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112章 一见侯爷误终身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112章 一见侯爷误终身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囤货居奇,罪名不重,又不好定罪。若治他们囤货居奇的罪过,他们会找出一早做好的账本,来证明他们的这一批货物,不是屯来的,而是高价收来的。这又免不了和他们扯皮,麻烦得很。”

“即便是定下来罪过,收缴脏物,杖刑、徒刑都算重了。”

“但忤逆钦差,那可是能定为谋反的大罪过,抄家也算轻了。能名正言顺的治了他们,多方便?”

“虽然这都是我设下的局,但他们的行径,也不必与他们讲客气,我自然会不择手段。”

“再者说,他们赚的那些昧良心的银子,不也靠给别人设局吗?今日正是他们技不如人,又有什么好说的?”

回到府衙,岳凌在案后坐定,与一旁沏茶的贾芸解说着。

封建社会,就是有封建社会的法门。

若是在前世,囤货居奇是极大的经济犯罪,是要被严厉打击的。但在今日,钦差大臣作为皇帝亲授,巡狩一方的重臣,忤逆的便是皇权,是欺君罔上。

比起忤逆钦差来说,囤货居奇还真算不得什么。

贾芸笑着奉上茶水,回道:“沧州豪商,今日便尽数除名了。下狱者十之三四,剩余的也都要出城避祸,与庶人无异。单单论那一个黄家,如今还能支撑一会儿,不知道还有多少底气。”

岳凌笑着摇头,“报一下今日的账目吧,黄家也不过冢中枯骨尔。”

贾芸应声展开怀里小册,“今日入仓粟米共计五万余石,银八十万两,现库中仍有近六万石粮食,银百万两。”

贾芸越说越是激动,沧州城如今彻底是富得有底气了。

岳凌倒有种冬天掏了松鼠窝的感觉。

如今大昌朝一年的赋税,也不过是两三百万两上下,当然还有各类的粮食,丝帛等物入库,经济价值不止这个数目。

但相较来说,沧州城如今的处境也称得上是极佳了。

宽心的同时,岳凌也不免为远在京城的隆祐帝担忧起来。

在史鼎口中得知,如今京城正吵成了一锅粥。隆祐帝对现行的,实物加银两并收的税制并不满意,想要荡除沉疴,整顿吏治,来推行改革。

此前国家历尽两次大战,经济下行是在所难免,但隆祐帝作为有决心整顿山河,再塑盛世的皇帝,自然要想各种各样的办法。

但如今朝中还大多是讲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腐儒,自是困难重重。

有前世的眼界,岳凌自然知晓,与时俱进才是好的,一味儿的遵从旧法,自然会被淘汰掉了。

不过,如今确实不是推新改革的好时机。

便是岳凌对历史不算知之甚详,也在近些时日与地方小官打交道当中,能参悟出一二道理。

如今的地方官员,或说一县县令,自身的素质实在是良莠不齐。

像南皮县令陈佑民这等的好官,八县也才只有一个,其余的能不拖后腿,岳凌就以为不错了。

革新政法,无论政策有多完美,关键还是要落地在实施上,就这么一群人,还指望他们能做出什么好的政绩来吗?

恩科之后,或许更有机会。

岳凌一面思虑着,一面撰写书信,与隆祐帝再汇报近况。

岳凌专心致志的写起书信,却未见身边的贾芸早已悄无声息的出了门,一双素手在他案边修剪起灯芯,令烛火更亮了些。

抿了口茶水,岳凌抻了抻腰身,方才回过神来。

往前一望,就见一个杏眼桃腮,容貌端丰的姑娘,正立在案牍下。

岳凌先是一怔,而后又转出笑脸问道:“薛姑娘,你怎得来了?今日,你丰字号应当是忙得不可开交才是。”

薛宝钗盈盈一礼,又退到一旁客椅,卷起了裙摆坐定,“如今也忙得差不多了,我来也是问一问侯爷,接下来该怎么做。”

“如今沧州府中,位置好的铺面,如今大多在丰字号名下了。薛家如今并没那么大的财力吃下所有好处,便也给了些闻风而动的外来客商。”

“不过侯爷放心,如今事事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岳凌微微颔首,发展商业,也并不意味着要垄断,盘活了市场,有更多外地商贾涌入,对沧州城来说才是一桩好事。

收了笔,岳凌道:“从你丰字号出来的银子,折算下送来的粮食,可以悉数拿回去。至于其他,你薛家如今缺的是生意,我接下来要两桩事要做,一个是兴修河堤,挖掘河淤,这件事我打算交给沿岸的士绅去办,这并不是一家之力。”

“第二便是在海岸滩涂上晒盐,制盐。”

薛宝钗惊喜道:“侯爷可以在沧州贩盐?”

岳凌颔首,“陛下应允过的。沧州地势平坦,可产海盐,下一步城中的主要生计就要来源于此。”

“你手中的铺面,可以挑选些,自己置办些生意。诸如粮铺,医馆,布庄之类,能维持城中百姓所需,剩余的可以先租赁出去,回笼些资金。便是有我指点,也别操之过急,只留些铺面能做盐铺的生意就好。”

“不用都押宝在沧州,以后生意做得好了,自然是要往京城里去的。”薛宝钗螓首轻点,将岳凌的话记在心里。

片刻,岳凌又叹道:“银子堆在银库里不动用,那便与死物无异,只有能流进市场中,才能盘活整个城池。我倒不吝啬用这些银子,但你薛家总得做出些像样的买卖来才行。”

薛宝钗应道:“侯爷放心,我定不会让侯爷的心血白费的。”

岳凌望了眼薛宝钗,见她气色不错,眸中神采奕奕,如此倒是宽心许多,他还是信得过薛宝钗的。

目光再汇聚在撰写的书信上,岳凌又上下通读着,仔细审查。

而下方薛宝钗,望着岳凌,眸中好似更热切了。

灯烛下专心于公务的岳凌,在薛宝钗看来,十分的动人心弦。

风华绝代的少年不正该如此?

在一州之地,挥斥方遒,抬手间便将作乱商贾抹灭,受万人敬仰。

便是声名显赫的安京侯,在相处时也让她如沐春风,和煦的不像是他这个地位该有的模样。

在金陵听闻过众多世家公子的纨绔事迹,再有兄长作对比,实在是高下立判。

原本岳凌的年纪还更小些,却有如今的能为,让薛宝钗如何能不仰慕。

既见过岳凌,那些自称俊杰的少年,可堪一比?

慢慢的薛宝钗看待岳凌的眼光开始转变。

从侯爷,一位高权重的人,到一个与她年纪相差不大的少年。

当意识到自己的心境时,薛宝钗不由自主的抚了下脸颊,正是烫得厉害。

深吸口气,薛宝钗收回了眼光,暗暗腹诽道:“难不成我也受娘亲的影响了,脑中胡思乱想些什么呢?”

“初见时侯爷似是对香菱挺留意的,要不要将香菱送来,帮侯爷做做事?”

摇摇头,薛宝钗又念道:“胡乱揣度上官的心思是大忌,下次再有需要跑腿的事情,再派香菱往这边走走,再探探侯爷的心思吧。”

薛宝钗心中正是一阵敲锣打鼓,岳凌抬头问道:“薛姑娘,你还有别的事?”

薛宝钗忙摇头,“倒是没了,今日丰字号门庭若市,我其实是来拜谢侯爷的。”

岳凌摆摆手道:“何来一句谢,赚得多的还是在我这里,你们不过赚了些辛苦费。”

“若是无事,就先回去吧,天色也不早了。”

薛宝钗轻轻颔首,再向岳凌行了一礼,退出门去,心中不免又羡慕起林黛玉来。

“哎,真是人各有命。听说她六岁入京就养在侯爷身边了,从侯爷还是个亲卫时,两人就共处,时至今日以侯爷的心性,对她更是宠爱备至。”

再摇了摇头,薛宝钗便走离了衙门。

贾芸去而复返,往外看了眼薛宝钗落寞的背影,再看向上方的老爷,心中不禁念道:“这些个姑娘见过老爷之后,还能看得上谁家的公子?”

“当是一见老爷误终身,若我是个女子,我自然也会仰慕老爷。”

“不过老爷心中似是从未有过男女之事,也从未有谈婚论嫁。老爷应当就比我小几岁吧,侯爷之身,也是该说亲了。”

有爵位傍身,一般成亲都不会太晚。

毕竟在宗人府那边,有儿子爵位才能传下去,成亲晚了一旦生不出儿子可就祸事了。

可一想起房中不是大妇,胜似大妇的林黛玉,贾芸又念道:“如今阖府上下都对林姑娘推崇备至,哪还能容得下别的大奶奶,只待林姑娘再长大些,这亲事自然也就成了,也无需说亲。”

“薛姑娘当真不是你不够优秀,但和林姑娘比,还差了些。”

见贾芸立在门外,迟迟不进来,不知垂头在想些什么。

岳凌皱眉道:“你鬼鬼祟祟的做什么呢?去外给我买些青桔回来。”

贾芸不解,走进门中问道:“老爷,你要青桔做什么?”

岳凌抖了抖衣衫,道:“我身上有没有一股异香?”

贾芸凑近闻了闻,“好像是有点。”

岳凌颔首,“好,那你快去买吧,买回来我好回房。”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