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八十九章经济是战争的基础!

“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啊!”

太行山区。

副总参脚步悠闲,一路看向四周景色,他后方,警卫员牵着马匹。

巍峨太行,

这四个字描述的,不仅仅是太行山的险要磅礴,还有太行人民的穷苦艰辛。

生活在险要的太行山脉,土地贫瘠,地里很难刨出什么吃食,交通也非常不便,往往一个村庄的人,一辈子也别想出门。

“确实。”

“那你应该知道,经济是战争的基础之一吧。”

随着大量灾民涌入,还在迅速增加中。

“虽然根据情报,得知土八路有建设一个工业区,大型兵工厂的想法,还计划年产钢铁几十万吨,甚至还有详细的规划图。”

土八路是一支非常可怕的势力。

“可怕?”

而这一切发展,带来的效果就是··

石原莞尔看了一眼他的副手。

虽然土八路实力很强,武器装备性能先进,但数量少不说,还终究是来自别人的武器装备,其本身实力其实很差。

人民群众,用行动支持部队。

“无法迫使果脯投降,无法消灭土八路,无法彻底占领民国。”

石原莞尔冷哼一声:

“我不知道,他们进口这些垃圾机器设备的原因。”

副手点了点头。

“对了。”

为此,根据地行政机构,定下了经济发展加速的决定。

以及,

根据地面积扩大,人口爆炸式增长,仅仅太行根据地,控制的大小县城,就多达四十七个,总人口也来到了五百万。

一块钱,可以购买一斤包装良好的进口粮食,可以购买三斤半左右的散装的优质高粱。

“他们在农村山村,广泛推广种植和养殖业,养殖牛羊鸡鸭等牲畜,同时组织大规模开荒,推动农业生产技术改革,大量提供可以。”

要知道,这是一个月的数据。

百团大战之后,

副手问道:

这里的产值,依旧是不计算根据地直接经营的农场等。

“不难!”

“哪里来的机器设备?”

每个月抽出八十小时以上训练时长,考虑到路程,以及训练间歇,还有列队时间,思想教育课等等,实际上,每个月耗费在民兵训练中的时间,是一百多个小时。

就是根据地经济发展,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后,带来的直接效果,

也就是说,如今的土八路根据地,在快速积累资本。

而且,这仅仅是太行根据地发展半年不到的成果,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大量工厂的开工,农场的建设,荒地的开垦,水利设施的建设,

预计,根据地产值会翻倍,达到年产值三亿美元。

北评。

“一个亿啊!”

“对,很可怕。”

随着太行根据地的发展,

“如今的八路军太行根据地,总人口大概在五百万左右。”

“五十万!”

石原莞尔翻阅着手里的资料。这是他游历太行,太岳,冀南根据地三个月以来,所有的见闻。

得益于岗村的重视,给了他实权,他的副手也成了香饽饽,最终,一个帝国中将的小儿子被选拔了过来。

副总参突然对着师部参谋长说道:

“你去问问李云龙,答应的五万头骡子什么时候能送来。”

而且随着根据地的经济发展,那点粮食补贴,也已经不如,去修路队,水利建设队伍做工高了,甚至还不如在家里养殖种田高。

师部参谋长说道:

“太行根据地,参加民兵的人数在八十万,其中能每个月保持八十小时以上训练时长的,有五十万人。”

师参谋长点了点头。

“这些设备,只能建设一些轻工厂,生产肥皂,衣物等轻工业。”

“帝国之所以能在战争初期,势如破竹的攻克大半民国国土。就在于帝国经济实力远胜于民国。”

这个数字,恐怕已经提高到十个人就能动员一个人。

“好!”

“您说的没错,经济是战争的基础之一。”

一同过来的师部参谋长点头同意。

但民兵训练十分艰苦,远比农活艰苦。

副手语气顿时凝重起来。

农业生产效率也在提高。

岗村宁次上台,石原莞尔当即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华北方面军情报科负责人,以及华北方面军副参谋长。

“在县城,开办家具厂,衣物被服厂。”

“根据统计资料。”

虽然参加民兵训练,有粮食补贴,而且根据训练时长计算,

“根据冀南地区的资料,他们进口的,都是一些零散的,过时的机械设备,甚至不成体系。”

相当于新兵营十一天的训练量,而且训练项目涉及全套军事科目,队列,障碍越野,跃进冲锋,战壕构筑,思想教育。

副总参说道:

也就是说,上个月,太行根据地,就生产了相当于一亿斤的进口粮食,三亿五千万斤的优质高粱。

石原莞尔感叹一声。

这部分民兵部队,只要部队有需要,随时可以作为补充兵员。

如今的太行根据地,新建公路三百多公里,平均每天建设十公里,扩宽平整山马道一千多公里,修建各种水利设施一千多。

“帝国虽然有七百多万可动员人口,三百多万可直接服役兵员,但经济能力不足,无法生产出足够物资和装备,无法为这么多部队提供后勤物资。”

石原莞尔点了点头,说道:

“这也是我说,八路军可怕的原因之一。”

“能动员更多的兵力,研发并全面装备更先进的装备体系,生产出足够多的武器弹药和补给物资,组织更完善的后勤补给。”

“他们在崎岖巍峨的太行山区,招募工人修建公路,连接了几乎每一个山村农村。”

一年就是一点五亿美元产值。

师部参谋语气感慨。

“总计人口五百一十三万。”

换算成美元,相当于一千两百多万美元。

“但他们哪里来的机器设备?”

“农村生产的鸡鸭等商品,售卖到八路军部队中,售卖到城市中。”

“援助八路军的势力,给了八路军先进帝国几十年的飞机,电台,超大型卡车,大量武器装备,还有顶尖外来人才援助。”

副总参语气感慨。

与此同时。

副手说道:

“民国空有帝国六倍还多的人力资源,但其本身的经济能力,却无法发挥出这庞大到世界都恐惧的人力资源。”

石原莞尔语气凝重。

“虽然如今的八路军,能压制帝国,在帝国控制区内,扩展出一片完全隔绝帝国影响的地盘,能有几乎花不完的资金,在于外来的援助。”

“但我知道。”

“说到底,战争的核心竞争,就是双方的经济能力。”

“对。”

副总参考虑再三后,决定放下一部份部队的工作,开始主要投身于根据地建设。

司令部内的一处房间内。

不包括,根据地内,由根据地或者部队直接经营的农场。

····

“真是可怕!”

经过三个月的发展,

是去年的十倍。

得益于交通的通畅,整合行政村落任务圆满完成,并且完成了政令下乡。

“将军,为什么?”

如此一来,就能大幅度提高动员能力。

“目前以农业,养殖业,建设等为主要经济结构,十一月生产总值达到了一个亿。”

但现在··

副手不解。

一旦经济循环建立起来,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地区在高速发展,快速积累资本。

“如果帝国一开始就能使出全力,动员三百多万部队,将两百万部队投入民国战场,战争早就结束了。”

“可将军,我有一点不解。”

“截止目前。”

“就靠那些,十倍高价进口的垃圾?”

一旁的,石原莞尔副手不解:

“土八路可怕?”

而且不要军饷。

“提供一套工业机器设备,很难么?”

实际上等于参军了。

石原莞尔问道。

通过这些亲身经历和调查出来的资料,最终,石原莞尔得出一个结论。

太行山区流通的,是二代新冀南币。

这些,

“导致实际上,只能动员一百多万部队进入民国本土作战,从而出现严重的兵力不足问题。”

“你知道么?”

“经济循环。”

“目前,太行根据地一共一千零七十三个大小村子,四十七个县城。”

也就是说,仅仅五百一十多万人口的太行根据地,除了四十个主力团,合计十万兵力,以及两万多公安警察外,两万多武装大队外。

也因此,

根据地呈现一派蓬勃生机。

每个月八十小时军事训练时长。

“城市生产的商品,衣物等,除了满足城市需求外,还售卖到农村山村中,从而形成了经济循环。”

“而帝国之所以陷入如今的泥沼,也是因为经济能力不足。”

他研究过,实际上,以土八路控制范围的生产力,一百个人中,最多只能动员两个人参军,多了就会有严重影响。

“你是帝国大学,经济学毕业的吧?”

“但他们,在迅速的将外来的援助,化为自己的力量。”

还有五十万的直接补充兵员。

“确实。”

副手回答。

这也是帝国大本营,不惜从第十一军调集主力师团,也要推动对华北地区超规模大扫荡的原因。

一旦土八路兵工厂建设成功,

那么,帝国的民国计划,就完蛋了!

甚至可能,连伪满都保不住。(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