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清穿:四爷夫妻互宠(卷)日常 > 第二百零二章:康亲王路上看到的风景

第二百零二章:康亲王路上看到的风景

四阿哥:“大哥,这个问题,弟弟自然想过。”

“神秘人说,杂交水稻和旁的不同,高产但无法留种,否则来年便会减产,甚至不如普通稻种。唯有专门制种。”

“他说,要等到我善加运用杂交水稻之后,才会告诉我制种的办法。”

太子:“身为皇子,竟受制于一个制稻人?会不会太窝囊了点?”

四阿哥:“子曰,君子爱之,取之有道。”

“弟弟是不如太子哥哥有进取心。弟弟受教。”

皇帝嘴角微微一扯道:“不如格尔芬和纳兰揆方,你们也来说说,当初是如何得到的水稻良种?”

格尔芬胆怯看着父亲一眼,出列。

索额图正要开口。

纳兰明珠拦下他:“难道赫舍里家的子侄连亲自回答皇上的问题,都做不到吗?”

索额图闭嘴了。

格尔芬才磕磕巴巴道:“回皇上的话,臣是从一名田庄上的佃农手中得到的。据他本人所述,是他自己研究出了高产良种。”

“因庄子上侍奉的管事常年克扣虐待,他心存不满,私底下拿出来,想找到别的买主。”

“正好,他家亲戚和微臣家里的下人认识,这才无意之中,辗转到臣的手中。”

皇帝点了点头,看向纳兰揆方。

纳兰揆方不敢犹豫,答道:“回皇上的话,臣的稻种是有一回在街上茶馆,碰见了兜售的人。”

“所有人都不相信他,但他不知为何跟上了臣,单独推售,甩都甩不掉。”

“臣被他烦得紧了,花高价买下之后,也是因缘巧合,随手撒在了花房中。”

“家中养花人发现,似乎真的是稻谷良种,这才悉心栽培。”

皇帝看向周围,点了名:“张玉书,若这稻种要推广,还有什么问题,你来问吧。”

张玉书闻弦而知雅意:“格尔芬,老臣想知道,这位受到管事虐待的佃农,在哪一家田庄做事?”

格尔芬苦着脸陪笑道:“回张大人的话,具体的细节乃管家和佃农接洽。这个,下官确实不记得。”

张玉书:“佃农能自主培养出这般良种,本身亦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不知格尔芬可有对他施以优待?若之后让他再行培养,可还会有别的良种,需要多少时间?”

格尔芬:“这……是微臣思虑不周。回去之后,必当奉行张大人所教导之法。”

“那,你又可曾找到这位苛待佃农的管事?为佃农主持公道,好收买佃农的心。”

格尔芬这些已然说不出话。

更不敢看太子那快要吃人的眼神。

张玉书笑容意味不明:“看来,从前索相忙于政务,不曾细心教导。”

“都说明相教子有方。想来揆方当知一二。”

方才张玉书一一提问,给了纳兰揆方反应的时间,他当即行礼道:“张相请问。”

“不过当时下官不曾在意那位兜售的路人。之后知道是良种,再到那茶馆寻时,已不见其人踪迹。多方寻找亦无果。”

“想来无法知道他是否有所冤屈,亦不知他还能不能培育出别的良种。”

这是想堵住张玉书的问题。

张玉书微微一笑:“那不知,纳兰公子手中的良种可否留种?还是跟四阿哥的一样,也需要特殊制种?”

纳兰揆方:“这……这个问题,下官还需要回去研究之后,才会知道。”

别人不知道,纳兰揆方最是清楚,他这个稻种就是从四阿哥通安皇庄上,偷出来的。

眼下并不知四阿哥的稻种和他拿到的有何不同。

若是他当着皇帝和百官的面,贸然回答,以后若是不对,那时才是一个真正的欺君之罪。

现在诚实回答不知道,虽会在这场比试中暂时落了下风,也比之后被杀的好。

大阿哥瞪了纳兰揆方一眼。

给了他这么久的时间,连一个这么小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真是废物。

大阿哥:“张大学士,不知您这些问题,和今日比试可有关联?”

这时,一个浑厚的声音道:“若他们答得上来,自然不会影响今日比试。”

“只是可惜,他们正好都答不上来,不是吗?”

“若之后要推广稻谷良种,这么重要的事岂能放心交到他们手上?”

众人一看,是年前从蒙古归化城回京的和硕康亲王杰书。

他拄着拐,白眉须发,面上满是风沙吹就的皱纹,眼窝深陷,却遮掩不住他眸中精光。

纳兰揆方忙上前扶他:“岳丈,您慢点。”

纳兰明珠第三子迎娶的妻子,正是和硕康亲王杰书的第八女——郡主爱新觉罗·淑慎。

但纳兰家的人怎么也没想到,康亲王居然会在今日这般的场合,站出来说话。

话里话外,还是向着四阿哥的模样。

纳兰明珠到这时才忍不住拿疑惑的神情看向儿子。

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纳兰揆方没有善待妻子,因此得罪了岳丈吗?

他们纳兰家可没有亏待妻子的先例,若是真的如此,纳兰揆方还真是一如既往没有长进。

纳兰明珠在心里骂儿子。

皇帝显然也有几分诧异,他道:“皇兄,来了怎么没跟朕打招呼?来人,赐座。”

“皇上见谅。老臣的腿脚不好,慢了。”

当年三藩之乱,杰书授征南大将军,率军前往浙江围剿耿精忠,屡战屡胜。

耿精忠见大势已去,派儿子出城向杰书投降。

在外作战六年,大获全胜的康亲王杰书班师回朝、凯旋而归。

皇帝率领王公大臣,亲自到卢沟桥迎接并犒赏杰书一行。

康熙的兄弟缘一直很好,包括这位堂兄。

后来的康亲王又击败郑经,将其赶回台\/\/湾,现被皇帝派兵到归化城,防止噶尔丹南侵。

这些年,他的身子骨不大好,此次回京,尚未动身再次出发。

清代六大亲王之一,当朝大将军的人物说话,其余人怎么可能不洗耳恭听。

吕雉奇怪看了一眼四阿哥。

这位大人物,怎么会突然出来帮他们说话?

四阿哥摇了摇头,反而是看了戴梓一眼。

吕雉反应过来了。

机械天才戴梓最初便是在康亲王征讨耿精忠的军中,以布衣应聘从征,后收复江山城有功,被授予道员。

康亲王进京的时候,戴梓随从,受到了皇帝的召见。其后才和高士奇一起入值南书房。

想来,皇帝也记起了他们之间的关联,问道:“皇兄,可是也喜欢四阿哥家的稻种?”

康亲王徐徐落座后道:“回皇上的话,臣老了。米得煮烂了才好入口。倒是那土豆,蒸得确实不错。”

“今日这比试的场景,倒让臣想起进京路上,看到的一片风景。”

吕雉在心中回忆地图,从归化城入京,那不正好会路过通安皇庄?

该不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