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 第49章 将计就计

红楼:捡到一只林黛玉 第49章 将计就计

作者:喜欢喝豆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东直门城墙上,

正欲要收队的旗手听得岳凌语气一变,也不由得神色一凛,又齐齐的停住了脚。

转回身,与岳凌躬身答话,“回禀大都督,这旗自发到我们手里的时候,就是这幅模样,我们是不敢让它有任何缺损的。如若不然,枢密院事卢大人定然饶不了我等。”

旗手们恳切点着头,只待岳凌的话。

凝了凝眉头,岳凌又问,“这旗发到你们手里,原本旗穗就是有时有,有时没有?”

旗手们又道:“有的时候多,没有的时候少。这旗夜里都是要送到正阳门去保管的,卢大人也没过问这小事,兴许就是哪一队在战乱时,将这旗穗碰掉了。”

眼看着岳凌脸色不对,这等小事,都盘查的如此细致,旗手们人人自危,为自己找起了台阶下。

岳凌和他们想的当然不同。

“旗上有无旗穗的区别,对于人而言,的确不好发觉。可海东青在草原上是以野鸭、松鸡、野兔喂食,甚至能捕捉到田鼠,便是再细小的区别,也无法躲过它的眼睛,以此传递信息,当然是可行的。”

岳凌思忖着道:“上一次旗子上没穗那那一日,可听得见鸟叫了?”

听岳凌问出了出乎他们预料的问题,旗手恍惚了一阵,才反应过来,岳凌并不是在与他们问责,而是在调查什么事情。

众人不敢怠慢,认真思虑着,又一同商量议论完,给出准确的答案,“回禀大都督,五日前曾拿过这个没穗的旗,那日清晨是有鸟叫。”

“那日也有北蛮骑兵在城下?”

“对对对,就和今日清晨时相差不多。”

岳凌微微颔首,心下有了计较。

“好,你们先回去吧。今日我问你们的事……”

旗手们皆是松了口气,此刻颇为上道,立即回应,“我们对天发誓,绝对不乱嚼舌根,绝对不让旁人知晓。”

……

枢密院,

冯愈,卢渊一同在班房中忙碌着。

每一日的兵力换防,辎重补充,以及对于军情的分析等机密大事,皆要出自这一间班房。

天色渐黑,铜锣响过不知多少时辰,冯愈揉了揉肩头,从座上起身。

“幸好岳凌他突袭了一回敌军大帐,近来京城九门需要补充的辎重,也就仅是些粮草而已,否则我这天黑也难办完差事啊。”

完成了自己负责的一块儿,冯愈便欲要归家歇息,又见得一旁卢渊正是愁眉不展,便上前问道:“卢大人,这是遇到什么难事了?”

卢渊一抬头,眉间的褶皱散开,显出笑容来,“没,没什么难事。你说的不错,全赖岳凌之力,这几日能让我们轻松些。”

抖了抖手上的文书,卢渊又道:“不过,岳凌布置的这城墙换防越来越勤快了,明日又要从德胜门抽调兵力去往东直门。”

冯愈笑道:“这算得什么难事,只将文书送出去,让下面的将校去做就是了。”

卢渊叹息道:“只让一队人长久去守一门,待兵力有损时再补充不就好了。这来来回回的折腾,只是凭空耗费人力罢了。”

冯愈斟酌着道:“多半他也是有考虑的。如今我们守了两个多月,倘若一门的士兵士气较差,还久处在一处,发生士兵哗变、夺门献敌的事情则不好了。”

“而且,好几门的将军都是四王八公家的子弟,有些还曾与康王府有旧交,说实话,连我也难以信任他们。倘若不是京中无人可用,怎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枢密副使柴朴掀帘走了进来,端起冯愈的茶壶,为自己斟了盏茶,摇摇头叹气道:“这就是为何,左相、右相我们坐到一起时,谈论岳凌都是说他老于谋事,你还是没想清楚。”

冯愈和卢渊一同起身,向柴朴行了一礼,“柴副使,您还没归家呢。”

柴朴颔首,道:“四王八公一脉,之所以去投奔康王,便是因为能入太子殿下眼中的,还是太少了。他们每袭一代便要降一次爵,若无军功在身,再过两代朝中再没他们的事了,这怎能让他们不急?”

“而这次,岳凌多多少少给了他们几家一些机会。还有一些四王八公家子弟当不成守门大将的,也让子孙后辈去当一个小将校,沾沾军功。如此,他们才能勠力同心的去守门,而不是在城中作乱,再与北蛮暗通款曲。”

冯愈和卢渊闻言皆是恍然大悟,连连点头以为有理。

柴朴又笑道:“别看岳凌年纪小,这官场一道的规矩,真是比你我还要熟稔于心。”

将茶水饮尽,柴朴又道:“好了,冯同佥就先回去吧,卢院事也该去城墙检阅旗手了吧,便不多聊了。”

柴朴又回了正堂,卢渊和冯愈恭送着,而后便结伴出了门。

柴扑拾起桌上文书,却又放下,起身望向门外的两人,又是摇头叹息了一阵。

……

养心殿,

元庆帝卧在榻上,下面齐齐卧倒了三个小家伙。

“见过皇爷爷。”

元庆帝的脸上绽放出许久未见的笑容,低声道:“好好好,真乖,都起来吧。”

“戴权,与他们些赏。”

戴权从预先准备好的锦盘里,取了三块玉佩,一个个递交到三个小家伙的手里,并躬身与他们行着礼。

隔代亲似是在皇家也适用,元庆帝见了这几个小家伙,身上的疼痛似是都减轻了几分。

“他们可都读过书了?”

太子妃侍立在小家伙们的身后,福礼回着元庆帝的话,“回陛下,已为他们寻了蒙师,如今在读四书。”

“好,很好。见着都挺聪慧,有二郎的模样。”

吁出一口气,元庆帝又道:“罢了,见过一面也就好了。先回去吧,免得这房里的污秽之气,沾染了孩子。”

太子妃又是一礼,再唤起三个小家伙。

“皇爷爷再见。”

待太子妃引着三个皇孙出了殿时,正见到夏守忠快步出门,似是一脸愁容。

一抬头夏守忠也见到了太子妃一行,忙停住脚让开道路,躬身行礼道:“太子妃。”

太子妃微微点头,疑惑问道:“行色匆匆的,是要做什么去?”

夏守忠手上捧了一份奏疏,佯装为难道:“岳凌从宫外递进了一份奏疏要呈交给陛下,是有关接下来的战事。他与老奴也说了,如果太子妃想要一观也无碍。”

太子妃摇了摇头道:“他统兵在外与皇城知会一声本就是他的本分,殿下将事情托付于他,本宫自然也是信得过他。而且这两月来,他次次能够击退来犯之敌,还能领兵突袭北蛮大寨。论军事,城中鲜有人能与他相比,本宫便是看了又能断定其中利弊否?”

夏守忠点点头,道:“是,是老奴多疑了。”

太子妃又道:“去吧,做好你自己的事。”

夏守忠再行一礼,快步离去。

与夏守忠作别,太子妃携着孩子们走在返回东宫的路上,身边的老大疑惑问道:“母妃,那殿中住的皇爷爷为何病得那么重,都不能站起来了,是不是要死了?”

太子妃眉间一凝,冷眼看了过去,老大忙捂住了嘴,再不敢吭声了。

老二又问道:“母妃,你和夏公公方才说的岳凌是哪位?”

太子妃又展露笑容,解释道:“岳凌啊,就是如今在守卫京城,保护百姓,与北蛮打仗的那个。有他,我们在皇城里才会安然无恙,你们夜里才能睡个好觉。”

老二点了点小脑袋,言辞却十分坚定的道:“好威风,我长大以后也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保护国家,保护百姓,保护母妃。”

太子妃拍了拍他的后背,鼓励道:“那娘亲就等着你长大。”

殿上,戴权收了奏折,读给元庆帝听。

“殿下,依照岳凌的意思,他是说如今枢密院知枢密院事卢渊恐与北蛮暗通款曲,为了不打草惊蛇,便利用他们以旗穗为暗号,提前在城中布置天罗地网,引北蛮来攻。”

“北蛮骑兵不是我军能轻易消灭干净的,只有这种引君入瓮的办法,才能一口气消灭大部分骑兵,奴婢以为倒是个不错的计策。”

元庆帝粗喘口气道:“也是兵行险着了,如果没阻拦住骑兵,被冲破了城门,结局不堪设想。”

“哎,也罢,这段时候都是他在统筹外面的事,对战场上的事更清楚,就依照他的意思做吧。这一份奏疏送进来,本意还是让皇宫内听闻城门大开的消息不要惊慌。”

思虑了会儿,元庆帝又道:“与东宫也知会一声。倘若岳凌想要反叛北蛮,何必守上这两个月。”

“奴婢遵命。”

……

腊月三十,

尽管是除夕夜,整个京城中却也不见喜气。

寒风刮在街道上,卷起缕缕尘埃。有兵马司的将士在城中来往巡查,比平日里还更严格了些。

各家门前,除了粘贴些福字,春联,大户人家张灯结彩,便也瞧不见人们脸上有多少喜悦之色。

城中没再燃放爆竹,年味也随之淡了许多。

百姓们无不忧虑着城外战事,关乎他们的生死存亡。

原本是该最欢闹的节日,整个京城静的出奇,只有一股紧张而肃穆的气氛,笼罩在全城上空。

谁也不知,北蛮会不会趁着节日,大举攻城。

岳宅上也与外面无二。

正堂上,林黛玉携着姑娘们用着夜晚的团圆饭,桌上的主位空了把椅子。

姑娘们时不时动几下筷子,再抬头望一眼空位,又垂下头长吁短叹,好似房里的都变成了林黛玉。

林黛玉面上自然也难掩担忧。

自与北蛮的战事焦灼以后,岳凌便就再没归家过一次,旧日里两人可谓形影不离,始终同处一处,可如今也算分开数月之久了。

这令林黛玉有些难以适应。

但如今,岳大哥不只是她心中的挂怀,更是满城百姓的希望,守城将士的主心骨,一身扎根在军营中,才是他该做的事。

适时,倪妮裹了一身棉衣,从外间跑了过来,费劲的掀起门前厚重毡帘,笑着往里面报信。

“林姑娘,有老爷的手信寄回来。”

林黛玉忙招手,将倪妮唤来身边。

紫鹃在一旁的小木匣中抓了一把银锞子,塞在倪妮的小口袋里,以示对她带来好消息的褒奖。

“谢谢林姑娘,谢谢紫鹃姐姐。”

留下了信,倪妮便欢天喜地的走了。

“姑娘,快看看岳将军写了什么吧。”

林黛玉环视了众人一遭,点了点头,捻开信纸,便上下通读了一番,而后松了口气,露出了笑脸。

秦可卿看得着急,“林姑娘,老爷写了什么?”

林黛玉将信传了过去,“岳大哥说,与北蛮的战事快到了尾声,再过些日子就能回来了。这个年不能陪我们好好度过,便下次再补偿我们,让我们不必担忧。”

小姑娘们尽皆传阅了一遍,雪雁和宝珠凑到一块有几个字认不出来,瑞珠又读给她们两个听。

有了岳凌的书信,对外面的事知之甚少的姑娘们也能放心了不少。

虽然不知岳凌经历了怎样的磨难与危险,但现如今身子无恙,对于她们来说,便是天大的喜讯了。

“好了,就都别担心着了。先用膳吧,今夜守岁,许你们多在房里打一会儿牌。”

嘱咐了一声后,林黛玉又取了书信,独自返回房中,为岳凌书起了回信。

……

一直出了正月,前线依旧是在僵持着。

城里的气氛也愈发紧张。

如今,已经到了北蛮不得不攻的时候。

边军不可妄动,但距离京城较远的河南,湖广已经先后往京城发兵支援了。

如果北蛮再攻不下城池,便也宣告着此次行动的失败,不得不退回草原,再做打算。

下次,就不知何时能有这么好的机会。

吐吉可汗的筹划并没有错,让建州女真策反康王旧部辽东总督,使得秦王深陷在关外的泥潭之中无法自拔。

京城空虚,他南下直抵京城,抄了大昌的老巢。

可谁知,京城突然冒出岳凌这一号人物,将他阻拦在外,使得如今的损失,还不抵这一路劫掠的收获。

再得到了兵员的补充,以及备好了各类攻城器械,吐吉可汗与早有牢骚的各部小首领下令,“二月中旬,决战京城。”

感谢弓长火王、菩提随缘、a你微笑时好美、书友38591、书友59876、读者26240、梦雪凝烟、春来画图、书友14180、Liu_shel、正义的伙伴压、青柚?、书友48436、阿轩不是仙、书友44378、最终梦誰、书友10830、仙布着急OxO、书友32992的月票,感谢书友46063的打赏,感谢大家的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