人进场谈何容易。

一伙锦衣公子,各个衣着绫罗,光鲜亮丽,其中还簇拥着一人,似是他们之间身份最为尊贵者。

“徐公子,您父亲大办沧浪雅集数次,之前每次你都未曾参加过,这次你也来作诗,是不是也想在这次诗会上出一出风头?”

众人嬉笑笑闹着,与徐浪打趣道。

徐浪一收折扇,坦然告知,“之前修习不足,今学有所成,当然要来一展才情。”

科举一途,江南学子登榜者十之五、六,占天下大半。而沧浪雅集,囊括了江南的名家才俊。若是能在此盛会中成为佼佼者,便是傲视年轻一辈的读书人。

此地之人,莫有不想自己名动天下的。

而沧浪雅集的举办者徐耀祖,为了家族正对徐浪寄予厚望,想的便是凭此一朝得名。

若是能在雅集上被哪位名家看中,收为弟子,对往后仕途一道还多有助力。

家中有从政的跟脚,家业才不容易轻颓了去。

为此,徐耀祖已经暗中布置好了。

今日八月八,正当以秋为题来赋诗。

秋是非常常见的题目了,前人悲春伤秋有过太多绝唱,一时之间,定然难有什么佳句出现。

而徐耀祖早就花了重金,为他儿子买了一首诗,让其熟背于心,在雅集书写下来,名动众人。

所谓真才实学,一个商贾家的纨绔子弟,想想也很难沾边,便只能出此下策了。

不过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平日里,徐家也经常为徐浪造势,编造些小故事来,将他烘托成一个才子,以至于如今苏州城中传扬的名声中,徐浪还是个饱读诗书,腹有才华的人。

徐浪对于父亲的安排是颇有自信,此刻更是傲然昂首,与周围人谈论着,“今日前来赴会,恐怕有数万人之多,竟然至今还未有人解开门前的第一题,看来我江南也是文风有失了。”

旁人笑道:“有才学者,大多已领了请柬。这三道题,只是为了测试下外面是否有遗珠,遗珠如沧海一粟,怎会好寻?”

“说来,今年来参加雅集的人真是远超前几次。听闻请柬比过去每一届分发的都要多,而赶来苏州试题的,就多更多了。”

有人接口道:“无非是为了见一见那安京侯了,都是为了安京侯的名声而来的。”

“听闻安京侯手下还未有幕僚臣属,若是能在诗会上被其看重,在其身边做事,也是一朝得道的捷径呀。徐公子是不是也有此番考虑?”

徐浪内心暗道:“我家当然是想讨好安京侯,这么一尊大佛立在这江南不知要多少光景,若不攀交好了,往后的生意如何做。更何况,安京侯是掌兵的,在沿海自然要打击走私,那我徐家的商货还要不要卖了?”

“父亲已送了三万两白银投其所好,我若是在场中拔得头魁,更是能被安京侯另眼相待,徐家的日子才能安稳。”

面上,徐浪笑得淡然,轻拍着折扇道:“在大昌,没有人能比安京侯的名声更盛了,谁人不想一睹安京侯的风采。若是能见得安京侯赋诗,更是不虚此行了。”

“至于你们说的被安京侯看重,成为手下幕僚臣属,哈哈哈,不是我给诸位仁兄泼冷水,安京侯作为天下一顶一的人物,除了此间诗魁,恐怕未有能入侯爷眼者了。”

“一会入园比试,诸位还需努力呀。”

众人笑道:“有徐公子这一座大山横亘在前,看来侯爷若是选才,也是非徐公子莫属了。”

恭维声不绝于耳,适时又有身旁小厮来到徐浪近前,耳语道:“大少爷,沈家的那位来了。”

徐浪皱眉道:“爹爹也给了他们请柬来参加雅集?不是说,要随着孙逸才一同下入大牢,充当了马前卒?”

小厮应道:“应当是有的,孙逸才如今还没能捉到,往后如何还不好说呢。为了安沈家的心,总不能不让他们参加。”

徐浪颔首道:“也罢,将我那许久未见的沈兄弟引过来吧。我入园时也多担待着他些,免得被看出了破绽。”

“是。”

少顷,一个衣着大红毛毡斗篷,身上素白箭袖,面容不俗的少年走了过来。

“徐大哥,真是许久未见了,你还是这般英俊潇洒。”

徐浪笑道:“你也不差呀。”

搂着沈家少年的肩头,徐浪介绍道:“这位诸位可能见过,也有可能不相识,我介绍一下,他是吴县沈家的大公子,沈瑛。”

沈瑛拱手道:“见过各位兄台。”

“见过沈公子,沈家在吴县的大名也是如雷贯耳呀。此次涝灾,沈家可是救下了不少人,听闻官府都又往家中送来匾额,不愧是‘积善之家’。”

沈瑛讪讪笑着应对,就听一旁徐浪问道:“上次我去你家拜访时,只听沈伯伯说,你患病在床了,不便我去探望,到底怎么回事?”

“你向来能跑能跳的,怎得突然就染病了?这会儿可好得利落?”

沈瑛一面摇头叹息,一面揉着自己曾被岳凌卸下的肩膀,道:“多谢兄长关心,此事……不提也罢。”

见沈瑛似有难言之隐,徐浪却又追问道:“怎么回事?与兄长也说不得?”

沈瑛道:“也不是说不得,是说出来也丢了面子。前不久有个亲戚来我家中借住,因我与那表妹攀谈几句,却是被妹夫以为登徒子打了一顿。”

徐浪愕然,“家中那么多护院也没护住你?竟不是病了,而是遭了一番毒打?”

沈瑛更是叹气,“那妹夫是个厉害的,听说是什么四王八公家的旁支,护院哪里敢动手,只是我被人卸了一条手臂,得亏老郎中医术高明,否则我如今就只剩一条手臂了。”

徐浪听得生了些火气,虽然沈家只是他徐家的一条狗,但打狗也得看主人,这也完全没将徐家放在眼里。

四王八公的旁支,那多半还不如荣宁两府留在金陵的贾家十房。

试问,那十房贾家子弟,也不少有来攀交徐家的想谋些个生路,徐浪都不以为意。

这所谓四王八公家的子弟,竟敢打着名头,在主人家里对主人行凶?

徐浪微微皱眉,问道:“那人呢,如今在何处?”

见得徐浪冒出了几分真火,沈瑛感动不已,扯了扯徐浪的手臂道:“兄长莫急,他人已经出苏州城了。早几日的时候,我便听娘亲说,已经带着妹妹走了,是往外寻……”

正在说话间,沈瑛望着不远处一对打着幡的僧人愣了愣神。

“寻什么?我们去哪里寻?贤弟怎得不说清楚了?”

沈瑛吞咽了下口水,指着远处道:“好似那个就是我妹夫。”

……

“这人这么多,我们还是绕到一旁的小门去,送请柬进门吧。”

岳凌和妙玉下了山,却也没着急参加诗会,往驿站先走了一遭,寻贾芸安排了些事。

等来到沧浪亭的大门外,已经是人挤人,走路都有些困难了。

但如此盛会之下,岳凌倒也想看看,这门前的三道题到底是什么,能难住这么多的人。

第一道就挂在第一处门牌楼下,是一副对子,上联:调琴调新调调调调来调调妙。

同字异音的对联,的确难度十分之大。

调有两个读音,一为动词,二为名词,此联一、三、八四个“调”字是动词意,其余为名词。

若是想将这个工整对上,考虑的就颇多了。

岳凌盯着对联沉思着,就听妙玉在身边问着,“您还真要在这闯关进门呀。我们的身份,不适合闹得太招摇了吧?”

岳凌笑笑道:“没,就闲着无事凑个热闹。这守门的规矩也忒小气,就一道题露在外面,也不给看看后面是什么,有些可惜。”

妙玉听出岳凌的言外之意,读了几遍题目,才将这同字异音认清,皱了皱眉头道:“侯爷已有了下联?”

岳凌轻笑道:“当然,这对联也没那么难。”

“大言不惭!”

一声呼喝,就见岳凌近处已经空出了一片白地,一行公子几人,三步并两步来到了岳凌面前。

“你这厮,出家人不打妄语,竟还在这大言炎炎,说此对简单?简单能难住万千江南学子,此举当视你为藐视江南读书人!”

岳凌皱了皱眉头,不知这是哪来的蠢物。

就见一温润如玉,动若春风的公子将人推开,拱手行了一礼问道:“不知阁下可是理国公家子弟柳湘莲?”

妙玉愕然当场,不知所谓的看着岳凌。

岳凌也是微微一怔,又见得那公子身边的沈家儿郎,当知晓是怎么回事了。

岳凌颔首回道:“正是,你是哪位?”

徐浪一展折扇,轻轻摇了三下,笑道:“在下徐家徐浪。”

听得此言,周围一片轰然。

“这位就是苏州城第一公子徐浪?徐家在苏州可是第一富户,是为织造局做事的。”

“对面也不俗呀,四王八公家子弟!这下有好戏看了。”

众人围了一圈,只等着场间的变化。

岳凌眉头轻挑,内心暗道:“原来这就是徐家的人,这衣着绫罗,似是比陛下赐给我的锦缎还不遑多让,真是富户。”

“若是将徐家抄家了,应当能弥补上国库的亏空吧?”

对面的目光照在身上,徐浪却颇为不适。

徐浪作为苏州城的第一公子,在城中是呼风唤雨,未有敢冒犯者,官府都得给他几分颜面。

怎得这一个照面,对面似是打量猎物一样打量着他?

“这人怎么回事,难不成是想动武将我绑了,去父亲那诓骗银子?”

亏欠的字数,后面加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