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33 李大团长慷慨大解囊

我的客户李云龙 33 李大团长慷慨大解囊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月二十号。

一份来自独立团,

关于加强太岳军区民兵部队的组织能力,并进行体能,战术,战法等基础军事素质训练,推动民兵部队军事化,正规化的报告,

递交到了旅部。

旅部经过研究后,批准了独立团的申请建议。

考虑到人手不足,旅部将计划进一步细化,决定先以独立团、三十八团、五十七团驻地周边的村子,一万民兵作为试点。

由独立团主导,旅部派出一定的军官辅助。

···

也是这一天。

徐虎直亲自带队,包括辽县县大队骨干成员五十多人,带着从当地老百姓家里借来的骡马,来到了杨村。

“领取物资?”

“对!”

带着期待忐忑的表情,徐虎直被一位警卫士兵带着来到了后勤保障部。

随着仓库的建立,仓库和物资管理也变成紧迫需求,李云龙当即组建了独立团后勤保障部,并细分了组织架构。

独立团后勤保障部,下辖粮食组,军械组,弹药组,军需组四个组。

并做出了后续计划,等今后物资种类变多,数量进一步增加后,后勤保障部将进一步细分,增加油料组,卫生组等等,

赵刚亲自兼任后勤保障部负责人。

虽然仓库中也只有几种物资,但庞大的数量,依旧能让赵刚这位新手头皮发麻。

好在李云龙帮了他一手。

在批准每个月新增五千吨粮食,直至完成长期合作,或者六个月时限到的当天,系统大爷派出来的七个,称号数据分析师工具人也到位了。

这新到的七个工具人,平时不仅仅要负责教导独立团全部战士识字读书,还在李大团长以实时监督物资使用情况为理由的忽悠下,帮赵刚统计和管理物资。

得益于系统大爷直接工具人的超高水平,独立团在短短一天时间里,制定了完善的物资运输、统计管理、仓储制度。

李云龙还直接让七个工具人负责监督。

因为短短一天的接触,李云龙敏锐的发现,这七个人,虽然没陆老弟有意思,但一个个堪称绝对的四面无私,只按规矩办事。

甚至,对规矩的执行,到了一种死板的地步,但偏偏行事教条死板中,却又能灵活的解决各种问题。

管理物资,简直太适合了。

三天时间下来,就顺藤摸瓜,从独立团后勤人员中,抓出来了三个倒卖粮食的蛀虫,其中一个还试图用五十银元收买,结果被当面拉到团部他面前。

蛀虫自然被公开枪毙。

还抓到十几个私藏粮食的人。

考虑到这些人不是为了谋利益,而是为了自己吃,以及家人吃,私藏数量也不多,李大团长只是批评了这些人,收缴了粮食,禁闭一段时间惩罚。

当然,这些徐虎直并不清楚。

他在一位独立团后勤部干事的带领下,来到了仓库,领取了一万斤白面,以及两千斤玉米面,外加八十斤猪板油。

“还有猪板油!”

看到猪板油的那一刻,即便是徐虎直,都忍不住咽了咽喉咙。

长征时期,在经过一处县城的时候,他曾经吃过一种至今回味无穷的美食,叫猪油拌饭——不仅仅好吃,在他心中,仅次于红烧肉,还抗饿。

而当时那一碗猪油拌饭,其原料除了大米之外,就是猪油!

清香美味的猪油!

其美味也全在于猪油。

所以,给白面疙瘩加上猪油,再加点盐和酱油,那也是绝配。

比白面馍馍香上好几倍。

而且吃了还抗饿。

八十斤猪板油,相当于五头猪能榨出来的猪板油了,足够让全武工队的人好好吃上几顿好吃的了!——在这个家猪普遍只有一百多斤的年代,一头猪大约出油二十斤不到。

甚至还能让老百姓尝尝猪油味道。

徐虎直内心火热。

兵荒马乱的年头,有人养猪养羊,也都是卖出去,换点钱物,或者粮食,自己舍不得吃上半点。

“这是物资消耗统计表。”

独立团后勤部干事还给了徐虎直一叠粮食统计表,以及两支圆珠笔——钢笔太麻烦,所以系统给换成了圆珠笔。

上世纪圆珠笔就出现了,不过45年才大规模商用。

“物资消耗统计表。”

看着手里的一叠表格,徐虎直一愣。

同样考虑到部队参差不齐的文化水平,赵刚提议制定详细的粮食消耗统计表格——由系统出动的情报数据分析师制定的表格非常详细,且填写相当简便。

填表,总比书写数据统计报告容易很多,也更不容易出错。

“后勤部规定。”

后勤供应部干事补充说道:

“为了避免出现浪费粮食的情况,所有领取粮食的部队,都需要上交详细的粮食消耗统计表格,给旅部审核。”

“表格填写合格的,并且审核优秀的,下次领取物资,猪板油数量提升十倍,就是每十五斤粮食,给一斤猪板油。”

“每十五斤粮食,给一斤猪板油。”

徐虎直攥紧了手里的表格。

每半个月领取一次物资。

这岂不是意味着,下次领取物资,他能得到一千两百斤猪板油?

“我一定认真填写,不粮食粮食。”

徐虎直语气认真。

为了一千两百斤猪板油!

“也不要特意节约。”

后勤部干事叮嘱道:

“该吃多少吃多少,管饱,不够了可以来领取,但不允许故意浪费,或者贪污转卖。”

“我记住了!”

徐虎直小心翼翼的将表格收好。

···

整个三月下旬,

太岳军区,三八六旅的几个主力团,县大队,区小队,以及正在组建,还没形成战斗力的新二团都很忙。

忙着从独立团领取粮食,

以及,

学习、研究如何填写物资消耗统计表格。

十倍猪板油,让所有部队都眼红不已。

李云龙在抓紧独立团训练的同时,也和三十八团吴城,五十七团黎士明三人商量,以及总部参谋人员,还有旅部参谋长,政工人员一起,制定关于民兵部队的训练计划,还有粮食补贴。

期间,

二十四号晚上,李云龙在和旅部参谋长,三十八团团长吴城吃饭期间,得知了一件事。

“准备伏击鬼子步兵中队?”

李云龙语气诧异。

“对,伏击鬼子的一个大合中队,大约一百五十个鬼子。”

“比不上你干掉的河津中队。”

“其实这伙鬼子应该是二十五号从阳泉出发,不过鬼子改了时间,定在二十八号出发了。”

吴城其实有些紧张。

他怕李云龙抢他买卖!

奈何,参谋长一定要和李云龙说。

“你小子行么?”

出乎吴城预计的,李云龙只是看了一眼旅部参谋长后,笑嘻嘻的问他:

“你小子扣下来的那点武器弹药,还有多少?”

说起这个,吴城面色就是一黑。

他好不容易抠下来三门迫击炮,三具掷弹筒,六百发炮弹和掷弹筒榴弹,结果旅长转头就给几乎是全部拿走了。

为什么说是几乎?

因为旅长虽然给他留了一门迫击炮,但留下的是射程只有1400米果脯制造的60迫击炮,李云龙的可是美国货,射程有1800米,精度更高。

两者完全不是一个东西。

60迫击炮炮弹甚至只给他五十发。

掷弹筒倒三具都留下了,但掷弹筒榴弹只留了一百发。

虽然已经不少了,也够用了,但想到原本六百发的数量,他就心里堵得慌。

“嘿嘿嘿···”

李云龙再次嘿嘿一笑,话题一转:

“我看伱一营,二营,和我的编制一样啊!”

为了组织根据地民兵训练,吴城带来了三十八团一营,二营。

毕竟民兵部队需要人手组织,本来是李云龙出人的,但李云龙不肯干,说什么自己的部队在训练,吴城也就只能带着他的一营二营来。

留下三营驻防。

“哈哈····”

听到这话,吴城也是哈哈一笑,说道:

“你这个编制很不错,很科学,很适合我三十八团。”

三十八团是老资格主力团,抗战之初就组建,如今总兵力近两千,在旅部下发捷克式之后,吴城又看到李云龙琢磨出来的五百二十人营级编制非常适合,当即就拿来用。

事实上,当前独立团的五百二十人营编制,也是旅部定下的标准营级编制。

因为没有军官参加军官培训班,李大团长还不知道。

几人说到这里,赶时间的旅部参谋长起身回旅部——参谋长去来取经的,旅部近期也在筹划组织建设弹药库,于是旅长让参谋长来李云龙这里,白嫖工具人(系统大爷)出品的仓库设计、管理制度、安全条例。

“看在你帮了我这么多忙的份上,过几天送你点小礼物,就当做报酬了。”

眼见旅部参谋长离开,李云龙继续笑嘻嘻的说着。

四月份就要到了!

新的一月,新的武器弹药和物资也要到了。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所以,独立团旧武器,库存弹药也该出手了。

正好三十八团要去伏击鬼子大合中队,李云龙决定把目前独立团三个营的装备,以及库存的几千发60迫击炮炮弹,三万发掷弹筒榴弹,一百五十多万发子弹,全部送给三十八团。

因为机会没有消耗,所以月初陆老弟给的武器弹药,基本上都剩下了。

至于能保住下多少,就看吴城本事了。

“小礼物?”

吴城面色一凝。

太岳军区众所周知,李云龙的一点,在别人眼里,就是很多了!

那么,

这一点,会不会堪比上次他抠下来,但被旅长抢走的那一批武器弹药?

“对,小礼物。”

李云龙重点强调。

比起今后回来的飞机大炮坦克,这些玩意听起来多,但其实都是小礼物而已。

而且估摸着,今后每个月月末,他都要大放送。

李大团长有点期待。

再过五个月,也就是八月份,三八六旅全旅将有目前独立团的武器装备规模——每个团九门60迫击炮,八十五具掷弹筒,一百多挺捷克式,八百多支二十响驳壳枪,或者新式冲锋枪。

以及,最低一千万发子弹,三十多万发50口径的掷弹筒榴弹,十五万发60迫击炮的库存。

毕竟今后每个月,独立团月初获得的武器弹药数量都会有所提升,虽然提升不会有多大,毕竟规模摆在这里。

但也不少了!

哪时候,小鬼子会怎么办?

是放开不管,还是派一个旅团来进攻?

还有。

有了这个家底,旅长····会手痒么?

昨天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