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十五章贫穷限制了鬼子的想象

“这才是卡车,小鬼子那都什么玩意。”

深夜。

枝子山大桥。

看着眼前一辆辆满载六十五吨粮食的巨大卡车驶过,马荣顺又一次忍不住吞了吞喉咙。

虽然已经看过很多次了,但每一次看到这种庞大的卡车,他心里都忍不住感慨,以及一同产生的对鬼子卡车不屑。

不过因为卡车巨大,枝子山大桥又是纯木质结构,每一次只能容纳一辆卡车通过,

一直到一个小时后,二十五辆卡车才陆续通过枝子山大桥。

枝子山大桥虽然是根据地附近最大的大桥,但长度也不到一百米,平均超过两分钟,才能通过一辆卡车,效率可以说非常低了。

直至上午时分,运输粮食的车队,才抵达冀南根据地。

“看来,桥梁得加强了。”

缓慢的运输速度,也让赵刚心里生出了加固桥梁的想法。

独立团团部仓库,至太行和冀南根据地的公路经过加固和扩宽,已经足够重载卡车通过,而且道路平整。

再加上超大马力柴油发动机,全轮驱动,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先进底盘,主动红外夜视设备,使得卡车车队能全程维持三十五公里的平均速度。

按道理下半夜,就能抵达冀南根据地。

奈何,桥梁限制了运输队的速度。

二十五辆卡车,一个小时才通过枝子山大桥,而枝子山大桥,是根据地最好的大桥,没有之一。

其他桥梁可想而知。

速度能快起来才怪。

“也是时候了。”

李云龙也十分赞同。

虽然如今钢筋水泥还没有到手。

但进一步加强桥梁结构,也是有办法的,增加木材用量,使用煤灰石材等结构。

之前不做,是因为这样一来,维修会变得非常麻烦,一旦鬼子轰炸,会导致长时间的桥梁瘫痪,无法通行,反而影响运输效率。

如今有了防空机枪,能保护桥梁低领空的安全,自然不再有问题。

····

“疑似大型卡车队通过?”

时隔近半个月,运输车队巨大的动静,也终于引起了鬼子的注意。

负责调查八路军物资来源的松崎直人,首先发现了动静。

“嗨。”

“根据潜伏进入土八路根据地的情报人员汇报,夜间听见巨大的汽车行驶过公路的声音,靠近公路后,发现巨大的车队通过公路。”

“公路上有八路军武装部队巡逻,他无法进一步靠近车队。”

“不过数量不多,只有十几二十辆。”

“但从公路上遗留的轮胎印记看,这些卡车很庞大。”

鬼子参谋汇报。

“巨大卡车车队!”

松崎直人语气凝重。

根据方面军的会议,虽然依旧不知道土八路是如何获得大量物资,但目前已知,仅仅粮食就高达十几万吨,还有大量木材等其他物资。

总重量预计,每个月高达三十万吨。

使得即便蝗军二十七师团,破坏了太岳山区百万亩土地之后,太岳山区周围粮食不仅仅供应十分充足,价格依旧低的不可思议。

以新冀南币计算,一斤进口高质量粮食,售价仅仅七毛钱,是冀南根据地土八路官方售卖价格的七成,是实际市面价格的六分之一。

而且是在几乎不怎么限购的情况下。

以至于大量只拿人进入土八路太岳根据地,也吸引了大量只拿人的参加八路军部队,根据潜伏进入太岳山区土八路部队的情报人员传递出来的消息,仅仅太岳山区,参加土八路组织的民兵部队,就多达八万多人。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这些物资都沉积在太岳山区,土八路明显缺乏手段将物资运输至其他根据地。

证据也很明显。

土八路的太行根据地,陕甘边区,五台山根据地,冀南根据地的市场粮食价格,比太岳根据地贵了足足一倍到三倍左右。

只有缺乏运输力量,才会导致如此巨大的价格差。

虽然土八路也在极力组织运输队,白天能看到大规模骡马车队运输,但骡马运输力量在数万吨的物资,百公里的运输距离面前,杯水车薪。

“难怪!”

松崎直人语气恍然,

他一直在奇怪,为什么土八路还在大力扩宽公路,达到几乎是帝国蝗军装备的装甲车,都能同时行驶两辆的程度。

原来是为了卡车。

“命令情报部门,调查其卡车车库,加油站,等位置。”

松崎直人倒是不太紧张,甚至语气轻松。

一来,卡车数量不多。

就算是再怎么庞大,又能如何?

土八路控制区域的公路是土质公路,虽然经过了加宽和硬化,但终究是土质公路。

一辆卡车能最多运输五六吨,七八吨?

就算顶了天,也就十吨。

不算帝国,即便是美利坚的大型卡车,在土质公路上,一辆也只能运输三到四吨左右。除非是在水泥公路上,才能做到五吨以上。

土八路背后的势力,技术再怎么先进,也不可能超过美利坚两倍。

山区地形,公路行驶速度慢。

更何况是在夜间。

最快也就每小时十公里。

以太岳山区至冀南地区的距离计算,估计四天才能来回一趟。

二十多辆卡车,计算下来,一天也就六七十吨,这点数量,对比庞大的太行和冀南地区人口而言,杯水车薪。

甚至可以说,土八路有汽车,对蝗军而言是好事。

汽车,这可是绝好的攻击目标。

轰炸车库。

地雷伏击道路,小股部队袭扰车队,袭击油库。

方法可太多了!

“也该让土八路也尝一尝,游击战的滋味。”

松崎直人嘴角狞笑。

···

“报告。”

与此同时。

冀南根据地,泽县。

“新一批粮食运输队已经抵达,合计二十五辆运输卡卡车全部抵达,总计运输粮食1625吨,已经完成清点入库。”

和鬼子预想的截然不同,由卡车队运输抵达冀南地区的,不是每天七十多吨,而是十多倍,每天八百多吨。

听到汇报,位于冀南根据地参谋部的,冀南地区经济战负责人顿时大喜。

虽然新式卡车已经开始运输半個月。

但这半个月都是在筹备组织运输准备工作,一次最多也就十辆卡车,其中大部分还是运输给周边驻扎部队的,实际上运输到冀南根据地的物资很少。

随着今天二十五辆卡车,一千六百多吨物资抵达。

意味着,从今天开始,每隔两天,就能有一千多吨粮食抵达冀南根据地,平均每天超过八百吨。

听上去不多,

毕竟是一个根据地。

但每天总部组织的骡马运输队,还能运输两百吨左右,加起来就是每天一千吨。

冀南地区,根据地控制的土地生产的粮食也不少。

虽然近期,冀南根据地收复了不少之前被鬼子控制的地区,但控制范围内,总人口大约在也只有三百五十万左右。

加上冀南地区根据地已经彻底控制了金融大势,交通便利,

即便算上损耗,也足够平抑冀南根据地的粮食价格了。

“立刻将粮食运输至各粮食站。”

经济战负责人下达了命令:

“把每天投入市场的粮食,提高到六百吨。”

“还有··”

“开始收网!”

“这次,把那些狗屁倒灶的地主一网打尽。”

“是。”

听到明理工男,会议室内众人语气兴奋,齐齐立正敬礼。

“终于要收网了么?”

有参谋甚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即便根据地全力控制,每天以一块钱一斤的价格,平价投入市场数百吨粮食,但近期冀南根据地粮食价格依旧是直线暴涨。

一斤粮食,涨到了六块钱,只比鬼子控制区低四成。

核心原因,是那些根据地那些所谓的地主,不仅仅大量囤积粮食,一部分还将粮食运输到鬼子控制区,造成根据地粮食价格暴涨。

但单单靠这些,是无法把这些地主一网打尽,

因为根据地之前发过公告,今后将会稳定税收,以市场经济调节粮食市场,虽然也能直接用强,但没必要。

而且这些地主,一个个做的十分隐蔽,只有一小部分被抓住把柄,剩下的一部分,甚至还捐出部分粮食,在根据地谋求了一个抗日积极分子的名号。

不过嘛。

又不是没有其他牌!

经济问题,自然就用经济手段解决。

这个命令,也就意味着,接下来,经济战步入第三阶段。

也是计划中时间最长的阶段。

冀南币开始升值。

银元逐步开始贬值。

而一旦银元开始贬值,那些囤积大量银元的地主们,必然大量破产,那些抵押在银行的田地,可就归根据地了。

然后发给老百姓,还能进一步提升根据地粮食产量。

这帮地主老财一心只想着提升土地面积,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是一点也不上心。

···

此时时间是八月中旬。

同一时间。

总部。

副总参和老总等人看着桌子上庞大的地图,地图上各种箭头交织,代表主力团的红色旗子几乎插满了地图,两人目光绽放:

“这次作战的作战目的,不仅仅是要打破鬼子的囚笼!”

“还要打通一条通往五台山根据地的运输通道。”

“以及,通向边区的运输通道。”

“把五块根据地连接起来。”

“还有扩展根据地,为太岳,太行山区构筑足够的边界,作为战略缓冲。”

随着装备和兵力的充裕,百团大战的目标,也进一步扩大。

而且远比之前庞大。

“参战部队刚好一百个团。”

“我觉得,这次作战,就叫百团大战吧。”

看着地图上一个个主力团,副总参突然说道。

“不错,就叫这个名字。”

老总和师长纷纷点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