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一百五十章 坦克穿插

我的客户李云龙 第一百五十章 坦克穿插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全连都有,榴弹,瞬发引信。”

“预备,放。”

后方。

772团炮兵连阵地。

随着炮兵连长的指挥命令下达,四门120迫击炮错落排开,在各自的炮位上依次怒嚎,一发又一发16公斤重的炮弹飞向远处的鬼子阵地。

炮手们,光着膀子,搬运着一枚枚炮弹。

轰轰轰··

一枚又一枚炮弹落在鬼子第一道阵地上,腾起一蓬蓬火球,炸得鬼子阵地硝烟四起。

···

“报告,观察哨已发现第炮兵阵地,位于正前方四公里。”

“八嘎。”

鬼子第三道阵地上。

一位鬼子炮兵观察员迅速向鬼子汇报。

鬼子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举国上下,几十年的军队建设,铸造的所谓蝗军,虽然扭曲,但还是有本事的。

炮兵观察人员,在装备不足的情况下,依旧在很短时间发现了敌人的炮兵位置,当然,毕竟这里驻守半年了,发现也不难。

听到炮兵观察手带来的消息,井下大佐牙齿咬得死死的,恨不得立刻命令炮兵对敌人炮兵展开反击,彻底摧毁敌人的火炮。

虽然有坚固阵地。

但敌人的火炮依旧能造成人员的伤亡。

十六公斤的炮弹,比105榴弹威力还要大。

即便人员伤亡不大,但炮击对阵地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而且对后续战斗影响很严重——没有了完备的阵地,步兵那什么抵挡敌人的坦克。

由于水泥都去建设反坦克桩,所以阵地大部分都是土木结构。

但最终,井下大佐依旧只是紧紧的紧咬牙关,没有命令六门九一式105榴弹开火。

不是因为会暴露火炮位置,遭到敌人反击。

至今为止,八路依旧没有装备远程压制火炮,不需要担心己方炮兵安全。

也不是因为炮弹不足。

随着国内工业能力的提升,帝国炮弹产量极大提高,兵力的充足,运输路线保护也愈发安全,蝗军如今炮弹愈发充足,惟一可惜的就是,反坦克火炮至今没有服役。

而是因为六门九一式105榴弹炮为了对伴随坦克进攻的步兵进行压制,部署在第五道阵地上。

距离前线第一道阵地,都有八公里。

而九一式105榴弹炮射程只有十公里。

但敌人的炮兵阵地,距离第一道阵地都有四公里。

够不着。

“八嘎。”

井下大佐只能默默吐出一个八嘎。

····

经过了半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

“自由射击。”

“范围,日军第一道阵地范围内,最大距离五公里。”

后方,

772团炮兵阵地,炮兵连连长调整了炮兵方位。

自由射击!

虽然120迫击炮是滑膛身管炮,但得益于先进的技术,以及高精度炮弹,使得射击精度相当高,堪比老式克虏伯山炮。

随着自由炮击的开始。

各炮组班长,在炮兵观察手引导下,开始对鬼子各阵地,以及重要目标点名。

“目标,330,侧翼机枪掩体。”

“榴弹,延时引信,三连发。”

“开火。”

壹号火炮瞄准了一处机枪掩体。

“目标,201,防炮洞,穿甲弹,延时引信,开火。”

二号火炮瞄准了一处鬼子前线防炮洞。

“目标··”

“目标···”

····

“报告。”

“第一步兵大队,重机枪中队遭遇敌人炮击,损失三挺九二式重机枪。”

“报告。”

“第一步兵大队,前置防炮洞遭遇敌人炮击,一号洞垮塌,一个步兵分队失联。”

“···”

不好的消息,宛如雪花一般,飞入井下大佐的手里。

井下大佐面色铁青。

敌人可怕的不仅仅是坦克,还有火炮。

先进的火炮。

实际上,在华北方面军参谋部有一个共识——敌人的火炮,比坦克先进,而且先进的多。

即便,目前敌人没有身管炮,最大口径的步兵火炮,只有一些120迫击炮。

这种迫击炮,可怕的不仅仅是高达七千七百米的射程,以及堪比老式克虏伯身管炮的精度,只有两百公斤的重量。

最可怕的,是那些不可思议的炮弹。

是的。

炮弹。

你能想象,仅仅十六公斤的迫击炮炮弹,竟然可以击穿两米厚的,标准三层土木工事?

这怎么可能?

对帝国而言,只有150级别的野炮,才能做到的事情。

但敌人的炮弹可以。

而且就那种,下落速度只有一百多米的迫击炮炮弹。

敌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至今为止,帝国技术人员依旧不清楚!只制造,其弹头似乎与帝国的截然不同,炸药威力也更大。

“敌人坦克上来了。”

此时,有鬼子汇报。

“命令,敢死队做好准备。”

深吸一口气,压制住内心的愤怒,井下大佐吐出命令。

技术先进又如何?

地面战斗,和空军不同。

四道阵地,

这一次,他要将敌人的十五辆坦克全部留下,甚至连一千多名步兵也全部留下。

下达命令后,井下大佐钻出掩体,举着望远镜,看向远处敌人的坦克部队。

···

“向左。”

第一辆坦克车内,亲自指挥作战的程世发命令道。

根据上级命令。

这一次的战斗,772团的主要任务,是拿下泽县以南阵地,为后续包围池县做准备,然后拿下池县,开始缓慢收复冀南根据地。

半年了。

是时候练习进攻战术了。

“向左。”

随着程世发的命令,十五辆坦克,一千多步兵组成的进攻部队,突然一个转向,绕开了鬼子的正面阵地,想左边穿插而去。

虽然左侧有沟沟坎坎,碎石地带,地形复杂,还有半个中队的鬼子防守,以及鬼子挖掘的宽壕沟。

但有十五辆坦克开路,沟坎和碎石地带轻松被突破,宛如压路机,开出一条路,至于宽壕沟,直接被工兵坦克给铲平了。

机械化部队最强大的,是机动性。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这是轻装步兵无法做到的。

除非是狭窄复杂的山区地形。

一千多步兵也顺着坦克开出的道路,轻松通过,直直顺着鬼子的后方,也就是炮兵部队所在的第五道阵地穿插而去。

至于鬼子的半个中队守军——逃跑了。

···

“联队长,敌人越过左侧阵地,向炮兵阵地去了。”

鬼子第一时间向井下大佐汇报了这个消息。

“八嘎。”

井下大佐顿时面色大变。

战局的发展,完全出乎了他的预计。

井下联队虽然是第六师团的精锐联队,也是装备过坦克的精锐甲种师团。

但鬼子的坦克··尤其是开战初期的一些坦克都是以小豆丁为主,动力弱,底盘差,可靠性差,那机动性,只能说一言难尽。

稍微高一些的沟坎,或者战壕,或者一面土墙,到不是不能越过,而是跨过之后很容易发生故障,然后趴窝。

再加上动力严重不足。

欺负一些老旧战壕可以。

但远距离,复杂地形大范围机动,几乎毫无能力。

机动性和谢尔曼差距完全是两个东西。

坦克种类也十分单一。

如此背景下,

即便鬼子被部队坦克集群毒打了半年,但由于一直以来,部队缺乏优秀的坦克车组,坦克驾驶员都是半路出家的。

能开动就不错了。

自然不可能实现配合。

不仅仅是坂田,井下大佐也没有预料到,泽县以南的阵地两翼的复杂地形,是坦克甚至大部队可以通过的地带。

当十五辆坦克,一千多战士,出现在井下联队第五道防线,也就是井下联队后方的时候。

当772团,余下的十五辆坦克,以及一个加强营的步兵,也开始同步在前线开始进攻的时候,井下大佐知道,井下联队有麻烦了。

“坦克,竟然有如此机动性。”

这一刻,井下大佐再一次的体会到了,为何坦克是陆战之王。

“命令第一第二第三步兵大队,炮兵大队,大队部,放弃装备,从两翼撤退。”

井下大佐下达了如此命令。

泽县以南虽然是平坦开阔地带,但之所以蝗军会派一个联队再次驻守,是因为这里是一条主要通道,其他位置,都存在复杂地形。

不适合长距离机动。

既然敌人坦克已经形成前后包围的局势,那么,继续坚守毫无意义。

如今唯一的计策,就是保存有生力量。

随着井下大佐的命令,泽县以南的三千多鬼子,开始放弃装备,想两翼的鬼子阵地逃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