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85章 情不自禁薛宝钗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85章 情不自禁薛宝钗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本还是端正坐着,情绪无波的薛宝钗,听了岳凌的话,纤细的睫毛微颤,轻咬着嘴唇,留下了一排淡淡的齿印。

薛宝钗这才按捺住内心的波动,没让红霞飞上脸颊。

“安京侯说的肯定是公事,我千万不能多想,若以男女之事误会了侯爷,实在是太冒犯了。”

“本是清清白白的事,只怕胡思乱想,否则就和娘亲无异了。”

薛宝钗暗暗深吸了几口气,平稳住了心绪,才开口与岳凌说道:“侯爷,我这次是来与您说粮食的事。”

岳凌颔首,“说说看,如今是什么情况了。”

薛宝钗坐正了些身子,轻抚了下脸颊,开口道:“昨日,侯爷在衙门与城内的百姓说,要在近日开设粥棚,我便与家中几个掌柜的去信,在山东等地筹措了粮食送来,约有五千斤,先供侯爷急用。”

岳凌点点头,又摇摇头,应道:“五千斤,还是太少了。”

薛宝钗心下一慌。

原本听从通判的话,也只需要三千斤,就算变卦也就是再赔些银两的事。可如今她还特意多备了两千斤粮食送来,没有得到岳凌的夸赞,却只有一句“太少了”,这让薛宝钗顿感不妙。

“如今薛家坐了侯爷的大船,侯爷不会真要拿薛家当做开船的柴火吧?”

薛宝钗双手团在身前,有些无措,但当着岳凌的面还是硬撑着道:“五千斤粮食若是用于城中赈灾,和灾民一比的确微不足道了。侯爷若是还亟需更多,我还可以去信求各府的掌柜再去筹备。”

“薛家虽然不是以粮发家的,但筹个上万斤粮食应当还不成问题。”

话说完以后,薛宝钗不禁深吸了口气。

当下,她必须在岳凌面前展现出足够的价值,才不会被轻易抛弃,薛宝钗深谙此理。

却听岳凌又道:“万斤就算流入市场,对于他们那些囤积了十万斤,几十万斤的奸商来说,也不过是伤及皮毛。”

“薛姑娘,你如今最好是尽薛家所能,筹集最多的粮食,越多越好。不怕多,只怕你运不来。”

薛宝钗紧攥着裙摆,手心都攥出了汗,只当岳凌是真的狮子大开口了。

“坏了,事情怎么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可我没有退路了呀,难道真被娘亲料中了不成?怎么会呢?”

薛宝钗自以为还是比娘亲更有识人之明的,可局面好似与最初计划的有些不同了。

“勇气,勇气……”

薛宝钗又镇定着心绪,就听岳凌紧接着说道:“运来多少,你薛家就赚多少,这一次我就要那些奸商伤筋动骨。”

薛宝钗闻言一怔,好似她从一开始就会错意了。

登时起身,薛宝钗疑惑问道:“赚?侯爷要我运来粮食,难道不是设粥棚吗?”

岳凌摆摆手,示意薛宝钗淡定些,坐下说话,“五千斤,一万斤,对于城中的百姓来说,设粥棚又有何异?不过是多一天,少一天的区别,解决不了本质问题。关键还是要让城中的粮食恢复平价,甚至低于平价。”

“让那些境地还不到无家可归的百姓,足以买得起粮。而让真正困苦的百姓,享受到粥棚的恩惠。”

薛宝钗愕然,只弄懂了岳凌所说的话,其中的一点点。

“侯爷的意思是说,要让城中的商贾将粮食吐出来,以他们的仓储赈灾?这怎么可能办得到啊?”

“他们把粮食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肯定不会乖乖交出来的。”

岳凌拾起桌上的茶盏,刮了刮茶沫,云淡风轻的道:“我自有办法,你就照我说的做就是了。”

岳凌挑了挑眉,问道:“难道你不相信我?”

薛宝钗凝眉沉吟了片刻,“我相信侯爷,但是恕小女子愚钝,真没想到该怎么实现侯爷的目的。我一开始以为侯爷是要将他们拟定个罪名,直接入监呢。”

岳凌摇头否认道:“难道我在你心目中就是如此暴戾的形象?事情自没这么简单。方才你也说了,他们把钱财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便是去抄家,掘地三尺,都未见得能寻到他们那些奸诈之徒所藏匿的粮食。”

“所以,我要略施手段。先将他们的钱粮取尽,令他们痛不欲生,再在他们绝望时一举要了他们的命,岂不美哉?”

岳凌放下茶盏,眉间微微隆起,总感觉今天的薛宝钗好似没有前一天的她处变不惊了,总是一惊一乍的,当下都不曾归位坐下。

既然都用了薛家,岳凌便又与薛宝钗提点道:“还有,你薛家也借此机会,拓宽些其他的产业。原本薛家贵为紫薇舍人位列中书,当为天子近臣,直到你祖父辈也还是个皇商总商,传到你兄妹手上,就剩下南北的钱庄、当铺了。”

岳凌点着手指,继续道:“而且,作为一家皇商,盐、铁、茶、马匹、木材、丝绸、瓷器、粮食,都不经营,也好意思叫皇商?”

薛宝钗听得脸颊发红,羞赧的垂下了头。

岳凌又宽慰道:“当然不是责备你们,我又不是薛家的祖宗,这话也不该我来说。你天生聪慧,应当也知晓以钱庄,当铺为主的商号所存在的弊病。”

“且不说这两门生意,一个放贷为主,一个折旧抵银,皆是为难遭难百姓的生计,名声该有多差。”

“就说这两门生意想要发展,都得有庞大的现金流支撑,否则出了纰漏,或者朝堂政策有变,就很容易资金链断裂,从而让大量的铺面关停,再无扭转之力。”

“所以我说,这次沧州之旅,你薛家是不虚此行的。我要在沧州大力劝课农桑,你正好借此机会,让薛家渐渐步入正轨。至于你兄长,待他出狱之后,还是早点送到军营里算了,省得他在外惹是生非。”

岳凌一席话,似是照在薛宝钗心坎的光。

父亲传下来的基业,眼看着一天天败落,是薛家上下除了薛蟠,所有人心病。

而原本以为薛家再无重振之机,薛姨妈也只得带着薛宝钗北上,入宫或联姻,来谋求稳定薛家的家业,此刻岳凌却是给了另一条路,一条堂堂正正的路。

薛宝钗提着裙摆,冲到了岳凌身边,紧攥着岳凌的手,激动道:“侯爷放心,薛家日后一定全心全意为侯爷做事!”

“只要我在薛家,掌柜们都还愿意听我的,薛家丰字号必定唯侯爷马首是瞻。”    岳凌看了看被攥着的手,又看了看激动得红了眼的薛宝钗,尴尬道:“薛姑娘,你不用这样,我知道你的心意了。”

垂头看向自己手中的动作,薛宝钗才意识到自己有多失礼,忙抽回手,又退到下方,忍着羞意与岳凌行礼,“是民女失态了,还望侯爷能恕我冒犯之罪。”

岳凌自斟了盏茶,摇头叹息道:“薛姑娘,如此急急燥燥的,倒不像是你了。交代你的事,你当真没问题吧?”

薛宝钗连忙颔首,“让侯爷见笑了,正事宝钗定不能误了。”

岳凌点点头,“好,那就好。既然如此,你就先回去做事吧,到时候我会传信于你,一切按照我的计划来。”

薛宝钗又伏低了身子,向上行了一礼,才轻快了脚步,挪出了房门。

待薛宝钗外出,贾芸复又归于房内,才见了红光满面的薛宝钗,再又看了看堂上微微叹气的岳凌,心里不禁念道:“这薛姑娘容貌绝伦,姿色上佳,难道老爷是看上她了不成?怕是以后也得要住进府里,再接待,我也得小心谨慎些。”

“老爷哪里都好,就是这桃花有些太多了,还没成亲身边就围了这么多姑娘。还得等林姑娘再长大些,帮老爷好好打理下后院了。不然多一个女子,就得多一处麻烦。”

自以为勘破其中门道的贾芸点着头,略微沉吟。

岳凌望去,问道:“你想什么呢?可是有什么事要说?”

贾芸忙回转过神,行了一礼道:“老爷,如今已经是第二日了,少有几家小商户来到衙门里交了粮食和账目,城内的几家豪商还没个动静,我们接下来……”

岳凌应道:“三日之后,便给几家先拟定了罪状,去抄没家财,去他们府上搅上一搅。敲打敲打还是要的,自我入城之后,他们便不用想再有好日子过了。”

贾芸又问道:“这罪状,是用官商勾结还是要用囤货居奇?”

岳凌笑着摇头,“钝刀子割肉才最疼,我告诉你该怎么做……”

……

驿馆,

莺儿偷偷打量着自家小姐,总感觉十分有九分的不对劲。

原本出门之前还是忧心忡忡,可等从衙门里走出来的时候,却是高兴的不能自已,眉眼中满是希冀。这令莺儿也不禁好奇,衙门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回到房中,薛宝钗开着木窗,伏在窗台边,望向窗外,婀娜娉婷的身姿正如同驿站庭院中繁茂的柳树一般。

时值五月,柳树上也生了柳絮,如同被白云包裹一般,微风轻轻拂过,便卷落一地雪白。

柳絮随风飘散,有的落入了河中,有的卷上了街道,还有的便被下方的仆人清扫着一同收进了簸箕,聚拢后一把火燃尽了。

只有极少的柳絮,才有机会扎根在泥土中。

薛宝钗喜笑盈腮,眉间含春,也是颇有兴致,于今日这此情此景之下,了有所悟,忙唤了莺儿来准备纸笔。

莺儿更是好奇了,倒是什么事让姑娘欢喜成这般模样。

“姑娘,今日我们不看账目,不看书册,怎得还要赋起诗来了。难不成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我猜猜,是不是寻得了一门好婚事?”

薛宝钗撇撇嘴,“婚事算得什么好事,自是比这婚事还更好的事。”

莺儿不解,“婚事可是人生大事,怎能不算最好的事?”

薛宝钗应道:“婚事无非媒妁之命,父母之言,原本还没怎么见过的两个人,就要一同度过余生,这有什么‘好’可言。”

“罢了,与你说了你也不懂,且先备笔墨,我已有了腹稿。”

莺儿嘟嘟嘴,“哦”了一声,便在桌案上摊开宣纸,于一旁又研好了墨。

薛宝钗折了折袖口,提起笔,在纸上一气呵成道:“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再提上词牌名“临江仙”,薛宝钗十分满意,轻吐了几口气。

香菱侍立在一旁,望着这一首词也是微微出神,惹得她思绪繁乱。

薛宝钗发觉了身边这一个痴儿,不由得笑道:“你怎得对诗词有兴致?平日里你似个闷葫芦,从来也不说一句话,只问你你才说。”

香菱拘谨的往后退了一步,又收回目光,垂下头来。

“奴婢羡慕姑娘这文采和魄力,一时间看得有些出神了。”

薛宝钗转来香菱身边,一把拉起了香菱的手,道:“往后你不必如此拘束,先前我并不知你也是个苦命人,但侯爷说能寻得你的亲生父母,你定还能与他们遇见,了却了你心中夙愿。”

“我看你本不是个愚笨的,日后,你若对诗词有兴致,可自取那书柜上的书目来看。增长些见识并无不好,侯爷似是也对你颇有好感,你可要也抓住自己的风。”

香菱连连点头,当即便要跪地来拜,薛宝钗一把搀扶住,又安抚道:“好妹妹,别再是这般了。在这薛家,你且安心住着,别人定为难不了你的。”

闻言,香菱不由得红了一圈眼眶。

适时,薛姨妈轻叩了几下门,于门外呜咽道:“宝丫头,昨日是娘亲口不择言了,全是娘亲的错,你不要生娘亲的气。如今,娘亲就你们兄妹二人陪在身边,你兄长入了牢,你又与娘亲生分了去,还叫娘亲怎么活呀?”

莺儿望向薛宝钗,脸上十分纠结。

见到薛宝钗轻轻颔首,才抬起脚步,来与薛姨妈开了门。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