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99章 施粥放粮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99章 施粥放粮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还在专心处置公事的岳凌,一念起林黛玉的事来,就有些思绪万千。

有种修炼功法时,却因为心中所念走神了的既视感,让岳凌脑中片刻恍惚。

赶快将念头驱散,岳凌与下方来人道:“舟车劳顿,史将军辛苦了。”

贾芸也是和岳凌想到了一处,刚还要走呢,当下便也留了下来,前去沏茶。

来者史鼎,作为封号“忠靖”的侯爵,是四王八公十二侯中,最与众不同的一位。史家是为保龄侯府,而他的爵位则是来自于他自身的战功。

此人不但有能力,而且是坚定的秦王党,与岳凌倒是有过几分交情。

也正因如此,隆祐帝才放心将这差事交给他来做。

适时,史鼎坐了一旁的靠椅,沉了口气道:“若是没耽搁了大都督的事就好。春夏之交,京中的粮食也不宽裕,采买筹备实在花了一番功夫。”

“此番内务府督办,倒是从陛下的内帑里掏出不少银两来。总计送来了两万石粟米,还有药材,布匹,油盐各类杂项。原定是足够大都督用到立冬,不过下官沿路看下来,怕是稍有不足了。”

“两万石,内帑?”

岳凌从史鼎的话中提取出关键词,面上微微愕然。

“两万石,加上京城的物价,各类杂项的开支,这一趟怕是要有二十万两白银的支出,只多不少。陛下倒是真舍得了。”

“而且,还是从内帑拨出,多半也是朝中近来不安分,只怕会耽搁了进展。”

如此君臣相知之情,岳凌又多了一个理由,将沧州治理好。

史鼎接过沏好的茶,面露担忧道:“听说城中的几个家族还在暗中给大都督使绊子,不知大都督打算如何处置?”

“若是大都督打算动武,不如就今日夜里,他们定无防备。我率火器营的精锐将他们每一家都包了,斩草除根。”

岳凌摇头笑道:“处置的办法,你已经给我送来了。至于他们,倒是还有些油水可榨,等到榨干之后,一并收了也不迟。”

“待明早开城门之后,将军便带人往城中运送粮食,就当着百姓的面,先运往各处粥棚一百石,另外往八县之地各送二千石。”

史鼎愕然,“八县之地,各送两千石,这便送出去了大半。可城中受灾最为严重,灾民也最多,大都督打算如何处置?”

岳凌笑笑道:“这我自有办法,明日还得将军来与我配合演一出戏。”

“演戏?”

……

待岳凌归于房中时,便见得林妹妹如常坐在堂上。

熟悉的景象,让他略略心安。

舒出口气,再望过去,就见林妹妹着了一身素白的裙装,领口稍有些竹叶纹饰,抬起的小臂露了一截在外面,正支着脸颊,似有心事的模样。

岳凌不禁觉得好笑。

一个久不出门的小姑娘,哪里来的这么多心事。

听见门前的动静,林黛玉稍稍回过些心神,见岳凌正笑着,便也笑脸回应,“今日岳大哥是遇到了什么好事?”

岳凌熟稔的坐来林黛玉的身边,等着林黛玉斟茶,“你怎么知道我遇到了好事?”

见岳凌眨眨眼,看着空的茶盏,林黛玉便坐正了身子,为他亲手斟起茶来。

袖子一舞,倒是比茶还清香。

岳凌喜欢林黛玉亲手斟的茶,好似她斟出的茶水更好喝一点,有种附魔的功效。

收回了茶壶,林黛玉思虑着应道:“平日里岳大哥都会在门外停一下,缓几口气,而今日快步迈了进来,我便知道是有好事。”

被小姑娘戳穿心思的岳凌老脸一红。

不管在外怎么与人勾心斗角,阴谋算计,回来却根本瞒不过林黛玉这一双慧眼。

再见林黛玉眸眼眨呀眨,岳凌便矮了一截,吐出口气道:“是林妹妹猜中了。”

林黛玉噗嗤笑了声,扬了扬下巴,望着岳凌,神气道:“我不但能猜到是有好事,还能猜到是什么好事。”

岳凌捧着茶盏的手都不禁一顿,“有这么厉害?那你说说看。”

林黛玉佯装思索,片刻答道:“连日来藏在岳大哥眉间的阴郁消散了,所以近日岳大哥忧心的事,便只有城中的粮食了,多半是官粮送到了吧。”

岳凌双手拜服,“分毫不差,这林妹妹也能猜到?”

林黛玉眉眼弯弯,面上多了一份小得意。

能从岳凌的细微变化中,就将事情猜出个大概,除了林黛玉心思细腻以外,还是因为两人相处久了,林黛玉也每日都留意着他,怎能看不出门道。

见林黛玉的知心模样,岳凌暗戳戳想道:“这么贴心的小棉袄,林大人也舍得扔,我可舍不得。”

说说笑笑间,这一整日的疲劳便散去了许多。

岳凌舒心的靠在椅背上,好似每一日自己归家之后,等的便是这一段惬意,让自己始终紧绷的心弦能够稍稍放松下来。    少顷,紫鹃和雪雁从外面端来饭食。

城内少粮,家中吃的便也简朴,白粥并些青菜,固然清淡了,却也正是林黛玉的喜好。

用完了晚膳,两个小丫鬟在房中忙碌着,林黛玉为岳凌再添了些茶,随之问道:“岳大哥,明日施粥能不能带我出去看看?”

林黛玉心地纯善,入城时见了那一番景象,应当对她的冲击不小。此时,想出去倒不是有顽乐的心思,而是真想去看看民生疾苦,也想看看有了粮,城中是如何恢复生机的。

就好似养花时,她也喜欢等着花骨朵盛开。

岳凌微微点头,“也好,随我出去走走吧。”

……

清早,沧州城中依旧有寒。

街上清冷萧索,除了往来的士兵,和零星几顶轿子,便再看不见其他。

缺了贩夫走卒,街巷没有吆喝声,整个城镇的生气都少了许多。

身着粗布麻衣的灾民,倚在城中各处角落,当曦光洒在脸上时,才微微睁开眼,当是知道又捱过了一天。

捱过一天就有盼头。

倏忽之间,街上爆发了震耳的欢呼声,让深处在巷中的灾民们不知所以。

可当他们携着好奇心走出巷口时,便也随之欢呼起来。

只见一架架粮车行驶在城中的街道上,正往城中各处的粥棚而走。

“粮来了,粮来了!”

欢呼声此起彼伏,灾民便就跟随着粮车,前往了各处粥棚。

来到粥棚时,便能见得有官兵把守着,土灶的大锅上已经烧上了热水。

热气腾腾,似是粥棚之上飘了一片云彩,在街道上便就愈发显眼了。

施粥的消息似是顷刻间传遍了全城,让城中的人都动了起来。

士兵还怕有人未能顾及,在巡城时,便有意往深处探寻,告知施粥的事,并在城中各处张贴了告示。

“施粥自五月廿五日起,共施二十日,早晚各一次。二十日后,可凭户籍凭证,每户每日可在城中大仓领取一斤救济粮。”

“粮食稀缺,浪费粮食者,捉到重罚。救济粮之意为救济困难之人,届时已有做工者,莫要冒领多领,发现者驱除出城……”

各处粥棚外,里三圈外三圈围的围满了人。

将从粮车上卸下的袋子划开后,白花花的米入了锅中,人群中又是爆发出了欢呼声。

钦差大人并未食言,而他们也有救了。

这又是岳凌招工,最好的宣传。在百姓心目中,新任钦差又高出了几分。

有人欢喜,也有人惆怅。

当得知有粮车入城时,城中各家豪商都派出了家丁往各处粥棚探明情况,可当众人见得都是粮食,而且是白花花的稻米,不是岳凌打肿脸充胖子,从哪寻来的杂粮,便皆知晓,是要祸事了。

朝廷的赈灾粮已经入城了!

众家主慌不择路的乘着轿子,逆着人流,尽数往黄家赶着。

街上白粥的清香,似是充斥了满城,闻在他们的鼻尖,却让他们汗如雨下。

黄家已不比他们好上几分。

黄家家主黄文华,在城中的眼线颇多,当开启城门,粮车入城之时,便已知晓大事不妙。

此刻在堂上来回踱着步子,想着应对之法。

而各家家主来势汹汹,比抢粥的百姓还不知规矩,而此地却没有维持秩序的官兵。

家主们入堂来,见了黄文华,拿住便问道:“黄家主,不是说朝廷来信,最近没有动过户部粮仓吗?为何今日有粮送来?”

黄文华脸色难堪,“实不相瞒,我也在想这件事。”

又有人道:“城中共计十六处粥棚,每处都去了二十多辆粮车,约莫有一百石粮食。岳凌一下便拿出了一千石粮食施粥,那粥浓得插了筷子也不倒,如此豪奢,还不知他有多少粮!”

黄文华斟酌着道:“兴许,他就是偷偷运来了这两千石粮食,今日不过作秀与我们看的。若是我们团结一致,再忍耐一阵,岳凌他必定捱不住。便是两千石粮食,也就是城中百姓吃一月的事。”

各位家主对视了一眼,尽皆怀揣了心思。

“何止两千石粮食,岳凌还要破土动工,在城外修建民居呢。就这分发出去的粮食,也丝毫不比粥棚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