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工厂

我的客户李云龙 第一百二十三章 兵工厂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石门。

前线司令部。

石原莞尔迈步走进了进来:

“如今看来,大本营的选择没有错。”

“与其集中力量,歼灭华北地区蟠踞的敌人,推进华北兵站计划,还不如借助目前局势,从其他地方攫取世界资源。”

“然后拼死一搏,去东南亚开拓帝国广袤的疆土。”

“是我错了。”

“为何这么说?”

岗村宁次好奇的看过来。

在扫荡之前,石原莞尔是坚定的集中力量解决华北地区土八路的想法。

但现在··

怎么变化这么大?

而且石原莞尔一向自负,想要此人承认自己错误,罕见。

“我们终究还是低估了八路军的实力。”

石原莞尔叹了一口气。

“因为哪些先进装备?”

岗村宁次问道。

“不。”

石原莞尔摇了摇头:

“不仅仅是那些先进装备。”

“虽然那些极其先进装备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盘踞在华北地区的八路军,和果脯部队有着本质的不同。”

说到这里,石原莞尔语气凝重:

“他们的组织能力,和抵抗毅力,更强。”

“远比果脯强得多。”

“之前,我们能压制华北地区的八路军,是因为他们物资太匮乏,甚至连最基本的粮食都无法满足。”

“但现在··”

石原莞尔声音又低了下来:

“即便没有那些先进武器装备,只要给八路军一定数量的粮食,和普通的武器弹药,解决他们最基本的物资补给需求。”

“不需要太好,只需要和帝国同水平,甚至差一些,我们也没有任何可能歼灭他们。”

“是啊!”

岗村宁次也叹了一口气。

持续一个半月的战斗,让岗村宁次认识到一件事——土八路不仅仅有先进装备,这一支部队,本身就有一支强军所有的素质。

组织能力,士气,指挥水平。

毕竟,任何先进装备,都需要由人来控制,才能发挥功效。

这也是战斗发展,比他预想的要差很多的原因。

敌人实力真的很强很强。

不仅仅是装备,还有那些士兵,比之蝗军毫不逊色。

“就算关东军下来,恐怕结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然后,石原莞尔再次吐出暴论。

“关东军来都不信?”

岗村宁次目光一闪。

目前华北方面军总兵力三十五万,其中十五万用于进攻冀南地区,还有十五万用于华北地区治安维护,五万负责对土八路其他根据地施压。

而关东军总兵力是七十万。

因为目的是防备北方的强国,而诺门坎之后,帝国深深体会到,在机械化方面,帝国和世界强国的差距,所以进一步加强了重武器。

既,装备了更多的飞机,更多的坦克,更多的大炮。

所以关东军虽然人数只是华北方面军的两倍,但无论是飞机,还是坦克,抑或者大炮,都是华北方面军的三倍。

这样一支部队来,居然都拿不下土八路根据地?

“论兵力,依旧是他们占据优势。”

石原莞尔解释其原因。

“确实。”

岗村宁次默默点头,表示赞同。

如今,仅仅华北地区,加上陕甘地区,土八路控制的根据地,人口高达五千万之巨。

虽然是小农经济,按道理一百个人只能抽调一个脱产正规军,奈何,得益于其恐怖的组织能力,以及粮食充足,运输能力强大。

实际上,除去估计的六十万正规军之外,还有超过在民国,包括满洲在内的全部蝗军兵力的预备队。

相当于半脱产。

全部都是优秀的补充兵员,随时可以拉上战场。

比兵力,蝗军根本比不上。

而根据情报,近期土八路在吸收果脯的部队,而且是大规模吸收,鬼知道其正规作战部队有多少。

“不过。”

岗村开始反驳:

“石原君,你要知道,土八路的这些士兵,大部分都缺乏战斗经验,而且缺乏武器装备。”

“而我关东军,都是帝国精锐。”

相较于华北方面军的三十五万部队,关东军的七十万大军,明显更加精锐。

“虽然土八路有一些先进武器装备,但绝对的数量优势,足以弥补武器的差距··”

说到这里,岗村的声音顿时低了下来。

他想到了刚刚结束的空袭。

他派出去的三十架飞机,一架也没回来,短短一个小时,全部被击落。

“除去空军。”

岗村宁次默默地又补充了一句。

地面上,兵力优势足够弥补技术优势。

八路军的那些远程迫击炮,大量120迫击炮,普及到班排的电台,虽然能让土八路战斗力成倍增长,但也仅限于此了。

只是空军···

作为技术兵种,技术优势太大。

“况且,他们还缺乏普通武器,机枪和步枪都不足,小口径迫击炮数量其实也不足。”

岗村补充说道。

“将军。”

石原莞尔正色说道:

“您觉得,如果帝国真的集中全力,对付土八路,那其背后的势力不会出手?”

岗村顿时沉默。

虽然不知道,为何如今每个月只支援五千人的装备,但要说土八路其背后只能一个月提供五千人装备?

随便想想都不可能。

“南下··”

岗村宁次转换了话题:

“石原君觉得,我们胜算么?”

“美利坚,能让我们多久?”

得益于从华北地区攫取的巨大资金,如今帝国国内高速发展,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新式飞机,新式坦克项目同时启动。

甚至,海军都秘密启动了新的航母计划。

根据他了解的消息,大本营计划,将帝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扩大百分之三十。

但这些核心,都源于美日通商条约。

一旦美利坚停止和帝国的商业,不再让帝国进口机器设备,进口原材料,进口石油废旧钢材,帝国的发展大计,就会被按下骤停。

即便资金充足,依靠帝国自身的造血能力,想要壮大工业,在维持战争消耗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

“所以,大本营才会让我们继续进攻。”

“即便··”

“这一个半月来,我们已经付出了超过六万人伤亡,两万蝗军玉碎的代价。”

石原莞尔吐气有声:

“神秘势力技术太强大,我们的盟友德国人都惊叹不已。”

“根据欧洲武官传过来的消息,单单一个轻型远程60迫击炮,德国人甚至不计代价,都无法仿制成功。”

“击沉天龙号的所谓导弹,至今连头绪都没有。”

“不过,帝国近期运输了一门120迫击炮过去,据说,仿造比较顺利,虽然重量和射程都有些不足,但盟友已经开始大规模生产仿制的火炮。”

“如此巨大的技术差距,对岸也必然会警惕。”

“即便他们知道,帝国有南下计划,但出于对神秘势力的警惕,除非摸清楚情况,否则支援就不会停止。”

‘再说了。’

“我们买到的设备,都是对岸从工厂里直接拆卸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经济获得了发展,还进一步提升了技术水平。”

“除非真正开战,除非帝国在民国停止军事行动,否则短时间不会截断商业交流。”

“用帝国战士的生命,换取时间和空间么。”

岗村宁次叹了一口气,他看向石原莞尔:

“石原君。”

“你说,帝国几年后,拿下东南亚,获得石油,铁矿石,橡胶等资源后,国内技术升级后,能打赢那伙人?”

岗村宁次指向冀南根据地的方向。

他几年咬得很重。

“不知道。”

石原莞尔双手一摊。

他明白岗村的意思。

仅仅一年多,对面就发展到如此程度,再给几年,会变成多么强大。

但帝国没有选择。

要么,赌一把。

要么,和土八路决一死战,最后被拖死,然后太平洋被美利坚控制。

“报告,大本营电报。”

此时,一个参谋跑步进入,递给岗村一份电报。

“念。”

石原莞尔在,岗村宁次就让参谋念出来。

“新的三个新编师团,合计五万五千补充兵员已经抵达。”

“还有一百门新火炮,三万吨各种武器弹药,也已经在本土装船,以及和支援师团同步抵达。”

“大本营命令我们,在补充师团抵达后,立刻发起大规模进攻,务必···”

说道这里,参谋愣了愣,才继续说道:

“务必,拿下冀南地区。”

虽然他只是一个参谋,军衔仅仅是少佐,但他也知道,即便有一百门新火炮,有三万吨新武器装备,有五万五千新编支援部队。

但想要拿下冀南地区,依旧毫无可能性。

明眼人都知道,除非能截断那条坚固的公路补给通道,否则如果强攻,冀南地区至少需要三十万以上的兵力才能攻克。

“知道了。”

岗村明白大本营这份命令的意思。

继续进攻。

哪怕损失惨重,哪怕这五万五万全部损失,也要继续进攻。

···

水腰子。

太行兵工厂。

“什么好消息?”

师长大踏步走进了,由钢筋水泥建设的,能抵挡一吨炸弹命中的兵工厂,问向张万和。

今天张万和派人通知总部,说有好消息。

“大好消息。”

张万和说道:

“经过技术专家的调试,子弹生产线,步枪生产线,冲锋枪已经开始生产了。”

“开始生产了?”

师长顿时大喜。

随着前线战斗的加剧,预计中,鬼子即将发起大规模进攻,李云龙每个月搞来的两千五百万发子弹已经有些不够用了。

总部真急着呢。

没想到,这个时候,自家兵工厂就能开始生产子弹了。

“产能多少?”

师长问道。

“目前产能还不高,只能做到每天生产十万发毛瑟步枪弹。”

“预计,下周,就能开始生产毛瑟手枪弹,大概两周后,合计每天能生产三十万发各种子弹,质量虽然不如支援的,但也比鬼子的好。”

“好好好!”

师长大喜。

每天三十万发,一个月就是九百万发。

算上独立团的每月两千五百万发,每月就是三千四百万发,哪怕鬼子发起总共,也足够前线部队消耗了。

“枪支呢?”

师长连忙问道。

目前部队最紧急的不是子弹不足,实际上,目前总部仓库里还有六千多万发子弹。

最紧急的是枪支。

机枪勉强够,

但步枪和冲锋枪数量不够。

尤其是冲锋枪严重缺乏。

前线和鬼子打的都是运动遭遇战,这种战斗,很需要冲锋枪。

“根据总部的命令,我们全力生产冲锋枪,因为四零式冲锋枪很容易生产,目前每天可以生产五百支。”

“只要原材料稳定,随着我们工人的熟练,产能还能继续提升。”

“好!好好!”

师长再次连声说好。

每天五百支,一个月就是一万五千支。

不算多,

但也足够弥补部队枪支数量严重不足的问题了。

有了这些枪支,即便鬼子疯狂进攻,前线防御部队也能稳扎稳打,不需要放弃阵地换取时间空间,也不需要以增加伤亡的代价,挡住鬼子进攻。

“没想到,竟然能这么快投产。”

师长最后惊叹表示。

“这些设备很先进,而且在运输过来之前,就进行了调试,再加上那些技术专家为了帮助我们培训工人,也亲自上生产线,再加上这种相对简单的武器和子弹,所以安装好就能立刻投入生产。”

“不错。”

师长十分满意。

部队最紧迫的需求,解决了。

有了这些基础武器弹药,加上每月李云龙搞来的五十多万发各口径迫击炮炮弹,防守绰绰有余。

接下来,

就是慢慢消化吸收这些先进设备,建设炼钢化工等原材料工厂,建设物流仓储网络,然后生产钢材,然后生产新的八一式枪系,生产资料中的,被命名为L118的新式105身管火炮。

以及,

根据获得的资料,自己生产三吨太岳小卡车,拖拉机,坦克,装甲车实行部队机械化。

是三吨太岳小卡车,不是六十五吨的太行重卡。

钛合金,高强度铝合金,大马力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太行重卡技术要求太高,短时间,根据地别想自己生产。(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