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九十一章即将到来的大扫荡。

“截至目前。”

十二月壹号。

总部。

会议室。

一场军事会议正在召开。

一位总部参谋正在发言:

“除去战斗损失,遗失,损坏等,包括独立团在内,我全军合计有三百门120毫米重型迫击炮。”

“三百门。”

当听到这个数字,老总只感觉一阵身心舒畅。

120迫击炮炮弹重量十六公斤,但得益于迫击炮炮弹的膛压低,装填的炸药质量高,其的威力远超鬼子的105榴弹炮。

堪比国外同口径的120毫米榴弹炮。

七千七百米的最大射程,虽然距离重炮还有一段距离,重炮需要的不仅仅是威力,还需要射程,但这个射程也差不了太多,能用。

而且两百多公斤的重量,单兵都能短距离机动,骡马就能山地机动的机动性,非常适合根据地的地域作战,可以弥补射程的不足。

精度上,也不逊色于老式榴弹炮。

完完全全就是重炮。

三百门重炮。

这是定海神针。

是赶跑鬼子扫荡,拱卫根据地,保护根据地老百姓,维护根据地发展的定海神针。

“合计储备120迫击炮炮弹,二十七万发。”

参谋继续汇报。

虽然每个月可以获得十万发额外炮弹,和独立团还有每个月两万多发,但百团大战对炮弹的消耗很高,即便算上十一月份新到的十万发炮弹。

目前只存下来二十七万发炮弹。

“二十七万发。”

“好。”

不过这个数字并不少,甚至非常多,老总非常满意。

平均每一门火炮七百发。

有点少。

每门火炮不到十个基数。

但也足够了。

“还有82迫击炮五百余门,60迫击炮七百余门。”

参谋继续说道:

“82迫击炮炮弹储备十万发,60迫击炮炮弹储备二十万发。”

“少了点。”

对于82和60迫击炮的数量,老总就有些不满意了。

82、60迫击炮,每个月独立团就能留出来三百多门,前者一百门,后者两百门。到十二月份初,总数其实已经超过三千门。

但不同于120迫击炮,这种最低都需要团一级配备的火炮,82和60属于营连级火炮,在和鬼子的战斗中,损失大。

炮弹消耗也很多。

“全军有两千多挺捷克式,二十万支步枪,其中老式步枪有十七万支。”

参谋继续汇报武器数据。

“太少了!”

老总顿时眉头皱起。

如果说82、60火炮的数量,只能说是还能用,那么机枪和步枪就是严重不足了,尤其是步枪。

目前,太岳,太行,五台山,冀南,四个根据地,总兵力就高达四十万之巨,这还不包括民兵部队。

但独立团每个月只能出来五千步枪冲锋枪,六百挺捷克式。步枪和机枪,冲锋枪战斗损失又大,导致数量根本提不上来。

只能少量装备一部份主力部队。

“全军装备电台一万余台。”

参谋继续汇报:

“包括一百台大型远程电台,七百台中距离短波电台,五千台团营连步话机,四千多台排班步话机。”

“好。”

听到这里,老总就松了一口气。

两级电台,

前者通讯一千公里,主要是各师之间,各根据地之间的通讯。

不同于谍报人员使用的小型电台传递机密简短信息,根据地之间,师与师之间,通讯强度大,信息多,必须使用专用的大功率电台。

尤其是,近期太岳根据地有了远程运输机之后。

后者稳定通讯一百公里,主要用于师部与各旅,团之间的联络。

两级步话机体系。

背负式,通话距离四十到十公里左右,用于团营连之间联络。

手持式,通话距离五到一公里左右,用于连排班之间的联络。

两级电台,两级步话机体系,完美的打造了如今部队的通讯体系。

配合三百门重炮,以及一千多门82和60迫击炮,充足的炮弹,防守完全足够。但进攻,就严重不足了。

“还有12.7毫米重机枪七百余挺,75毫米反坦克火炮五十门。”

“三百五十七辆,超大型重载卡车,五万匹军马,五万匹骡子。”

参谋继续汇报。

但老总和副总参等人的心思,已经开始飘向正在建设中的冀南根据地工业区,以及太行、太岳根据地工业区。

根据李云龙的话,

未来独立团的目的,会逐渐缩减普通武器装备的数量,改为增加获得更多的先进武器装备。

比如,

战斗机。

坦克。

远程身管火炮。

为此,需要腾出编制来,甚至60、82以及120迫击炮数量,都会减少。

所以,八路军想要改善目前基础装备缺乏的问题,还是需要自给自足。

而希望,就在于接下来的工业区。

等鬼子破坏之后,的报销。

之后,独立团抽调兵力,收缩编制,全力争取超先进装备数量。而大部队,则是全力发展工业,自己建设和制造一套轻武器。

···

与此同时。

北评。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

“二十七师团,二十八师团,三十三师团,已经集结完毕。”

参谋长高松小夫正在向岗村宁次汇报大规模扫荡的准备情况:

“不过。”

“第三和第七航空旅团正在集结。”

“第五,和第六重炮旅团,也还在集结中。”

“预计十二月中旬集结完毕。”

“但需要的辎重和弹药,还需要一个半月才能满足最低需求。”

鬼子虽然全力以赴,但毕竟底子在那里,工业总产值每年也才六十亿左右,近期提升了一些,但也不多,五六亿的样子。

工业产能的累积发展没那么快。

所以储备弹药和物资,需要很长时间。

“知道了。”

岗村宁次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还需要两个月时间,才能发起对土八路根据地的大扫荡。

“将军。”

话题到这里,高松小夫继续问道:

“我们这一次的目标,是冀南根据地?”

“还是,太行根据地?”

“或者,太岳根据地?”

“···”

岗村宁次顿时陷入沉默。

这个问题,还真问到他了,

虽然集结了超过十万的蝗军,有两个重炮旅团,但是如今的八路军实力也非同以往,这股兵力,只能一次性进攻摧毁一个根据地。

分散进攻,不现实。

但土八路有三个核心根据地。

太岳,

太行,

冀南。

太岳是物资的流出地,是那个神秘的独立团所在,每个月流出超过三十万吨粮食,数千万银元,大量先进药品,一个旅团的武器装备。

而冀南,是土八路最繁华的根据地,有大量工厂和设备,人口超过一千万之巨。

至于太行,虽然人口不如冀南地区,工业也不如,但这里八路军主力部队最多,精锐团最多,民兵部队最多的,也是土八路总部所在。

理性上,岗村最想进攻太岳根据地。

毫无疑问,这里是土八路最重要的根据地。

但问题是。

目前正太线和周边公路,被太行根据地截断,虽然蝗军已经恢复通车,但如果要进攻太岳根据地,就必须通过正太线补给。

而太行地区的土八路主力,随时可以切断蝗军的后勤补给路线。

导致进攻部队失去后勤补给。

而且,太岳根据地,也是独立团所在的根据地,这里还有三八六旅,实力之强,曾经打退帝国二十七团的正面进攻,歼灭坂田联队,缴获联队旗。

在后勤补给线路遭到威胁的情况下,进攻如此强大的一个土八路根据地,恐怕··

至于进攻太行根据地。

这里的地形,实在是太险要了,以及,这里土八路经营数年之久,当地人对土八路堪称狂热,丝毫不逊色于帝国武士道精锐。

恐怕很难讨好。

而且,这里也没有什么值得破坏的战略目标。

所谓在计划中的工业区,不过是一大片被开垦出来的平地而已。

至于冀南地区。

这里有土八路最多的工业设施,近期土八路购买的机器设备,都集中在这里,倒是最好进攻的位置。

只是··

岗村宁次始终感觉奇怪。

冀南根据地,就好像,土八路故意放出来,让蝗军进攻的目标。

所以,一直很纠结。

“就,冀南根据地把。”

最终,岗村宁次做出了决定。

冀南根据地是平原地形。

适合蝗军的大机动兵团作战。

而土八路没有远程身管压制火炮,只有一些迫击炮,在平原地带,不适合发挥。

如此一来,他能以比较小的代价,拿下冀南根据地,然后,顺着土八路建设的公路,向太行根据地进攻,最后抵达太岳根据地。

并且彻底占领。

摧毁土八路的武器来源。

如此一来,还能等到后续南方军的两个师团援军,以及本土的两个师团援军,兵力也更加充沛。

···

独立团。

“居然申请成功了?”

赵刚看着十二月份的物资表格,忍不住眼角直跳。

目前为止,独立团每个月可以获得十五万吨进口细粮,五十吨散装高粱。

虽然近期,根据地粮食产量也大大提升,但问题是,涌入根据地的大量灾民剧增,以及根据地自身消耗也在增加。

粮食有些入不敷出了。

张万和的消息,上个月,粮食仓存减少了两万吨。

为此,十二月的物资申请,李云龙处了要求雷达和电台外,还以灾民为理由,申请每月增加五十万吨粮食。

虽然最后没有被全部批准。

但每月粮食额度,也增加到了六十万吨。

这里的六十万吨,全部都是细粮。

实际上,考虑到养殖也得需求,以及灾民的需求,独立团每个月拿到的粮食,是五十万吨细粮,还有一百万吨高粱。

在满足部队,根据地农牧业运输业,以及灾民的庞大需求外,还能每个月存储十万吨细粮。

“嘿嘿嘿··”

李云龙嘿嘿一笑,语气得意。

“钢筋水泥有多少?”

赵刚问道。

虽然陆老板支援的武器弹药和粮食,包装非常良好,都非常适合长期保存。

但考虑到鬼子的破坏,以及保存的条件,根据地的主要仓库,都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

目前根据地自然没有能力生产钢筋混凝土。

所以,只能靠陆老板提供。

“两万吨钢筋,三十万吨水泥。”

李云龙嘿嘿一笑,语气愈发得意。

“两万吨钢筋,三十万吨水泥。”

赵刚瞪大了眼睛。

这个数量,搭配砂石,不仅仅能满足根据地粮食弹药仓库等重要建筑的消耗,还能拿出一大部分,建设钢筋水泥桥梁。防御设施了。

有了钢筋水泥掩体,鬼子进攻,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鬼子的九二式步兵炮,对钢筋水泥掩体,可是连皮都刮不破的。

“哈哈·”

赵刚顿时畅快的笑出来。

有了钢筋水泥,根据地防御更上一层楼。

还能用来建设机场。

“对了。”

李云龙继续说道:

“这个月,我们可以获得一亿银元,以及五吨黄金。”

干掉鬼子新任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又获得了三千万银元每个月,以及每个月五吨黄金。

“好!”

赵刚继续叫好。

如今国际市场上,似乎已经差距到不妙了。

白银价格,即便美利坚政府依旧大规模收购,但也开始缓慢下跌了。

“不知道,美国人还会不会继续收购白银。”

赵刚有些好奇。

···

与此同时。

美利坚。

“怎么回事?”

财政部长看着手里的国内银元价格,感觉事情依旧很不对劲。

他三亿美元砸下去。

怎么国内市场的银元价格,还没有明显上涨?

“部长,要继续收购么?”

秘书问道。

计划是收购五亿美元的白银,目前还有两亿美元资金。

但问题是。

国会批准这五亿美元的目标,是控制国际市场的白银价格上涨,达到每盎司七十二美分。

但如今,国内市场的白银价格,不升反降,从原来的七十美分,变成了六十八美分。

至于国际市场,那更是拉胯,只有六十五美分每奥盎司。

一旦最后两亿砸下去,目标依旧没有完成,那么,部长的麻烦可就大了,说不定会被引咎辞职。

而如果现在收手,虽然会被责问,但部长的位置,至少能保住。

“收购。”

咬了咬牙,财政部长决定梭哈。(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