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63章 秦王赏赐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63章 秦王赏赐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梨香院中,又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林黛玉再返回院子里,也只看见健妇在打扫,不见方才是什么情况了。

只是在归来途中,路上撞见了几个贾家的嬷嬷,从她们口中的议论声,知晓了只言片语。

见到林黛玉,贾代善又转出了笑脸,唤道:“玉儿,来这边。”

林黛玉紧着几步来到了贾代善身边,福了一礼,道:“外公,我来了。”

贾代善微微颔首,“方才那孽障让你受惊了。这府邸原本也是你的家,外公怎许你在这里受了委屈?”

林黛玉摇摇头道:“倒也没几分委屈,只是他一再对岳……叔叔出言不逊,实在令人不快。”

见两人情谊正厚,贾代善也不禁笑道:“好,好,日后你便好好随着你岳叔叔生活,有他关照着,谁人会不放心呢?”

“要知道,他可是守下了蛮人,让全城数以百万计的百姓,都放下心的人。”

再看向岳凌,贾代善摇头叹息,“今日让大都督见笑了,府上实在缺了管教,不是一朝一夕能纠正过来的事。老夫再代那孽障赔个不是。”

岳凌点点头,“也罢,教训了这一回儿,他也该长长记性了。至于老国公之前说的贾家门楣的事,倒真不如像我所说,寻个更有能为的哥儿来担着。”

贾代善疑惑不解,道:“如今府里便只有琏哥儿,琮哥儿,环哥儿和那孽障,老夫看了一遍,倒是不觉得能有一个成器的。是老夫眼拙,这其中有入大都督眼里的人?”

想着前世贾家的结局,其中最好的哥儿莫过于贾兰了。

今日老公爷给足了他面子,岳凌便也顺手推舟做一件好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哥儿年纪都大了,想要改变可不容易。不如,寻更小的哥儿来,老公爷教养一番,能够受益终生。”

“更小的哥儿?”

贾代善细细琢磨了下,当知道岳凌说的是二房长子贾珠的遗腹子贾兰了。

微微颔首,贾代善道:“大都督此言非虚,老夫知晓了。”

岳凌再拱了拱手,道:“好,今日便就如此。两位还要多多留意着身子,在下告辞。”

“大都督慢走。”

再与林黛玉乘上一架马车,岳凌便不坐对面,坐来了林黛玉身边。

“今日让你受惊了。”

林黛玉摇头道:“这倒没事,只是他说了许多岳大哥的坏话,令人气恼的紧,也不枉挨了一顿板子。”

岳凌不用多想就知道宝玉说了什么坏话。

“他安于享乐,却不仔细想想贾家的衣食富足从何而来。难道是凭空掉下来的,大风吹来的?不出门,不知百姓疾苦,人们整日为了生计奔波忙碌,才是常态。”

“全天下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他一样,含着玉出生。自己享着祖宗基业,而鄙视如同他祖宗一般努力奋进的人,他才是没这个资格。”

林黛玉听了,也是微微颔首。

她有安安稳稳的生活,先也是有爹爹在外奔波忙碌,当下依靠的则是岳凌。

岳凌揉了揉雪雁的头,夸赞道:“今日你做的好,回去给你做好吃的。”

雪雁欢呼道:“好耶,岳将军最好了!”

……

待岳凌走了以后,两个贾家的当家人,面对面也是连连叹气。

“好好的一桩事,却以这种结局收场。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贾代化随着道:“又能如何,这便是命。”

转而又道:“这林如海真是个精明的,他林家几代单传,只留了这一个孤女。倘若待他百年之后,没有个靠谱的人来照看黛玉,他岂能合眼?”

“这真是选了个好人选。别说比咱们府里的哥儿强,便是全天下有谁人能比肩?”

缓缓舒出一口气,道:“我东府里怎得就没留一个姑娘,只生了这一堆祸害。”

“诶,不对。贾敬那个不孝子是不是留了个丫头在?”

贾代善点点头,“就是方才站在门外,头前最小的那个丫头。那丫头太小了,你也要送到岳凌府上,美其名曰养着不成?”

贾代化摇了摇头,“那便不想这旁门左道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是看得开了。话说回来,便是有黛玉在,对于贾家,林如海和岳凌念在情谊上,都会给几分薄面。”

贾代善叹息道:“未成想,我贾家的将来,要维系在一个后辈丫头身上了。”

荣禧堂,

王夫人院里,

去看望完了宝玉回来,王夫人便靠坐在榻上,稳着心绪。

宝玉的惨状,她根本不忍细看,是将眼睛都哭得模糊了,便被几个丫鬟先搀扶着回来。

“旧时,那丫头的娘与我便是个不对付的。这每每回来,又来妨了我的儿,着实令人着恼很!”

“那丫头到底有几分好?将宝玉迷的七荤八素,似是痴傻一般。”

“不行,必须让宝玉收收心了。再大几年便与他许一门婚事,也该长大些了。”

如此念着,王夫人心里已有了人选。

薛家大房的顶梁柱在去年没了,只留了孤母和一双儿女,如今他们在金陵也是漂泊无依,似是近来还惹了什么祸事,报到了王家王子腾那去了。

便不如秘密传信与他们,来这京城里做个伴。

“薛家的长女薛宝钗,只比宝玉稍大了几岁,也是天姿国色的相貌,定然讨喜,也不比那林丫头逊色了。”

“那林家丫头瞧着就是个弱不禁风,不好生养的模样,若是谁将她娶作大妇,断了香火,那才是祸事一桩。”

“打了这一回,断了宝玉的念想,正是刚好。”

书下了一封信,王夫人正是自得,却见窗外,李纨牵着贾兰,便要出门去。

才打了她的儿,这母子二人便要出去顽乐,令王夫人心里不喜。

走到了门外,王夫人唤道:“你们做什么去?”

李纨回头一望,带着贾兰一同行礼,“回太太的话,是老公爷唤我带着兰哥儿过去一遭。”

王夫人顿时心生警惕。

贾母当家时,宝玉是顶顶受宠的哥儿,谁人都不能与之相比。而如今老公爷当家,宝玉便连地上的爬虫都不如了。

眼见着才打了宝玉,便传兰哥儿,这定是有意培养贾家新的接班人了。

王夫人眼神微眯,微微颔首道:“好,先去吧,有些话待回来再说。”

随后,王夫人便转回了院子里。

李纨心里一惊,但还是带着兰哥儿行了一礼,忙往梨香院去了……

……

太和殿,

国丧过后第一次早朝,百官都打起了精神,该是要议论大昌的一件大事——登基大典。

此时秦王已身披龙袍,坐在了龙椅之上,登基为帝。

只差一个大典,便就礼数周全了。

“朕,今日有几件事要议。其一,便是登基大典,定在五月十七,届时诸位还需配合礼部,将大典办得圆满。其二,便是封赏于京城之战和辽东之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军。”

看向下方岳凌,秦王笑着道:“首先便是妇孺皆知的功臣,如今他的故事已经传遍了大街小巷,岳凌。封安京侯,破虏将军,京师大都督之名并不剥去,冠以荣誉之称。赏金千两,银万两,绫罗绸缎三千匹,御用之器十件。”

岳凌从文官中出列,却传来武官的喝彩声,“多谢陛下厚恩。”

秦王满意的点了点头,又道:“神武将军冯唐,理国公府柳芳,赐爵进一级……罪臣之身宁国府贾代化,作战骁勇,决战立下大功。恢复宁国府爵位,撤去宁国府三代不许科举之罚,许子弟入伍入仕……”

“平章政事东方治,迁枢密院使。枢密院副使柴朴,官进右丞相……”

宣读赏赐便就用了两刻钟的时间,可谓是面面俱到。

秦王将自己要说的事皆公布出来,余下的时间,便到了百官议政之时了。

枢密院同佥枢密院事冯愈,先行出列道:“陛下,京城一战,京营损失大半,急需重编军队,增补操练新兵,拱卫京城。”

秦王颔首道:“不错,此事督兵部,户部,尽快处置。”

工部侍郎出列道:“如冯大人所说,京城一战京城城墙也损耗严重,城外民居更是十不存一,还需大批人力物力,来修缮城墙,房屋,否则待今年入冬,京城便就成了遍地流民。”

东方治建议道:“陛下,原本在战前就迁移了不少百姓入城,不如就扩建京城,再修一个外城出来,为百姓提供居所。暂且先于损耗最为严重的正阳门外,修缮外城。”

“内城墙长足二十余里,如处处整修,还不知要何时才能修缮完毕。待外城建成,再慢慢修缮内城城墙。”

秦王颔首,“爱卿所言极是,便就如此操办吧。”

户部尚书赵公瑾出列道:“陛下,沧州灾情难以扼制。接连去了几位大臣,对当地的情况皆是束手无策。如今前一任许大人病死在任,急需一位素有名望的大臣再去坐镇赈灾。”

沧州的确是个烂摊子,去了多位御史,都解决不了当地的问题。

而且当地尚武,难以与百姓说通道理,一有不顺便会激起民愤,便是上官也有性命之忧。

闻言,百官尽皆缩头噤声,只怕点到自己的名字。

适时,岳凌站出来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秦王大惊,“你?”

二十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