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一百零五章准备炸军列!

我的客户李云龙 第一百零五章准备炸军列!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水井镇铁路大桥被毁,机头故障,导致军列延迟?”

石门。

华北方面军前线司令部。

参谋部内。

一位中尉鬼子参谋拿起电话,收到了来自定兴的电报,得知了军列延迟的消息。

顿时。

“八嘎!”

“废物。”

即便只是一个中尉后勤参谋,在司令部参谋部内,算是一个很小的参谋官,随便泼一瓢水,都能浇到一大堆比他管制大的参谋。

但他也压制不住心里的忿怒,直接对着电话怒骂出声。

截至目前,华北方面军对盘踞在冀南地区的土八路,展开扫荡已经有合计三十五天了。

一开始,蝗军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夺取了几十个土八路占领的县城。

但自从前锋部队抵达泽县,也就是抵达土八路贯通三个根据地的公路末端的位置后,遭遇了土八路的顽强阻击。

至今已经十三天了。

持续十三天的战斗,打的非常惨烈,帝国源源不断的发起进攻,却始没能突破八路军的防线,还损失了大量蝗军,消耗了海量物资。

尤其是他们这些负责后勤补给的参谋,更是清楚,短短一个月的战斗,就消耗了两个月的作战物资。

比预期大太多太多。

高层为此,非常愤怒憋屈,但面对土八路,却无可奈何,他现在去汇报这个坏消息,一顿毒打肯定是免不了的。

更雪上加霜的是。

根据作战参谋的战场调研。

造成物资消耗巨大的原因,不是因为土八路的先进武器,这一点,蝗军早有准备,而是其顽强的战斗意志,几乎每一个阵地,都会经历残酷的争夺。

以及!

土八路的军事素质,明显比去年百团大战时期,好太多了。

士兵训练有素,军官指挥水平得当。

作为参谋,他了解上级军官的想法。

败在先进武器上,倒不会让人觉得太气愤,毕竟,蝗军武器并不先进,不如列强,这一点,海军不会认同,但陆军上下早已深知。

毕竟,陆军军费太少,先进的105榴弹炮,

更多的是无奈。

蝗军的优势,是士气,是顽强的精神,是对天蝗和帝国的忠诚。

但是···

如今的土八路,不仅仅有先进于蝗军的武器装备,还展现出非常顽强的作战意识,那是完全不逊色于蝗军武士道的战斗意志。

这是蝗军高层无法接受的。

想必,现在的高层们,必然内心积蓄满了愤怒。

战斗打的对公路的进攻。

随着进攻步伐的拉开,近期前线物资非常紧张。

为此前线很多部队不得不停止进攻,一份又一份催促补给的电报,比雪花还密集,压得他们这些负责补给的参谋喘不过气来。

好不容易等到补给来了。

结果居然延迟了。

还最少一天?

上级接到这个消息,必然暴怒,到时候倒霉的必然是他们这些参谋。

他能不愤怒么?

大概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对天蝗和帝国的忠诚,始终没变,始终没有出现溃兵。

“嗨!”

电话对面的汇报鬼子明显是个低级军官,习惯性的嗨了一声。

“八嘎!”

再次骂了一声,接电话的鬼子参谋仿佛是认命般。

随后,他放下电话,走进司令部。

啪!

八嘎!

嗨!

不一会,司令部内便传来清脆悦耳的耳光声,以及愤怒的八嘎声,还有一道倒地声。

···

与此同时。

石门城外。

水井镇。

千大云看着手里的资料,忍不住打了一个呵欠。

鬼子开始进攻之前,他就奉命来到了这里,组织情报工作,以及辅助当地游击队,破袭鬼子交通线,摧毁鬼子运输物资。

前天,他们成功组织了一轮破袭,摧毁了水井镇的鬼子铁路大桥。

随之而来的善后隐藏工作,让他这几天都没睡好。

只可惜,

这里的游击队只有一些黑火药,威力比黄色炸药小很多,而且炸药数量还不足,没能彻底破坏摧毁大桥,让鬼子连夜修复了好了。

昨天就就通车了。

“炸药。”

千大云眉头皱起。

如今游击队武器装备上,好了很多很多,虽然上级拨付的枪支不多,只有几支二十响驳壳枪,但这年头,你手里有钱,什么枪都能买到。

如今水井镇游击队手里,足足有三挺机关枪,其中两挺是从伪军手里购买的捷克式,还有一挺是拐把子。

是的。

拐把子,作为鬼子的标准机枪,自然是从鬼子手里购买的。

但炸药,尤其是大当量高质量炸药,就没那么容易买到了。

鬼子炸药,基本上不肯卖,价钱再高也不行。

果脯和伪军手里也没有。

“报告。”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游击队队员走了进来,对着千大云汇报道:

“最新线报,我们得到一个消息,后天会有一列运输八百人鬼子补充兵员的军列,抵达水井镇。”

“八百人补充兵员。”

千大云眸子厉芒一闪。

八百人,相当于一个满编步兵大队了。

虽然是补充兵员,但这些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鬼子新兵,据说有半年训练时间,而自家根据地的新兵,即便算上民兵训练时间,也不过五个多月。

鬼子这些新兵,在战场上稍微磨炼,就是能打仗的兵。

近期前线战斗十分激烈,无论是部队还是鬼子,损失都非常巨大,如果能干掉这些鬼子兵,鬼子高层想必会十分心疼。

千大云当即翻开水井镇附近的地图。

清晰明了的地图,让水井镇附近的地形一目了然。

很快,千大云就找到了一处绝佳的伏击位置。

一处铁路,通过了一处悬崖地段。

悬崖一侧是岩壁,二十多米高,页岩岩壁,时不时有细碎的岩石跌落,一侧是河流,最近化雪季节,河中水流湍急,寒冷刺骨,掉下去基本上死定了。

如果能在悬崖上埋设大量炸药,破话岩壁,不仅仅能摧毁军列,砸死一堆鬼子兵,将军列推下冰冷湍急的河流内。

想到这里,千大云眉头皱起。

鬼子在岩壁附近有巡逻部队,这个问题不大,晚上去埋设炸弹,用电话线引爆就行。

问题是。

游击队没有足够的炸药。

“通讯员。”

想了想,千大云叫来了通讯员:

“给总部发报。”

炸弹,游击队的能力,几乎不可能搞到。

他只能请总部帮忙了。

如果总部无法支援高质量炸药,那么就只能放弃这次作战计划。

···

太行山。

水腰子兵工厂。

随着部队实力提升,根据地地盘的扩大,鬼子即便展开扫荡,也无法触及的绝对安全区开始出现,根据地有了发展的空间。

不过,当时鬼子飞机依旧来去自如,为了防止鬼子轰炸破坏,所以关键设施还需要考虑地形因素。

但随着防空机枪的普及,尤其是歼一的出现,水腰子兵工厂的地形险要变得不那么重要,所以原址已经被放弃,作为一处纪念地址留存。

毕竟,将物资运输到洞窟中,过于耗费人力物力。

在没有安全需求的情况下,完全没必要。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新建的,巨大炸药厂出现在水腰子下的村落附近。

虽然进口的大部分机器设备,都在执行未来工业计划,用于混先进技术机器设备,但也有一部分,是真的准备制造部队继续的物资。

其中,就有水腰子炸药厂。

得益于从陆老板手里拿到的技术资料,总部组织人口,在水腰子建设了一座炸药厂,以桐油为原材料制造炸药。

虽然独立团每个月可以拿出来一千吨炸药。

但依旧不够用。

根据地的公路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炸弹,战斗也需要消耗大量炸弹。

于是从去年十月份开始,总部就组织人手,建设了这个炸弹厂,一来是满足根据地炸药需求,而来是培训技术工人。

得益于先进的制造工艺,得益于充足的资金,以及有技术顾问,经过半年的发展,炸药厂已经在上个月正式投产,工厂工人三千人,月产桐油炸药两百吨。

还能生产给木材刷的精炼桐油,无异味,保存时间久,色泽鲜亮,每月可生产九百吨——其实后者才是炸药厂的主要产出。

李云龙搞来的大量木材,优质木材,根据地的建设狂潮,促使了大量家具需求,自然对精炼桐油有极大的需求。

至于桐油炸药,由于效果不如黄色炸药。

冀南地区的炸药厂被鬼子摧毁后,李云龙搞来的新的炸药工厂机器设备,以及技术资料——是一个最大月产有一万吨的炸药厂。

顺带还能每个月生产两万吨化肥。

总部计划缩减桐油炸药产量,从而提高精炼桐油的产量,一来,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二来,为即将到来的炸药厂,训练培训高级技术工人。

上级的计划。

这个炸药厂,是优先工厂,集中力量组建的。

一来是,部队需要炸药,用于生产炮弹,建设公路。

二来,根据地需要化肥,不然总不能依靠别人的粮食,根据地需要有粮食自给自足的能力,所以新炸药厂要配合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建造属于根据地的粮仓。

“厂长。”

就在水腰子炸药厂厂长心里寻思着,去哪里弄点人才回来的时候。

新的炸药厂,对人才需求极大。

一个通讯干事跑步过来,交给厂长一份电报。

“装三吨炸药,交给运输队?”

看到总部命令,厂长眉头一皱。

桐油炸药效果不佳,要三吨干嘛?

不过厂长虽然心里疑惑,但也立刻组织人手打包装运炸药,两个小时后,三吨炸药就被打包完毕,交给运输队运往杨村机场。

···

杨村。

太岳根据地,后勤中心办公室。

“政委。”

“这是新一批军装。”

赵刚坐在办公室内,看着干事递过来的物资清单,点了点头。

虽然后勤中心主要负责人是赵刚,但来人是独立团后勤部的,所以习惯性叫赵刚政委。

“一共三十万套。”

来人汇报道。

“三十万套。”

听到数字,赵刚忍不住笑了笑。

虽然根据地有被服厂,但由于技术原因,制造出来的军装,军鞋,军帽,被子,距离陆老板的差远了。

质量简直天差地别。

甚至对战斗力都有影响。

一线部队们,甚至一度拒绝接受根据地自己生产的军装,宁愿穿破旧的老军装,军鞋。

好在,李云龙最后经过一系列试探和实验,已经摸到了陆老板每个月能拨付军装的极限。

每人每天两套。

其实一开始申请十五万套都没通过,但李云龙亲自带着一个营的主力部队,进行了一天的越野拉练,和刺刀训练。

折腾了一整天,伤员都折腾出几十个来,终于把军装磨损的千疮百孔,连鞋子都磨损严重。

回来换了一套新军装军鞋。

然后李云龙夜间又来了一个紧急实战演练——训练疲惫状态下,部队的反应速度,成功的又把军装磨损的差不多。

虽然一天一夜折腾下来,战士们几乎体力耗尽,甚至不少人受伤需要治疗,成功让部队失去战斗力一周,但也成功损坏了两套军装。

于是,通过了两套军装每天的需求。

独立团五千人,每人每天两套军装,每个月就是三十万套。

每月三十万套,已经基本能满足部队需求了。

“二十万入库。”

赵刚笑了笑,说道:

“其余的十万套新军装,运输到冀南根据地。”

战斗,消耗的不仅仅是武器弹药和粮食,还有军装。

长时间伤亡惨重的惨烈战斗后,战士们回到后方修整期间,吃上好吃的,然后能得到一套新军装,新军鞋,能极大的恢复士气。

重拾战斗勇气。

···

冀南根据地。

南镇。

作为前线物资中转中心,这里也是增援部队的中转站。

772团三营正在这里整备。

“舒服。”

从卡车上走下来,772团三营长王然伸了懒腰,感觉不仅仅身体舒畅,心情也很舒畅。

王然也是个老红军。

走过草地,走过雪山的老红军。

太岳根据地只冀南根据地,只见路程三百公里,比起草地雪山,不值一提,

但三百公里行军,对任何一支部队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

即便,部队连续徒步行军,一天只行军三十公里,也一样,

任何一支徒步行军的部队,即便有大量骡马板车运输辎重,在经过三百公里行军后,都很难保证战斗力,必须修整一段时间才能投入战斗。

不过嘛,这一次,他们整个营是乘坐卡车过来的。

十二辆太行重卡,装载着772团三营,一天时间,从辽县抵达了接近两百公里外的冀南根据地南镇。

“机械化啊!”

王然感慨了一声。(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