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枭起传 > 第六十八章 朱燮元(2)

枭起传 第六十八章 朱燮元(2)

作者:夏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逸先伸手给他斟了一杯茶,笑道:“茶水简陋,怠慢石芝公了。qiuyelou”这才神色一肃,字斟句酌地开口道:“如今之情势,同天启年间大不相同。当年贼人势大,官军不能制,首鼠两端的夷军,汉军实力不济;西南军民人等又久不见闻刀兵,十分柔弱,这才让两酋攻城略地接连得手。但现在官军历经战火,练出好大一批西南强军,军力不可与昨日语,又有忠义夷人土司诸如秦良玉等,如今朝廷重又起复石芝公坐镇黔省,”他小拍了一记朱燮元的马屁,“官民上下一心,奢安两贼不过土鸡瓦狗耳。”

纵是朱燮元端方自持,也被江逸这一番话说得心情舒畅开怀几分。他这一路行来,多的是道路白骨,荒村野坟,少见安乐度日的百姓,一心求学的士子。自如贵州,面对满目疮痍的贵阳,更是心下如焦焚一般,竟失了几分平日里的冷静持重,如今听江逸暗含开解的一番话,心下豪气顿起――当年奢安两贼围困成都百天有余,城内只得镇远营八百兵,他亦是从容不乱,抢在贼人到来之前调集周围州县官兵前来援救,又指挥有方,最终将夷兵杀得人仰马翻。如今正如江逸所说,局势并不危难,他还有何可惧处!

“雁归真是妙人!与君一席话,胜用杜康!”朱燮元哈哈大笑,心头隐忧一扫而空!他以茶作酒一饮而尽,放下茶杯,眼神清明,慨然道:“不错!圣天子用我经略西南,本就是让我等臣子复西南大地,还生民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太平!老夫必将上报朝廷,下报黎民!”

此话一落,江逸顿时拍案大声赞了一个“好”字!将那青瓷茶杯在桌上惊得一跳!

朱燮元略略平复,想了片刻,道:“战事我倒不是如何忧虑,但这西南不比内地,我汉人不过十之三四,夷人倒占了十之六七。又有山高水深,地理形胜复杂,向来关隘众多,西南又多瘴气,”说到此处,他神色里添了几分忧虑,“今上即位以来,虽是英主,更有荡平魏逆,澄清宇内之举,但如今天下事繁,辽东……”他说到此处便不再往下说去,反而换了一个话头起来:“如此,如何安置苗彝,正是关系到西南之长治久安。qiuyelou”

江逸笑道:“石芝公心有仁心,真是西南万民大幸。不过现在的要事,还是咱们手里得先有一支强军。这一路上,我细观黔兵,真是大失所望。”江逸少年时即通兵书,对兵事颇有心得看法,“老壮青少混杂,军械不齐,闻鼓顿足不进,闻金则争先向后!”他尖锐地提出批评:“这等军士,能打甚么仗?!汉军若如此,便只能依靠夷军,但如今除却如石柱秦良玉等寥寥无几的忠义之士,夷军多是首鼠两端,素来奸猾狡诈!石芝公,夷人多是畏威而不怀德,若咱们手里头没有几支能打敢冲,骁勇善战的好兵,这西南之事,指定得糜烂下去!”

朱燮元点头,沉吟片刻,无奈地叹了一声道:“我亦是如此想。当年老夫总督数省兵马,川兵中就有怨言,说老夫偏袒黔兵,但他们不知,虽则川兵质朴敢战,但守黔者,毕竟得靠黔兵黔将!老夫又岂不知川兵所说为实?但武人向来粗豪,不读书亦不知礼仪,若不好生安抚,若有复叛,为之奈何?”

“若如此,石芝公,在下倒有一计,试可为公解颐。”江逸胸有成竹道:“公总督川黔云桂湖广数省军事,如今黔兵柔弱,正好名正言顺地调川兵来!我听闻西南一带,叙南卫的兵士向称质朴敢战,当年石芝公靠八百镇远军退数万夷军,如今不妨以川兵为干,夷兵黔兵为枝,如此方可底定黔省局势。”

朱燮元对江逸此论颇为认同。他起身在屋内踱了两圈,又坐下,方道:“雁归此言当真不错。黔省军马疲弱,本就要是靠不住,四川为成都为重,但凡守住成都,川省局势大抵不会太坏,而川东一带,向来民风颇为彪悍。唔……”他沉吟道:“倒是不妨裁汰老弱军兵,放归民间,再多建锐捷营头,到时有事可征调,无事时可散兵为民。”

“川人授尘为民,授甲为兵。”江逸很是赞同道:“从前宋起,就颇多虎狼之士。在下倒先要为石芝公贺,愿公,愿朝廷,得一支真正敢战的好兵!”

贵阳城里的这一番议论对叙南卫,乃至更多的四川兵士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很快朱燮元就行文至叙南卫所和叙州兵备道,要求调“朴实敢战,听令遵纪之青壮营兵军伍往贵阳”,而从辽东归来四川,一向被指挥使称赞战力冠绝川东的陈显达部,显然也在征调的范围之内。

陈显达自从接到调令,陈家上下为他忧心不已。他是卫所千户军官,本来按律可以降等世袭百户,但却没有子侄侍奉在侧,陈家一族如今又渐次凋零,陈显达更无亲朋帮手。陈显达又是个直愣愣的性子,与同僚关系也是平平。陈氏因着此事,竟然生生急得病倒了。

将近午饭的时候,陈霈霈带着丫鬟,端了药往母亲的房里去。父亲陈显达如今受命出征在即,而母亲又卧病在床,一时间陈家里外之事,都得靠她一力承担。也亏得她并非寻常闺阁女子可比,陈家又一贯是军法治家,倒也堪堪支撑下来。

陈氏跟前的大丫鬟疏荷见是她来,赶紧将门帘打起,陈霈霈却不急着进门,不缓不急地先问母亲今日的情况如何:“今日出了早上请安,我又事忙,如今还未问过母亲,疏荷姐姐,母亲今天可好些了?”

疏荷不敢怠慢,先给她行了个福礼,起身抬头,口齿清晰地道:“回姑娘的话,主母晨间用了碗粳米粥并半个金丝小卷,便说头晕,又不耐烦躺下,现在就靠在美人榻上歇觉,有一会儿了。”

陈霈霈闻言微微颔首,从丫鬟手里接过药碗,吩咐一声:“你们就在此处陪疏荷姐姐说说话。”便亲端了药碗进了屋,转过花厅之后,陈氏果然靠在暖阁里的美人榻上,头上戴着一副绣百草纹的青布抹额,正蹙着眉,以手支头,闭目养神。

见此,霈霈稍稍放重脚步,果然片刻之后陈氏便睁开眼睛,皱着眉头朝来人一看,见是女儿,神情放松下来,轻咳两声,嗔怪道:“这大中午的,你不先吃饭,来我这里作什么?现在事情多,你爹又忙着军务,我又病下了,你正要好好保重身子才是。”

将手里的药碗放到一边的方杌上,陈霈霈先宽慰母亲道:“我正是年轻,晚些吃饭又值什么?倒是母亲这一病,父亲忧心不已,正是军务繁忙的当头,他在营里,亦是使明江哥哥回来探问母亲。”

“明江还回来了?可曾用了饭?”陈氏叹道:“真是年老无用,如今到处都忙,竟是给家里添麻烦了。”

“明江哥哥说营里事多,不及用饭便回去了,我让他给父亲带了几件的内衫,还有前日里刚做好的夏布直身,昨夜几个丫鬟赶了一晚,改了下摆袖口方便行动。”陈霈霈条理分明地说完,又安慰陈氏道:“母亲只管养病,父亲老于军伍,此行必不会有事,再说现在夷乱已是秋后的蚂蚱,再翻不起大风浪。咱们只等着父亲打个大大的胜仗,得胜归来便好。”

她端了药碗,服侍着陈氏喝了几口,陈氏就着霈霈手里的小勺喝了几口,忽地叹了一口气,拉着女儿的手,看着她忧心道:“你说这些,我岂有不知晓的?但如今不比往前,你父亲毕竟是几十岁的人,他还以为自己还是当年开得硬弓,骑得快马的小伙子?你父亲这一生,素来好强,我别的不怕,就怕你父亲临到老了,反倒因着好强二字……”恐说禁忌之语,陈氏住口不言,勉强压下泪意,她又长叹一声,无限悲苦道:“往日里,我总以为儿女并无不同,但现在我却宁愿你父亲有个儿子,总好过他一把年纪,还要亲身上阵!都说将军马革裹尸,我却想你父亲与我白头,终老榻上!”

陈霈霈心中伤痛悲哀,不可情状。面对陈氏这番话,她彻底沉默下来,只因这的确是戳中了自己心中隐忧。陈显达只有一女,别无子侄,日后的世职怕是要便宜不知哪个。他待陈明江如同亲子,但陈明江毕竟只是养子,不入族谱!

陈氏哭了一通,倒觉得心里好受不少,她看女儿怔怔一副神色惘然的模样,以为是刚才自己的话一时把她刺激到了,一边深悔自己说话不当心,一边小心翼翼地安抚女儿道:“我霈霈能干之处,远胜过男儿!更何况,这儿女之事,向来只看命里的缘分。你没个兄弟,也只是我同你父亲的命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