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二十九章大势已定!

我的客户李云龙 第二十九章大势已定!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李云龙和赵刚密谋炮轰鬼子机场,马荣顺痛击轰炸枝子山大桥的鬼子轰炸机之际。

“高粱?”

泽县。

苏家。

大地主苏老太爷听到这个消息,眉头深深皱起。

“你是说,八路不再向市场出售大米白面,而是开始出售高粱了?”

“是的,老爷。”

管家回答:

“五十个粮食售卖点,每个每天出售四万斤,合计每天一千吨,虽然也是五斤一包,但都是散袋装,不适合长期保存。”

“高粱!”

“高粱。”

苏老太爷反复来回踱步几次,再次问道:

“大米和白面还出售么?”

“八路军的通报上说,暂时停止出售。”

“爹,每天两百万斤高粱,这八路军是要咱们的命啊。”

听到消息,相较于自家爹,苏家大儿子反而是非常紧张:

“这样一来,粮食价格怕是要真的下降了。”

高粱不比白面和大米,市场需求低。

但也是主食。

虽然他们不吃,但那些土哈哈下等人却非常喜欢,

能吃饱,便宜。

一旦大量高粱流入市场,粮食需求降低,加上八路军又不让卖到日本人控制区,粮食必然降价,他们囤积的粮食怕是要血本无归。

“先别急。”

苏老太爷深吸一口气,脚步放缓:

“高粱是粗粮,口感差。”

“暂时不会大幅度拉低粮食售价。”

“土八路暂时停止出售大米白面,要么是运输队是真的被日本人袭击,损失几千吨粮食,要么是从国外进口的粮食不够用了。”

“这可不一定是坏事。”

“那我们··”

苏家大少爷看向自家老爹。

“再等等··”

苏老狐狸深吸一口气,决定继续等一等。

大量高粱进入市场,肯定会拉低市场粮食价格,

但也不是没有应对办法。

每天一千吨高粱,不算多。

最近日本人驱赶了大量难民进入根据地,加剧了冀南地区的粮食需求,只要他们出手购买一批,造成市场上粮食不足,就能稳定当前市场粮食价格。

但这是一场博弈。

土八路有多少高粱?

他们有多少资金?

日本人会不会插手?

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如果现在收手,亏损还能接受,卖掉粮食,再加上库存的银元能回收抵押的土地。

···

当夜。

又一个消息传到了苏老狐狸耳朵里。

“枝子山大桥遭到日本人轰炸,浓烟隔着十几里外都能看见?”

“不过,八路军封锁了大桥,不知道大桥有没有被炸坏?”

苏老狐狸顿时大喜。

枝子山大桥,是八路军从其他根据地运输粮食到冀南根据地的必须经过的通道,如果这座大桥被炸毁,八路军就别想把粮食运输进来。

虽然没人看见大桥没炸断。

但八路军封锁大桥,不让人靠近本身就说明,大桥肯定被日本人炸毁了。

这样一来··

“快,通知各家铺子,马上收购粮食。”

苏老地主语气急切。

谁愿意亏损?

如果粮食价格不跌,他能赚十几万银元,如果粮食涨价到日本人控制区水平,他们赚五十多万银元。

“好的,老爷。”

管家当即去执行。

···

“报告,苏家铺子已经停止对外出售粮食,并且开始大规模收购粮食。”

“这老狐狸,终于上当了。”

听到汇报,冀南地区经济战负责人大松了一口气。

总部给冀南地区经济战定下的目标,其一是稳定冀南地区的粮食价格,建立广泛的稳定信用秩序,并且完成土地改革。

三者缺一不可。

以如今冀南地区的军事实力,加上太岳山区吸引了大部分鬼子注意力,部队可以使用强制手段,促使土地再分配。

但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一个不好的影响。

削弱冀南根据地的信用秩序。

总部的计划中,未来冀南根据地,是根据地经济发展的窗口,是吸引人材的对外窗口,信用秩序建设绝对不允许有失。

所以,他哪怕耗费大量银元,粮食,耗费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代价,去和商人以商业手段博弈,从而获得那些地主手里的土地。

如今终于成功了。

从太岳根据地运输过来的粮食,单单卡车队,每天就有两千吨。算上十个骡马运输队,那就是每天两千五百吨。

其中高粱两千吨。

大米白面等细粮有五百吨。

这批粮食,不仅仅可以满足冀南根据地本身的粮食需求,彻底稳定冀南地区的粮食价格,还能对外出口。

等冀南根据地粮食价格稳定,就可以向鬼子控制区出口粮食,主要是高粱,解决鬼子控制区粮食价格高涨,老百姓不够吃的问题。

“哈哈··”

“接下来,就等这些地主破产了。”

经济战负责人摸了摸下巴。

这种本钱十足,直接用本钱把对手堆死的仗,打的太舒服了。

···

“这些骡子和军马··”

另一边。

总部。

直属骑兵营马厩。

张万和看着眼前的马厩中的一匹匹骡子和军马,忍不住嘿了一声。

李云龙又搞来了好东西,

高粱。

虽然高粱吃起来不如大米白面,但猪板油配上高粱馍馍,也是一道美食,味道好不说,能吃饱,还能吃好。

但高粱其实并不适合长期作为饲料。

别说是娇贵的军马,就是耐造的驴,吃多了也容易鼓肚子,消化不良。

李云龙搞来的高粱没什么特别,虽然质量好,但也就是普通高粱,但那些普通军用骡马和普通军用马匹,居然能以高粱为主食。

并且长时间食用没有任何问题,并且战斗和负重驼载,也不需要特别补充多少主粮。

就十分出于张万和预计了。

“好东西啊。”

张万和笑的脸都歪了。

李云龙搞来的军马,性格好,耐力足,极大的提升了部队机动性,甚至还好养活。

这样一样,能节省不少主粮。

以前,军马和骡子负重行军驮运期间,需要吃玉米等,现在直接吃高粱就行。

而李云龙那边的说法,每个月有十五万吨大米白面玉米,两万吨猪肉和猪板油,五十万吨高粱。

五十万吨!

八路军全军加起来,算上民兵,加上马匹骡马,也就这个数量吧。

···

有人欢喜有人愁。

根据地内,

无论是地主,还是八路军大家都在开心。

但鬼子就不同了。

“轰炸枝子山大桥的九九式轰炸机,损失了两架?”

“八路军在枝子山大桥,布置了密集的防空火力网?”

北评。

加纳顺正接到正在返航的轰炸机电报,面色顿时变得苍白。

新式九九式双发轰炸机造价不菲,制造也十分困难,分配给华北方面军的,只有五十架,计划在三个月时间内全部交付。

如今第一次任务,就损失了两架。

而且··

“其他四架也遭到不同程度损伤?”

“有两架需要大修?”

“大桥也没有炸毁?”

后续消息也没有一个好的。

虽然十二点七毫米重机枪有一定对空能力,对空射程高达到八百米,枝子山大桥布置的还都是双联装,这种专门用于防空的型号。

但终究不是专门的防空武器,弹道性能不佳,威力也不足。

实际防空效率比较差。

再加上独立团第一次防空作战,缺乏经验,即便鬼子大意之下,六架飞机在没有机动规避的情况下,下降到六百米高度。

也只打下来两架。

让李云龙很是不满意。

但对鬼子来说,是十足的噩耗了。

“大约五十挺防空武器。”

当剩余四架轰炸机回到机场,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加纳顺正少将瞅了一眼都需要大修的两架飞机,当场就眼睛一黑,差点晕倒。

发动机都被击穿了,维修得更换,只能等国内的零件,至少需要十来天,

虽然弹药和燃油还有,

但轰炸计划必须得暂停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从弹孔和残留在机体内的弹头看,敌人的防空武器事一种大口径机枪,预计有效对空高度在七百米到一千米左右。

只要轰炸机提高高度,飞行在一千米左右高度,威胁几乎没有。

但是,

即便只是一种防空机枪,但只要数量足够,也能有效遮蔽低空。

轰炸山区目标,在一千米以上高度投弹,几乎没有效果。

“将军。”

“多田骏司令来电。”

此时,一个参谋走了过来,转达了多田骏的询问。

“我会亲自和将军汇报的。”

加纳顺正面色有些苍白。

目标没有摧毁不说,还损失两架珍贵的轰炸机,四架返航的轰炸机也需要维修。

敌人既然能在枝子山大桥部署大量防空武器,那么其他的大桥,还有重要设施,也必然有防空部署。

他的轰炸计划,还没开始,就破产了。

···

“轰炸失败?”

“损失两架轰炸机,返航的四架也受损严重?”

“大量大口径防空机枪?”

听到加纳顺正的汇报。

多田骏有些头晕。

最近大本营给的压力越来越大,关于让岗村宁次担任华北方面军的声音也越来越大,重臣集团们,甚至天蝗都同意了。

这个时候,就不能来一个好消息么?(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