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枭起传 > 第一百三十二章 白莲教(1)

枭起传 第一百三十二章 白莲教(1)

作者:夏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3:0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只是刚进五月而已,夏季已迫不及待。qiuyelou

云海下的常世,清晨的凉意并不持久,仅仅是初夏而已,阳光已显露威力。才将将过午,水汽便无处可寻,漂浮的尘灰填满了城市的每一处缝隙,坊市显得粘腻而沉闷。就像蜜酒一样,阿凫想,因为太过甜美而让人感到难以下咽。就连喜欢蹲在墙头晒太阳的猫也躲进了建筑和街道的阴影里。

桑树幼嫩鹅黄,大概在两个月前生出的新叶迅速长成巴掌大,层层叠叠,已经可以遮覆枝杈横生间的天空。仅仅在十来天之前还尚堪温和的阳光,如今晒在脊背上,烫得险些连黛蓝的外袍都穿不住。

在几棵高大的香樟树于阳光投射的阴影里,阿凫正在整理行李。大概是因为太热的关系,这个生于黄海的黄朱之民少年将深黛的外袍郑重地搭在木箱上,上身只马虎地套着白麻中单,露出黝黑结实的胳膊。这样的穿法,按说在这个季节,多少还是单薄了。

但今年的夏天,未免也来得太早。

几天前的演出最后以妖魔的来袭而告终。演出过半,不知道从哪里传来“妖魔来了”的大叫,人们慌慌张张地从朱旌的帐篷里跑出来,场面一度失控到无法言喻的地步,人群四处奔逃,险些发生严重的踩踏事故,朱旌费尽气力维持秩序,人数稀少的他们努力的程度在那种情况下只能说微薄。惊恐的叫声此起彼伏,也有人因为这样而全身脱力再也跑不动,不得不躺倒在尘埃遍布的空地上。

也因为这样,这个由黄朱之民组成的朱旌剧团不得不提前离开傲霜。如果之前仅仅是听说,现在他们也确定了,哪怕是巧国首都傲霜,在前任镐王失道驾崩之后,也无法逃过妖魔肆虐的命运。

恐惧巧国变得比庆国还要糟糕的前镐王,居然追杀当时尚未即位的庆国胎果君主,因此而失道的蠢行传遍了十二国。

剧团里有喜欢谈论市井的人因此说,前镐王谥号错王,真是贴切。

因为骚乱的原因,道具的情况相当不乐观。散乱的,还有因为损坏而修理补充的道具被顺便堆放在了一个帐篷里。出发的时间迫在眉睫,负责道具整理的阿凫不得不顶着大太阳将混乱的道具重新归类,打包捆扎。

领队的朱旌已经决定,两天后上路,前往庆国。

虽然几年前还是混乱破败,妖魔横行的国度,不过在景王赤子即位的现在,比起凋敝穷困的邻居巧国,原本贫穷的庆国,这几年虽然还谈不上富足,但就算多少有些勉强,也能填饱肚子。大部分巧民仍旧争先前往奏国的如今,也有一些人选择逃向了庆国。

总之,没有人愿意留在前途灰暗难测的巧州国。

“阿凫。”单薄沉稳的少年声音在朱旌的身后响起。

“苏觉。”阿凫指指还有一半尚需整理的行李,“还有这些没弄好了。”

或许知道要来帮忙,苏觉用臂缚绑好了两只衣袖。他一边将零零碎碎的道具放回那口枣木箱,一边和阿凫说话。

“陈彦乙说晚饭之前必须将行李打包好。”苏觉将彩旗卷好,用事先准备好的麻绳捆紧,一边将剧团里有管家之称的朱旌的话转告给阿凫。

“来得及。”简短地回答之后,阿凫将最后一个箱子点数之后锁好,转身帮苏觉把已经捆好的彩旗套进麻袋里,当最后一捆彩旗被妥当的捆扎在麻袋中之后,两人都听到了来自对方的腹鸣。

阿凫抬头看了看日头,稍微估算了一下时辰:“已经未时了啊……”他叫苏觉,“别管那堆东西了,我们去找炊伯吧。”

“炊伯去西城了。”苏觉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土,看着相当惊讶的同伴说:“据说是因为百稼已经不多,必须再买些粮食补充。qiuyelou”

黄朱的主食,百稼能加工成多种谷物,水煮之后会膨胀成之前的六倍,即使口感未必见得很好,不过单靠这个,也能活下去。

但现在居然听说百稼不多了,需要补充其他的粮食,无论如何,作为朱旌的一员,阿凫吃了一惊。

“算了,”苏觉劝阿凫,“炊伯不在,去拿食物不方便。”他的意思是如果被当成偷盗食物的贼,那既倒霉也完全没必要。

阿凫想了想,即便有些不甘愿,还是同意了同伴稳重的建议。

同身为朱旌的阿凫相比,苏觉仅仅是这个名为“翼虎”的黄朱剧团在流浪诸国的路途中捡到的浮民。没有旌券,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文书,倒卧在一棵山间的里木下,翼虎的朱旌发现他的时候,只剩一口气。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捡到苏觉之前,朱旌刚因为妖魔的袭击而丧失一名同伴。“留下来帮忙也不错。”因为这样想着,于是原本觉得救助浮民是个麻烦的黄朱们同意将名为“苏觉”的浮民留下来。

也有人好心告诉苏觉,如果加入黄朱,那就无法得到土地了。苏觉回答说,越来越多的土地都荒芜了,就算得到土地,也没用。

“成为黄朱也不错啊,可以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看起来异常瘦弱,黑发黑眼的少年这样回答翼虎首领,“旌劵什么的,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东西。”

大概这样洒脱的回答意外地让首领很满意,第二天晚上,负责烧饭的炊伯告诉苏觉,以后他就和阿凫一起,负责道具的管理。

“不管怎么说,还能活下去啊。”虽然年岁不大,但比同龄人更加通晓事理的苏觉笑着说,将这份差事答应了下来。

阿凫将回忆中那个瘦弱过分的少年与眼前这个尽管孱弱,但却在相处中意外让人安心的人对照起来,就算是生活颠簸不定的朱旌,黄朱的少年对于王的重要性忽然就理解得异常深刻。

“真希望能早点安定下来啊,巧国。”像大人那样叹了口气,阿凫注视着同伴纯净的黑色眼瞳,“阿觉,你也想要一个王吧?”

像是对阿凫的期望毫无所查,苏觉仅仅笑着点点头说是啊,然后将视线转移到湛蓝无垠的天空去。

“想要和得到,根本是不一样的。”年少的浮民喃喃自语。

夜露深重,丑时刚过不久,炊伯将两个少年叫醒。

迅速穿衣洗漱后,苏觉和阿凫打着哈欠帮炊伯准备好早饭和干粮,然后熄灭炉火,将做饭用的大锅搬上车捆好,确保不会在路上松开;阿凫再去确认了一遍道具箱的情况,苏觉则将已经放凉的馒头和饼按照人数分好——前一天晚上临睡前,首领说过第二天不会停留,他们必须尽快离开巧国。

“现在什么时候了?”炊伯的声音带着疲倦的干涩和含混,苏觉看了看天色,谨慎地回答:“大概到寅时了吧?”他朝周围看看,希望能找到阿凫,对于时刻的掌握,苏觉远远没有阿凫准确。

离得有点远,不过在万籁俱寂的凌晨,阿凫的声音还是清晰地传过来:“寅时一刻。”

借着灯笼微弱的火光,苏觉遥遥朝阿凫竖起大拇指。

炊伯去叫醒了首领黄虎。仅仅一刻钟之后,原本沉静的营地响起了人声。刻意压低的说话声,沉闷的咳嗽声,洗漱的水声,收拾帐篷发出的篷布簌簌的摩擦声,偶尔还夹杂了几声短促的笑声。

这些声音和黎明前最为深沉的黑暗溶为一体,昭示着崭新一天的开始。

2、

不管怎么说,将他从那样难以忍受的饥饿中拯救出来,苏觉发自心底感谢这群漂泊在十二国之间的黄朱之民。

因为天不亮就起来帮厨的关系,翼虎的首领黄虎让两个少年坐上拉道具的马车去补觉,“小孩子要多睡才能长高。”看起来就像一尊移动人型巨塔的黄虎,与粗野蛮横的外表相对的,是一颗善良而热情的内心。作为整个剧团的支柱,与团里的其他成年人不同,他相当喜爱和剧团里的小孩子玩耍。

虽然被当成孩子对待有些不甘心,但能坐上马车而不必像其他人那样走路,阿凫还是觉得很高兴。一开始还很兴奋地和苏觉聊天,但没过多久就响起了轻缓的呼吸声。

苏觉叼着随手从马车外扯来的草杆,扯开叠好的油毡布盖在阿凫和自己身上——这原本是为了防雨而特意准备的。天还没亮的现在,仅仅穿着粗麻中单和苍灰裋褐的苏觉有些后悔将自己的行李和其他人一起扔到了前面的车上去。

他将双手叠放在脑后,仰面躺在颠簸不停的马车上。天空依旧是深邃的墨色,但漫天的星子已逐渐隐去,只余下不多的几颗,快要天亮了。苏觉闭上眼睛,想象着原本深黛的夜空渐渐发亮,然后自天际破开一线鱼肚白,黎明前最后的黑暗被强烈的金色阳光划破,几乎在瞬息之间,黛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温暖的彤色晕染了半个苍穹,再过不久,如石榴红一般灿烂热情的朝霞将染透天空,将最后一丝夜色驱逐开去。

只是当他睁开眼睛,由东至西,由南至北,仿佛一口倒扣大锅的苍穹仍旧是固执的黛紫,那样深沉的夜色将他灵台的清明一点一点逐去,最后只剩浓厚的睡意。

最后,他闭上眼睛,坠入悠远的黑甜乡。

“……觉,阿觉,阿觉!”

眼皮好像黏在了一起,万般不愿分开,苏觉用手背盖住眼睛,发出像叹气一般的呻吟声:“阿凫啊?”

“已经天亮了哦。”

苏觉掀开硬邦邦的毡布坐起来,难得的一丝暖意迅速消散在清晨寒冷的空气中。他打了个哆嗦,放眼所见,朝雾浓重,沾衣皆湿。旅人们安静无言,道路上只听得到马车行走间辚辚声响,间或夹杂马蹄踏地之声。

“现在到哪儿了?”

“据说已经离开了傲霜,现在应该在喜州的某个地方吧。”

简短的对话之后,两个人似乎无话可说。阿凫从随身的口袋中摸出一截粗劣的木头和一把简陋的刻刀,最近他迷上了木雕。正好朱旌中有个人似乎颇擅此道,从那之后的闲暇时光,阿凫将相当多的时间浪费在了木雕上。

他也曾问过苏觉要不要一起学,浮民少年笑着摇头,“我啊,好像从以前就不擅长这类手工。”他很老实地跟阿凫说。

而不仅是阿凫,朱旌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认为苏觉大概并不擅长这类需要动手的工作。剧团中阿凫同年纪的朋友曾和他一起讨论过这个浮民的来历。

虽然瘦弱,但身材高挑,皮肤也是久未日晒的苍白,手掌柔弱无力,右手的指节上有不太明显的薄茧。虽然每个孩子都会至少进入小学读书,但朱旌们都认为,苏觉的水准肯定不止是小学,甚至是上痒。

“肯定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最后朋友下了这样的结论。

阿凫无法反驳。虽然他觉得温和而稳重的苏觉怎么看都和高高在上,从不正眼看朱旌们一眼的有钱人完全不同。

“如果他真是有钱人家的少爷,那为什么还倒在山里呢?据说差点就饿死了。”这个问题不仅阿凫好奇,应该说,全体朱旌,都非常好奇。

不过对朱旌们来说,黄朱之民原本便是舍弃了国家与过往,在黄海之地挣扎求生的浮民。他们虽然好奇苏觉的身份,但也谨慎地保持了缄默。

原本浓厚得连三丈之外的人都看不清的晨雾在阳光的稀释下,现在稀薄得仿佛纱帘。阿凫将雕了三分之一的木头和刻刀收进兽皮做的小包里,招呼苏觉一起将毡布叠好放起来。过于坚硬又过于宽大,对于还是少年的他们来说,一个人叠确实有点勉强。

而道路两边的田地里,终于能看到三三两两劳作的农人。

“前面好像是个村子。”阿凫用手搭了个凉棚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儿,“看起来不大就是了。”

苏觉也学着阿凫的样子将手举到眼前,就像阿凫说的那样,村子确实不大。他数了数,连一里都没有。建筑物看起来几乎没有除了黄色之外的颜色,茅草是枯黄的,泥墙是脏污的昏黄,就连窗户,也蒙了一层薄薄的黄土。

“黄虎说整个白天都不会停下吧?”言下之意是村子大小和剧团无关。

阿凫笑了笑,向苏觉解释道:“虽然是这样,但马不行吧?得让马休息,喝水吃草,因为路途遥远,一般的草料根本无法让马吃饱,所以这种时候就得喂黑豆和燕麦。这样马才有力气,也不会在长途跋涉之后病倒。”

苏觉露出几分惊讶的样子,“原来是这样吗?还以为会一口气走到天黑啊。”

“不停留的意思是说不会生火做饭吧?确实如果要生火的话就太麻烦了。寻找干净的水源,捡拾木柴,生火做饭,还会浪费珍贵的盐巴……”阿凫又补充了一句,当然还是热饭比较好吃。

剧团的车队在离村子很远的地方停下,朱旌们已经能看到村子的入口被拒马封锁起来,提着粪叉和镰刀的青壮守在道路两边,还有几个猎户打扮的青年已经将羽箭搭在了弓弦上。

远远地有人喊:“你们是什么人?”

黄虎同样大声回答,让声音传过去,“我们是朱旌啊!”

那边好像有些骚动,似乎在商量是否相信黄虎的话。然后苏觉看到有个老人走出来。

“能看看旌劵吗?”

好像早有准备,黄虎让炊伯将他的旌劵送过去让对方检查。苏觉猜想首领不过去大约是他的样子实在太吓人了一些,还有的话,应该就是朱旌们下意识地保护首领的原因。

对方应该相信了黄虎的话。年青人收起充当武器的农具,搬开挡住道路的拒马。

当马车路过的时候,苏觉特别打量了一下由几根木头草草钉就的拒马,就和他所想的,这样的拒马只能充当道具而已,几乎没有什么实用的价值。大概是村民看过军队的样式之后自己做的粗劣模仿物吧。

里宰和黄虎商量了一下,他同意剧团在村子里休息的请求,也同意村民们将草料和粮食卖给朱旌们。但前提是朱旌不能在村子里闲逛。虽然说得很委婉,但对方显然希望剧团在村子里的时候,最好哪里也别去。

结果除了和村民交易的那几个人,其他人都无聊的呆在马车上。

阿凫和苏觉低声说:“巧国的人特别讨厌海客和山客,连带着也讨厌朱旌。”

苏觉有些惊讶,他能理解巧国人讨厌海客和山客的理由,但朱旌?

“城市还好,毕竟见多识广。最头疼的就是这样小村子,”阿凫朝几个有意无意站在剧团马车周围的村民努努嘴,“他们多半都觉得朱旌是小偷和盗匪。”

似乎的确是这样。苏觉顺着阿凫的视线看过去,整个村子除了一开始见到的那个老人,也就是后来的里宰,几乎,不,是完全没有见到一个年轻女人,小孩和其他的老人。而刚开始出现的年轻男人,除了站在他们马车附近的几个人,其他人也完全不见踪影。

整个村子透着一股沉默而执拗的偏见,看不见,听不见,就等于不存在。那些讨厌的东西和人,无论是山客也好,海客也罢,还是像黄朱之民的朱旌剧团,甚至是灾荒,妖魔,只要闭上眼睛,塞住耳朵,就可以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就像现在的巧国一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