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新纪元119年 > 098 空间工厂(加更)

新纪元119年 098 空间工厂(加更)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8: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看您就是个富裕人,家里真大,收拾的也干净,看着就那么舒服……”平台里空空荡荡没啥可看的,洪涛小心翼翼的溜达了半圈,又开始向气密门旁边凑,一边偷眼打量门的大致结构,一边满嘴废话给自己减压。

同时还伸出了罪恶的机械臂,把专门用来破拆舱门的负压吸盘牢牢贴了上去。只要空间站失去了能源供应,没有主脑管理,再结实的门也能被撬开。

“哎呦我草……麻子不叫麻子你叫坑人啊!”曲臂、马步、弯腰,双臂一较力两腿猛蹬!洪涛打算先来个力拔千钧,如果打不开再用结构扫描装置去找气密门的锁闭机构。没想到这扇门在空间机甲的托举下显得屁轻屁轻的,差点把老腰闪了。

“咦,这里还有氧气?!”门里面是个丁字路口,三条黑乎乎的通道分布在左中右,还没想好走那条,空间机甲上的传感器就有显示了,里面不再是真空,空气成分有点复杂,尤其是氧气含量不低。

本来已经迈出去的脚马上就收了回来,空气肯定不是自然来的,在分析完成分之前还是谨慎点好,如果杂质不多就说明建筑物里没失去能源供给,很可能是个陷阱!

“有机物尘埃过多……”很快空间机甲的分析结果就出来了,从成分上看已经不适合新伊甸人生存,杂质也比较多,至少说明建筑物里的空气过滤系统已经很久没工作了。

但有个数值又让洪涛产生了警觉,一般来讲只有居住空间站的空气里才会富含有机质尘埃,其它类型的空间站没有那么多人生活,不会产生太多有机杂质。

可是这座建筑物怎么看怎么不像居住空间站,体积太小了,顶多能住万把人。要知道建造一座居住空间站的成本是随着体积和容量呈线性下降的,规模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新伊甸人的居住空间站随随便便拿一个出来都是千万级别的,如果放到各国的主要星系里,不上亿都不好意占据一块空间,太浪费。

洪涛倒不是怕里面有活人,能在这种空气下活着那就不是人了。但不是人也挺可怕的,万一里面有堆怪物,比如丧尸啥的,自己怕是对付不了。

电影里不都是这么演的,一座废弃已久的空间站或者一艘飞船,宇航员贸然进入,结果被丧尸包围,就算有主角光环,那也得弄一身伤。

“……启动双模式进行结构扫描!”这时就得靠空间机甲了,它不光是用来维修的,还有救援功能,比如红外线和生物识别系统。只要这座建筑物内部没做过特殊屏蔽处理,几十米之内但凡能喘气的立马现行。

“真变态!”扫了一圈结果并不乐观,不是说发现了什么,而是这座建筑物内部的结构材料居然也有屏蔽功能,虽然比不上外壳那么强,也把机甲的扫描范围大大压缩了,只能勉强穿透一面墙。

不管能不能看远,有了扫描结果总算不至于两眼一抹黑了,洪涛决定还是进去看看。不过在走进这道门之前还得留个后手,比如遥控那具先进来的机甲顶在气密门下面,防止这玩意突然受控落下来切断退路。

空间建筑物并不大,像半个镯子,直径差不多一公里,厚度不到百米,两头各有一个凸起。它的内部结构也比普通空间站简单,没那么多上上下下的通道,倒是隔不远就有一个差不多模样的平台,全部用气密门与外部隔绝。

半环形的主通道里也设置了不少气密门,有的关闭着有的敞开着。由于洪涛进来的气密门没有关闭,内外产生的压差形成了比较强烈的气流,空气随之稀薄了起来。

这倒让洪涛稍稍放了点心,自己穿着空间机甲呢,即便在外太空里也能毫发无损。假如这里真有生命体,只要它需要呼吸,不管是氧气还是氢气,只要再放一会儿就啥都没了。

“看样子应该是座工厂……”沿着通道一直走到了尽头,洪涛才看出点端倪来。其中一个凸起的建筑物应该是熔炼炉,和在V2空间站见到的大同小异。

既然有熔炼炉,那不是矿物处理厂就是制造工厂,以熔炼炉的规模估计,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可到底是不是呢,还得去下面一层看看,上面这层不像制造车间,更像是成品输出的地方。

“我草!这得算深入虎穴了吧,老子居然摸到了自律无人机的母巢里……天灵灵地灵灵,王母娘娘快显灵,都是死的、死的、死的……”果不其然,刚从通风井爬下去,脚还没占地呢,洪涛就出了一后背冷汗。

放眼望去,下层空间里全是各式各样的机械臂、零件和半成品,要问造的是什么,说出来能吓死所有新伊甸人,居然是一架架自律无人机!

虽然这里的自律无人机看上去比加速轨道附近的同类干净的多,不再像一堆破铜烂铁的集合体,可是它们怪异的造型如出一辙,就像是乞丐脱掉了乞丐服露出了本来面目,但还是个乞丐。

很快洪涛就得出结论,这座建筑物是个空间工厂,专门用来制造自律无人机。护卫舰以下级别的就在车间里组装完成,超过这个体积的则采用模块化生产,最后把半成品一块块运到上面的平台,在外太空里组装。

这可不是洪涛乱猜的,有一堆无人机模块已经造好了,正整整齐齐的放在上层平台。旁边还有类似机器人的设备,看样子是要进行组装作业。但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突然中断了,就这么原封不动的摆了不知道多久。

即便是一堆模块,洪涛也能明显看出成品的大致模样和体积,要是没有自己想象不出来的黑科技,空间工厂内部肯定容不下这么大的飞船,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太空里组装。

“不是吧……还有这么大的引力子能量核心!”制造车间再下一层才是这座空间工厂的精华部分,能源核心、燃料仓库、生活区、逃生舱一样都不少。洪涛挨着个的搜索,大多数设备看着眼熟却不知道是啥,直到进入能源核心舱里才总算懂行了一回。

从星形排列的六个柱形容器看,技术和新罗马联邦生产的引力子发生器没啥大区别,燃料仓里的氦氢氧同位素燃料也从侧面证实了这一点。可是这里的发生器体积有点大,直径得两米多。

新伊甸人的大功率能源供给主要来自三种模式,聚变发生器、引力子发生器和反物质发生器。前两样都需要燃料补充,后者理论上需要,实际上加注一次基本就一槽烂了,更换燃料比新造一台还难。

聚变技术的历史最古老,早在2000多年前,第一批太空飞船和空间站就是利用聚变技术制造出来的,至今为止乌鲁克共和国的飞船依旧在使用聚变能量核心。

使用成本低、建造技术成熟、能量输出曲线平直且稳定高效是聚变发生器的优点,但这种相对古老的技术也有比较大的缺点,体积大、容易失控。

聚变发生器需要很庞大的冷却系统来确保内部的富勒烯磁环不被融化,一旦冷却系统遭到破坏又无法及时修复的话,那这玩意轻则烧毁一艘飞船或空间站,重则就是一颗大氢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