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现言 > 清穿:四爷夫妻互宠(卷)日常 > 第一百八十九章:他想成为千古一帝

第一百八十九章:他想成为千古一帝

亩产数倍?

要知道,到大清后期推广双季稻以及玉米、甘薯等作物,再加上扩大耕地面积,平均亩产比明代共增加二十一斤,为三百六十七斤。

也仅有二十一斤。

便知道如今乌拉那拉氏口中的翻倍数额有多么惊人。

原本,太子听到先前乌拉那拉氏那句“他们再得了好物”,心神便有些发散。

上苍难道真会一直眷顾于四阿哥夫妻不成?

但他们继牛痘之后,也确实又得了什么白琉璃可供建筑,和土豆之类的吃食。

吃食而已,这些东西据闻前朝,还有现在的南方也有出现,也不曾带来何等变革。

怎么到了四阿哥夫妻这里,又变得这般耸人听闻?

太子跟着惊道:“四弟妹,你可知道,你说的,代表着什么?”

“儿媳明白。”吕雉点头,“不过推广新作物,历来不易。想要翻倍,如今也不过是理论上的数据。”

“光是要让百姓接受这些奇怪的食物,想来都要花上不少时间。再加上测验各地是否宜种,面积小了也并不能显出高产之量。”

“汗阿玛,若非今日儿媳被追问,亦不知何时才会将此话和盘托出。”

“儿媳先前确实小心翼翼,若有拖延之处,还望汗阿玛看在儿媳胆子实在不大的份上,海涵。”

“追问”的裕亲王坐下了。

在亩产翻倍的数据之前,他说什么都是枉然。

另外一个将事情揭发的大阿哥仍有话说:“四弟妹,这些事,你早说,哪还有大哥今日的误会。”

吕雉都忍不住露出一言难尽的表情。

敢情他们的谨慎还成了大阿哥今日当众对他们发难的借口?

更别提仍在心中换算数据的皇帝,他面上还算沉稳,心中早已起了惊涛骇浪。

康熙八岁登基,眼见已经快坐满了三十二年的皇位。

为何他执意要攻克准噶尔,开疆扩土,稳固江山。

那便是,他不仅想当一位长治久安的皇帝。

他想成为千古一帝。

在龙椅上坐得越久,他深知这个目标有多么不易。

只能愈发把这个心愿放在心中。

他也怕,起居录里说得多了,徒留后人笑话。

时人苦于天花益久,所以他在太医院内特设“痘科”,旨在通过种痘让更多人在天花的攻势之下存活。

四阿哥夫妻牛痘之功,可与之合并。

但土豆、地瓜和玉米,若是这三者真有如此产量。

假以时日,东南、西南、东北、华北的广大土地上,在从前不适宜种植的季节,也能有所收获。

民以食为天,活民无数,自也能带来无数生机、生产和活力。

抓住了根本,才得江山永固。

距离千古一帝,康熙也就更进一步。

换算到一半,康熙又问:“四福晋,那什么白琉璃,可也有此等产量?”

吕雉连忙摇头:“汗阿玛,实不相瞒,便是得一,都属不易。”

“只是当初儿媳实在等不及,亦无力支撑从南方运过来的舶来品,这才硬着头皮自己尝试。”

“便是大哥强要我们提交,便是把工匠们都急破了头,也是拿不出来的。”

皇帝:“这么说,是有研发出技艺的工匠?”

四阿哥夫妻再次对视,一言不发。

皇太后再次温和出声:“你们别怕。可是有难言之隐?”

四阿哥道:“回皇祖母的话,工匠是有一人。只是他是一名……痴儿。”

这话也不是撒谎,黄中确实平时脑袋不大好使,只能呆在工坊里烧制陶瓷和玻璃。

德妃这才轻斥:“你们、你们也是大胆,竟敢用痴儿烧瓷。就不怕误伤了人命?”

四阿哥解释:“他于人情世故不通,只在工坊时,还算清明。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皇帝叹道:“如此,那便真是入不得司造处了。”

委署主事有些呆了,他竟连一个痴儿都不如?

难道是他对待工艺品的心还不够纯粹吗?

主事则是松了一口气,不是给他空降一个上司那便好。

这么说来,四阿哥夫妇对他们司造处来说,还真是活菩萨。

只送好东西,不送那抢功之人。

小佟佳氏这时在皇太后身边低声道:“如此看来,还是皇上有先见之明。提前让四阿哥在年后入得户部。正好,适得其所。”

皇太后:“你们也快别在堂下又跪又站的,东西都吃不上。你们德额涅该心疼了。”

皇帝也才回过神来:“坐吧。”

司造处主事也忙上前递梯子,先是将在慈宁宫花园安上的白琉璃夸得跟花儿一般,最后才道:“皇上你看,这白琉璃,往后,我们司造处是不是能多跟四阿哥府上的工匠请教一二?”

皇帝摆摆手:“让你们委署主事们多问问可以。不得打扰他们夫妻。”

“是,奴才晓得,奴才一定。”

原本皇帝自然是要赏四阿哥夫妻的。

四阿哥夫妻连痴儿都敢任用,难不成他们在用人之上,比他这个多年的皇帝还要大胆和有眼光?

皇子们纷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前有善于笼络人心的八阿哥,后有善于发现人才的四阿哥。

不过八阿哥是自母胎里来的心性,和他那位木讷老实的母妃是完全不同的性子。

倒是四阿哥,是在娶了皇帝选中的儿媳妇之后才凸显了出来。

到底,是四福晋敢用痴儿。

那也证明,是康熙有选人的眼光。

皇太后眼看着皇帝不知为何墨迹,她先道:“德妃自入宫以来,孩子生养最多,教得也好。哀家看着,温僖贵妃没了的时候,也就四阿哥夫妇先去关心的十阿哥。”

“再到王庶妃怀有二胎,一开始不太安稳,也是德妃夙兴夜寐照顾。”

“她最是知道,体贴皇帝,关心龙裔,尽职做好了嫔妃的本分。”

“今后无论东六宫、西六宫,也该有个统领之人。哀家看,德妃就很不错。”

德妃之前关注着儿子儿媳的情况,早在康熙吃到那道八宝鸭子前,她就在想,是谁插在御膳房里的暗桩露了头。

没想到这会儿,皇太后娘娘送了一个大惊喜。

仁宪皇太后当着众人的面,要给德妃乌雅氏恩典。

皇帝自然不能不给面子:“皇额涅说得有理。德妃乌雅氏,赋质端良、禀心恭顺,即日起,赋协理宁寿宫皇太后六宫之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