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九十七章速度就是胜利

我的客户李云龙 第九十七章速度就是胜利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菱飞机研究所。

“课长。”

一位鬼子军官走了进来,对着正在一架飞机旁忙碌的掘越二郎汇报导:

“德国的航空技术人员已经下船,预计半小时后到。”

“航空本部让您去接应一下。”

“知道了。”

掘越二郎头也不抬的继续看着眼前的飞机。

发生在北评的,那一场震惊整个帝国航空界的空战,

敌人的一架双发轰炸机,仅仅依靠速度和技术,居然在二十多架帝国飞机,其中还有五架零式战斗机的包围下,轻松逃走。

如此战况,让航空本部,以及海军部深刻的意识到一件事。

帝国的路,错了!

帝国航空的技术路线错了!

现在,已经不是二十年前,机动为王的时代了,虽然飞机的机动性很重要,但速度也不能落后。甚至,更重要。

但帝国技术储备弱,基础科技能力弱小,

“德国··”

“但也要注意速度。”

帝国做不到,

但德意志肯定可以。

发动机技术突破,十分困难。

美利坚,虽然近期大规模和帝国进行商业活动,但不可能存在技术出口,甚至开始对帝国进行技术封锁。

但世界上,不仅仅只有美利坚一个科技强国。

···

“注意高度。”

发动机技术进一步突破,而且是大跨度突破,两三年的那种。

但是··

“速度!”

尤其是飞机发动机领域。

想要大幅度提高零式战斗机的性能,只能装备大马力发动机,而且不能有太大的重量增加。

土八路不仅仅有飞机了,还有了大量防空武器,华北地区的天空,不再是他们肆意的跑马场。

得益于华北地区敌人飞机的惊艳表现,这一次鬼子航空本部和海军部不再互相冲突,而是统一了技术要求——即便牺牲一些机动性,也要保证飞机的速度。

他们都是在华北地区,服役多年的鬼子飞机,参加过多次,袭击八路军根据地,支援地面蝗军和土八路战斗的任务。

帝国生产发动机的工厂,就是他所爱的三菱公司,目前最先进的发动机,最大也不过一千三百马力,而且体积大,重量也大,故障率高。

“八路军有大口径防空机枪。”

德意志的科技,可是丝毫不逊色于美利坚,甚至在一些领域,还有过之。

为此,航空本部和海军部联合下达了零式的改进任务,

这一任务,自然落在了零式战斗机的设计师,掘越二郎头上。

想到这里,掘越二郎猛然抬起头,双眼亮起。

宝马公司的发动机,一点也不比美国人的发动机差。

但近期,

局势突然大变天。

加纳顺正正在组织战前会议。

关于轰炸土八路根据地的战前会议。

华北方面军陆航旅团,司令部内。

零式战斗机,性能已经是极限了,他几乎榨干了零式战斗机的性能,为此缩短了铆钉长度直径,几乎没有任何防护,甚至降低了机体强度,连油箱,都是薄薄的一层铝皮。

几位参加会议的飞行员有些恍惚。

“嗨!”

“没有好的发动机,哪里来的速度!”

盘旋和滚转等机动性和狗斗,已经在渐渐被淘汰了。

鬼子认识到了,空战,速度才是王道。

装进零式战斗机之后,反而性能会下降。

北评。

也曾经和果脯的战斗机交过手。

“来人。”

大规模生产还存在良品率低的问题。

没有再提升的空间。

帝国发动机技术已经到极限了。

想到这里,掘越二郎对即将到来的德意志技术团队有些迫不及待。

除非,

掘越二郎叹了一口气。

“射高大概在八百米左右,射速很快,威力大,对我们的飞机威胁很大。”

“机动性也非常高。”

“尽量不要降低到八百米以下。”

加纳顺正小心叮嘱。

“还有速度。”

“虽然没有情报表示,土八路有战斗机,但也不能排除,有这个可能。”

“所以,攻击期间,尽量保持速度。”

“给出足够的撤退冗间。”

“一旦发现敌人战斗机,立刻脱离战斗,降低高度,在一百米以下高度,全速返航。”

加纳顺正是个老鬼子,经验丰富,有丰富的指挥作战经验。

虽然部队没有表现出来战斗机,但依旧留出了足够的警惕,并且部署了最优化的选择。

在他看来,敌人的战斗机,必然速度极快,但这也有一个缺点,高速属于高空战斗机,而低空,需要机动性。

虽然高空俯冲进攻低空,优势极大,但一旦飞行高度低于一百,那么就能最大限度避免敌人的强大。

“嗨!”

参加会议的鬼子飞行员纷纷表情凝重。

他们可都是参加过不久前,对袭击北评的土八路飞机的包围战斗,那在超低空,超过五百五十公里时速,五十米以下高度突围的敌人飞机。

至今依旧盘旋在他们脑海中,甚至,时不时出现在他们噩梦中。

挥之不去。

敌人实力很强。

无论是飞行员技术,还是飞机性能。

这次任务,不能大意。

“出发吧,诸君。”

加纳顺正下达出发命令。

···

冀南根据地。

泽县以南。

小池山。

小池山名字来历未知,但这里,却是冀南根据地最高的山峰之一,因此,这里除了驻扎一个营的主力部队外,还有一台雷达布置在山顶。

小池山山顶的钢筋水泥房间内。

尹四目光专注的,不时扫过眼前的雷达屏幕。

尹四入伍四年左右,不是老红军,而是新红军。

他三六年末才入伍,当时十四岁,跟着部队走过了长征的最后一段路,并一直待在陕北抗大那边。负责警卫和后勤工作。

因为一直跟着部队,虽然没上过什么正经的学,但他的文化水平依旧相当不错。

在部队组建雷达兵之后,他主动报名,经过审核,成功成为一名雷达兵,经过两个月的培训学习,掌握了雷达操作技巧。

“不可思议。”

看着眼前的雷达屏幕,即便知道了原理,但尹四依旧感觉难以置信。

这一台机器,居然可以持续探查搜索一百公里开外的,一千多米高度的飞机,知道飞机的速度,方向,并且持续跟踪。

瞄一眼雷达,尹四继续阅读手里的书籍,期间,时不时看向屏幕,保持警惕。

雷达,让尹四深刻体会到了,他知识的缺乏。

就在此时,

屏幕上的几个点,引起了尹四的注意。

···

机场。

申胜日常完成训练热身,从歼一座舱上走了下来。

近期根据总部的情报,鬼子打算对根据地发起空袭,所以他仅仅进行了一小时适应性训练,留出体力来,应付鬼子的空袭。

“他娘的。”

“小鬼子可别忽悠人啊。”

不满意的申胜骂骂咧咧。

得益于在伊比利亚半岛的经历,他驾驶过的飞机很多,德国人的飞机,他也驾驶过。

但包括运五和运六在内,没有任何一架飞机,比得上驾驶歼一给他带来的感觉。

一百多个小时的实机飞行,让申胜深刻的感受到,只有歼一,才能给他带来驾驶的乐趣,这种在天空中真正自由翱翔的感觉,才是申胜真正想要的。

如果不是小鬼子要来,

他每天最少也要驾驶六个小时。

其余六个小时,要用来训练,和学习飞行知识和理论。

至于歼一飞行手册,他早就被的滚瓜乱熟了。

甚至,如果不是上级不允许,在保证学习和普通训练时间不减少的情况下,他能每天飞行是个小时,然后睡觉八小时。

足够了。

只可惜,

上级以超过身体负荷为理由,拒绝了他的申请。

“报告。”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参谋跑步过来,向申胜汇报:

“雷达站消息,发现鬼子飞机。”

“数量七架,速度三百五十,高度三千,方向330,距离一百七十公里。”

“上级命令你们第一战斗机小组立刻出击,击落全部敌机。”

“是。”

立正敬礼后。

“哈哈··”

申胜忍不住狂笑出声:

“终于来了!”

他兴奋期待的挥舞着拳头,发泄内心的激动。

虽然驾驶歼一战斗机飞行,掠过根据地的凌空,俯瞰太行,太岳的大地,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但驾驶歼一击落鬼子的飞机,才是他真正的梦想。

“准备起飞!”

申胜声音高了八度。

战斗机时刻备战,歼一不仅仅是集成了八十年代的技术,还有后勤体系,也是八十年代的水平,简化了很多。

五分钟后,两架歼一战斗机,就直冲天空。

“报告。”

“歼击机壹号已起飞。”

申胜在指挥频道内汇报。

语气充满了自信。

虽然这一次是他第一次实战,但申胜对胜利有绝对的把握。

“歼击机二号已经起飞。”

申胜的僚机同步汇报。

目前,能熟练驾驶歼一战斗机的,只有申胜和他的僚机,还有五位飞行员,经验不足,还需要进一步训练,才能正式开始驾驶战斗机战斗。

当然,

主要原因是。

两架就足够了。

三十年的技术差距。

即便依旧使用活塞螺旋桨技术,没有绝对代差,但也不是区区七架鬼子三十年代末期服役的老式攻击机能够应付的。

“敌机距离你们130公里。”

频道内,战场指挥通讯员汇报了位置:

“方向320。”

“收到!”

话音落下。

轰!

申胜一推油门,两架歼一,以六百五十公里的时速,向鬼子飞机飞去。(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