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48建设太岳物流运输网络!

我的客户李云龙 48建设太岳物流运输网络!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谢谢。”

“谢谢。”

“谢谢!”

三八六旅新编新二团驻地。

看着李云龙运输过来的一大批武器弹药,军装军鞋,刚刚上任的新二团团长孔捷,感谢的点头哈腰,就差当场跪下了。

歼灭西野中队后,还没回到杨村,旅部命令就过来了:孔捷因为歼灭西野中队作战有功,撤销处罚,官复原职。

半路上回家期间,就先回旅部报道了。

随后总部一纸调令,让孔捷担任新编新二团团长。

上任日期就在今天,

五月一号。

孔捷前脚刚到新二团,李云龙就带队将一大堆武器弹药送到了新二团。

理由也十分合理正当。

“你在独立团帮了我这么多忙,给点帮助是应该的。”

李大团长说的大义凛然:

“再说了,咱们是战友,过命的交情。”

“我不帮你,帮谁。”

“劳资可是个大好人。”

但语气中的嘚瑟,隔着几十米都能听见。

“今后谁要是说你坏话,劳资第一个不同意。”

孔大团长浑然无视了李云龙的嘚瑟。

甚至感觉,以往到耳朵里的李云龙的声音,听起来都是那么的悦耳,即便,是再嘚瑟炫耀,也是宛如世间最美妙的歌声。

好听的不得了。

1400支40式冲锋枪,180挺捷克式,85具掷弹筒,500支毛瑟98k,二十七门60迫击炮,十二门60迫击炮。1200匹骡马。

就是猪叫声,他也得好听。

“哈哈哈···”

李云龙十分满意孔捷的态度。

···

“四零式冲锋枪。”

旅部。

旅参谋长看着手里被李云龙命名为四零式冲锋枪的原54式,双眼放光。

以他的视角看来,这支冲锋枪堪称完美。

自由枪机,开膛待击,标准的冲锋枪结构,再加上稍长的枪管,射程比驳壳枪远不少,他测试过了,最大有效射程达到了二百三十米。

这个射程,很适合部队山地游击战,运动战,夜战。

而且后坐力比驳壳枪连射的时候小多了。

精度也高。

即便普通的战士,稍微训练,就能熟练掌握。

折叠枪托,方便携带,适合狭窄复杂地形作战。

用的还是和驳壳枪一样的,毛瑟手枪弹,三十五发弹匣,火力持续性好。

虽然子弹消耗量也大,但加上孔捷和程世发新交上来的五百万发,如今旅部仓库里,已经有七百万发各种子弹,其中毛瑟手枪弹有三百万发。

足够全旅用一年的了。

而且按照李云龙的规律,每个月还有几百万发子弹入账。

足够了。

足够了!

“大量冲压件,焊接工艺,这是一种成本很低的,很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武器。”

看着手里的枪,旅长叹息了一声:

“可惜。”

冲压件是最适合生产,并且成本最低,消耗原材料最少的一种生产工艺。

是公认的未来工业发展的主要路线。

奈何,

成本低,适合大规模生产的条件是,得有大量金属冲压机,以及,能生产大量的钢铁原材料,而这些根据地都没有。

所以冲压件,反而成了根据地最难生产的零件之一。

因为冲压件,手工生产反而更麻烦。

“水腰子兵工厂如何了?”

旅长问道。

“还是那样。”

旅参谋长摇了摇头。

得益于李云龙的二十万吨粮食,一万吨猪板油,总部那边物资供应、财政状况好了很多。

毕竟二十万吨粮食,比整个晋察冀根据地好几年的公粮,都要多不少。足够全八路军全军敞开肚子,甚至加上民兵部队,吃上一年之久还有富余。

人才其实也不缺。

从阎老西太原兵工厂搜集的,各地投奔而来的知识青年,技术人才。

至少,以目前水腰子兵工厂的规模,是不缺少技术工人的,甚至还大有富余。

但最大的问题是没设备,别说冲压设备,就连手摇机床,数量都不够。

也没有原材料。

甚至连复装子弹用的发射药,自产是有了,但数量也严重不足,都是搜集鬼子遗留的,近期,倒是多了一种——李云龙搞来的60迫击炮炮弹的药包。

一枚炮弹八个药包,最多使用六个,还有两个备用,也不知道为什么要配八个,但这是好事,多的药包就用来复装子弹了。

效果还真不错。

而且数量也足够。

其实如今限制复装子弹产量的,是底火和弹头。

是的,不仅仅是子弹底火,如今总部的水腰子兵工厂,甚至连弹头产量都不够用。

所以,即便这支四零式冲锋枪,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但对如今的根据地来说,想要生产,依旧不可能。

“倒是那一千五百匹骡子,是好东西啊。”

旅长话题一转。

李云龙那边出手的骡马,简直了。

好养活,生病少,力气大,耐力足,听话好使唤,让旅部的运输能力一次性上了一个大台阶。

如今旅部直属的运输队,装备了一千头新骡马,驮运情况下,单趟运力达到了75吨,足够一个旅五天的物资消耗了。

如果使用马车,更是达到了三百吨每趟。

堪比半辆普通货运列车了。

“确实。”

旅参谋长点了点头,然后话题一转:

“那么,咱们是不是,也学习独立团那边,给所有牺牲的战士们家属发粮食?解决生活困难。”

由独立团提议,给牺牲、或者重伤残疾战士们家里补贴粮食的政策,已经上报总部通过,开始在独立团周边试点。

效果非常好。

极大的提高了战士们的士气。

也提高了根据地老百姓对部队的拥护,夯实了群众基础,大家参军热情进一步提高,战士们也更愿意和鬼子作战。

“这个伱来负责。”

旅长当即点头答应:

“独立团那边,已经摸索出完善的管理制度,能有效避免克扣贪污,以及发放错误,直接拿来用就好。”

其实呢,就是薅系统给的管理制度,统计表格。

“好。”

旅参谋长长点头,继续说道:

“还有给其他根据地运输粮食?”

随着太岳军区粮食充足,前不久,太行根据地,也就是总部和师部发来消息,询问是否可以给总部以及其他根据地运输粮食。

这也是各大根据地建立之初就定好的,当哪一边物资充足的时候,要支援其他根据地。

他昨天问过,太岳根据地物资供应站的李云龙了。

粮食数量充足。

在保证太岳军区部队,民兵消耗的五千吨粮食之后,还可以每个月可以向其他根据地供应粮食两万五千吨,两千五百吨猪板油。

每个月三万吨粮食。

这个数量倒是没有震惊旅长。

之前二十万吨粮食,以及不可思议的运输方式,已经让旅长知道到陆老板手段。

也没有出乎旅长的预料。

惊喜之余,他第一时间头疼的是运输问题。

部队都在山区,公路都被鬼子控制,囚笼封锁更是让部队喘不过气来,各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十分微弱。

十几吨物资还好,但数量一多,根本不可能运输出去。

旅长说道:

“我已经和师部总部沟通过了,打通各根据地前往太岳军区的通道,这是总部和各大根据地的事情,我们不用管。”

“我们要做的,我们要做的是解决根据地内部的运输问题。”

“把粮食,从独立团运输出去。”

虽然还能依靠转移独立团团部,但总部在研究后决定,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尽量靠部队自己解决运输问题。

“有想法?”

旅部参谋长看向旅长。

几年的合作,参谋长看出旅长已经有计划了。

“我计划。”

旅长摊开了太岳军区的整个地图:

“按照独立团目前的模式,以独立团为中心,在各主力团驻地,建立物资中转站。”

“好主意。”

旅参谋长眼睛一亮。

部队没有汽车,更没有铁路和火车,运输全靠人挑马扛,速度慢,数量少不说,每天还只能运输三十到五十公里。

哪怕在公路上,也只能每天行进六十公里。

所以运输最大的问题,就是物资安全问题,以及运输队休息补给问题。

那怕是那位李云龙神秘朋友,提供给部队的骡马,也需要休息,以及吃饲料,而运输队如果自己携带饲料,那运输的物资数量还要进一步减少。

但以独立团为中心,建立运输网络,让各主力团驻地作为物资中转站,骡马驿站,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主力团驻地足够安全。

人手也够多。

“到时候,即便鬼子大军进入根据地,转移就行。”

旅长语气得意:

“反正就是一堆空东西,又没有物资。”

“哈哈··”

参谋长顿时笑出声。

虽然不知道怎么做到的,但是嘛,李云龙的朋友似乎能随时随地将物资运输到独立团团部附近。

所以,实际上,即便是独立团杨村的仓库里,也没有多少东西,都是每天需要多少,就领取多少,然后让民兵运输队,和各团运输队运走。

这也带来一个好处。

不怕鬼子扫荡,部队可以继续执行以前的战斗风格,鬼子来了就走,鬼子走了就回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