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31 丁伟、吴城受命伏击大合中队

“据可靠情报。”

“鬼子驻阳泉的第二十九旅团第三步兵大队的大合中队,将于二十五日从阳泉启程,经过昔阳,辽县,前往下庄据点。”

总部,参谋部。

看到来自阳泉的情报,副总参谋长愣了好大一会儿。

三月十号,阳泉出发增援山岛联队的河津中队,才被李云龙整个吃掉,短短半个月,鬼子就又打算派一个中队单独过来?

甚至连路线都没有变!

这么嚣张,不把八路军放在眼里?

还是,这是一个陷阱?

“你怎么看?”

副总参看向师长。

“大概率,这条情报是真的。”

师长思索片刻,说道:

“虽然在辽县战俘营和杏子沟,鬼子连续吃了两次亏,但两个步兵中队,还有一个山本特工队,加起来也不到四百个鬼子。”

“参谋次长说白了也就是一个大佐,和坂田一个级别。”

“第一军总兵力有七万七千多人,这还不包括补充联队两千多鬼子。”

“这点损失,对于第一军来说,很轻微。”

“更别说华北方面军了。”

“而且,鬼子估计做梦也想不到,李云龙有了一个财神爷,手眼通天,几百吨粮食,百万发子弹随便运输进根据地,一点痕迹都没有留下。”

说到这里,师长和副总参表情带着一丝疑惑。

李云龙那位财神爷出现超过一个月了,总部也调查了快二十天,但物资运输路线,武器产地,那是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就仿佛,凭空出现的一样。

副总参继续说道:

“在鬼子看来,我们不过是虚张声势,集中力量伏击了他们几个步兵中队,以刺激根据地士气。”

“所以很嚣张的再次派出一个中队,甚至连保密措施都缩减了。”

“不过,也不能排除是小鬼子陷阱。”

“我的意见是,可以伏击,但需要做好应对准备。”

“我同意。”

副总参也表示和师长一个意见。

抗战打了这么久,他们对小鬼子的脾气还不了解?

那可是狂妄到没边了,而且性格刻板、执拗、固执到不可思议,自己认定的事情,哪怕在一个地方连续摔倒好几次,有时候也不会认错。

情报很快被传递给了三八六旅。

···

“哈哈··”

“天助我也!”

收到情报,旅长当场从桌子上跳了起来。

他正想干一票呢,结果,这鬼子不就来了?

一个步兵中队。

还是一个一百五十人的步兵中队,简直是太适合了。

那我就不客气了!

“你打算让谁上?”

旅部参谋长问道。

二月份之前,一个鬼子中队,那三八六旅估摸着需要大举出动,最少三个主力团,一个打埋伏,两个阻击鬼子增援部队。

之前部队子弹太缺乏,而且几乎没有补充能力,所以战斗力求尽量减少子弹消耗,全歼一个鬼子步兵中队还真不容易。

即便抵近埋伏刺刀见红,也得突破鬼子火力网。

一来,部队自身伤亡不会小。

二来,战斗时间不会短,鬼子巡逻队极有可能发现,从而吸引过来援军。

战争打到现在,鬼子已经不会狂妄到随便进入狭窄易设伏地段,除非是杏子沟这种看上去非常不适合伏击的地形。

不过嘛,今时不同往日。

随着三百五十挺捷克式发下去,一百多万发子弹库存,以及,各团从李云龙那边捞到的好处。

各团火力三倍于以往。

尤其是三十八团,可谓薅一大笔好处,旅部都眼红不已。

更别说,旅部还有不少掷弹筒榴弹,60迫击炮炮弹,轻炮火也极大提升。

伏击一个鬼子步兵中队,在有情报支持的情况下,不需要出动太多部队,两个主力团足以,而且伤亡不会有多大。

“三十八团和新一团。”

旅长做出了决定:

“这两个狗东西,家底最富裕。”

“丁伟?”

“很合适。”

旅参谋长点了点头:

“鬼子吃了一次亏,虽然依旧狂妄,但肯定不会以密集队形行军了,现在伏击,没有杏子沟那么容易了。”

“丁伟做事稳重,心思细腻但又大胆。”

“三十八团吴城又正好是丁伟的老部下,是丁伟一手带出来的。”

“非常合适。”

···

“团长,你这是哪儿搞来的!”

邢家村。

新一团驻地。

当丁伟带着五十吨粮食,四吨猪板油回到团部,顿时吸引了整个邢家村数百新一团战士的关注。

一营数百个战士,团部警卫排,团部参谋,保卫科等团部人员,超过六百人,齐齐伸长脖子看着那装满一辆辆板车的白面,玉米面,一箱箱猪板油。

在新一团,战士其实日子还不错,顿顿有的吃。

比以前穷苦日子好不少。

但吃不饱,更吃不好,加上部队训练强度高,几乎每个战士都感觉肚子里空空的。

如今看到一袋袋粮食,不少战士甚至不自觉的口水都流了出来,包括和丁伟一起过来的,丁伟老部下,现新一团一营长。

“通讯班。”

没有理会一营长的问题,丁伟走进团部,就扯起嗓子,喊来了团部通讯排。

“到!”

通讯排排长很快赶到。

“伱马上派人,去通知新一团各营连排,到邢家村集合。”

“是。”

通讯排排长立刻去安排。

“有大动作了?”

一营长再次忍不住问道。

全团集合,是有什么战斗任务么?

“炊事排。”

还是没有理会一营长的问题,丁伟接着又喊来了新一团炊事排。

“有!”

炊事排排长很快赶到。

“这里有三十吨玉米面,二十吨白面,四吨猪板油。”

“今天给全团战士加餐,顿顿管饱。”

“啊···”

“是!”

炊事排排长先是楞了一下,啊了一声,随后回答的声音都洪亮了三倍,军礼敬的是自入伍以来最标准的。

“还有,你和司务长两个人定好。”

“从今天开始,全团战士,三餐顿顿管饱,让战士们敞开了吃。”

第一个命令只是让炊事排排长愣了一下,但丁伟的第二个命令,就让炊事排排长直接瞪大了眼睛。

“团长,顿顿管饱,这··五十吨粮食也不够啊!”

“加上四吨猪板油,还有咱们团里的,最多最多只能吃一个月。”

炊事排排长连忙劝说道。

别看五十吨粮食听起来很多。

但新一团目前其中战斗人员一千八百人,团部以及后勤人员两百人,总兵力高达两千人,如果顿顿管饱,让战士们敞开了吃。

就团里那些大胃王,那一天起码得三吨粮食,甚至可能要四吨还不止。

五十吨,不到半个月就能吃完。

根本不够吃。

“嘿嘿嘿,没事。”

丁伟笑着说道:

“咱们旅现有后勤补给站。”

“粮食不够了,去领取就行了。”

“后勤补给站?”

团部内,所有人都是一愣。

这名字,他们都听过,一个很高大上的部队设施,只有富裕的部队才能有,鬼子都很少——咱们三八六旅旅,什么时候有这个高端玩意了?

“报告。”

“旅部命令。”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旅部通讯兵来到了新一团团部。

“嘿,还真有作战任务了!”

接过命令,丁伟一看,顿时嘿了一声。

“啊?好事啊!”

一营长也大喜。

自从来到新一团,获得四十挺捷克式,五万发子弹,机枪普及到每个步兵班,他早就跃跃欲试,想和鬼子来上一场了。

“什么任务?”

一营长凑了过来。

“联合三十八团,伏击大合中队,一个一百五十人的鬼子步兵中队。”

丁伟将命令递给了一营长。

“联合三十八团,伏击一个步兵中队?”

“哈哈哈··”

一营长舔了舔嘴唇,语气兴奋。

这目标,一百五十个鬼子,有点难度,但不是太难,十分合适。

“旅部的命令是务必做到全歼!”

丁伟提醒道。

全歼两个字,丁伟咬得很重。

“全歼!”

听到这两个字,一营长顿觉呼吸粗重,浑身热血沸腾,嘴角更是勾勒出狰狞的笑容。

全歼!

既然旅部的命令是全歼。

那么他自然会遵守命令,一个鬼子也不会放过。

···

另一边。

三十八团团部。

吴城也收到了命令。

“全歼?”

作为丁伟一手带出来的人,吴城和丁伟脾气很像。

他也盯着命令中,全歼,两个字,不自觉的勾勒出狰狞的笑容。

···

就在两个团长准备对鬼子大合中队摩拳擦掌的时候。

旅部,

独立团通讯排排长来到了旅部。

“报告。”

来到旅长面前,通讯排排长复述了李云龙的话:

“经过独立团全体战士的艰苦奋斗,已初步完成基干团的任务,于杨村组建了一个粮食,军装后勤中心,可为三八六旅提供一定数量的粮食,军装,军鞋。”

“粮食,军装后勤中心。”

听到这句话,旅长楞了好大一会。

他突然回想起来。

基干团在组建之初,除了稳定根据地等任务外,还有一个核心任务,就是搜集物资。

在最初设想中。

基干团将扎根于根据地,帮助当地老百姓组织生产,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根据地粮食等必需品产量,组建物资供应站,以供应主力部队作战消耗。

只不过,由于鬼子的扫荡和破坏,以及部队自身人力物力不足,只是一个设想。

“有意思··”

“哈哈哈,有意思!”

看了一眼旁边同样诧异的旅参谋长,旅长笑出了声。

“很好。”

旅长收敛笑容,对着通讯排排长说道:

“回去告诉李云龙,他做的很好,非常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