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三十四章利益决定立场之蝗军不想扫荡!

第三十四章利益决定立场之蝗军不想扫荡!

“木材不够了?”

“五万方全部用完了?”

“全部用完了。”

“根据地山区避难设施,辽县和榆县的工事,山马道扩宽桥梁支撑架,都需要木材。”

杨村,

李云龙收到一个意料之外的消息。

五万方木材,全部用完了。

但他细细一想,也明白了原因。

五万方木材数量不少,以能当房屋主梁的粗松木计算,差不多是五万根。

但面对两个县城的防御工事建设,泛太岳山区的山马道修桥补路,山区老百姓避难窑洞的建设需求,实在是有些不够看了。

“行,我来想办法。”

先让后勤供应部的干事离开,李云龙打开了手腕的通讯器。

物资不够怎么办?

当然是找陆老弟了!

虽然太岳山区还有大量木材,可以派人去砍伐,但是一来耗费人力,二来质量差,远不如陆老弟提供的木材,其次,还破坏水土环境?

李云龙想到了平时和陆老弟闲聊中的道道。

砍伐树木是在破坏环境。

“鬼子二十七师团进攻根据地,需要大量木材构筑工事,修桥搭路,为了避免过量的砍伐森林,破坏水土环境,申请每个月十五万方木材。”

稍加思索,李云龙写下了这一份申请清单。

钢筋混凝土在特殊物资清单内,

然后按下了手腕通讯器的按钮,但他的收手指头最后停了下来。

每月十五万方木材,陆老弟肯定会批准,木材甚至连普通物资都不算,他又有非常合理的理由,没道理不批准。

那么,

是不是可以继续申请一些粮食?

想了想,仔细斟酌了一会,最后李云龙在申请单中加入了每月五万吨粮食的申请,以稳定物价,防止商人囤货积奇。

根据计划,在打退二十七师团进攻后,太岳根据地需要打通前往陕甘边区的运输通道,向边区输送粮食,让后方抗大等机构,全力吸纳培养人才。

预计,每个月需要向陕甘边区输送一万五千吨粮食才能满足需求。

还要向五台山根据地输送粮食,

加上冀南根据地的粮食需求,

如此一来,每月五万吨就不够了。

所以,乘此机会,李云龙打算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多申请一些粮食。

粮食是真的多多益善。

如果不是,申请数量太多,被打回会影响每个月评价,导致每月一种新物资名额没有,他都想填写十万了。

但仔细想一想,太岳根据地的总人口数量也只有一百多万人,加起来不到两百万,每月十万吨实在是有些过分了。

肯定不会通过的。

每月五万吨是个很适合的数字。

···

沪市。

租界。

“八嘎!”

“废物!”

看着桌子上的最新新华报,其中李云龙脚踩联队旗的照片,以及两面联队旗被摆在一起的照片,让影佐祯昭终于眉头一皱。

连续两次被土八路缴获联队旗。

虽然是守备师团,丙种师团,但连续两次被缴获联队旗,还有一个联队被人全歼。

帝国蝗军怎么会有这种废物?

“全是废物!”

许久之后,影佐祯昭依旧压制不住心里的怒火。

影佐祯昭属于情报机构,和军方没有直接关系冲突,按道理,军方失败不太关他的事。

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即可。

但因为这份报纸,导致影佐祯昭最近的工作颇受阻力。

自从汪政府建立,立头功的影佐祯昭深受上级重视,负责继续推进策反计划,以兵不血刃的方式,削弱果脯的反抗力量。

成果也非常显著。

不断有果脯将军带着部队投靠他组织建立的汪政府。

但这份突然出现的报纸,让近期不少民国军官,产生了犹豫,削弱了他的拉拢,甚至,原本加入汪政府的一些人,也因为这份报纸,而产生了犹豫。

已经有几个人叛逃了。

“命令。”

“加强对报纸的监控,一旦发现,立刻摧毁。”

影佐祯昭咬牙切齿。

其实这件事影响不大,几个军官犹豫,几次小规模袭击,几个人叛逃而已。

但就是挺恶心人的。

他正全力对付果脯,第十一军也很配合,虽然没能完成大本营的战略任务,但也连连重创前线果脯部队,压制了果脯的士气。

不少军官开始动摇,给他创造了很多机会。

但华北地区突然蹦出这么一件事。

而且以目前情况来看,今后华北地区恐怕还会出不少麻烦事。

他还得耗费力气,去封锁这些消息。

···

几天后。

泽县。

中午时分。

“今天的银元兑换完了,请明天再来。”

柜台上的工作人员,对着外面的老百姓说道。

“哎··”

排队的人纷纷叹了一口气,这才遗憾散去。

但另一队列,也就是伪币,杂币,法币等兑换新冀南币的窗口,依旧排着满满一长串队伍。

只是这一队伍也很快被兑换完。

两者只间隔了十几分钟。

“效果不错啊!”

这一幕,让在泽县视察情况的冀南根据地经济战负责人语气欣慰。

事实证明,下猛药的决定是正确的。

每天十五万银元投入市场,

一开始,第一天,一万银元依旧是半小时就被兑换完毕,甚至前三天都是如此,但随着第四天,人们对兑换银元的热情便开始削减。

今天是第六天。

一万银元兑换完,都已经是中午了,也就是说,差不多三个半小时,一万银元才兑换完毕。

而且后续排队兑换的人并不多。

“黑市上价格如何?”

负责人问向一旁的一位干事。

“和我们的价格相同,一银元等于十新冀南币。”

干事回答。

“好!”

负责人语气愈发欣慰。

黑市上的兑换价格,和银行兑换价格相同,这意味着,市场已经彻底接受新冀南币了。

“继续保持每天一万的投入额度,冀南币的投放也按照预定计划,开始加倍,每天三十万新冀南币。”

负责人叮嘱道。

接下来,只需要继续巩固就可以了。

当然,还要加大对市场的冀南币投入量,满足市场需求。

根据计算,今后,仅仅冀南根据地需要一千万冀南币流通,所以根据计划,在市面上流通货币达到一千万之后,就会恢复每天一万银元以及十五万冀南币投入市场。

“那些药物,有人买么?”

负责人问道。

前天,总部派了一个连的总部直属警卫营的战士,带了一些药物在各银行售卖,标价一万五千冀南币一瓶,相当于一千五百大洋一瓶。

如此价格,可谓天价。

要知道,在抗战开始之初,在沪市买一辆美利坚最新的福特汽车,也只需要一千五百大洋。

也就是说,

总部认为,单单一瓶新药,就比一辆美利坚新式的福特型汽车。

一度让这位负责人难以想想。

但这是总部的命令,而且派了总部直属警卫部队来专门负责,他也不好干涉,只能安排售卖。

“没有。”

干事回答。

“知道了!”

负责人也不觉得奇怪。

虽然总部说,这个药物很值钱,等名气打出去,就会有人来购买,能大量回收货币,稳定货币,他一度怀疑上级在画饼充饥。

但这是总部负责的,他不需要考虑。

“今天冀南各地的粮食价格如何?”

经济战负责人继续问道。

这一场银元战争的核心,真正的关键问题所在,不是稳定到每十个冀南币兑换一银元,根本在于稳定根据地物价。

钱再多,也没有意义,物价才是关键。

不然再多的银元,市面上买不到东西,银元还不如废纸。

“目前还很稳定。”

“我们也在少量向市场投放精品粮食,以一冀南币就能买到一斤精品的价格。”

干事回答。

“好!”

负责人点了点头。

“不过。”

干事随后的话,却是让负责人有些紧张了起来:

“今年上半年,豫那边发生了小规模旱灾,再加上决堤的影响,恐怕··下半年,粮食价格会猛涨。”

“我知道了。”

负责人眉头皱起。

冀南根据地和豫直接相连接,一旦豫省发生饥荒,粮食价格上涨,必然会影响到冀南根据地。

虽然每个月总部会支援冀南根据地五千吨粮食,但因为交通不便,运输这些粮食,耗费颇多,实际上相当于三千五百吨。

如果粮价飞涨,势必会引起冀南根据地粮食暴涨,这点粮食是抑制不住粮食价格的。

这可不是好事。

总部的计划,是将冀南根据地打造成一块繁荣的根据地。

而其他商品,甚至一些机器设备,可以利用鬼子对银元的需求,然鬼子商人带进来,但粮食鬼子也是急需,根本不可能输送进根据地。

···

第二天.

“哟西。”

石门。

铃木蕃二看着手下送过来的统计资料,语气兴奋。

短短七天时间,他派出的经济组,就收集到了三十五万银元。

以帝国的能力和手段,可以将这批银元卖到美利坚,或者伦敦期货市场,相当于十五万美元,或者说七十五万日元。

而代价,仅仅是一些几乎不要钱的联币,和伪币。

按照这个速度,一个月时间,他不是能获得六十万美元,相当于三百万日元?

他的机关科每年的经费,也不过两百万日元。

一个月时间,赚到一年半的活动经费,上级不嘉奖他。

即便今后,土八路停止杂币和联币的兑换,他也有足够的手段,获得银元——蝗军可是掌握对外通道的,只要运输商品进入土八路根据地,银元还不是大大的有?

而且,

随着手里组织力量的增加,他有把握,下周,他能将土八路投放在市场上银元的四成,都收集到手。

“奇怪,土八路居然真的有这么多银元。”

唯一让铃木蕃二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冀南地区的土八路,居然真的连续七天每天向市场投入十五万银元,一点都不带减少的。

“看来,土八路背后的人,很有实力啊!”

铃木蕃二眯了眯眼睛。

虽然不明白,但铃木蕃二此时因为利益,他自然很希望土八路继续每天向市场投入十五万大洋,一直不减少。

这样,他才能源源不断的从冀南地区捞钱。

“大佐阁下。”

此时,一位军官走了进来,对着铃木蕃二汇报道:

“河泽联对准备派出一个大队,联合皇协军两个大队,累计两千三百人的兵力,对冀南地区的泽县发起例行进攻。”

鬼子也知道,扫荡对根据地无效,不可能消灭土八路,但也知道,一次次扫荡,能最大限度削弱八路军的力量,避免壮大。

所以会定期发起扫荡。

尤其是冀南这种平原地区。

“进攻?”

铃木蕃二眉头一皱。

泽县,是土八路所谓冀南根据地的核心区域。

也是关键腹地。

一旦蝗军进攻,土八路必然会暂停银元兑换,那么,他每天最低四点五万银元,最高六万银元不是就没有了?

一次扫荡,最少持续半个月。

这得多大损失?

利益决定立场。

此时的铃木蕃二浑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被迫成为了冀南根据地的利益共同体。

铃木蕃二沉思片刻,当即拨通了菏泽大佐的电话,语重心长的说道:

“菏泽大佐,我建议暂缓这次扫荡。”

“一周前,第三大队曾经对冀南地区的土八路发起进攻,战斗中,冀南地区的八路军展现出来了非常强大的火力,他们有大量中型迫击炮,导致第三大队损失惨重。”

“根据情报,这是来自土八路总部的一个炮兵营。”

“一个大队的兵力,恐怕很难拿下,甚至可能,损失严重。”

“不如等第二十七师团扫荡结束后,兵力充裕再发起扫荡。”

“有道理。”

菏泽大佐当即点头赞同。

他才不想扫荡呢。

近期冀南地区的土八路实力暴涨,土八路实力摆在那里,而因为二十七师团被调走,冀南地区的蝗军兵力严重不足。

如果不是上级的规定性命令,他才不想扫荡。

“但是,定期扫荡是司令部的命令。”

菏泽大佐语气担忧。

“我们联合向司令部建议。”

铃木蕃二当即提议。

“那就多谢了。”

菏泽大佐同样是大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