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二章 为了大洋!

我的客户李云龙 第二章 为了大洋!

作者:扑街写手路人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1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是?”

“独立团的作战报告?”

六月十七号夜间,旅部,参谋长将一份文件递给了旅长。

从参谋手中洁白平整,比国外进口质量都好的印刷纸就能看出来,这必然是独立团交上来的,只有李云龙那边才有这种高质量的纸张。

但上庄战斗结束只有一天,残余的零星鬼子都还没全部消灭,小鬼子突出一个楞,很多鬼子宁死不投降,不过这也是好事,正好用来训练部队。

这场战斗,独立团可是整整打了五天,这么短的时间里,独立团就能把作战报告整理出来?

旅长可不信。

而且眼前的纸张只有两张。

一场涉及几千人的战斗,作战报告可不止这么点。

“不,这是李云龙和赵刚联合提交的申请。”

参谋长摇了摇头。

“联合申请?”

“是什么?”

听到这个,旅长顿时来了兴趣。

上次这两人联合申请,结果就鼓捣出一个旅部后勤供应中心,如今每个月能供应五万吨粮食,五千吨猪板油,五万套军装。

如果不是运输线路被鬼子封锁,运输成本高,整个晋察冀根据地部队和政工人员都足够吃了。

甚至不久前,还能每个月五万方木材!

每月五万,每年六十万方!

这个数额,虽然不如南方和北方的木材大省,但也比全面抗战开始前,晋省每个月消耗的数量多了。

“加强情报机构建设。”

参谋长回答。

接过文件资料,旅长眉头一挑:

“加强情报机构建设?”

“这小子胃口挺大的啊!”

兵马既动,比粮草更先一步的,是情报。

所以情报机构建设总部很早之前就开始做了,但一直没什么成效。

原因很简单,

因为建设情报机构,铺设情报网,提升部队情报能力,需要人力,以及财力,尤其是后者,非常重要。

然而部队突出一个穷。

不仅仅穷的稳定。

而且越来越穷!

三八年一月初,为了发展根据地经济,对抗日伪的货币战,晋察冀根据地银行建立开始发行边币的时候,作为原始资金的只有三万法币。

虽然当年的法币还很值钱,一百元能买到接近两头牛,但一个囊括根据地千万人口的银行基础资金只有三万块钱,也着实有些可怜了。

别说发展情报力量,甚至还要那些在敌后地下奋战的同志向根据地输血。

而现在,

在获得李云龙那二十万吨粮食之前,部队想要拿出三万法币,还真有些困难。

即便当时,一百法币已经只能买到一头小牛犊,还是体质不好的那种,比两头牛价值跌了十倍左右。

哪怕是现在,有了每月的五万吨粮食,一万吨猪板油,部队吃是够了,剩下的,维持根据地粮食稳定都有些勉强。

根据地财政状况其实也不咋地。

根本无力发展情报力量这个无底洞。

李云龙不可能不懂这些东西,所以这小子既然敢提出这件事,说明,有办法搞钱了!

而且是大钱!

“给我接杨村电话。”

旅长说道。

因为这次歼灭战,旅部至杨村的电话经过了检修,是通畅的。

···

与此同时。

阳泉。

南巷口。

姚记酱油铺。

“掌柜,最近心情不错啊!”

即便收到新华报,知道独立团以一己之力歼灭超过五百鬼子已经过去好几天,但姚记掌柜嘴角依旧下意识的挂着微笑。

藏都藏不住。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心情非常不错。

“哈哈,老家有喜事!”

姚记掌柜也没多说。

“喜事好啊!”

“这年头,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来人却是叹了一口气:

“来一斤酱油。”

“老苏,你这是咋了?”

边打酱油,姚记掌柜边问道。

来人叫老苏,是阳泉一家炼铁厂的技术经理,因为本身有技术有能力,生铁也有日本人这个大买家,收入在阳泉算得上不错。

“这工钱不涨,但钱却越来越不值钱了。”

老苏叹了一口气。

“哎···”

心里知道原因的姚记掌柜,也只能跟着叹了一口气。

华北被鬼子占领后,为了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鬼子在38年二月联合一众汉奸卖国贼,设立了银行,发行伪币,掠夺财富。

既然目的是掠夺,那么自然不会在乎货币的情况,一直在超发,导致货币贬值速度很快。

两年时间,贬值了近十倍。

一点也不比法币慢,甚至还犹有过之。

而老苏就职的炼铁厂,背后是日本人,自然发的工钱也是伪币。

“钱给你。”

钱货两讫,老苏没多说,而是提着酱油离开了。

老苏离开后,姚记掌柜笑容也不复,眉头同样深深皱起。

五月,他们阳泉地下情报力量成功打探到了鬼子的部队行军路线,兵力构成,得到了上级的嘉奖,并且罕见的拨付了三百大洋资金。

得到鼓舞的他们准备大干一场。

但随着一直处于潜伏状态的情报力量开始活跃,姚记掌柜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三百大洋的经费虽然不少,但刺探鬼子情报,发展线人,收买情报却是杯水车薪。

不到一周,三百大洋就全花完了,但有用的情报却是一个没有。

姚记掌柜也明白。

三百大洋其实只有九十美元而已。

这点钱,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

“老姚!”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担任轮换联络员的同志走了进来:

“有新情报。”

姚记酱油铺是阳泉固定联络点,为了避免被鬼子盯上,会有轮换联络员,避免一个人经常过来,从而被鬼子特高课的狗鼻子察觉。

其中一些人也是老姚发展出来的新同志。

“什么情报?”

姚记掌柜连忙问道。

“前不久,咱们不是从伪军那边买到消息,因为鬼子的北井大队被歼灭,最近有一个鬼子大人物过来么?”

“刚刚得到的消息,是第一军参谋长,大腾一男大佐。”

“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到还不清楚,只知道是这一周内。”

这位轮换联络员说道。

“第一军参谋长大腾一男?”

老姚眉头再次皱起。

这个情报,好像没什么用。

详细获得鬼子第一军参谋长的行踪,只有鬼子知道,想要打探,在情报网没有铺设到鬼子中的情况下,就必须风险。

“我能搞到这个老鬼子的行踪。”

联络员语气信誓旦旦。

“暂时不。”

老姚摇了摇头。

鬼子参谋长行踪必然十分隐秘。

不过眼前的联络员是他半年前新发展的同志,叫牛万林,是阳泉本地人,对鬼子恨之入骨,而且正好在日本人手底下办事,认识不少日本人。

确实有能力搞到这份情报。

之前山岛联队要进攻根据地的消息,就是牛万林最先打听出来的。

但会冒着极大的风险。

鬼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尤其是鬼子的军队情报部门。

已经有很多同志牺牲在鬼子手里了!

“行,听您的。”

牛万林说完,打了半斤酱油就离开了。

而姚记掌柜想了想,还是决定将这一条不太重要的情报,记录在了今日送给根据地的情报册之中。

···

另一边。

“旅长好!”

电话很快接通,李云龙的声音从话筒中传出来。

“你小子怎么,突然想着要发展情报力量了?”

旅长也懒得和李云龙啰嗦,直入主题。

“最近不是吃了情报的亏么?”

李云龙说道:

“虽然把山岛联队干掉了,但还是对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上村周边的老百姓房屋都被破坏了,还有一些老百姓受伤甚至牺牲。”

“要是能提前几天获得消息,我们就能组织老百姓转移,保护老百姓财产,减小老百姓出现损失。”

“有道理!”

旅长点了点头。

这句话有道理。

但不多。

这次鬼子山岛联队来进攻,阳泉方面第一时间就收到了情报,并且及时向根据地示警。

以目前的情况,除非给阳泉方面的同志提供电台,加强情报传递速度,否则不可能提升效率了。

“还有。”

李云龙继续说道:

“近期,鬼子对我杨村、上村、下庄周边展开了飞机侦查,还时不时对根据地展开扫射,导致运输队出现损失。”

“我在想,如果咱们发展情报力量,监视鬼子的太原机场,就能尽量减小损失。”

“这个很有道理。”

旅长继续推动主题:

“不过伱小子得知道,建设情报力量,需要大量资金。”

“咱们部队,可是穷的都要当裤子了!”

“缺钱啊···”李云龙拖长了声音:“我这里还真有一个机会,能搞到点钱。”

“什么机会?”

旅长精神一振。

“有人和第一军有仇,于是想要鬼子第一军参谋长的命,出价每个月一百五十万银元,事成之后,直接给现银,九成五足银。”

李云龙说道。

虽然陆老弟不能在提供情报支援了,但也放宽了保密限制,只要不是原封不动的说,就没关系。

“一个月一百五十五银元?”

对于李云龙背后的老板能耐,旅长不怀疑,但这个价码,一时间旅长也没明白。

“意思是。”

李云龙详细解释:

“只要我们能干掉第一军参谋长,从干掉的那天开始算,可以每个月给我们一百五十万大洋。”

“这比买卖,干了!”

旅长毫不犹豫:

“就算是豁出这条命,也干了!”

每个月一百五十万大洋。

这一个月就比得上去年,除去果脯拨款后,边区一年的经费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