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谍战:我一不小心成了军统站长 > 第820章 人事大调整

在南京,谢轩也碰到了庄华先。他们刚在杭州打过交道,又在南京碰了面,而且两人都入住了中央饭店,在下面的餐厅碰到,自然要好好聊聊。

庄华先微笑着说:“谢老弟消息还是比我灵通,我知道消息的时候,你都已经回到申浦了。”

在谢轩接到电报的同时,周海也给他发了报。

只不过,省政府的电台效率较低,等送到他手里的时候,谢轩都飞到申浦了。

他自然没有谢轩这样的手段,还要安排好省里的工作后,才能坐火车回申浦。

当然,就算他知道可以坐飞机,也不敢坐。

在没有绝对制空权的地方坐飞机,不就成了活靶子吗?庄华先还想多活几年,不会冒这样的险。

谢轩微笑着说:“我吃的就是消息灵通这碗饭,不快不行。”

庄华先发出邀请:“走,去我房间聊聊。”

这里毕竟是公众场合,人多眼杂,说话极其不方便。

“好。”

谢轩知道,庄华先要谈的,肯定是浙江的事。

莫顿鼎有可能去浙江当省长,作为目前浙江省长的庄华先,自然也知道此事了。

两人到庄华先的套房后,庄华先请谢轩到会客厅的沙发坐下,还给他敬了烟:

庄华先问:“谢老弟消息灵通,应该知道我可能要动了吧?”

刚才谢轩也说了,他吃的就是消息灵通这碗饭,成博安有意调整浙江省长,谢轩应该是知道的。

而这,也是庄华先要跟谢轩聊天的基础。

如果谢轩不知道,或许他们之间就是普通的寒暄了。

谢轩缓缓地说道:“确实听说了,但不知道庄先生会去哪就高。”

“这么说,谢老弟知道谁会来浙江。”

谢轩沉吟道:“据说,是莫顿鼎。”

这不是什么秘密,很快就会传开,这也是中国一大特色,重要官员任免之前,往往下面会先知道。

“他一个搞特务出身的,能当省长吗?李君世当了省长,最后暴病而亡,莫顿鼎可别步他的后尘。谢老弟,你也别多心,我不是对搞特务的偏见,只是觉得你们更适合在幕后工作,决胜于千里之外。”

谢轩平静地说道:“成博安上台后,总要拉拢一帮人才行。我们都是周先生的人,自然不为他所喜。”

庄华先也确实说得没错,搞特务工作的,确实不好出来做事。比如说戴立,他并没有担任其他职务,就算有,也是为了掩护军统的身份。

庄华先说道:“谢老弟,我可能会去苏州,到时候,还要请老弟多支持工作啊。你在苏北工作了那么久,老部下很多。”

谢轩微笑着说道:“我在苏北工作时,就是得益于庄先生打下的基础。要说老部下,我也是庄先生的老部下。”

“这不是开玩笑,章生北未必好打交道,真要有事,还得老弟帮我出面。特别是碰到新四军,你在这方面很有经验,而我需要借重你的经验。”

谢轩诚恳地说道:“刚才我也说了,都是自己人,只要我能做得到的,一定全力以赴。”

庄华先微笑着说:“有老弟的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谢轩在苏北时,把苏北经营得跟铁桶似的。

章生北接手后,差点被新四军给灭了。他到江苏后,也不想消灭江苏的新四军,只要能与他们和平共处就行了。

几天之后,在南京国府大礼堂汪名兆的灵堂上,在汪名兆的棺材前,成博安就任国府主席。

谢轩和庄华先等人,站在后面,听着成博安宣读他的就职训词。

谢轩注意到,成博安提出了一个“党不可分,国必统一”的口号。

他当时就环顾四周,发现很多人的神色都出现了异常。

而台上的成博安,还在似乎也注意到了,他又说道:“这两句口号,是我政治上的新目标,新路线。可以一新群众耳目,造成社会舆论,凡是中国人都能一目了然,心中有数。对山城来说,是一种先发制人的政治影响,也可以说是两枚有力的政治炸弹……”

谢轩却觉得,这是成博安公开向山城献媚,他已经无视日本还盘踞在南京的事实。

所谓的“党不可分”,指的是山城的国民党和南京的国民党,既然两个都叫“国民党”的不可分,那势必要合在一起。

到时是山城接纳南京,还是南京接纳山城呢?想必所有人都心中有数。

至于“国必统一”,更是说得很明确,国家不会分裂,汪伪政权却将倒塌,日本也将完蛋。

至于最后,成博安所说的:“今后要以汪先生‘手定之政策’,为今后奉行之政策。凡是汪先生‘生前之设施’,皆为现在之设施。无论战争如何推移,时局如何迫切,都将决不动摇。”

第二天,汪伪行政院第二三一次会议,正式任命庄华先为江苏省长兼保安司令,莫顿鼎为浙江省长兼保安司令。

这段时间,汪伪的重要人员都在南京,要等汪名兆下葬后才会离开,正是进行人事调整的大好时机。

成博安一手要抓党务,自兼了中央组织部长,要求各地进行党员重新登记,恢复党的活动,逐级建立新党部,并由各级党部按分配的名额,在规定日期内选出伪国民党全国会议的代表。

晚上,谢轩在房间时,接到了庄华先的电话,邀请他过去一趟。

庄华先等谢轩到后,很是感慨地说道:“老弟,时局艰难啊,江苏的新四军活动太猖狂了,我今天才上任,他们就给了我当头一棒。”

谢轩好奇地问:“出什么事了呢?”

庄华先气愤地说:“就在今天,泰兴至黄桥公路附近农民2000余人,将我们40多里的封锁墙全部拆光。这些农民哪有这么大的胆子,还不是共产党的游击队?”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的封锁墙,形同虚设。日军把江苏当成他们的粮仓,农民吃不饱肚子,只能跟着共产党造反。我建议,老兄可与新四军直接联系,与他们搞一个和平协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