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新纪元119年 > 115 自强2

新纪元119年 115 自强2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8:41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种方法当然也有缺陷,它无法主动去发明任何一样东西,但一点不妨碍复制。洪涛目前就是温家老头的水平,根本弄不懂新伊甸人的计算公式,更别提冬眠者的。

可他也不需要弄懂,只要能记住一些关键公式的结果和制造过程参数,就能最大限度的仿制出和原型差不多的成品。至于说到底是神似还是形似,管它呢,照着猫都能画出老虎,照着老虎画老虎理应更容易。

说着容易,做起来其实挺难的,照猫画虎的精髓就在手熟尔,想手熟就得多操作。这不,洪涛已经开始操作了,从最基本的采矿开始,然后再去按照娜塔莉亚提供的工艺进行精炼和熔炼。不就是几百个参数嘛,咱一次次的试、一个个的记,只要不怕烦,总有完全模仿出来的时候。

时间?我呸,克隆飞行员啥最多?不就是时间嘛。只要自己乐意,娜塔莉亚可以随时制造出更完美的克隆体备用。意识传输?再呸,那玩意就是新伊甸人从冬眠者残骸里逆向研发的,有了正版谁还用盗版!

资源?还得呸!整座星系都归自己了,还有几十架功能各异的无人机听从调遣,要啥资源没有啊。其实都不用这么麻烦,要不是洪涛还不太习惯当家做主,光那艘未来号残骸上的资源就够他折腾十多年也用不完的。

大多数元素都可以从现成的材料中提取,最终的性能差异往往只是取决于提纯技术和纯度等级。自律无人机为啥要搜集那么多破烂,它们不是喜欢捡破烂,要的就是残骸中的元素。经过特殊的提纯工艺,无人机利用残骸造出来的合金比新伊甸人的性能还要好上一些。

也就是它们的程序很不完整,否则新伊甸世界还就真完蛋了。光是这些能自我复制还拥有集群智慧的无人机,就能把新伊甸人灭好几回。

学会一两种新材料之后,洪涛就直接放弃了这方面的钻研,转而去和空间工厂的智能机器人学习组装无人机技术。这里要特别强调是组装不是制造,制造方面的参数太多了,以洪涛大脑的计算速度真没法应付,相比起来组装就要容易的多。

更不要小看组装技术,冬眠者无人机实际上就是新伊甸人的飞船或者叫战舰,只是冬眠者的技术更高,能让战列舰一般大小的飞船不用任何飞行员驾驶,完全依靠主脑操控,还有不低的集群智能。

据娜塔莉亚介绍,这种技术是当年地球联盟所特有的,他们和其它两大势力相比移民数量少很多,劳动力和飞船驾驶员都很稀缺,不得不另辟蹊径钻研这类技术,才能弥补劳动力缺陷。

所以说冬眠者无人机既能无人驾驶,利用集群智能进退自如,还能变成有人驾驶,让飞船主脑成为飞行员大脑的协处理器。比新伊甸人的飞船操作更简单、功能更强大、各项指标也遥遥领先。

但洪涛肯定没奢望能自己设计、研发、建造哪怕一艘最小型的护卫无人机,他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比较适合自己死记硬背的技术环节和流程。

别看洪涛身体、思想都很懒,总是得过且过,一旦遇到感兴趣的东西,还真找不出几个比他刻苦的。废寝忘食足矣说明其状态,每天都在空间工厂里拿智能机器人当榜样,除非主脑提醒身体状况需要休息,否则坚决不离开岗位。

“我也是够笨的,这不是无用功嘛!”转眼三个多月过去了,洪涛的努力没白费,终于能独立完成对冬眠者无人机的主体结构组装工序。穿着空间机甲站在平台上看着自己亲手组装好的无人机,脸上没有一丝自豪感,全是大便干燥的表情。

此时他才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自己的学习方向好像选歪了。冬眠者无人机是挺厉害的,自己学习的进度也挺可喜,照这样下去用不了一年就能独立组装完整的无人机了。

但是!这种技术对自己有用吗?答案好像是基本否定的。新伊甸世界里没有无人机制造技术,也根本造不出无人机所需的零部件,尤其是具有集群智慧还能被自律程序约束的主脑,自己的组装技术再熟练也无用武之地。

“没关系,不就是三个多月嘛,咱从头再来!”啥叫狠人?真正的狠人不光对别人狠,还得对自己狠!洪涛就比较狠,想通之后片刻不迟疑,更不可惜自己的努力和时间,立马壮士断腕改弦易辙,重新打鼓另开张。

另开张,从哪儿开张呢?洪涛觉得自己必须更换实习目标,别再拿冬眠者无人机练手了,应该换成新伊甸人的飞船。只有这样才能学以致用,为将来重返新伊甸世界做铺垫。

可是虫洞里只有一艘采矿驳船和两艘穿梭机算得上新伊甸人的飞船科技,别提未来号,那玩意太复杂了,也不是寻常的飞船类型,就像地球时代的限量版跑车,全球就三辆,自己就算把它的组装技术模仿的再熟练,也不能指望靠这门手艺混饭吃,除非这三辆车隔三差五就排着队出毛病。

要学就得学比较大众的产品,比如采矿驳船。它是联合矿业集团的主打产品,属于猎获者级,相当于地球时代顶级品牌里的次一级产品,虽然不是特别高级,在同类型的采矿驳船中也算性能强大、功能丰富的。当然了,价格也同样强大,这样的一艘采矿驳船的标准售价能买至少三艘功能单一的专业采矿船。

其实洪涛不太想学采矿驳船的组装技术,因为他压根儿也没打算去当一名矿工。那种工作太枯燥,整天对着一片石头、气体较劲儿,工作性质既不刺激又不拉风。

但形势迫人,除了采矿驳船之外,就剩两架穿梭机了,总不能去学如何拆装它吧。那样的话真不如去琢磨逃生舱更靠谱,毕竟这种设备每艘飞船都必须装备,应用最广泛。

如何学习采矿驳船的组装技术呢?没别的办法,只能把这艘飞船拆了装、装了拆,来回来去不停的折腾,直到能掌握其中的一部分技术操作细节为止。全部掌握更好,但难度可能有点大,先不奢望。

这就让洪涛有点犯难了,飞船是死的,别说拆装,扔熔炼炉里化成液体都成,但飞船主脑是活的。就拿亲大爷举例吧,它和自己朝夕相处了大半年,既像同伴又像亲人。

身体健康有问题了,是它第一个发现并做出相应处理;情绪出问题了,它会讲笑话、放歌曲(至今为止洪涛唯一不能接受的就是新伊甸人的音乐,那根本不叫歌曲,应该叫念经)、甚至冒充意识融合的另一方;骂它也不还嘴,把飞船弄坏了它也不埋怨,默默的修好;你说去哪儿它也不顶嘴,不管前路多危险总是义无反顾……

这么讲吧,洪涛觉得亲大爷虽然笨了点,但它比绝大多数人类都可爱,即便有时候自己气得恨不得拆了它,可真要到下手的时候,是真下不去手。

有人可能要说了,你就吹吧,一台破电脑,拔了电源拧几个螺丝,分分钟拆下来,以后再装上不就得了,有啥舍得舍不得的,它又不是人,更不会疼!

还真不是吹,新伊甸人的飞船主脑基本都是一槽烂,一艘飞船从开始建造那刻起,就是先有主脑后有船体。

飞船主脑从计算单元到传感组件都是半电子、半生物形态,学名叫生物神经元模拟系统,并不纯粹是一堆电子元器件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模拟神经元方式与飞船上的所有结构、设备、外挂进行物理连接,这一点很像人类的神经系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